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整饬吏治,开科举,严惩贪吏,终成开皇之治

他整饬吏治,开科举,严惩贪吏,终成开皇之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4/2/4 19:22:51

第一,在官员的任命上,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

隋灭陈之战后,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终于过去,中国再次迎来大一统时期。战役之后,大量功勋卓越的能臣涌现,按照当时的惯例,理应封赏官职,但没曾想隋杨坚却明确表态,“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

对于军功卓越者,理应奖赏,但只能用金钱、荣誉和福利待遇来奖赏,绝对不可用官职来奖赏。

第二,隋文帝建立健全官员选拔制度。

为了挑选出好的官吏,隋文帝也是用了很多办法,诸如求贤诏、官员推荐、从优秀基层官员中选拔等,虽然都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最终影响后世的,还是当属科举制。

开皇七年,隋文帝下发诏令:“制诸州岁贡三人。”译为每州每年选派三人前往朝廷参加科举考试。就是这样简短的诏令,就此掀开了科举制度的序幕。后来,科举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秀才、明经和进士的考核等级,然后再经过吏部进行铨选,优秀者被任命为官员,就此踏上仕途。

当然,隋朝的科举制依旧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科举考试必须由各州刺史推荐,而并非自由报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选拔。尽管科举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走上仕途,而不是靠显赫的家族,这一制度的推行,让国家的官吏选拔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更加公正。

诸如房玄龄,就是在开皇年间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最终成为唐朝初期有名的宰相,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优势。

文帝杨坚坚持开创科举制度,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基础,更是中国对全世界的伟大贡献,单单凭借这一点,隋文帝杨坚就不愧为千古一帝。

第三,在官员的考核上,赏罚分明。

尽管有科举制带来的人才优势,但官员中总会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再加上人心叵测,有的官员公忠体国,步步高升,有的官员身居高位,却腐化堕落,如何维持官员的活跃与纯洁性,成为了摆在隋文帝面前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文帝颁布诏令,地方刺史每年年末需要到朝廷述职,根据其政绩来决定奖赏,同时定期派遣官员到地方监察走访,核实情况。发现贪官污吏,一旦查出贪污暴虐等问题,立刻处死,绝不姑息。

至于那些好的官员,隋文帝则大加赏赐,并昭告天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朝官员房恭懿。

根据《隋书》中的《循吏传》记载,官员房恭懿,早年因官员苏威的推荐而当上了新丰县令。房恭懿在位兢兢业业,结果在任期的第一次考核中被评为首都地区榜首,隋文帝杨坚听闻,非常高兴,立马赏赐他四百匹布。结果房恭懿回去就将这些奖赏分给了贫苦的百姓,隋文帝又赏赐给房恭懿三百石米,没想到房恭懿回去之后,又不声不响地将这些赏赐分给了百姓。

如此廉洁爱民的官员,自然引得隋文帝的重视。为了嘉奖房恭懿,隋文帝让他上任德州司马,结果在年终考核时,房恭懿依旧是榜首。这一次,隋文帝更加欣喜,甚至为了让天下官员向房恭懿学习,他还特定将官员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如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已,当今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学也。”

说完,房恭懿当场被提拔为海州刺史,这样的重赏,让官员们的积极性高涨,纷纷以房恭懿为榜样,兢兢业业。

结语

正是因为有隋文帝的种种举措,致使隋朝官员素质普遍较高,元朝历史学家胡三省也因此作出这样的评价:“开皇之治,以赏良吏而成。”

更多文章

  • 三国另外一位孔明,自己隐姓埋名,却教出一个高徒取代曹操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曹操孔明,关羽华容道放曹操后孔明说出实情

    “隐士”指的是那些无心朝政,无心功名利禄,只爱那秀美的山川、无拘无束的生活的闲散之人。他们或者隐居于山林,或者直接就在闹市中为自己营造一份修身养性的净土。对于“隐士”,其实还有“真隐”和“假隐”两种,光从这字面的意思来看,“真隐”之人是便是真心实意,从此看破世间纷乱的这样一群人。这就好比如陶渊明,他

  • 教材中要把张衡的“地动仪”删掉?历史老师不愿细讲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中,人类无疑是最聪明的群体,虽然在面对大自然灾害时无能为力,但人们还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一些预测天灾的工具,张衡的“地动仪”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以前的初中教材中,张衡地动仪也是作为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展示给学生们的,可据说教材中把张衡“地动仪”删掉?今天小编带大家揭开历

  • 上官婉儿的矛盾一生:因武则天而被灭门为奴,又因她而扬名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婉儿的真人照片,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私下关系,武则天与婉儿吻戏视频

    惨遭灭门,充当奴隶上官家族在西汉时期就是一个贵族,西汉时期的上官璨、上官安等都是其祖代,在唐朝时期上官家族依旧盛行,可见上官家族的实力,在唐高宗时期上官家中的上官仪在朝廷中做宰相,可见显赫程度非同一般。如果没有出现意外的话上官婉儿出生之后自然是一帆风顺不会有什么坎坷的,但是命运似乎并不想让她如此平凡

  • 三国最胆小的诸侯,抛妻弃子只身逃亡,留下一句话,成为网红语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最坏的八个恶人,邓攸弃子,三国之曹门弃子

    那么在这段故事中,我想让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和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那么今天咱们说的这个人,他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而且现在网上有一个比较雷人的语录,也是因为这个人才流传下来,可以说这句话已经成为了网红。说出这句话的这个人就是韩馥,可能大家对这个人印象不是很深刻,当时董卓手下的大将华雄在

  • 南北朝八大名将录,鲜卑人杰宇文泰奠定隋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宇文泰怎么死的,宇文泰与苏绰的对话原文,高欢和宇文泰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盘点中国古代名将,这次咱们将目光投向南北朝,这同样是一个将星璀璨的年代!宋武大帝刘裕被称为南朝第一帝,其生于江苏镇江(今),其本为谢玄创立的北府军旗下将领,一生戎马,对内平定孙恩患玄,消灭桓楚,西蜀,司马修等割据势力,一统南方;对外又消灭前燕,后秦,大破北魏,收

  • 三国鼎盛时期,蜀国到底有多强?这点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时期鼎盛的蜀国,三国时期蜀国能一统天下吗,三国蜀国地图高清版大图

    三国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军事迷非常喜爱的一个时期,不仅因为众多经典的战役,还有那些让人听了之后血脉喷张的武将谋士。三国之中,有“粉丝量”最多的要数三国中的蜀国了,蜀国无论是在谋士还是武将上都是质量非常高的。三国鼎盛时期,蜀国到底有多强?这点说刘备建立蜀国完全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的过程,从一个寄人篱下的人

  • 李绩位居武庙十哲,又曾助武则天为后,为何死后被她开棺戮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绩背后一刀阉了李靖13年,长孙无忌李绩,李绩简介

    可唐高宗时期备受恩宠的李绩,死后却被武则天开棺戮尸了。更令人不解的是,李绩作为李世民托孤重臣,不仅没像长孙无忌一样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反而间接帮助了武则天母仪天下。可武则天却在李绩死后开棺戮尸,这是怎么回事呢?李绩作为和李靖并列的,唐朝扩土大将,功劳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李世民的托孤重

  • 他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唐朝的著名宰相,却靠着荷兰人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方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最恐怖的案子,唐朝时期的欧洲名人

    特别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播出更是将这种悬疑推理剧给推向了巅峰,一扫之前只知福尔摩斯而不知道中国自己本土的神探的颓势。不过在我们深入去了解狄仁杰这个人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个贤相、能相,但绝不是一个神探。在历史中狄仁杰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很好的辅助了武则天的统治,更是在武则天老年确立继承人的时候起到了绝对

  • 从喜欢到批判,王阳明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为什么大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传习录·萧惠篇》中记载过一段王阳明和他的学生萧惠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佛教和道家的态度。王阳明有个学生叫萧惠,喜欢道家和佛教。王阳明就警告他,说:“我以前也很喜欢佛教和道教的东西,以为自己很有收获,儒家的东西不值得去学。后来我在龙场住了三年,悟到了儒家的学说,又简单又博大精深,因此后悔之

  • 李白在唐朝到底有多出名?可能连前十都进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在唐朝有多红,李白唐朝古诗十首,唐朝李白祖籍是哪里的

    李白顾唐!每期一个唐朝话题,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李白,当然了,作为一个有料的栏目,观史君肯定不会像别人一样对李白进行一番笼统的吹捧,这样没什么意思。咱们今天挑出一个“点”来聊李白,我们知道,和如今一样,中国古代也是“追星”的,大V的影响力不比如今小。那么,话题也就呼之欲出了,咱们就聊聊李白在当时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