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仁贵的拳头是最硬的

薛仁贵的拳头是最硬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4/1/28 21:44:34

九月,庞同善指挥唐军先头部队抵达辽东,击败当地高丽军队。渊男生趁势从国内城突围,与唐军在辽河一带会师。

之后,他们在这里驻扎下来,等待朝廷下一步命令。

十二月,已经内乱不已高丽再度爆发了内乱。渊男生的叔叔,也就是渊盖苏文的弟弟渊净土也向唐朝投降。他的投降带来了高官二十四名,城池十二座,人众三千多。

渊男生和渊净土的先后投降,给了篡位上台的渊男建致命一击,也给了元气大伤的高丽国致命一击。

高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之中。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机。只要李治和他的大臣们不是傻子,就会明白这个时机有多么伟大的意义。

灭亡高丽的时刻到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再增派点兵力,输送点粮草就能解决的了。而是需要君臣一心,通盘考虑,谋划大战,争取把这个让人头痛的边患一劳永逸解除,实现几代人的夙愿,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这个即将名垂青史的功业会留给谁呢?

乾封二年(667年)初,李勣在凌冽的寒风中带领唐军主力抵达了辽河。

他正是本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时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郝处俊、庞同善是副大总管,名将薛仁贵、郭待封则指挥水陆诸军。李治这时候的身体变得更差了,一度让太子监国,如果不是这样,我相信他可能又想亲征。不过有李勣在,和皇帝亲征也差不多少了。这是当时朝中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的人(四朝元老,司空),基本相当于三军总司令级别,李治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哪还用得着自己来。

渡河之前,李勣看着对岸沉思了很久。二十多年前,他曾跟随太宗皇帝来过这里,但那一次战争的结局却是未胜未败。此后的日子里,他一直将此作为毕生的隐痛,渴望能一雪前耻。这个机会,终于他晚年的时候来了。

出发吧!为了大唐!

他用手指着对岸新城(辽宁抚顺)的方向告诉诸将:

“这是高丽西部的要塞,不先打下它,其他城池就无从谈起。”

于是唐军过河以后,采取了稳健的打法,先进驻到新城西南,依山筑起栅栏,然后依托防御工事攻城。

此时高丽在辽河部署的兵力加起来有十多万,新城守军的实力也不弱。因此尽管唐军的攻势非常凌厉,战争仍然打成了拉锯,期间只有零星的守军投降。直到这年九月,新城守军才坚持不下去了。城中的百姓想必听说过李勣热衷屠城的事迹,知道这时该怎么做,自发把守将捆起来送到了唐军大营。

战局果然如李勣所料,攻下新城之后,西部战场这盘棋就活了,唐军很快拔下了附近十六座城池。

然后,李勣令契苾何力镇守新城,并相机向北经略辽东。自己则带着主力向东进发,和刘仁愿、刘仁轨合击平壤。

李勣一走,渊男建控制不住反攻的冲动了。

他立刻调集兵力,企图重新夺回新城。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李勣临走之前,还留下了一个堪称高丽克星的人协助契苾何力守城,于是高丽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击退了。

这个人就是薛仁贵。

此后,高侃在契苾何力的命令下循着辽河向北进攻另一座重镇——金山(辽宁康平县),不料却吃了败仗。高丽军乘胜追击,准备把高侃部一举歼灭。就在此时,一员猛将从天而降,带着军队从半路杀出了。

这个人还是薛仁贵。

和其他唐军将领相比,薛仁贵打仗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叫做勇猛。别的将军打仗的时候都喜欢玩些战术如伏击、迂回、包抄等等,避免和敌人以硬碰硬。薛仁贵似乎很少考虑这些,就是喜欢以硬碰硬,见了敌人就冲上去打,哪儿人多往哪打,哪个能打跟谁打。比如一征高丽的时候,穿身奇装异服就冲击敌人十五万大军,征讨铁勒的时候,三支箭定了天山。

他的军事水平或许不是最高的,但勇猛程度绝对无人能及。

薛仁贵的拳头是最硬的。

他选择的攻击目标是高丽军中段,正是敌人最多的地方。可他就喜欢这么干,身先士卒猛冲过去,一下把高丽军截为了两段,首尾不得相顾。高侃见状也停止了撤退,和薛仁贵前后夹击,把敌人打的鬼哭狼嚎,留下了无数尸体。

此战唐军大获全胜,攻克金山城,斩首五万余级,给了高丽有生力量巨大打击。

收到金山大捷的战报后,李治的病情似乎都好了很多,拿起笔就给薛仁贵写了一封表扬信。

“金山大阵,凶党实繁。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业,全此令名也。”

恩人,你咋就这么会打仗呢?我看好你,加油,加油!

言语之中,表露出无限的喜悦之情。

随后,薛仁贵和高侃合兵一处,相继攻占南苏(今辽宁西丰县)、木底(今辽宁新宾县)、苍岩(今辽宁清原县)三城。

在薛仁贵的猛攻下,高丽军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打击,高丽在辽东的统治陷入了土崩瓦解的状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上天给了朱由检十七年的时间,为什么还是没能挽救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由检不死明朝有救吗,末代明朝皇帝朱由检,明朝朱由检真正的历史

    自古幼主多亡国,可惜崇祯并非幼主也难逃亡国的命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立胡亥为帝,结果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如果秦始皇不死,大概秦朝不会亡;东汉末年汉灵帝去世后,皇子年幼,外戚何进与宦官争权,邀请董卓入京以致天下大乱;唐代后期,皇帝大多年幼,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更是任人宰割;南宋南宋

  • 西晋动物造型器物中的青瓷羊尊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烧制原理是利用了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原理,烧出来是翠绿或是淡青绿色的。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留下了很多青瓷作品,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多个地区都出土了商周时期的青瓷。这些青瓷大小不同,器形十分多变,如碗、尊、瓮、罐等。今天我们就以西晋时期的青瓷羊尊为例来赏析和了解一下我国的青

  • 明明是明朝秀才,范文程为何会投靠清朝?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范文程为何获此“殊荣”?大明之所以亡国,清军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入关,背后都是范文程在出谋划策。他明明是汉人,为何有着满清第一功臣的身份,甚至还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为何一直忠于大清?这样的“汉奸”,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范文程画像范文程的曾祖父,曾担任过明朝的兵部尚书,因为在官场上刚正不阿,结果遭到小人

  • 跟着颜真卿游湖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颜真卿,大家对他真深刻的印象应当还是他书法家的身份吧?毕竟书法“颜体”也是赫赫有名的。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的字被评有着“平画宽结”的特点。颜真卿与湖州深刻的渊源,又是如何的呢?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那一年,六十多岁的颜真卿踏上湖州的土地,正式开启他贬谪生涯的最后一站。在这被贬谪为湖州

  • 王安石变法使得北宋“富国强兵”,为何最终走向了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不仅仅文笔好,为官也十分有作为,也登上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高位,相当于宰相。为相期间主持了熙宁变法,也叫王安石变法,这是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政治改革运动,效果十分显著,北宋在肉眼可见的变富变强,可即便如此,变法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何呢?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立

  • 如果唐朝有在线聊天工具,李白的好友列表里会有谁?蚂蚁庄园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是大家最熟悉的唐朝诗人。他701年出生于大唐西域的碎叶城,祖籍陇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为人爽朗大方,除了饮酒作诗,他还十分喜欢交友。李白放在今天肯定是一个互联网上的社交达人,如果唐代就有在线聊天工具,大家觉得谁会出现在李白的好友列表里?蚂蚁庄园最新题目:如果唐代有在

  • 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大破陈友谅,陈友谅和朱元璋在哪里打仗的,朱元璋几万人怎么打败陈友谅

    朱元璋打天下是艰难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开局一个碗,功成大明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从南到北能够一统天下的,只有农民出身的朱重八一人。他的幸运不仅体现在天下国运在他身上如开挂般的汇聚,更体现在天下英才如众星拱月般在其身边凝聚。朱元璋儿时一起玩过的农家伙伴,长大后都各顶各的成长为千年难遇的将帅良才;

  • 清明上河图放大后,一个红裤衩的男人趴在那干嘛呢!信息量有点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明上河图树下男子在干嘛,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人物,清明图片100张

    我们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年代,有两个最著名的朝代,那就是唐朝和宋朝。因为这两个朝代经济特别的繁荣,而且国家特别的富强,唐朝的开元盛世,我们应该都知道,在那个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非常的强盛。唐朝如此富强,宋朝也不会屈居于下。而且按照综合来说的话,宋朝的国力应该比唐朝还强。而且宋朝的民间特别的

  • 西安发现隋唐长安城古桥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唐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朱雀门外1200多米处,考古人员在小雁塔西北角已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外郭城第七横街、横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及渠上5座桥梁基址等重要遗迹。出土各类文物350余件,包括陶器、唐三彩、瓷器、建筑构件等。通过本次发掘的中桥位置及与朱雀大街东侧水沟边界的测量,结合近年社科院考古

  • 古代老百姓需避讳皇帝姓名,那明朝“猪”怎么叫?朱元璋太有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皇帝登基之后,他的名字就像自己一样,独一无二,天下独尊。众多与皇帝重名者,都要在一夜之间更换名字,书信间也要更换名字,避免有字和皇帝姓名重复。但凡敢有和皇帝重名,哪怕只有一个字,也是以欺君之罪来处理的。可见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多么的森严,细微之处到姓名也是如此。避讳这一现象不止发生在人身上,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