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期,群雄割据,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而李渊夺取天下所依据的就是他的儿子们——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李渊坐镇后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三人冲锋陷阵,打下大唐江山。
兄弟三人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又以李世民表现最佳,建功最大,而在此过程中也凭借着仁德与个人魅力吸引众多义士来投。甚至,唐高祖李渊的也曾表示待建功立业之后,册封李世民为太子。
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初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局面,开国皇帝李渊本应位高权重说一不二,但是实际上却极其的忌惮李世民;当朝太子李建成虽为太子,但是其权势却隐隐的落李世民一筹;至于李元吉虽然地位尊贵,但是明显与以上三人不是一个梯队的。
皇帝李渊的皇权受到了挑战,因此李渊便要打击挑战自己皇权的李世民,稳定自己的地位。
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更是直接的受到李世民的威胁,因此李世民被李建成视为直接敌人,想尽办法要打败他。
李元吉也是追随大哥李建成对二哥李世民痛下杀手。
李世民在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联合打压下,逐渐的显得势单力薄,渐渐不支起来,李世民知道在如此的进行下去,自己必定会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彻底的失败,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只有出奇招方才有机会翻身转危为安,于是玄武门之变爆发,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
李元吉为何站队于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大家一定有一点很迷惑,李元吉为何要忠心耿耿的追随大哥李建成,而攻击李世民,彻头彻尾的充当一个头号打手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李元吉跟大哥李建成关系好,跟二哥李世民关系差吗?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个人情感因素,但是我认为更主要的还是这么做,更符合李元吉的利益。
李元吉虽然在三兄弟之中权势最小,却并不甘心仅仅做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一个小小的跟班,换句话说李元吉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李元吉深知凭借自己一人无论如何也是斗不过李世民的,而倘若李世民在,皇位根本没有自己什么事。但是若李世民败了,李建成继承了皇位,一是有李建成立自己为“皇太弟”的承诺,二是即便李建成不打算实现他的诺言,自己也是有一搏之力的,甚至李元吉还认为自己取代李建成易如反掌。
所以,对于李元吉来说,李世民是自己最大一块垫脚石,只有搬来了他,自己方有机会。因此,李元吉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站在大哥一方。
李元吉曾说过:“只要除掉秦王,取代太子易如反掌!“,因此李元吉想法设法的要除掉李世民,刺杀下毒以及政治手段无所不用,不过被李世民一一化解,最后更是被李世民反戈一击,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成为了权利斗争的陪葬品,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