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中国的疆域不单是由清朝奠定?看新版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了

为什么说中国的疆域不单是由清朝奠定?看新版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4/1/15 23:34:37

结论一出,仿佛是官方终于给网络上争论已久的清朝奠定疆域论清朝带来蒙古,西藏,新疆,东北,台湾等“嫁妆”的嫁妆论盖棺定论,不少人欢欣鼓舞,特别是某些抱着中国的疆域是嫁妆观点的人纷纷理直气壮的宣扬起了他们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高中的历史课本到底加入了什么?真的是明确由官方确定了清朝对现代中国疆域的奠定和所谓留下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带来了蒙古,西藏,新疆,东北,台湾等嫁妆么?

我们简单的来看一下这所谓的高中历史课本。

新版教科书中关于明清疆域的描述

通过网上流传的课本图样我们可以看出,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确实有“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标题,以及疆域的奠定分节。

但疆域的奠定的分节是这样写的。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中国的疆域。

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国家官方历史教科书承认清朝奠定中国疆域。

然而他们却把前边的部分给吃掉了,也就是清朝版图是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近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中国的疆域,这句话的意思我想学过语的都明白,从标题的“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到分节的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中国的疆域,都没有明确说明,是清朝奠定了中国的疆域,而是清朝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奠定了,或是说明是明清共同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这和一些人兴奋的宣扬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不同的,他们有意识的把明给略掉了。变成了清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言下之意是没有前代王朝的基础,不是巩固和开拓,而是清朝开拓了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完全和教科书就不是一回事了。几个字的差别就彻底把历代中国的功绩和贡献彻底磨灭。

有人会说,那就算上明朝明朝的土地只有四百万平方公里,清朝也打下了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啊,其实不然,如果以历史教材为官方观点的话,我们可以看下教科书中的明朝疆域。

在清朝修的《明史》中对明朝的疆域有过详尽的描述“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贡,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縻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也就是说,在史书上所说的明朝疆域,有1000万平方公里。

而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意略过的教科书中明朝的疆域是包含西藏和东北在内的,他们掐头去尾,直接去提中国的疆域是清朝奠定的还振有词的拿出了历史书。

有人说了,那是明朝强盛时期的疆域,或又有人说,这些疆域包含的有些地方是羁糜制这和清朝是不一样的,清朝对这些区域都是实控的。

当然,历史书上是不会写这些的,羁糜制也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对这些该怎么看待?

羁糜制是对疆域统治的一种,清朝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统治一样是羁糜制或半羁糜制

一个时代都有他的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明朝的强盛时期疆域确实有一千万平方公里,而到了衰败时期,疆域不足四百万平方公里这是事实,但一切都是要拿来对比的,我们所说清朝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的也是清朝强盛的时期,那么在清朝衰败时期的土地又有多少呢?

清朝末年,南方各省宣告独立,此时,东北地区早就被日俄当成盘中餐以争夺,双方在所谓清朝实际控制的龙兴之地东北打仗,清朝竟然宣布中立,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和在东北的特权,日本人在此驻兵,移民,设立官署,驿站,兵站,甚至还收税。而新疆地区被沙俄渗透的千疮百孔,成了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蒙古在辛亥革命的前夜,由沙俄策动而宣布独立,驱逐了清朝驻蒙通商大臣,台湾早就被割给了日本,就连西藏,也被英国人打到了拉萨,所谓实控西藏的清政府在西藏没有一兵抵抗,反而以驻藏大臣和英国人签订了出卖西藏的条约,西藏地方政府和地方军并未遵守,这要说是实控,恐怕是没有人信的,偌大的中国,清政府能控制的只有京,甘,以及听调不听宣的北洋军驻扎的河北一带,这些疆域有多少?

再说羁糜制,确实,明朝也好,元朝也好,甚至唐,汉,这些大一统的王朝对国家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域采取的都是羁糜制,也就是在边境地区采取以当地部落首领为主,册封他们的官职,中央派遣官吏管理他们,并可以调动其部族作战,使其往中央交纳贡赋的政策,这种政策在明朝的体现就是在西藏有乌斯藏都司,在东北则有奴儿干都司,以及无数的蒙古卫所,这种中央政策下的羁糜地区和内地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过于偏远的比如西藏,只是单纯对当地政教领袖的册封,还要他们愿意接受册封,其次是上边所说的,可以册封他们官职,调动他们的军队,在当地收取贡赋,建立驿站,这其实就是实际性的统治,之所以没能建立和内地一样的州府制,大概是因为古代的交通原因,国家对偏远地区的控制远远达不到核心地区的那种水平,那么,这就不能计入国家的疆域了么?

中国的疆域是一代代先辈共同开拓奠定而来,不是哪个时代带给中国的“嫁妆”

显然不是,中国的疆域是一代代的加强的,国家强调的自古以来也就是这个道理,所谓的嫁妆区域在古代是羁糜制,到了近代就变成了半羁糜制,再往后就实实在在的成了中国之土了,有些人一味宣称西藏,蒙古,新疆,东北,台湾等地是清朝带来的嫁妆,实际上,清朝对这些区域的统治也就是历史教科书中所说的,在前代的基础上得到加强,充其量是从羁糜制变成了半羁糜制罢了。

这些,我们可以在历史教科书中看到,第三部分,清朝征服内外蒙古,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地,伊犁将军辖地等,给予自治和内地不同的政策。有人清朝征服了历代王朝都无法征服的蒙古,实控了这些区域,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一段就明白,距离实控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首先,清朝能征服蒙古,来源于明朝开始到结束对蒙古的军事打击,政治分化,经济封锁,原本的蒙古帝国在明朝的打击下分崩离析,成了无数大小不等的部落,同时这些部落又被明朝予以分化,一个部分分化成几个部落,如兀良哈从一卫分成三卫,还有将其部落首领和部落分离的,还有内附的,再加上几百年的经济封锁,蒙古部族武器和粮食奇缺,甚至达到了几户人家才有一口做饭的铁锅的地步,这才能有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沿用明朝政策,加上宗教措施的引入彻底的将蒙古平定。当然,在平定后,清朝对新疆,蒙古,采取的措施依然是和羁糜制类似的措施,任命当地部族首领为官员,由中央派遣官员管理他们,甚至这种中央派员有时候也是礼仪性的,比如所谓对西藏的实控,清朝和明朝的区别就是多了驻藏大臣和他的2000卫队而已,对明朝时期来说,这是一种进步,大臣不管理西藏的民政更不管理西藏的军政,这一切都由西藏的地方政府自行管理,他不过是对西藏地方部族的纷争施以仲裁,并将西藏发生的事情汇报给中央罢了,这和后来共和国对西藏的管理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说什么实控西藏完全是不存在的,这充其量也就是羁糜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真正对西藏的实控,要到共和国时期了。

综上所说,比如西藏归清廷设立的理藩院管理,显然其被归属于藩的类别,如果羁糜制的区域不算疆域的话,恐怕清朝对这些区域的管理也要大打折扣了,这些,显然是不对的。

而那些被所谓历史书收录清朝奠定中国疆域的人,也应该仔细看看历史书中写到的,不能片面截取,更不能双重标准,我们对于清朝的历史贡献还是予以承认的,清朝在明代疆域的基础上,收复了和祖国分离前年之久的新疆,和台湾统一,在明朝努力的基础上平定蒙古,加强和巩固了对西藏的管理,这些是清朝对中国的功绩,但一是一,二是二,只是片面解读清朝功绩,吹捧开疆扩土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抹灭历朝历代以及后来民国和共和国先烈对中国疆域的贡献,这是不可取的,也只能理解为这些人为了吹捧嫁妆论而真是良苦用心。

此外,再多说一句,国家对历史的界定已经很明确了,中国的疆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统辖,那是有依据的,中国的疆域从来都不是什么结婚可带来,离婚可带走的嫁妆,那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们共同奋战的结果,一味吹捧嫁妆论那是典型的分离主义言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不受拥戴的皇帝,在宫门遭遇厨师刺杀,百名侍卫围观没人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本名颙琰,生于公元1760年冬,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他才能平庸,本没有资格作为皇嗣,奈何乾隆看重的继承者接连夭折,一来二去他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后来在公元1795年入主东宫,公元1796年接受禅让,正式登基称帝。乾隆虽然退居幕后,但仍旧掌握着最高权力,嘉庆也不敢造次,只能被迫充当陪衬

  • 清王朝为何要进行“禁娱令”?从管理手段、清朝本身去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为什么要进行“禁娱令”?其一,至尊皇帝管理手段娱乐新闻对于普通百姓来讲,都是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传开,中间夹杂着一些夸大事实的东西在,这样的信息对于百姓来讲,也不过是解解平淡生活里的乏味而已。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讲,意义却不一样,作为最高的统治者也就是皇帝,他深知船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自然也明

  • 康熙九子夺嫡,去世前曾做了一个举动,原来康熙的目标人选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原本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在兄弟几个中雍正算不上出众,加上生母德嫔的身份地位较低,因此雍正在前期的时候并不入康熙皇帝的眼。雍正为人刚硬,且不善交流。因此民间对于这个不被康熙皇帝看好的儿子当皇帝,一直众说纷纭,甚至有篡位之说。在九子夺嫡中,最出众的是四皇子,八皇子,十四皇子。但野史传闻中康熙最看

  • 刘墉、和珅和纪晓岚三人的官职对比,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和珅,正一品。来看看和珅都当过什么官吧: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

  • 她就是历史上真正的甄嬛,13岁嫁给雍正,生下一位优秀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甄嬛传》让我们看到了甄嬛从一个单纯女子转变成一个富有心机的女人的过程!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入了解过甄嬛这个人呢?历史上真的有甄嬛吗?怀揣着这样的疑问,小编就根据剧中甄嬛失宠被赶去甘露寺生活,而复宠之后雍正皇帝不仅给她抬了旗,还改为钮祜禄氏这一线索,就查阅了雍正皇帝的后宫名单,比较符合的人物原型

  • 和珅那么富有,背后最大的靠山是谁?不是乾隆,他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最大的靠山是谁,历史上和珅是怎么一步步升官的呢,乾隆比和珅大几岁

    乾隆在位时对和珅非常器重,乾隆还是把他一步一步提拔上来的人,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乾隆就是和珅背后的靠山,其实并不是。一个帝王怎么会允许贪官在自己的朝廷内贪污腐败,破坏自己国家的根基呢。而且当年嘉庆在杀掉和珅的时候,有乾隆在位时的老臣拿出了乾隆的遗旨,遗旨中写的是要留和珅全尸。从此可以看出乾隆知道和珅在朝

  • 曾国藩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见到别人的缺点时,很多人不会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接到曾国荃的信后,大怒,在回信中痛骂了曾国荃一顿。曾国藩说:“你就知道雪琴(彭玉麟)不给你好脸色看,却不知道你自己也从不给人好脸色看。雪琴不知道反躬自省,你也不知道。”“我听人说,你的部下在你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改正自己的缺点,至于别人的缺点,知道就是了,说出来就是

  • 清朝最鼎盛时期的19个藩属国,其结局如何?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2023-01-14 00:50 转载 清朝最鼎盛时期的19个藩属国,其结局如何?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2020-10-15 17:38据《清史稿.属国》所载,清朝有朝鲜、琉球、越南、缅甸、暹罗、南掌、苏禄、廓尔喀、浩罕、布鲁特、哈萨克、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干、塔什干、巴达克山、博罗尔、阿富汗、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达3米,娶英国妻子生3子,后代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社会上,有着出众身高的人就不在少数,家喻户晓的NBA球星姚明,就被人们叫做“小巨人”,他有着2.26米的身高,这也让他在篮球圈里如鱼得水,凭借着自己的身高优势进入了NBA。还有古代的三国战神关羽,也有着出众的身高,一把青龙偃月刀使得出神入化,在万军中轻松就能斩下敌将首级,而他们的功绩,也和自己

  • 和珅是清朝大贪官,一生贪钱无数,但有三种钱不收,难怪乾隆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乾隆的宠臣,深得乾隆宠信,在那个时候可是十分风光的,儿子还娶了公主,可以说是大臣中数一数二的人了。但是嘉庆帝登基之后,立马就抄了他的家,还被赐死了。据说从他家抄出了几亿白银,差不多是国库十五年的收入了。可见和珅家里到底是多有钱了。和珅当官这么多年,还得到了皇帝的宠信,赚钱的方法也是一套一套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