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祖父曹腾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子做的人才能全身而退

曹操祖父曹腾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子做的人才能全身而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4/2/11 19:05:35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好混啊。毕竟是从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曹腾没有抱怨,他不偷懒,不违纪,不惹事,只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对他来说,只要有口饭吃就已经足够了。懂事的曹腾很快被提拔为黄门从官,调到领导(黄门令或小黄门)身边工作。从此与领导照面的机会多了,不管业务水平如何,起码先混个脸熟再说。自盘古开天辟地女蜗造人以来,行走江湖,混脸面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表现出色、业绩突出的曹腾很受领导重视。当时的皇帝汉安帝刘祜同学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临朝主政的邓绥邓太后很伤心,恨铁不成钢之余,于永元元年(120)立15岁的刘祜之子刘保为皇太子。为了把刘保同学培养成一个能拿的出手的皇帝,邓太后决定加强对他的教育工作,并给他找了陪读人员,以免刘保过于孤单(想的真周到啊)。

毕竟是给皇太子选同学,必须精挑细选马虎不得。为此评委邓太后提出了几项参选条件:一、 必须是黄门从官。其他部门其他人员别来凑热闹。二、 年龄要小,15岁左右,以免与刘保同学有代沟。大龄青年免谈。三、 性格谨慎,忠厚老实。有多动症的、爱惹事的、品行不端的靠边站。这些条件几乎是为曹腾同志量身定做的。从事黄门从官工作已经很长时间了,他年龄也不大,只是比刘保早生几年而已,再就是他继承了老爹忠厚老实的优良传统,在宫中做事很谨慎,很低调。领导也没多做考虑,直接把他推荐上去,符合各项指标的曹腾光荣当选,成了皇太子的同学。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皇太子是什么?是未来的皇帝,天下的主宰!跟他混,准没错!他执掌天下后,老同学怎么也会沾些光吧,加官晋爵、荣华富贵是早晚的事,前途光明一片,偷着了吧。同时还可以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用交学费,天上掉馅饼啊!

相信很多人对曹腾同志是既羡慕又嫉妒,这也没办法,谁让显灵的是人家的祖宗呢。就这样,曹腾与未来的皇位接班人刘保同学天天泡在一块儿,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侃八卦,久而久之,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保同学肯定不止一次地对曹腾同学承诺:哥儿将来发达了,绝对忘不了你,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你一口汤喝。事实证明刘保同学没有撒谎,他做到了“苟富贵,无相忘”。126年,他接过了老爹的枪,坐在龙椅上的汉顺帝刘保让老同学做了小黄门,随后便提拔为中常侍,把曹同学放在身边,对时不时的回顾一下两人的传统友谊非常之方便。作为宦官中的成功人士,曹腾很自豪,很骄傲。有老同学刘保罩着,又是宦官首领,再也不用害怕受人欺负了,谁还敢欺负他啊,他不找你的麻烦就谢天谢地了。如果是换做了别人,此时一定忘乎所以,横行霸道。但曹腾仍是低调做人,他头脑很清醒,时刻谨记着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宦官,一个奴才,不该做的事别做,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正是这种风格救了他。那个时代的大宦官都是身败名裂,悲惨收场,遗臭万年,只有谨慎低调的曹腾一人全身而退。性格决定命运,至理名言。

更多文章

  • 被掩藏的历史: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语和突厥语都是同源,底层词汇都是相同的,两种语言分化是西迁后的事情。而西迁前的固有词汇,在当代蒙古语和当代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是共同词汇。同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满语、土耳其语的第一人称单数分别是bi、bi、b?n;第二人称单数ci、si、s?n;第一人称复数bid、be、biz;第二

  • 被低估的三国猛将,一生从无败绩,如果重用蜀国绝不会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关羽,那更是备受信任,屡屡委以重任。最后在刘备去攻打益州的时候,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虽然,关羽的高傲和自信,刘备不是不知道,其目中无人的性格更是心腹大患。诸葛亮就提醒了好几次,但是呢,还是我行我素,任用关羽在复杂的荆州镇守,不为别的,只是信任罢了。最后关羽果然因为傲气大意失荆州,蜀汉建立的大好

  • 邓艾灭蜀后,若与钟会姜维联手,有没有希望反攻司马昭?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钟会都是好大喜功之人,邓艾比钟会稍微忠诚一点,但此人也狡猾,邓艾知道没有钟会军队多,于是偷渡阴平,其目的就是为了抢头功,这样就可以升官发财,位极人臣。攻下成都后,邓艾没有经过允许就以天子的名义擅自封赏、任命蜀中官员,封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对蜀汉群臣都加以封赏,他还对蜀国的士大夫说

  •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上演史上最强无间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和战国以三家分什么为分水岭,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点,战国策有没有记载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春秋战国分水岭。《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从此中国进入战国时代。[var1]强卿的由来晋国,周朝最大的姬姓诸侯国,相比齐楚等国,晋国与周天子血

  • 此人是名将李牧之孙,是韩信一生最佩服的人,曾说过一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左车,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自幼熟读兵法、谋略方面的书籍,长大后成为赵王歇身边的谋臣,因功被封为广武君。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赵王觉得项羽实力较强,就站到了他的阵营。刘刘邦派韩信带着上万汉军进攻赵国,想将其一举拿下,有更多与项羽决战的资本。秦朝末年,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原六国贵族纷纷复

  • 阿斗死后,司马炎用这三样东西下葬,每一样都能把刘备气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大家一直以来都冤枉阿斗了,他真的不是“扶不起”,而且有可能是三国历史里最聪明的人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何在?刘禅在蜀汉当了四十年的皇帝,而且在投降了魏国之后,还苟活了八年,最后是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老了病死的。光就这一点,三国里能善终的就没几个,贾诩算其中之一,而他普

  •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一位剑走偏锋的另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五霸秦穆公,秦穆公为什么算春秋五霸,秦穆公春秋霸主是怎样炼成的

    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和其他四位一心图谋中原的霸主不同。秦穆公在东进中原失败后,另辟蹊径,将战略重心放在西部,虽然从没有会盟诸侯的壮举,但却向西吞并大量蛮夷部落,使秦国疆域拓展千余里,一跃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霸主,为战国时期争雄天下奠定战略基础。[var1]西北狼对中原的

  • 曹丕给儿子留下3把利刃,若不是这点,司马懿只能引颈就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丕临终时,看出儿子的平庸,于是安排了四位大臣辅佐曹睿。这四个人分别为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史称四大辅臣。当时曹休为了防范吴国,并没有在皇帝身边。所以曹丕对曹睿说了一句话:“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意思就是:陈群,曹真,司马懿三人说的话,不要怀疑。虽然

  • 当年曹操酒后发酒疯说了两句话,如今却成了酒鬼们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 吕不韦算是忠臣吗?嬴政只是下令将他流放,他为何要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不韦临死前告诉嬴政的秘密,大秦帝国嬴政,嬴政

    吕不韦写此书是想给亲政的嬴政提供执政借鉴,可后来嬴政不仅弃用,反而将他罢官,这是为何?吕不韦先有扶植子楚之功,后又辅佐嬴政执政,他能算是一个忠臣吗?被迁到河南封地后,他为何要自尽?[var1]吕不韦还真不能算是一个忠臣,为何这么说?这就要得从他与子楚最开始接触的那段过往开始说起。一、费尽心机巴结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