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虽然羸弱但有三股势力不可小觑其中一股随时可以推翻清朝

清末虽然羸弱但有三股势力不可小觑其中一股随时可以推翻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63 更新时间:2023/12/15 10:56:42

听到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会很奇怪,难道真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吗?昏庸黑暗的清廷到底还有什么厉害的招数呢?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西方的列强的入侵,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破旧不堪,到底是什么势力还能如此强大?

别急,现在揭晓谜底,他们分别就是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清末三股势力,毕竟在当时国力弱小的时代,如果没有他们勉强充当一下门面,可能中国早就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了。

曾国藩的湘军

曾国藩可谓是晚清洋务重臣,但在军事上同样也是晚清的名将,可以说没有曾国藩的领导,晚清甚至有亡国的可能,同治中兴更是梦想。而曾国藩能够痛击太平天国,靠的就是他手底下英勇善战的湘军。

曾国藩之所以组建湘军,原因就在于原来的绿林和八旗兵马因为太平日子太久了,早就腐败不堪,完全无法使用,所以曾国藩开始在湖南等地招募民间兵勇。

但招兵总得有钱吧?由于湘军是曾国藩自己招募的,并未纳入清朝的正式编制中,所以湘军的军饷都是从战争中得来,曾国藩初期规定:只要在战斗中打败太平军,不仅可以把他们全部杀掉,还能抢走敌军身上的所有财务。这也导致初期的湘军战斗力极高,也极为疯狂。

由于不在正式编制中,湘军的武器也是自己筹备,普通的士兵大多使用的是大刀、长矛等装备,偶尔有部分简陋的火药武器,虽然跟西方国家的装备比起来不值一提,但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下已算是很高端了。同时湘军的军纪严明,可以说是当时清朝仅存的一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了。

李鸿章的淮军

可以说李鸿章的发家曾国藩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和太平军的战斗中,李鸿章开始前往安徽等地招募军士来帮助曾国藩,这支部队就被称为“淮军”,淮军和湘军一样,都是属于民间团练组织,不属于清朝编制,没有军费,和湘军一样,靠以战养战。

由于成立时期比较晚,在武器和装备上,李鸿章获得了欧洲部分列强的新式武器,所以说淮军的战斗力甚至比湘军更强,同时由于淮军的军纪足够严明,很少像湘军那样传出屠城滥杀的消息。

顺便说一下,淮军在镇压捻军和太平天国的时候,清政府给予了部分军费和武器支持,而且淮军也是李鸿章晋升之路的保障,只不过甲午一过,淮军彻底没落。

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是清政府经历了甲午惨败以后,重新建立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最开始的时候不叫北洋新军,而是叫“定武军”。但随着人员编制的逐渐扩大,从开始的天津分布倒了各地,由于在成立初期得到了部分列强的帮助,所以这支部队也被称为北洋新军。

曾经有人说,北洋政府导致的军阀混战打来打去,其实都是一家人,其实这个说法倒也没错,他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北洋军最开始是袁世凯负责训练,后来又将其分为北洋六镇,这六镇驻扎在全国不同的地方,一共是7万人的编制部队,这也就是北洋军阀的前身。

北洋新军被清朝寄予厚望,虽然在初期也未清廷立下了不少功劳,但这支部队的主导权一直被袁世凯拿捏在手里,并最后成为了清朝灭亡的催命符。最后袁世凯倒行逆施称帝失败后,北洋军阀分裂,也是中国军阀混战的开始。

后来的几次混战以及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以后,也就剩下了张作霖的东北军了。张作霖被日军在皇姑屯炸死以后,张学良为了全国大局,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结语

另外,清末时期,作为当时最强悍的两只军队,淮军和湘军加起来的实力绝对不可小觑,同时北洋新军也确实拥有推翻清朝的实力,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干了。

清廷的直接灭亡原因就是由于袁世凯麾下的北洋新军反水,当然这肯定也是袁世凯所主导的,但袁世凯毕竟是北洋军的头,账不算在他头上算在谁头上呢?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满人为何纷纷改汉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汉姓怎么改满姓,清朝灭亡后满人有多惨,蒙古族为啥有汉姓

    满族的换姓历史很早,可追溯到乾隆时期。与其他定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一样,满人入关后开始考虑汉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原文化比较先进,但碍于当时旗人姓氏音译过来十分难听,仅少些人取了汉名。乾隆皇帝不久又禁止继续取汉名,因此,八旗子弟真正大规模换姓是在清末民初。清朝领土广阔,人口也很繁盛,但让人诟病的是,统

  • 上司出难题怎么办?看老狐狸曾国藩是怎样巧妙应对咸丰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咸丰皇帝看了曾国藩的奏折很高兴,曾国藩跟领导相处之道,曾国藩骂咸丰完整版

    一、曾国藩自身难保,这可怎么办呢?1.西征南路军势如破竹,直逼祁门咸丰十年七月底八月初,西征南路军进入皖南,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八月二十日,攻克宁国,击毙宁国军务、湖南提督周天受;八月二十五日,击溃李元度的平江勇(曾国藩的直属部队),攻占徽州,兵锋直指祁门。2.曾国藩指望鲍超救命鲍超是湘军中以勇悍出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咸丰帝临终前机关算尽,为何还是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咸丰为啥称为千古一帝,咸丰帝临死前的筹划,解密咸丰皇帝死因之谜

    面对船坚炮利、动辄以武力威胁的西方列强,咸丰不得不一再退让;登基的第二年就发生了“金田起义”,并演变成历史上声势最为浩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还没等平息太平军,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烧,成为大清开国以来的最大耻辱;……这个斗智斗勇之后得到皇位对咸丰帝来说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更让

  • 历史冷知识-西周交通的发展和道路的修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周的陆路通道,西周时期的陆路通道有哪些,西周早期的历史

    周人的兴起及其向东发展,使当时的交通呈现系统化和网络化。周人始建都于歧下,和殷人争衡,实施翦商大业。其都城也步步东进,由周原东至程,更至于丰镐。丰镐虽建为都城,周人并未忘情于周原。周原与丰镐间的大道,实为周人本土的主要道路。周武王东征,由盟津渡过黄河,直抵朝歌,与殷纣战于牧野。盟津即孟津,在今河南洛

  • 历史冷知识-宣王复兴、西周灭亡及平王东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厉王被逐出国,发生于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到公元前828年,共十四年,没有立王,而由贵族周召两公执政。一说是由卫国的共伯和执政。我国从公元前841年起,开始有了顺序的纪年,这也是我国史学发展上的一件大事。十四年以后,即公元前827年,厉王的儿子静,在贵族的拥护下即位,是为宣王。宣王时期,对付西北的

  • 历史冷知识-周朝的起源及其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的起源和来历,中国历史周朝简介,周朝起源陕西

    周是继夏、商以后在黄河上游兴起的第三个王国。凡是华夏诸侯(包括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都是由它分封或得到它的承认的。华夏诸侯也都认它是“共主”,或者称之为“宗周”。周的始祖后稷是农业的发明者。稷是黄土高原上最先种植的耐旱的农作物,即今人所吃的小米。据说,后稷发明了农业,后人尊他为农神。关于他的降生,在《

  • 《封神演义》为啥没有法力的申公豹会再次获得纣王信赖,原因在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封神演义纣王与申公豹,申公豹法力突然变高强,90版纣王申公豹

    其一,当姜子牙拿着令牌离开朝歌之后,满朝文武都不满摘星楼修建,只有奸臣费仲尤浑见风使舵。申公豹提议的摘星楼兴建事宜,这个时候,他就成为了纣王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纣王眼中,申公豹虽然有时候浮夸,但是对聚集国运一事来说,还是可以重用的。所以,当姜子牙“逃跑”以后,纣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申公豹。纣王年迈,

  • 商纣王死于没有城墙?周武王攻打商朝都城朝歌,为何不需要攻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3714,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对于进攻方而言,攻城战是冷兵器时代最为艰难的战争形式之一。《孙子兵法》有言:“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与之相对的,兵力不济的情况下,防

  • 《隐秘的细节》:历史的大尺度,今天为纣王妲己这对“罪人”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纣王和妲己最后的下场,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

    历史上有谬误吗?这些谬误是故意的吗?有这样的纪录片——一方面是“大胆构想”和“考试依据严谨”,得分高达8.6分;另一方面,被评价为“无视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一起看——吧《隐秘的细节》纪录片由河南卫视、优酷视频联合出品;导演兼总执笔正文,代表作有《见字如面》、《中国成语大会》等。主持人黄志忠,

  • 宋国是商朝的遗民之国,其圣贤和鲁国不相上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国是商朝的后代吗,将商朝遗民安放在洛邑,宋国鲁国的故事

    所以鲁国,在众诸侯的眼中是礼仪之邦,鲁文化也孕育出很多圣贤之人,比如:孔子、孟子、曾子等。而被周人灭掉的商人呢?他们消失了吗?没有,商人的王族后裔被周人安排在了宋地,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正是宋微子(及微子启)建立的这个宋国,后来也孕育出了很多的先贤,和鲁国不相上下。比如:墨子,子姓,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