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35 更新时间:2024/2/6 1:20:40

朱元璋打天下是艰难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开局一个碗,功成大明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从南到北能够一统天下的,只有农民出身的朱重八一人。他的幸运不仅体现在天下国运在他身上如开挂般的汇聚,更体现在天下英才如众星拱月般在其身边凝聚。

朱元璋儿时一起玩过的农家伙伴,长大后都各顶各的成长为千年难遇的将帅良才;他身边聚集起来的刘伯温、李善长、宋濂等一系文臣谋士,更是子房、萧何般的治世能臣。就连他老朱家本宗,都出了许多似把统兵打仗的基因刻在骨子里似的能打的大将军和帝王。

朱家将才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育有四儿二女,朱元璋是家中老四。

元末淮北地区虫灾和旱灾相叠频发,疫病蔓延,百姓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兄长先后皆死于此次灾,家里穷的连给父母的墓地和置办棺椁的木材都没有。

朱元璋只好和二哥用破衣服将父母的尸首包裹住,幸得邻居刘继祖好心给了一块坟地,才将父母草草安葬。

家乡遭难,饿殍遍野,举目四望,皆是尸骨累累,17岁的朱元璋只好与二哥、大嫂和侄儿们分离,各奔东西,四散逃难。

朱元璋起兵的过程中,二哥和姐姐们都死在了逃难途中,妹夫李贞和大嫂王氏后来相继与朱元璋团聚。李、王二人不仅给朱元璋带来了亲情的温暖,更给他带来了两位千古名将,外甥李文忠和侄子朱文正。

出于对亲族的维护,也是出于对人才的渴望,朱元璋对李文忠和朱文正的培养非常用心。他不但找江南大儒教授其文化课,而且常常亲自教他们排兵布阵,带他们上阵打仗。二人也不负朱元璋的期望,李文忠成为了一个善用谋略的儒将,而朱文正长成了一个好攻城略地的猛将。

上了战场,朱文正作战勇猛,屡立奇功。一次战后,朱元璋问他想当什么官?他回答道:“叔父的大业未成,就对自家子侄封官赏赐,恐难以服众。等叔父成就了大业,何患享不了富贵。”朱元璋对这个侄子越发喜爱,将其当做亲儿子抚养。

洪都保卫战

朱文正的封神之战还是要从洪都保卫战说起。

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建议下,先灭陈友谅再诛张士诚。但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已经做大,占尽江西、湖广之地,拥兵近百万,称帝建国为汉,欲向东攻取应天府。占据应天府的朱元璋怕陈友谅、张士诚二人联手,便决定率先攻打陈友谅,保卫应天府。

正值此时,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势力大减,张士诚趁机攻打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率主力部队营救韩林儿时,让侄子朱文正守卫应天府的西南屏障洪都(今南昌)。陈友谅认为攻打应天府的时机已到,便亲自率军六十万进攻洪都。

陈友谅乘兴而来,却注定要败兴而去。因为他遇到的不是愣头青,而是统兵天才朱文正,26岁的少年天才。陈友谅带着60万大军,在洪都城下整整耗了三个月,轮番攻城十几次,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在这位后起之秀的手里吃了好几次亏,愣是将洪都城没有拿下。

朱元璋处理完北方的事后,亲自率军前来救援,陈友谅见不好再耗下去,只好撤军遁入鄱阳湖。朱元璋紧追上去,与陈友谅对峙。朱文正趁陈友谅不备,率军断了汉军的粮道,陈友谅粮草接济不上,正面战场上的大军一击即溃,他寄以厚望的大船也被朱元璋一炬毁之。

朱文正在平定江西的战役中立功颇多,战后朱元璋在论功封赏时,却单单忘了朱文正。也许在朱元璋的眼里,自家子侄军功至伟,那些金银珠帛配不上其功劳。没成想朱文正心生不满,不但放纵部下捣乱,而且试图投靠张士诚。

朱元璋知道后气愤不已,将朱文正控制起来。他本想处死朱文正,马皇后劝说:“这个孩子只是个性太要强,没有其他心思的。”朱元璋只好将他软禁在桐城。

没多久朱文正却死在了牢里,这让朱元璋始料未及。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念其功劳,将其父朱兴隆追封为南昌王。在洪武三年封朱文正八岁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蕃桂林。

只能说可惜,朱文正原本是封王的存在,愣是被自己给作没了,却给大明王朝留下了梦魇般的叔父与大侄子间的恩恩怨怨。

后代欲称帝

公元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抓了在南京称帝的福王朱由菘。各地藩王得知这个消息,心里窃喜。两月不到,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鲁王朱以海在绍兴自任监国。

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也是跃跃欲试。他是朱文正的第十三世孙,于崇祯十一年袭封第十三代靖江王。一个月后,朱亨嘉穿上一袭黄袍,坐北朝南,改广西桂林为西京,称自己为大明监国。

他说当初祖先封蕃桂林时,西南乃蛮夷之地,不愿就蕃,马皇后为了表示安慰,特赐东宫仪卫。而今天下无主,东宫无人,他靖江王府不俨然成了东宫之主了吗?太子监国,这不理所当然的事吗?

论血缘亲疏,朱亨嘉乃太祖大哥的后人,在明末朱元璋那一百多万的子孙后代中,实在轮不到他朱亨嘉克继大统。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否定太祖后所有皇帝的帝号、庙号、年号,纪年采用洪武278年。这样太子东宫才能自圆其说,只是西京王府当了近三百年的太子而已。

朱亨嘉的一番操作为称帝做足了准备,只是时运不济,他刚要出兵两广,收复天下河山,就被称帝的唐王针对性打击。桂王军一败涂地,于隆武二年被削去藩王爵位。

结语

在这些南明小朝廷的自己人之间掐的你死我亡的时候,清朝铁骑挥鞭南下,途中如入无人之境,屠城近三十座,大肆虐杀汉家儿郎,最后坐拥天下三百年。张养浩曾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知是叹前世的宋,还是在预示着后世的明!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清明上河图放大后,一个红裤衩的男人趴在那干嘛呢!信息量有点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明上河图树下男子在干嘛,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人物,清明图片100张

    我们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年代,有两个最著名的朝代,那就是唐朝和宋朝。因为这两个朝代经济特别的繁荣,而且国家特别的富强,唐朝的开元盛世,我们应该都知道,在那个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非常的强盛。唐朝如此富强,宋朝也不会屈居于下。而且按照综合来说的话,宋朝的国力应该比唐朝还强。而且宋朝的民间特别的

  • 西安发现隋唐长安城古桥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唐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朱雀门外1200多米处,考古人员在小雁塔西北角已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外郭城第七横街、横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及渠上5座桥梁基址等重要遗迹。出土各类文物350余件,包括陶器、唐三彩、瓷器、建筑构件等。通过本次发掘的中桥位置及与朱雀大街东侧水沟边界的测量,结合近年社科院考古

  • 古代老百姓需避讳皇帝姓名,那明朝“猪”怎么叫?朱元璋太有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皇帝登基之后,他的名字就像自己一样,独一无二,天下独尊。众多与皇帝重名者,都要在一夜之间更换名字,书信间也要更换名字,避免有字和皇帝姓名重复。但凡敢有和皇帝重名,哪怕只有一个字,也是以欺君之罪来处理的。可见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多么的森严,细微之处到姓名也是如此。避讳这一现象不止发生在人身上,必

  • 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绿蚁是指?蚂蚁庄园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绿蚁新醅酒中绿蚁指什么,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

    白居易,字乐天,他的性格积极进取、耿介不屈,洋溢着兼善天下的热情。后来他遭到贬谪,处世态度又以明哲保身、知足随缘的原则。因此他先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喜欢喝酒,更喜欢以酒盅会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写的就是他以酒待客的场景。蚂蚁庄园小课堂题目:白居易曾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待客

  • 嘉靖和万历,两个宅男皇帝不同的花样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万历皇帝与嘉靖的关系,嘉靖中兴vs万历中兴,万历与嘉靖哪个厉害

    嘉靖:“你个鳖孙,还好意思出现在爷爷面前,看我不打死你……”看来嘉靖忙着教育孙子没工夫回答了,但大家想必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吧!亲力亲为VS甩手掌柜嘉靖14岁登上了大明集团董事长的宝座,同万历一样,嘉靖登基的时候同样被权臣把持朝政。不同于万历,嘉靖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老板,通过“大礼仪”事件清除异己,将

  •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唐代诗僧贯休经典诗词7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代诗词经典赏析,满堂花醉三千客诗句,唐朝黄鹤楼诗词

    唐代:贯休唐代:贯休唐代:贯休唐代:贯休唐代:贯休唐代:贯休唐代:贯休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2、《海边见罗邺》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3、《秋晚野步》闲步

  • 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算不算千古一帝,传奇皇帝朱元璋完整版,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统治阶级官僚集团总会把本朝开国帝王尊奉为千古一帝,这里面就体现出了浓厚的意识形态问题,当然,大名鼎鼎的布衣天子朱元璋也曾被明初士大夫么称之为“千古一帝”,这里面有不小的阿谀谄媚的成分,不过纵观朱元璋一生,从草根成长为帝王却也有他非凡的才能。从广义上来讲,千古一帝只有一位,那就是皇帝

  • 重大发现!陕西首次考古出土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清理发掘了3座唐墓,其中一座墓葬里出土的一方墓志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 这是此次考古发现的柳公权撰书墓志。 这一考古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凤林北路与文苑南路交接处东部,发现这方墓志的墓葬平面呈“刀把”形,南北向,墓室被盗

  • 唐高宗李治忠厚老实没心机?不谈政治成绩,3件小事推翻该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是诗仙李白、高僧玄奘,可能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可能是在那个封建的男权社会登上了权力巅峰的一代女皇...总之,不会是咱们今天的主角——唐高宗李治。就连在众多的电影电视剧里,这位皇帝也像是武则天身边的一个配角,不仅没有高光时刻,还给我们留下了平庸无能、病怏怏、

  • 这股存在了千年的力量,以张居正的强硬霸道都改变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长长的人生道路上,人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可以从杂乱无章的过去中,寻找各个事件的因果始末。历史,是经验的宝库,它引领着人们体悟失败;历史,是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人对自身民族更有认同感;历史,成就了经验的宝库,更避免了后人重蹈覆辙,成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