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避暑妙招:雍正得到避暑神器,为何禁止再造?

古代避暑妙招:雍正得到避暑神器,为何禁止再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94 更新时间:2024/1/30 16:02:22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两广总督雍正帝进贡了这张象牙席,是用象牙制成的,准确地讲应该是象牙丝编制而成的。

象牙席是用特殊工艺手工编织的,这种工艺目前已经失传,甚至连当时的工匠来自哪里都没有记载,只说到是用特殊的药水涂抹在象牙上,然后将象牙制成丝状,最后编制成席。

在博物馆中看到象牙席时绝对会被它细密的纹路所震撼,据介绍,席子摸起来非常柔软细腻,能够像棉麻一样进行卷曲折叠,但它相比常见的竹席草席更为凉快。

如果睡过竹席草席的人会知道,这些材料编制的席子非常容易有粘黏感,并且材质偏硬,相比之下,象牙席不管是从珍贵程度上,还是从解暑纳凉的效果上,都完胜其他材料的席子。

从象牙席的材料到工艺制作,足见其价值不菲,珍贵程度可以想见。

雍正皇帝得到象牙席后非常喜欢,但是雍正皇帝却下了一道圣旨,命令禁止再制作象牙席,作为贡品也不行,因此清朝再也没有象牙席出现。

雍正帝为什么会明令禁止制作象牙席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象牙席的制作需要用象牙,其次制作工艺复杂,造成极大浪费。

清朝雍正皇帝是位于所谓“康乾盛世”之间的皇帝,虽然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的盛世大名,但是雍正对清朝达到巅峰功不可没,准确地说应该是“康雍乾”盛世。

雍正皇帝在性格上有特别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极为节俭。简单举一个例子,粮食一直是国家的命脉所在,在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因此一直重农抑商,鼓励百姓从事粮食生产。

对于节约粮食这件事,雍正皇帝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在雍正二年,雍正皇帝看到宫廷之中存在剩粥剩饭以及浪费粮食的现象,于是传下圣旨要求御膳房不准随意丢弃食物,首先是可以给服役的人吃,其次是喂猫喂狗,实在不行可以拿出去喂家禽飞鸟,总之就是一句话,粮食不能浪费,要物尽其用。

在雍正五年,他再次发出圣旨要求天下人都减少浪费,强调五谷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正是雍正皇帝的节俭性格,让他下令不准再制作象牙席,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说,是对野生动物做出保护。

没有象牙席,那古代人是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对于皇亲贵族来说,虽然没有现代的制冷设备解暑,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尤其是贵族阶层享受的待遇更高更好。

解暑方法一:酷暑寒冰

古代人利用冰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周礼》中曾经有一种名叫“冰鉴”的物件,人们将冰块放在其中来让食物或者水果降温,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丝凉爽。

随着社会的发展,冰鉴逐渐演变出各种功能的解暑工具,在清朝时已经在冰鉴中放入冰块,然后放在宫殿中,通过这种方式来降温。

和现代社会的空调相对比,这种冰鉴就是简易版本的空调,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据记载,清朝时期为了满足人们夏天对冰块的需求,在京城共有18处大型冰窖,这些都是用来储存冰块的,其中部分是固定作为皇室供应的。

清朝时期的冰块一般都是在冬天提前储存的,专门利用寒冷的天气进行制冰、存冰,以便来年夏天使用。

解暑方法二:避暑山庄

古代皇帝是非常喜欢在夏天出游的,比如唐太宗世民去避暑结果因为没带老爹李渊而被御史批评,再比如清朝咸丰皇帝就是死在热河行宫之中。

修建皇帝行宫似乎是每个朝代必做的事,就像是皇帝修建帝陵一样,行宫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避暑的功能,虽然很多是皇帝纵享欢乐的窟穴。

从避暑的角度来看,行宫的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选址都较为偏僻,绿树成荫、群山环抱。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炎炎夏日,这里的温度也非常舒适。

解暑方法三:宫女送风

皇帝作为紫禁城最有权势的人,他能够享受的待遇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这丝毫不夸张。事实上,皇帝每天是非常忙碌的,有很多大事要去处理,此时身边服侍的宫女太监就要发挥作用,为工作狂皇帝营造良好舒适的氛围。

如果吃些冰镇果子算是内服的话,那宫女们站在皇帝身边不停地送风就是外敷,经过多种办法基本上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炎热的困扰。

宫女站在皇帝身边不停地用扇子送风,但是不能发生噪音影响皇帝的思绪,否则很可能招来一顿不痛快。古代宫女使用的扇子上还经常会带有香味,并且香味是不同的,有的是清凉醒神的,有的香味则是安眠助睡的,这些都是精心调制熏陶过的。

解暑方法四:降温宫殿

在古代建筑中没有今天的混凝土建筑,穷人的房屋多是土坯和茅草,富人的房屋则是青石修砌而成,皇帝居住的紫禁城更是宏伟。

这些建筑也有明显的共同之处,尤其是帝将相之家的房屋宫殿都是高顶,并且使用砖瓦铺盖。这样的房屋建筑是非常凉爽的,如果有在农村砖瓦房中居住的经历,相信这样的感受会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宫廷之中还经常借助水来为天气降温,在炎热的夏天,皇宫中会有人定时在房屋顶上浇水,以此来带走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并且地面上也经常保持洒水降温。

同样道理,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建筑-水帘亭,当夏天到来时,亭子上面不停地有水流下来,就像是小型瀑布一般,不间断的水帘保持令人舒适的低温环境。

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皇亲贵族享受的生活待遇,对于底层的劳动人民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享受的,因为不管天气是否炎热,他们都要去农田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幸亏古代的气候更加温和,夏天的高温没有现在高。

平民百姓的降温手段非常简单,坐在竹椅上,手摇蒲扇,石板上放着一碗井里打上来的凉水,仅此而已。

更多文章

  • 乾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最爽的皇帝了,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老梁讲乾隆皇帝完整版,客观评价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最有名的诗

  • 古代帝王大多都寿命短暂,乾隆为何能活89岁?他长寿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保障条件越来越完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也逐年提高,如今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在七十岁以上,甚至临近八十岁,而古代人因为种种原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平均寿命并不长,像商周时期人们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哪怕是繁荣的明清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才五十岁左右,能活到这个

  • 清朝末年,中原百姓为何宁可 “闯关东”也不去温暖富庶的南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末年中国状况,闯关东的历史原因,清朝灭亡前老百姓日常生活状况

    要说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比较大的人口迁移,“闯关东”必须要占一席之地了。这些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跋山涉水的从山东一直迁移到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地区,其中的痛苦与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拼了命的闯,只不过就是想让自己以及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为什么他们最终选择的是环境比较艰苦的东北,而不

  • 19岁钮祜禄氏给皇太极生了两儿一女,努尔哈赤却说:立即休掉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满人能入关创立大清王朝,与努尔哈赤的骁勇善战和皇太极的权谋之术不无无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人,明朝的生命说不定还能延续,历史上也不会出现被后人评价为“迂腐落后”的清王朝了。然而,有这样一段秘辛鲜有人知,那就是皇太极曾经最爱的妻子,竟然因为犯下小错而被努尔哈赤逼迫着休掉,从那之后,皇太极便与父

  • 佘汉武:曾国藩故居荷叶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 大清孝庄皇太后死了37年,康熙一直没将祖母下葬,究竟有何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太后是一个有心机有眼光的人,正因为她很好地用自己的感情和身体笼络住了多尔衮,才使得皇太极死后皇权没有被代替,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可以说,在皇太极死后,清朝最高权力的稳固,全是由于孝庄太后从中翰旋调停得来的,正是由于她笼络了多尔衮,帮助了顺治帝,又培养了康熙皇帝,所以可以说它是清朝重要的缔造者

  • 被雍正关起来的几个兄弟,乾隆即位后放了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怎么传位乾隆的,乾隆推翻雍正的国策,雍正厉害还是乾隆厉害

    但是,如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这两位是康熙末年九王夺嫡大战中就是对手,因而雍正上台后当然也没客气。比如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遭到他的圈禁,老八、老九还被他改了名,开除了宗籍,而此前被康熙圈禁的老大、老二,雍正也没有再释放他们。总之,除了一直以来的铁杆兄弟老十三,以及因为年幼未曾介入夺嫡

  • 大清的生育冠军,50岁还被翻牌子,为何儿子登上皇位她要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清皇帝生育能力,大清皇后50多岁还被翻牌子,大清16位皇帝子嗣

    大清的生育冠军,50岁还被翻牌子,为何儿子登上皇位她要自尽了?德妃德妃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满洲正

  •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让人不寒而栗:此非蛇而是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家人和睦、团团圆圆,但在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贩子充斥在我们身边,他们为了蝇头小利而不惜破坏家庭的团圆。人贩子——这一人人喊打的职业,居然在古代就已经横行于世,而且他们的手段极为卑劣。清朝年间,总能看到乞丐当街耍“人面蛇”,最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所谓的“人面蛇”是什么,这

  • 都说乾隆最宠信的大臣是和珅,其实不对,这个大臣更得宠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大臣叫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勋旧世家富察家族。(福康安)既然说到富察家族,就不得不说到乾隆最宠爱的孝贤皇后富察氏。而福康安的父亲傅恒,正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那么福安康也就是孝贤皇后的亲侄子。自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对富察氏一族特别恩宠,提拔了不少人在朝中为官。而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