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孙后代的?

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孙后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4/2/5 16:24:38

古代帝为了能够使得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般延续下去,他们常常会任命一些顾命大臣来辅佐自己的继承人,尤其的在后主尚且年幼之际,顾命大臣就显得更为重要。不过细数历代顾命大臣,他们大多都没有好结局,被后主夺权杀害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祸及家人。但是相较于这些人,清朝顾命大臣鳌拜家人的结局则要好得多。

鳌拜身份并不一般,他非常的骁勇善战,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曾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为清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的顺治帝能够顺利登基并逐步掌握国家大权,鳌拜同样功不可没。因此鳌拜颇得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帝临死前还任命他为顾命大臣,与其他三人共同来辅佐康熙帝。

但是鳌拜身为三代老臣,又为清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其三人的身份自然无法和他相媲美,所以四个顾命大臣彼此之间的制衡越来越弱的时候,而鳌拜一人独大,他逐渐掌握了国家的军队力量,权力达到了顶峰,在朝廷之上说一不二,甚至连皇帝必须要采纳他的意见才行。

康熙刚刚继位的时候年龄尚小,还并没有意识到鳌拜的所作所为有不妥,可是等到他亲政之时,鳌拜权势之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决策,此时康熙明白这样放任下去自己只会越来越弱势,剥夺鳌拜的权力势在必行。

于是康熙就开始想方设法获取他的信任,自己在平日里则装出一副痴迷玩乐、无心政事的模样,让他放松警惕,同时还重用他的亲信,而后再用各种手段将这些人全部调离京城,接着宣旨在宫中召见他,等他进入宫中之时便命人将其拿下。

不过在抓住鳌拜之后,康熙并没有将其杀死,而是暂时把他和他的部下全部软禁在宫中。因为鳌拜的身份是三代老臣,更是自己的顾命大臣,他在朝中本身就有很大的影响力,倘若贸然将其杀死将寒了人心,这不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况且鳌拜本身并没有不臣之心,只不过因为权势太大行事风格过于嚣张跋扈罢了,根本没必要杀死他。

虽然鳌拜并没有因此被杀死,但是他随后便被康熙关入大牢之中,没过多久也就郁郁而终了。那么问题来了,在鳌拜死后康熙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孙后代的呢?

实际上康熙对于鳌拜的家人可以说是十分的宽容大量。康熙把鳌拜囚禁后,只是将其家产抄没,并没有对其妻子儿女进行无辜的杀戮。鳌拜有一子名为纳穆福,受牵连的他本应被判处死刑,但是康熙宽大处理,在亲自审讯之后下召说:“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因此得以死里逃生,只是被关押囚禁,在鳌拜死后又重新被释放出来。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追思鳌拜往日的功劳,赐予鳌拜的孙子达福阿思哈尼哈番,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男爵爵位,后来还升迁至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鳌拜生前还有两个弟弟、一个侄子,他们全都被康熙从轻发落免去了株连刑罚。

鳌拜死后,他的家人羞于使用原姓瓜尔佳氏,后来纷纷改姓,大部分人改姓成金,他们逐渐搬离了原来居住的地方,而是分散到了今天的辽宁、黑龙江、湖南等地,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了几百年,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鳌拜的后人已经达到了600余人,也算得上家族兴旺了。尤其可见,鳌拜的家人在其死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忠心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它更多体现的是对君主人格魅力的折服

恩威并施,懂得把握惩处他人的力度,宽厚待人不滥杀无辜,单单拥有这几点康熙就无愧明君的头衔,更不要说他在位期间所做出的巨大功绩,众臣会死心塌地追随他与其人格魅力密不可分。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要获得什么我们必先付出什么,请谨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更多文章

  • 清朝一人因拍马屁而被处死,头颅被挂在菜市口,12年后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拍马屁没什么错,然而清朝年间有一个人因为拍马屁而被斩首,头颅菜市口挂了12年之久,皇帝才允许下葬。此人是谁?做了什么?为何下场如此凄惨?1672年,汪景祺出生在杭州一个望族。父亲曾担任户部侍郎,哥哥是礼部主事。他很聪明,年少时成名。由于他有才华,加上良好的家世,让他变得目中无人,恃才傲物,认为没有人

  • 清朝王爷是如何消磨时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当某个人当上皇帝,那他同宗族的其他人也会得到相应好处从而升官加爵。比如明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将自己儿子全部封为藩王,然后派遣到全国各地镇守一方,不过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朱棣篡位。所以清朝没有沿袭明朝的做法,而是参考了晋朝“宗王官于京师”做法,仅仅给只给王爷们封

  • 历史上跟康熙捉住鳌拜的那些少年,后来都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康熙是清朝第一明君,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能够与之媲美的皇帝也不过凤毛麟角。18世纪的日本把他当作圣人,欧洲各国更是将其视为“哲人王”,几乎相当于圣人一般的存在。而“智擒鳌拜”是他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时候他刚刚掌权两年,只有十六岁,却能凭借计谋除掉手握大权的鳌拜,这份谋略与勇气实属难得

  • 《辛丑条约》需赔款10亿巨款,清朝灭亡后,我国还在继续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辛丑条约实际赔款明细,辛丑条约清朝灭亡后还要赔钱吗,辛丑条约为什么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辛丑条约》是我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条约规定,从1902年1月1日起,中国需要向11个国家支付赔款加利息总共9.8亿多两白银,加上地方赔款,总金额超过了10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欠款。然而,10年后清朝就灭亡了。那么,这笔钱最终是怎么解决的?清

  • 历史上的康熙究竟长什么样?专家复原后:难怪《康熙王朝》最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元年康熙多大,康熙私访记康熙亮身份,康熙历史上有多厉害

    康熙,是清朝最杰出的一位帝王,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幼年登基,先是击败了权臣鳌拜,后又平定三藩之乱,将整个清朝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接着又打败沙俄,收复台湾,征服噶尔丹,将清朝统治区域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康熙算得上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而近年来各种清宫剧,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康熙的生活。这

  • 论画大饼的重要性:洪秀全给六十万人画一张饼,构建了乌托邦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秀全真人照片,洪秀全打扇宫女,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

    1851年,洪秀全携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揭竿而起,一场声势浩大持续十四年的农民运动就此揭开。永安建制之后,太平军遭到清军的围剿,太平天国危在旦夕。咸丰二年,太平军突围攻取桂林。之后的太平军便一路畅通无阻,1853年3月,成功攻克江宁(南京),同月洪秀全进入南京城,将总督衙门改为天王府,宣布

  • 乾隆成了太上皇后,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史上无一人可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盛世的开创源于康熙却延续于乾隆,因此作为一个专心搞事业的帝王来说,康熙不仅是乾隆的祖父更是他事业上的偶像。他曾励志一定要将大清王朝发展的越来越好,不丢祖父的脸。而事实,他也做到了这一步,改革朝制,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无一不是康熙盛世的延续。众所周知,康熙在位时间是61年,作为一个忠热粉头和以孝持名

  • 溥仪随身携带一件乾隆的宝物,上交国家后成镇馆之宝,溥仪再想看的时候要买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溥仪随身携带的六件宝贝,李玉琴找溥仪复婚为啥溥仪不同意,溥仪住过旅顺溥仪楼吗

    田黄石三联章,本是乾隆皇帝的御用印章,石质晶莹剔透,润泽如脂,刻工精细,为清代御用珍品,它见证了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件宝物价值连城,是清代皇家的传家之宝,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舍弃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也要带着这件宝物,但是为什么它会如此的珍贵呢?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那时候的印章都被称作“印”

  • 清朝是不是中国的历史,要正面评价他还是负面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俄罗斯评价清朝,马戛尔尼评价清朝,对清朝皇帝的评价

    中国封建王朝的延续之大清我相信近代很多人痛恨清朝的原因不是在于他有多凶暴多丑恶,而是在于他服装和发饰的改变。认为古代明朝以前的中国是汉人的束发和汉服,而清朝的牛辫子和满族服装则让许多人感到十分厌恶。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最重要内核是学习华夏文化的精髓。大清的传承来说,它是继

  • 天下大事必作于易?清朝的“得国”过程到底是不是易如反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历史大事一览表,清朝江苏句容发生的大事,清朝一七八零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实际上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尽管满清是捡了个大便宜,但是要说他们易如反掌,也实在是低估了满清创业的难度。之所以说杨坚得国容易,是因为他亲家宇文邕已经把天下给他打的差不多了,而亲家和女婿又都死得早,最后只留下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一对孤儿寡母,孤掌难鸣。于是杨坚轻轻松松地夺了权柄,坐了天下。这样的剧本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