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东汉到唐朝,鼎立700年的士族门阀制,为何同唐朝一起覆灭?

从东汉到唐朝,鼎立700年的士族门阀制,为何同唐朝一起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2/8 3:54:20

提到晋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最为出名的门阀制度。在魏朝时期,门阀制度的盛行延续了数百年。门阀制度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汉灭亡时,门阀制度却伴随着到了西晋,西晋灭亡,又伴随着到了东晋。

东晋灭亡之后,门阀制度并没有没落,反而传到了唐朝,直到唐朝灭亡之后,门阀制度才跟随着唐朝一起没落,为什么在晋朝灭亡时门阀制度没有没落,反而是在唐朝时期才跟随着没落呢?

从三国时期,门阀士族就已经有了雏形,天下三分时争霸的三人。孙权自古以来家族就在朝廷为官,也有着不小的势力,而曹操家族也是世家大族,而刘备更是被称为刘皇叔,他们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在天下三分之后,他们三人各自建立起来自己的势力发展。

而到了东汉末年,魏国由曹丕掌权之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才得以能够进入历史舞台。在经过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氏篡取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朝。

从历史的观点来说,司马氏家族本来就是属于曹魏政权时期的一个大家族,他们也是属于一个门阀士族。在晋朝建立初期,由于皇权的篡夺,导致司马氏家族对于皇权的控制不算太稳定,着是他们就急需要社会中一批有能力,有声望,有名声的世家大族来支持他们,稳定他们的皇权。

这就导致了在两晋时期门阀制度能够如此盛行,可是,这种门阀制度并没有伴随这晋朝的灭亡而随之终结。在唐朝时期,唐太宗为了凸显李氏家族的地位,命令重新修改氏族志,提出了“进忠贤,退悖德;先宗室,后外戚;退新门,进旧望”的原则,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搬出来,将他作为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来凸显李氏家族的地位。

可是这一次并没有如唐太宗的所料,唐朝李氏被排在了第五位,而山东崔姓排在了首位,在唐朝几百年的江山之中,历经了20任皇帝,其中,宰相姓崔的竟多达23个人。而唐太宗再后来利用自己权利将李姓定为天下第一,皇室子孙为第二,崔氏排在第三。

而在唐朝时期,沿用了隋朝所产所创立的科举制度,并且不断的加强与完善,导致科举制度成为唐朝时期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让很多的寒门子弟都借此机会来登上唐朝的官场。而科举制度不限制学子的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去打击了晋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限制官员出身的这一说法。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朝廷内部也就不再像之前一样被各大家族所掌控,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有能力的人进入唐朝的政治官场之中,为唐朝做出他们自己的一份贡献。而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盛行与完善,也让世族政治在唐朝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在唐朝后期,伴随着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在唐朝逐渐盛行起来,导致唐朝皇权不稳定。士族政治是依附在皇权的基础上,皇权不稳定时,士族政治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在唐朝后被朱温篡权导致唐朝灭亡之后,士族政治自然就没有支撑他们继续下去的力量,也就随之唐朝一齐灭亡。

而后世不断继承与发展唐朝的科举制度,让科举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门阀政治也就盛行不起来。宋朝统治者对于皇权的集中是极为看重的,不仅仅是缩小了武将的权力,更是减少了朝廷内部各种世家大族子弟的数量来稳定自己的皇权,在这种情况之下,科举制度自然而然就延续不到后世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心学宗师王明阳,三功可比曾国藩,可以和孔子齐名称为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和王阳明谁厉害,曾国藩对比王阳明,曾国藩与王阳明谁有才学

    [var1][var1]其实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个人确实是很应该被拿来做比较的,因为想要成为圣人的三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标准,这两个人都完全符合。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圣以礼和思想弟子传承成圣,剩下的功高盖世的、思想影响极大的可能成圣的就是他们两个。[var1]如果真的量化比较的话,在圣人这个标准上,

  • 司马迁为他求情被处腐刑,他却叛国投降匈奴,是可怜还是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朝发展的历史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也有19年在苦寒之地牧羊的苏武,也有写出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说到司马迁,我们都知道他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负重才完成《史记》这部史书巨作。那么他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汉武帝呢?只因他为一个求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这位叛国名将是可怜、

  • 权力的游戏:王后瑟曦、兄弟詹姆斯的不伦恋不过是削弱版的春秋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权力的游戏王后瑟曦,瑟曦惊艳片段,瑟曦把修女给了魔山是第几集

    [var1]《权力的游戏》剧照看到这两段荒诞不经的剧情,我总感觉马丁大爷熟读中国的历史,因为近似的情节在春秋史上出现过,并且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齐国的第十四位国君——齐襄公。这个人如果你不了解,那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你肯定听说过。[var1]齐桓公01 齐襄公的两位美女妹妹:宣姜、文姜齐襄

  • 汉初名将韩信,一生战功赫赫却被诱杀,性格或成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初名将韩信简介,韩信被诱杀的视频,韩信在楚汉争霸中的战绩

    纵观韩信一生,他出身草莽,但能忍受“胯下之辱”,能屈能伸,注定他能成就大业。他尽心辅佐刘邦成就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刘邦在分封诸侯王时,还曾向韩信许下诺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骑不杀。”可惜,韩信对此话信以为真。他不知道的是,权力场上,哪有什么真真假假,所有的诺言在真正的利益面前,都可以

  • 赵国45万降卒被坑杀,赵括被射杀,长平之战背后这个女人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国赵括简介,长平之战赵括杀赵军,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实吗

    [var1]九月,当时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了秦国,赵军内部已经断粮46天,士兵暗中相互残杀,互相吞食。赵军将领赵括心急如焚,下令组织四队人马轮番突围,五次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赵括亲率精兵强将上前肉搏,上演了一场自杀式进攻,而秦军用暴雨般的弓箭作为回应,最终“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射成了马蜂窝。[v

  • 一个小人物,却因为差点搞死夏侯惇,被曹操另眼相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打得过曹操吗,夏侯惇曹操程昱,曹操夏侯惇关系

    夏侯惇部下将士,本来就刚经历一场大败,军心不稳,此时竟然主帅被劫持,恐惧和愤怒顿时弥漫整个军营。军队一旦失去了斗志和纪律,必将随时面临死亡。此时,一个小人物闪亮登场,让部队迅速恢复了正常,得以从死亡的边缘走过。这个人就是韩浩。韩浩站到人群的最前面,喝令将士不得惊慌,带领自己的部下把守住夏侯惇大帐入口

  • 一门三卿五大夫,晋国郤氏灭门的教训,人性总是无法克服一个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国郤氏家族为何被灭,定州东丁村灭门惨案,河南一家八口灭门惨案

    后果:晋厉公杀郤至、郤犨、郤锜,随后栾书杀晋厉公,迎孙周继位晋君,是为晋悼公,悼公十四岁继位,选贤任能、九合诸侯,晋国复霸。[var1]车辕之役公元前575年,晋国于鄢陵大败楚军,晋厉公以为不世之功,回国后异常骄纵。人一旦身居高位又取得一定成就,自然会飘飘然不知其所以。而此时,在鄢陵之战中一语决成败

  • 刘邦的“狐朋狗友”,为啥个个都是名将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名相萧何,此人原本是沛县的文书,曹参是监狱长,夏侯婴是养马的,樊哙是卖狗肉的,周勃也没什么正经事可干。然而就是这么一伙子人,却都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元勋。难道在刘邦周围天生就聚集了这么一大批能人吗?诚然,这些人都有他们的优点,比如萧何精通管理,樊哙勇猛过人,然而这都不足以让他们打到后来的高度。在那个

  • 他把如日中天的秦国打得割地求和,但最后自己不受国君信任而被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割地侍秦犹如抱薪救火,魏国割地给秦国视频,秦献公时的秦国有多强

    [var1][var1] 孟尝君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0年,成长期,通过养士获得美名。《史记六国年表》记载:齐湣王三年(前321年),“封田婴於薛。”田婴是孟尝君的父亲,公元前341年参加马陵之战,大败魏军。前334年,田婴开始相齐,至前321年,相

  • 汉景帝过寿,儿子刘发舞蹈助兴时畏手畏脚,说了句话被赏三个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景帝儿子刘发在汉书中有记载吗,刘胜刘发,刘秀是刘发第几代孙

    但是在这群翩翩起舞的皇子王爷里,有一个人的舞姿格外不同,他的舞姿不仅没有兄弟们的大开大合优雅得体,反而还十分局促,让人觉得他简直要转不过身。汉景帝定睛一看,这个舞姿奇怪的人原来是长沙王刘发,他心里有些不高兴,自己正在过着寿辰呢,这个儿子的舞姿简直就是败兴,于是他把刘发叫上前来问:“你这舞怎么跳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