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球运动”于唐朝时期盛极一时,它是如何消失在历史中的?

“马球运动”于唐朝时期盛极一时,它是如何消失在历史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50 更新时间:2024/2/14 19:09:43

一般来说,在古代社会,一个封建王朝有了马匹,就相当于拥有了绝对强悍的战斗力。例如在宋朝历史上,之所以敌人八千军队可以纵横整个难受,就是因为敌方的骑兵无可阻挡。

而且唐高祖李渊时期,曾经就像突厥人借兵两千,并且因此敢于与中央对立。由此可见古代骑兵是多么重要。而唐王朝拥有这么多的马,也可从侧面看出,唐朝军力之鼎盛。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马匹增多,不仅仅用来装备军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马球这项运动的崛起。马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足球,但技术难度远高于足球,而且还一度被称为训练军队的手段。那么这一项制度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一、马球的出现

就目前学术界来说,还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定马球之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以目前的史料记载,马球应当属于本土运动,它并非是外族文化传入之产物。

而且据记载,马球兴盛于唐宋元三代,最终洇灭于清王朝。而且马球主要流行在军队和宫廷贵族之中,并不完全是一种全民运动。后来,在2008年的时候,国务院已经批准将马球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此,我国的马球运动历史悠久,而且成为了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

而且据记载,马球的主要方式,是在一块空旷的土地之上,由众人骑上马匹,以手中的木杖击马球。

一般来说,马球杆形状有点类似于冰球杆,一般雕饰精美,也被称为画杖和月杖。而马球球状小如拳,远小于足球。

双方比赛以骑马冲刺为主,在高速的运动之中用手中的木杖机打马球,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将马球击入对方的防守区,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利。

曹植的《名都篇》中曾有记载:“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这一段就很精彩的描绘了马球的盛况,而且,学者据此认为,马球运动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而且,在我国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也曾经考古发现了打马球壁画,壁画上的参与者约二十余人,彼此之间身骑奔马,做出竞技击球的不同姿态,可谓是栩栩如生,再现了曾经马球的盛况。

二、马球的变迁

一般来说,马球在唐王朝时期是最鼎盛的,连续兴盛于唐宋元三朝。正如开篇所说,唐代养马是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唐代之所以养殖的马匹多,不仅仅是为了强调军事,而且是因为马球运动的崛起对于马的需求量剧增。

但奇怪的是,三代王朝以后,接下来的王朝对于马球的态度越来越提不起兴致,甚至使得马球运动从清代宫廷运动中淡出。

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这项运动明明如此刺激,而且三代王朝都盛行,为什么明清两代慢慢的抛弃了这一运动呢?到底是因为这运动太危险了,还是因为发生了新的变化呢?

有学者专门对于这一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终得出了两个方面的推论,马球运动的终结在封建时代,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小小的马球更是能看出很多的历史政治变迁。

三、马球衰落的原因

一是军事原因。按照宋史记载,马球运动是一种训练军队的手段,而且新唐书也有记载,唐代军人往往热爱马球,唐代剽悍的贵族也喜欢以马球来练手,因此马球直接和军事力量挂钩。遥想当年大唐帝国国力鼎盛,而且伴随着大唐帝国版图的扩张,唐帝国需要面临更遥远更强大的敌人。

因此,唐朝,元朝乃至于宋朝,都迫切的需要利用骑兵来与对手作战。唐朝的敌人,阿拉伯世界个个都是骑兵好手,而且疆域太远,必须用骑兵运输;元朝的版图更大,更加需要利用骑兵来争锋,来征服远方区域;宋朝虽然战斗力不行,但是他面对的敌人太强大,几乎人人都是骑兵高手,所以送他也需要利用骑兵,哪怕再怎么削弱军权,也需要把骑兵练好。

正因为如此,这三个朝代对于骑兵的依赖很重,所以才有了马球的鼎盛。

反观明王朝和清王朝,这两个朝代对于骑兵的重视已经没有那么严重的。早些年,朱元璋统治时期曾经重视其,并且非常依赖骑兵来打击北元政权。但是等到朱棣时期,火枪技术就已经得到很大改进,并且在攻打阿鲁台的时候,就使用火枪来对付对方的骑兵阵。因此明王朝时期火器的作用慢慢的取缔了骑兵的优势,明朝军队对于骑兵的依赖性没那么强了。

清王朝时期其实也是如此,虽然八旗骑兵很强大,但八旗外来部族,而且八旗兵的数量有限,所以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汉军。而当时经过明朝约束的汉军,已经不喜欢骑马了。并且康熙皇帝自身就已经爱上了传教士的技术,后来还在研究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二是皇帝的态度。除了军事制度的变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的态度。据史书记载,唐代皇帝非常喜欢马球,并且史书记载有十八位皇帝是狂热的马球热爱者,其他的皇帝基本上对于马球没有抗拒的态度。

封建时代,皇帝是核心,皇帝喜欢某种东西就可以引起一场风尚。就好像当年的宋钦宗宋徽宗,他们喜欢什么,底下的大臣会掀起一股狂澜。唐朝皇帝,宋朝元朝皇帝都喜欢打马球,那自然就把这项运动推到了高潮,就算没有任何作用,也会流传开来。

到了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的皇帝都不怎么喜欢打马球。明朝的皇帝沉浸女人为伴的欢乐中,或者喜欢干木匠活,连上朝都不想上,自然不敢去玩马球这种危险游戏。清代的皇帝虽然剽悍,但是尤其喜好打猎,并不喜爱马球运动。

所以皇帝的态度也影响了马球的未来,就算有一些贵族还保留着某些传统,但由于原生动力就没了,因此,这项运动只能在明清之际慢慢的没落。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若是明清两代君主能够延续这一运动,可能明朝的君主会更有开拓性,而且清朝的君主可能会拥有的更开明的心态。毕竟这项运动既开拓人的心胸,而且也在刺激之中让人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不过弊端就是危险了些许。

结语

回顾马球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出背后的历史和政治变迁。唐宋元时期,骑兵还是最重要的力量,大家都特别的依赖于这一兵种,并且以此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霸权。但等到了明清之际,火药技术逐渐的崛起,明太宗皇帝朱棣就已经开创了以火枪对战骑兵的优势,后来的康熙大帝更是接受了西方的枪炮。

所以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兵器时代逐渐的衰落,热武器时代正在慢慢的抬头,这也使得曾经的一些游戏项目慢慢的消失。

而且,明代的皇帝也远没有前三代皇帝那么的勇猛,所以在马球传承过渡的过程中,最终因为皇帝的个人喜好而没落。甚至还有人提出,马球运动的没落,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于统治意志的没落,历经明王朝、清王朝,封建制度就已经慢慢地凋亡。预示着人治的时代终将过去,法治时代的来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衙内不诛,国无宁日!高衙内做的那些无耻丑事,最后大宋却亡了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这也不让说,那也不让说,我们今天就来讲个故事。首先说明一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宋朝,这够远的了吧。话说,北宋末年,朝廷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农民不断地揭竿而起,各路英雄纷纷被逼上梁山。此时的大宋江山也已经是摇摇欲坠。但在此时的东京汴梁,不知死活的封建统

  • 明朝这个皇帝真是生错了年代,如果生在明朝中期他可能就不得了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老朱本想通过分封诸王替他的皇太孙守护边疆,没想到分封的25王大多拥兵自重,少则几千多则数万,朝廷派去的官吏根本不买帐,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和朱允炆的帝位。朱允炆于是开始撤藩,先废周王后又废掉四个王,目标直指他四叔这个最强大也最有谋反气质的燕王朱棣,朱棣其实要当臣子废就废了,反正荣华富贵又少不了,

  • 李隆基称帝后,为啥马上除掉上官婉儿?史学家:换作是你也忍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忠良被逼谋逆,有的奸臣青云直上,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李隆基大家都熟悉,他登基后也做出过立朝纲之事,那就是除掉了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很多人为她叫冤,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历史,你也会忍不住除掉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何方人士很多喜欢追剧的小伙伴肯定会发现古时候姓复姓的人很少,但是基本上姓复姓的人都是名门望族

  • 靖康之耻:耻到啥程度?被掳走的妃子公主很凄惨,还不如娼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靖康最惨公主是谁,真实的靖康图片,靖康之乱的历史资料

    靖康之耻的耻辱,不仅在于二帝被俘,最耻辱的地方在于那些被掳走的嫔妃公主。靖康之耻,耻到何等程度,那些被俘的嫔妃公主遭遇甚至不如娼妓。当时的情况其实也可以想象,连有着那么多人保护的刚继位的皇帝和太上皇都被掳走了,其他人又怎么可能逃走呢!而且那些妃嫔公主出身尊贵,这样的身份也注定了她们落在金人手里不会有

  • 祁连山挖出唐朝大墓,出土无数珍宝,专家:这次我们比盗墓贼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祁连山大墓考古,唐朝祁连山,祁连山玉石图片

    甘肃祁连山意外挖出唐朝大墓,出土无数珍贵陪葬品。发掘过程惊喜连连,考古专家欣喜若狂:“这次我们比盗墓贼早!”而在惊喜过后,专家又有了惊人发现:该墓附近还有某座更大墓葬的陪葬墓。那么,这座唐朝大墓的墓主人是谁?那座更大的墓葬又在何方呢?“祁连山下必有大墓”在迷信风水学的古人眼中,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祁连

  • 李隆基看中儿媳,硬抢了杨玉环,李瑁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玉环喜欢李瑁还是李隆基,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关系,杨玉环与李瑁有孩子吗

    武则天和李治在一起,虽然让人不理解,还有情可原。毕竟那时李世民死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似乎除了李治,也没有人可嫁。至于杨贵妃和李隆基在一起,就备受后人批评,因为前夫李瑁还活着。那么李瑁日后日子怎样,老子如何对待儿子呢?后宫嫔妃和皇子暧昧在古代后宫当中,儿子和父亲宫里的嫔妃有“勾搭”,并不在少数。像隋

  •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杀了福王朱常洵,还是被修史的满清所诬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和部下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攻下洛阳后,真得烹杀了福王朱常洵吗?为什么有人说是清朝修订明史时故意抹黑李自成之举?这种诬陷,是政治上的需要。如果不深究历史细节,按照治乱循环、朝代更替的顺序进行叙述,中国各封建王朝的次序大致可以排为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两宋元明清。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理解,大

  •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抑郁写下一首诗,至今已成骂人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一个永远绕不开的人物,他性格豪爽、喜爱游山玩水,逍遥自得的人生态度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粉丝,几乎大半个中国都曾留下过李白的脚印。李白的一生有太多传奇故事可言,有很多现在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李白在唐代时就有非常多的崇拜者,而有人喜欢他的同时也会有很多人因为嫉妒而讨厌他,李白在游览

  • 李善长手握免死金牌,为何还是被朱元璋斩了?金牌背后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给李善长免死金牌写了什么,百家讲坛朱元璋李善长,李善长向朱元璋请罪

    在元末明初,朱元璋登基之后,自然不能够忘本,何况朱元璋本来就是知恩图报的人。因此协助他夺得政权的人都获得了很大的赏封。李善长便是其中一位功臣。在朱元璋未登基之前,他作为朱元璋的参谋,替朱元璋出谋划策,贡献了不少力量。同时他知人善任,为朱元璋选了不少人才。可以说朱元璋能登基有他很大的功劳。因此朱元璋发

  • 李白不慕富贵,又为何入赘豪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入赘安陆在哪里,李白对豪门权贵的态度是什么,李白带富贵俩字的诗句

    李白作为诗仙他一生曾经有四段婚姻,竟然先后两次入赘相府。第一位妻子关于李白具体的出生地,如今并不能清晰的判断,流传比较广的说法,认为李白是自西域而来,出自大家族,所以他到了长安之后才能够挥金如土,过上不错的生活。公元727年经过湖北襄阳的时候,在孟浩然的介绍之下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严格来说,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