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冷知识-周朝的起源及其迁徙

历史冷知识-周朝的起源及其迁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55 更新时间:2024/1/21 12:14:14

周是继夏、商以后在黄河上游兴起的第三个王国。凡是华夏诸侯(包括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都是由它分封或得到它的承认的。华夏诸侯也都认它是“共主”,或者称之为“宗周”。

周的始祖后稷是农业的发明者。稷是黄土高原上最先种植的耐旱的农作物,即今人所吃的小米。据说,后稷发明了农业,后人尊他为农神。关于他的降生,在《诗•大雅•生民》里有很生动的描写。《史记•周本纪》里把诗歌演绎为散文,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这样的降生是受外物感动而生,可以叫做“感生说”,与殷商的祖先因吞鸟卵而生,可以叫做“卵生说”者不同。但是说有娀氏女为帝喾次妃,倒好象商和周同出于一个血统似的。

《周本纪》记载周的世系,也很详备。自后稷至古公亶父,都是父子世袭,从一开始就是实行嫡长子继承。这是不可信的。因为周后稷卒后,子不窋立,这不窋已相当于夏代末年。《周本纪》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至古公亶父时,他们还仍在不断奔窜、迁徙之中,他们那里还能使父子世袭顺序地继承下来,而不致中断。《周本纪》的世系可能都是后人所补充或虚构的。

周人原来与夏人杂居在汾水河水之间。汾本作汃。相传公刘迁居于邠,从分从邑,即是汾水附近的邑。邠的古文作豳,从两豕从火。“山”,象火形,不是山字。有的学者认为古代豳的地方,包括自山西西部到今甘肃陕西之间。这一带正是草木丰盛、野豕出没的地方,故豳字从火从豕,象以火焚田,驱逐野豕。

由于戎狄的不断侵扰,公刘时又继续向今陕西邠县栒邑迁徙。《诗•大雅•公刘》篇记述其迁徙之事。诗虽作于西周以后,但是它描写当时迁徙的情景以及地理环境,还是真实的。如“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行”,描写他们在公刘父家长的领导下,带着干戈干粮,作武装性的迁徙。又说:“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描写他们刚到一个高地上,搭下帐篷,住了下来,有说有笑,甚为愉快。又说:“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描写他们杀豕庆贺,用匏饮酒。他们共同拥护公刘为父家长。在公刘时,周人的农业得到恢复。但是仍旧无法避免戎狄的侵扰、压迫。因此,他们在父家长古公亶父的率领下,爬过梁山,沿着漆水沮水到达岐山周原。这次迁徙,孟子在他的著作里有很生动的描写,这可能是战国时邹鲁民间所流行的传说。

《孟子•梁惠王下》说: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大王就是古公亶父。他也只是一位父家长而已。他在离开邠以前,召集耆老们前来商量。他说:“二三子何患乎无君?”这“君”字正与《公刘》诗里所说“君之宗之”一样,“君”只与“宗”同义。他尽管对狄人百般地忍让,牺牲币帛,珠玉,犬马,都不能避免狄人的侵略,他不得不离开邠而继续远徙。

周原在今陕西岐山武功之间,地方不大,但土地肥沃,田里的堇荼(野菜)甜滋滋的。诗里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当是写实。1975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这里经过挖掘,发现了宫室,更重要的是在这里首次发现周的甲骨文。这似可证明,周人迁到周原之后的一百余年中农业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尽管这样,当时周的社会还只能是氏族社会末期,或刚刚由野蛮进入文明的门槛。

周文王“受命”称王,但仍是小心翼翼地服事殷纣王,作为殷商的一个诸侯。同时周又渐渐向东发展,到达关中的地方,在沣水、渭水之间建立城邑。当时黄河对岸有虞、芮两个氏族,因为发生土地争夺,相约到周找文王判断。但一进入周境,他们二人看到周人都很有礼貌,互相“让畔”,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不见文王就回去了。这一故事反映周人这时土地还是公有的,阶级尚只萌芽,所以有如此温文尔雅,和平亲切的现象。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为啥没有法力的申公豹会再次获得纣王信赖,原因在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封神演义纣王与申公豹,申公豹法力突然变高强,90版纣王申公豹

    其一,当姜子牙拿着令牌离开朝歌之后,满朝文武都不满摘星楼修建,只有奸臣费仲尤浑见风使舵。申公豹提议的摘星楼兴建事宜,这个时候,他就成为了纣王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纣王眼中,申公豹虽然有时候浮夸,但是对聚集国运一事来说,还是可以重用的。所以,当姜子牙“逃跑”以后,纣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申公豹。纣王年迈,

  • 商纣王死于没有城墙?周武王攻打商朝都城朝歌,为何不需要攻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3714,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对于进攻方而言,攻城战是冷兵器时代最为艰难的战争形式之一。《孙子兵法》有言:“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与之相对的,兵力不济的情况下,防

  • 《隐秘的细节》:历史的大尺度,今天为纣王妲己这对“罪人”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纣王和妲己最后的下场,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

    历史上有谬误吗?这些谬误是故意的吗?有这样的纪录片——一方面是“大胆构想”和“考试依据严谨”,得分高达8.6分;另一方面,被评价为“无视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一起看——吧《隐秘的细节》纪录片由河南卫视、优酷视频联合出品;导演兼总执笔正文,代表作有《见字如面》、《中国成语大会》等。主持人黄志忠,

  • 宋国是商朝的遗民之国,其圣贤和鲁国不相上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国是商朝的后代吗,将商朝遗民安放在洛邑,宋国鲁国的故事

    所以鲁国,在众诸侯的眼中是礼仪之邦,鲁文化也孕育出很多圣贤之人,比如:孔子、孟子、曾子等。而被周人灭掉的商人呢?他们消失了吗?没有,商人的王族后裔被周人安排在了宋地,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正是宋微子(及微子启)建立的这个宋国,后来也孕育出了很多的先贤,和鲁国不相上下。比如:墨子,子姓,墨氏,

  • 纣王自焚后,攸侯喜带着15万大军凭空消失,如今在南美洲找到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纣王死后族人去了哪儿,纣王攻打冀州,纣王死后他的军队怎么了

    500多年的寿命已经是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最大的极限了。历经战火走向灭亡是商王朝建立的特殊仪式,武丁开创的太平盛世,最终还是毁在了王朝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内讧上,毁在了后人纣王的荒淫无度中。猜忌诸侯、烹饪伯邑考、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是纣王走向自取灭亡的第一步。牧野之战的惨败是这个王朝覆灭的终结。成王败

  • 姜子牙并没有对元始天尊言听计从,曾经做过一次“逆天”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子牙七星灯逆天,姜子牙和元始天尊谁厉害,姜子牙逆天混剪图片

    封神中,姜子牙似乎有点提线木偶的意思,作为元始天尊门下最小的弟子,他能上昆仑山并不是因为资质有多好,而是封神大劫需要一个代理人。元始天尊看中了老实听话的姜子牙,于是让他在山上虚度了40年,而姜子牙似乎也很听话,老老实实完成了师尊交代的任务。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姜子牙的向道之心是非常坚定的,

  • 大禹仅用13年便治好黄河水患,难怪鲁迅会说:禹是一条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秦始皇之前,皇帝都不算是皇帝,只能算是首领或者是君主。夏朝是比较有名的朝代,而夏朝的君主则是大禹。说起大禹,肯定很多的朋友都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了。这已经被流传了数千年,但是大禹在当年,是不是真的治过水,则是不得而知的。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在史记当中就可以考究到。当时,国家的黄河一

  • 夏朝的灭亡是必然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夏朝的东部,有一个商国,商国里面有一个叫商汤的年轻人,商汤的志向就是灭了夏桀。但是要想完成这一宏愿,他的老师告诉他,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长计议,要慢慢壮大自己的力量,慢慢的拖垮夏桀,要拖垮夏桀,在各诸侯国心目中的地位就好办了。当时在商朝和夏朝之外,还有许多诸侯国,他们的立场将是决定谁胜谁

  • 禹王九鼎两千年来下落不明?学者:秦始皇的错误判断令真相丢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文丨舞雩“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玉玺在古代是王权的绝对象征,自秦始皇用举世珍宝和氏璧制成玉玺之后,其后诸多朝代都有专属玉玺,以代表帝王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但是,这都是在秦朝之后,那么,秦朝之前呢?答案就是“鼎”。/国之重器:鼎在先秦的奴隶制时代,“国之大事,在

  • 背负千古骂名的妲己,只是一个精心制造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妲己迷人照片,妲己喝醉了被李白抱走,妲己的全部吻戏

    因为她的美,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不事朝政,不辨是非。以致商朝纲纪混乱、人心溃散,最终被西周取代。纣,是残酷暴虐的意思,在《封神榜》中传说发生的年代,却没人敢这样称呼朝歌城里的那位帝王,他的名字叫做帝辛。帝辛从小天资聪颖,才力过人,司马迁曾经评价过他,说他天生聪明伶俐,学什么就会什么,而且力大无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