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万三:明朝富商,在古代他究竟做了什么生意,身价堪比三个马云

沈万三:明朝富商,在古代他究竟做了什么生意,身价堪比三个马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27 更新时间:2024/1/19 4:13:13

中国古代,阶级地位是非分明的。连职业都会以“士农工商”划分,而《琵琶行》中也曾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 ,由此可见,古代的民众对商人都十分不满。然而,就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间,江南却出了一个叫作“沈万三”的富商,如果用现代的巨富马云作比较,其身价可以说超过马云三倍。说到这,很多人就会好奇了,沈万三究竟做了什么生意,能在并不发达的古代商界叱咤风云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万三的首富之路,如果想了解更多传奇人物,那就关注本账号,让我们一起感受更多精彩的人生。

沈万三,原名就叫沈富。之所以称之为“万三”,是因为其代表着万户中的三秀,是非常好的意思,这个寓意也确实在沈万三未来的人生里得到了证实,由“富”成为了“万富”。其父亲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官,但因祖上积累,家境还是不错的,所以从小便享有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关于沈万三如变成一国首富,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沈万三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聚宝盆,这个盆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的盆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只要你将一枚金子放在里面,过了一晚上之后,便能从里面拿出来四枚金子!

虽然这样的传说还被拍成了电视剧,但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自然是知道这样的故事一定来源于民间的编造。因为沈万三的富有,很多人将他视为“财神”,既然已经神仙化,那么故事自然要离奇些的!不过,历史上真正的沈万三究竟是如何富起来,其实没有定论,但据史学家们推断,大概有三种原因。

首先,由沈万三的出生我们便可以知道他出生于小康之家,本身家里就有不少的良田。从小就非常勤奋好学的他,非常爱钻研为商之道。成长在元末后期,乱世的年代,到处都是生杀抢夺,所以他非常明白能够永远良田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电视剧《聚宝盆》沈万三)

《明史》中曾这样记载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当沈万三的父亲年老退休,将家业全部交于沈万三手里的时候,沈万三充分地利用了手里的这些资源,在乱世之中,以低价购买了很多良田,沈万三就趁此机会,大量的发展农业,种植了很多农作物高价卖给商人,或者卖给来往的军队,及时填补军队的粮食虚空。

在这个基础之上,沈万三不断的买进买出,甚至还做起了修筑水利工程的事宜。虽然前期有所花费,但沈万三明白修建好水利工程只会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最终不断积累,又将自己的田地租给农民,谋取租金。如此之间,便逐渐成为了江南的大财主。

其实这个说法确实也是有些可靠的依据的,但是在《周庄镇志》中还记载道:“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这样一来,便又有了第二种沈万三富有的说法。

正如上所言,有人称沈万三虽然小时候生活质量很好,但在他长大之后,由于父亲不会经营,祖上积累的钱财逐渐散尽,到他真正成人之后,家中只有几亩薄田,所以如果想利用现有的资源去买进买出,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沈万三最开始能够富起来,都是因为他认识了一个姓陆的商人。明朝的《留青日札》中就记载这个姓陆的商人叫作“德原”,其“富而好古,亦能诗文,名天下”。因为这个陆德原,非常富有并且乐施好善,常常会帮助一些穷苦人家,而沈万三正是得到了这个陆氏商人的欣赏,才得到了陆氏所赠的一大笔钱,然后自己做起了生意,才逐渐富甲一方的。

但是,经过史实考察,又发现《陆德原墓志铭》中虽然记载他常常帮助乡里,但也只是为县学捐一些钱财,有没有能力为沈万三提供大笔资金并未得到验证。而且陆德原去世的时候,家里的孩子也才7、8岁,会不会给沈万三一大笔钱也是一个未知的原因,但是沈万三得到过这个商人的帮助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除此,《吴江县志》也有记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这便是沈万三成为富商的第三种说法。不同于前两种说沈万三原本的家庭只是小康,而直接是说在没有成为全国首富之前,家里已经钱财万贯了。

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商户环境之中,所以耳濡目染的沈万三及时地发现了海上贸易的商机,通过大量的购买外来的商品,再倒卖给一些达官贵人;同时,又将中国的一些丝绸、瓷器卖出去,如此往返,最终牟得暴利!

从以上的各种方法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沈万三能够成为全国性首富并不是偶然,无论他家境如何,后来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会运营操作的营销本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后世被称为“财神”的沈万三,其实结局并不好。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明朝建立后,沈万三由于曾经援助过朱元璋,毫无疑问的成了朱元璋的“常客”。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再有钱的沈万三也非常忐忑,为了能够自保,他不断的答应朱元璋的要求。

即使当朱元璋要求沈万三每年进献黄金千两,并且一力承担筹建南京城墙三分之一的任务,他都不在话下。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为国家无私作的贡献换得朱元璋的一点赞赏,但却引来了这位多疑皇帝的杀心。朱元璋认为沈万三今天可以用钱财帮他建设国家,明天自然也可以用钱财帮助别人甚至是自己来造反!对于朱元璋来说,有这样一个隐患存在,实在是坐立难安。

后来朱元璋因故将沈万三的家财尽数没收以充国库,还将他发配到了云南度过生。沈万三去世后,为了不再有第二个隐患的出现,还加重了江南的富商们的税收,而沈家也不复往日。

了解了沈万三的经历之后,我想很多人都会为他唏嘘不已。所以,你对沈万三的一生又产生了什么感悟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vs武则天 关陇军事贵族与寒门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陇集团为何选了李渊,长孙无忌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长孙无忌和关陇的关系

    一、强大的“国舅”永徽五年(654年),李治打算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在古代,废后可是大事,对于继位不久的李治来说无疑难度巨大,况且王皇后身份显赫,必定遭到大臣反对,而朝臣之首长孙无忌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于是李治与武则天主动到长孙无忌家中拜访,宴饮期间赏赐金宝缯锦十车,又任命他的

  • 明朝奇案:男子盗窃,见寡妇自言自语有蹊跷,知县:你躺尸体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民间奇案经典故事,明朝嘉靖盗窃案,明朝知县故事

    其实在很早以前,汝州就以出精品瓷器而流传于民间,也正因为如此,得到了朝廷的赏识,于是官府便把汝州的一些窑厂收之为宫廷官办的窑厂,并赐名汝窑。这些汝窑是以青瓷为主,瓷中主要以含铁量适当,火候犹在还原焰控制精细有措,方使青瓷烧出了精美的釉。那釉色天青,仿佛雨后乍晴的朗朗天空,望去釉汁莹润,瓷胎细腻,真可

  • 珍贵馆藏图片——定窑瓷器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二、兴盛期白釉外的酱釉黄绿瓜棱壶:净瓶:三、定窑白磁 1、 罐:2、壶3、瓶莲纹长颈瓶:4、盘杯类葵口官碗:5、鼎炉带盖三足炉:圆托五足炉:白釉炉:6、其它 白釉卧独枕:印花如意枕:绿釉游枕:桃形盖盒:筒形盖盒:白釉盖盒:白磁俑: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

  • 复杂而冷门的双面帝王马希范,诞生于诡谲多变的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楚武穆王马殷 形象)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南楚王朝的第二任国君,衡阳王马希声重病不治,领了便当。南楚政权,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枭雄马殷。马希声,则是马殷的儿子。南楚辖一府一监二十七州,势力范围大概在今天的湖南全境,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开国国君马殷勉强算是个和平主义者,相较于五代十国时期其它割据政权

  • 京郊的大山深处,藏着金朝17位帝王的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明十三陵外,北京还有位于房山区大房山的金陵。和明十三陵一样,金陵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葬有金朝17位帝王,明陵葬有明朝13位帝王。从年代来说,金陵比明十三陵早200多年,但明十三陵闻名遐迩,金陵却鲜为人知。金陵遗址上的汉白玉牌坊布局如同大雁展翅当我在京西南的大山深处找到金陵遗址时,宽阔的

  • 为了上梁山杀害师兄 宋江看透了他的阴暗(52)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江怎么害死梁山好汉的,反对招安被宋江害死的梁山头领,宋江为晁盖报仇故事

    栾廷玉是孙立的同门师兄祝家庄的武术师傅。两打祝家庄栾廷玉和欧鹏刚交手一个回合就将他打落马下,祝龙战不过泰明,栾廷玉上前和秦明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不过栾廷玉并没有硬拼而是设计擒获了秦明等人。很明显栾廷玉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有勇有谋,祝家庄全凭栾廷玉相助才得以威震四方。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祝家庄城破时却

  • 唐代儿童教育:忠孝伦理的机械性培养灌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教育体制研究,礼教与古代儿童教育,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

    唐代的政治逐渐开始稳定,经济也是发达对于儿童上面的教育也是开始重视。通过在儿童的日常学习之中将原本的忠孝观念等等灌输到儿童意识之中,不少的教材都是以伦理为主要的内容。通过鼓励自家的儿童树立远大志向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儿童的思想上要封建伦理。唐代的儿童教育受到了当时唐代的文教政策影响,为

  • 补充兵力:明朝武官征用制度如何影响王朝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武官制,明朝军队全盛时期,明朝末年军队待遇

    明朝建立之初,设立了很多军事机构,以增强王朝的力量,抵御外来的侵略。永乐年间,战乱频发,此时需要更多的武将,于是为了军事装备开始大量征募武将。中后期,政策虽稳,但仍不能放松警惕。目前,军官数量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填补军官空缺。为了尽快补充武将的数量,明朝采用了多渠道的补充方式。通过传承、选拔、

  • 北宋变色龙官杨威为何被人嘲笑为“杨三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大刀阔斧改革时期,杨维“以鼠为猫,死心追随”。守旧派得势后,杨威“照镜子——像个奴隶”,起先粗鲁无礼,诽谤攻击司马光。宋哲宗重新激活维新党时,杨维“赤裸上吊——不要脸”,为维新党歌功颂德。他被世人耻笑,绰号“杨三变”。杨威接近秦慕初,屡屡变脸以谋取私利。是什么原因?(1)到公共场所避难杨薇是“

  • 李世民征辽东时失败告终?3万兵力横扫高句丽,最终却下令撤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高句丽一直都是边境极其不安定的因素,隋唐几代帝王都对其恨得牙痒痒。曾经杨广为了消灭高句丽,竟然出动上百万大军,倾尽举国之力去征讨,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惊掉下巴:隋朝先后四次出征,打得自己元气大伤才让高句丽勉强服从,并且因为这一仗,还成了隋朝灭亡的导火索。这一仗得不偿失!到了贞观年间,李世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