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全文976字尽显愚昧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全文976字尽显愚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1/18 6:36:47

当时的英国统治者乔治三世派人充当使者前往中国,最终得到乾隆皇帝写给当时英国国的一封信,这封信并非展现着中国的友好,通篇足有976字的信反而显得愚昧。

英国访华

《停止的帝国》详细地描述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所在的一切,讲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碰撞,以及产生碰撞的两个国家最终是怎么进行回应。

让人不得不好奇的是那封信究竟写了些什么,乾隆又是在怎么的情境下写出这样一篇满含傲慢的信,那封信至今保存在大英的博物馆中,乾隆丝毫不隐藏他的自负。

1792年9月26日,英国正式派遣马戛尔尼等人从本国前往遥远的中国进行拜访,出发地点为英国的重要港口朴茨茅斯港,围绕着大西洋逐渐靠近中国,全程航行9个月左右。

这个在当时已经国力渐渐强大的英国竟然愿意耗费这么大的精力来中国,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英国对于中国还是十分好奇与重视。

此前英国刚刚结束由于殖民与领土而产生冲突的法国等发生的战争,英国最终拿下了胜利的桂冠,英国在军事上的变动跟工业上的改革同样勇猛。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革,即机器时代的到来,由珍妮纺纱机引起的这场变革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曾停止,甚至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轰动。

英国的商业也在一时间流通于世界各国,英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面对弱小的国家就扩大资本主义的侵略,面对强大的国家也尽力说服共同的合作,这样的手段几乎无往不利。

直到发现了清朝时期的中国,面对英国来中国做生意的商人,依靠传统手艺的中国人对于新奇的外洋化虽然可能也会好奇,但并不会放任外来者的来去自如。

英国的扩在中国处处碰壁,因此也就一直想要处理这个问题,想与中国协商合适的方案,但由于各种各样的耽搁与阻碍,英国仍然没办法实现在中国的自由贸易。

当英国终于有了比较强劲的兵力,也有了底气时间再次跟中国进行谈判,所以才有了这次长达九个月的访华航行。

对于此次的拜访英国国王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使者携带着引起英国发生工业变革的主要发明,如纺纱机、望远镜等这些已经走在世界科技前端的代表。

会面冲突

对于远渡重洋前来访华的使者,乾隆起初也想要展示自身的诚意好好招待客人,他也派遣了专门的大臣来处理这件事,并且要求他们采取落落大方的态度正对待。

英国的使者一行人跋山涉水经过多个地方,同时也路过中国的多个城市,最终去到乾隆为了庆祝自身83岁大寿的避暑圣地,即为承德的避暑山庄。

原本两方都准备好了十分缜密且重视的计划,乾隆也想要好好对待这来自远方的宾客,可惜文化的不同与双方的身份的自足引发尴尬的冲突和境地。

第一个分歧是英国使者的身份与称呼,两方都希望本次的拜访能以友好商谈为结尾,但对于清朝来说,他国的拜访者要么不是周围弱小的国家因为依附而需要前来进贡。

要么就是带着侵略的目的来到中国,所以清朝只有对这两种人有特定的称呼,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有一方稍微退一步,并不在此多做文章。

最大的分歧是在双方面见的同时,英国使者该以怎么的礼仪来对乾隆施礼。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没想到问题的关键竟然是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见礼仪式。

对于英国的使者团队来说,他们来自英国,自然只能以英国常见的单膝下跪礼表示礼貌与尊敬,但对于仍处在封建社会的清朝君主乾隆来说远远不够。

认为英国的使节对中国君主没有表示出足够的敬意,应当入乡随俗遵守中国面见君主的三跪九叩的礼节,双方在这个关乎国家尊严的问题迟迟做不出退让。

乾隆回信的预示

会面过程究竟是乾隆皇帝一怒之下决定取消面见英国使者还是免除了英国使者的中国礼节并没有确切的消息,只能知道的是最终英国使者还是成功地见到了乾隆。

1793年9月14日,马戛尔尼与此时已经高龄的乾隆皇帝成功会面,使者们盛装出席,着装打扮皆是尽显英国使者的尊严,并且带着大约将近六百件礼品,也成功地递交国书。

国书先是恭维了一番话,而后进入真正的主题,英国国王想要在中国实现通商自由,请求共同将贸易带来的经济流通,这是表面上的讲述。

实际上英国国王的目的乾隆应当也十分清楚,就是想要在中国打开市场,并且对于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乾隆内心则是对此感到不屑,双方都各有异心。

正如乾隆皇帝的诏令:“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他并不看重与外界商品的交互,而是认为中国的东西应有尽有,不需要从外界进入。

最终由于英国的使者在中国待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便有大臣委婉提醒应该离开,本次的英国使者访华也就此落幕,并拿到了乾隆的回信。

这封回信直截了当地说明了乾隆皇帝对于英国来访的目的已了然,坚决地回拒了与英国外贸的可能,并且认为中国的资源丰厚,且历史悠久,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能够自给自足。

这封信乾隆写了976字,虽通篇都没有写出傲慢二字,却在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彰显了自身的愚昧,他在信里表示对于英国的轻视,并且认为英国也只是一个小的附属国。

乾隆并不认为英国的这些礼物是什么新奇之物,只是将它们归类于进贡的物品。

这封信展现了乾隆对于外界快速发展的认知缺乏,中国衰弱的先兆已经在这封信中尽显,正是因为不自知的自负无视了后来的危机,也为此后的英国入侵埋下了线索。

更多文章

  • 清穆宗载淳:清朝可以灭亡于任何人,但绝对跟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穆宗载淳简介,假如清朝2021年没有灭亡,清朝灭亡前的七个征兆

    (幼年的同治皇帝)公元1861年,大清王朝最为悲情的皇帝咸丰,龙驭上宾,大行而去。咸丰皇帝子嗣不多,存活在世的,只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名字叫做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皇帝)由于是先皇独苗,所以载淳小朋友毫无疑问,是皇位的唯一指定继承人。六岁登基,主少国疑,皇帝不能亲政,就需要别人来帮他管理国家。此时,

  • 为何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之乱,但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为什么打不过倭寇,女倭寇图片,倭寇为什么这么厉害

    表面是倭寇之患,其实倭寇之患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各朝代发达的海外贸易,让周边的一些国家觉得海上为匪是有利可图的,清朝没了倭寇是国家安稳之喜却也是发展之悲。明朝抗倭戚继光说起抗击倭寇不得不提一下戚继光,戚继光的祖籍是山东东平,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但却与常人不同,戚继光十分喜爱读书,无论是军事上的书还是诗经

  •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珍贵?200多年仅8人拥有,连和珅都没捞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先生有言,“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我们在史书上也了解到,清政府入关后,要求所有汉人保留他们奇怪的发饰,衣冠上也一改传统的帽制。在其后缀上了花翎,而这花翎在当时更是权利的象征,不可随意佩戴,而我们在下文仔细探究一下珍贵的三眼花翎。何为三眼花翎?覆灭的清王朝历来饱受争议,到了

  • 王右家:她是民国万人迷,成也美貌,败也美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右家简介,王右家和唐季珊有子女吗,王右家最美照片

    “谁是死者家属?”气氛顿时陷入了沉默,一位女子缓缓地站出来说:“我,我是她的朋友,我来准备她的丧葬。”护士小姐闻言点了点头,便领着她走进了一家病房,在病床上,躺着一位五十多岁,但依然掩不住风韵的妇人,只是此时此刻,她的那双充满魅惑的眼睛已永远紧闭上了。女子望着她说:“王右家啊,没想到到头来,居然落得

  • 古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为何元朝和清朝还能够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和清朝为什么不算正统,元朝和清朝哪个版图大,如何评价元朝和清朝

    那么既然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何元朝和清朝建立的时候,明明不是很得人心,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不得人心的,为何他们还能够建立,而且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呢?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不仅是统治者忽悠人的大道理,而是真的历史规律要弄明白清朝和元朝为何“不得人心”,但还能够坐天下,首先就要知道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 孝庄年轻时活泼俏丽,为何皇太极不爱,而多尔衮却十分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太极知道多尔衮和孝庄的爱情吗,历史孝庄与皇太极,孝庄与皇太极的关系

    政治联姻自古以来这些女子的婚姻更像是一桩买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工具,为了力求达到利益最大化,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人家,通过联姻巩固和稳定家族之间的关系。就连皇室也不能免俗,为了皇室的稳固,必须要和各大氏族联姻。皇太极为了稳固皇权,让蒙古科尔沁草原安稳和平,甚至娶了博尔济吉特氏家的三个

  • “一代大儒”兼“人生赢家”曾国藩原来是个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几何时,曾国藩也被“炒”得不亦乐乎。只是我总觉得,这位曾公似乎并不像某些人说得那样可亲,倒是十足的可怜。他的生命乐章太不浏亮,在那显赫的身影后面,除了一具畏缩的躯壳之外,看不到多少生命的活力、灵魂的光彩。——人们不禁要问:活得那么苦、那么累,值得吗?“人生赢家”还是“封建祭品”?关于苦,佛禅讲得最

  • 乾隆第二次见到康熙时,他只是12岁的孩子,但康熙已选定他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正是那一次见面,便创造了清朝名留青史的“康乾盛世”,影响了整个清王朝的命运。弘历自小与其他孩子不同。不但聪慧而且稳重,父亲雍亲王认为他未来前途不可限量。1722年,雍亲王想举荐自己的儿子,于是对康熙说:“父皇,您有两个孙子自打生下来后,就都没机会一睹龙颜呢。”康熙当时已年迈,想着自己这当爷爷的,

  • 乾隆皇帝纯惠贵妃墓现世,揭开一桩丑闻,揭开乾隆极力隐藏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高贵妃资料,乾隆地宫埋葬了几位皇后和贵妃,乾隆的贵妃高氏叫什么名字

    读过史料的人都知道,乾隆的一生中拥有着很多的妃子以及儿女,甚至他的皇后都不只有一个。不过在乾隆的陵墓中却只有乾隆的真爱孝贤皇后以及嘉庆的生母,而还有一位皇后辉发那拉氏并没有与他一起合葬。按照当时的律法这三位皇后应该都要陪伴在乾隆身边的。那么这位皇后到底被葬在了哪里呢?这反倒成了一个谜题。然而在辉发那

  • 乾隆皇帝并无大才,他能稳坐60年江山,全靠雍正临死前一道密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雍正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批阅奏章,全年365天无休息,只有自己生日当天才会歇息一下,雍正皇帝常常看奏章到深夜,每天都在高负荷的工作,实在令人佩服。有人推测,雍正之所以那么勤快工作,主要是心怀愧疚,因为他是从"九子夺嫡"的血路中杀出来的,最终才坐上皇位宝座,甚至还有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