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权臣周瑜:让孙权依赖,却又让孙权嫉恨!难怪孙权打压周胤

权臣周瑜:让孙权依赖,却又让孙权嫉恨!难怪孙权打压周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9 更新时间:2023/12/12 16:30:46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将周瑜(长子周循早逝)次子周胤yìn)削爵免官为民,并将他迁徙到了庐陵郡(今江西吉安市境内)。后来,诸葛瑾步骘zhì)联名上书请求看在周瑜的份子上免除周胤的过错,但孙权虽然诉说对周瑜的感情,但却表达了希望周胤改过自新,并未赦免周胤。直到大将朱然全琮再上书求情后,孙权才答应赦免周胤,但此时周胤已经病逝。

可以说,孙权能够稳定东吴,并与曹操争锋,周瑜首当其功,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孙权会打压周胤,背后潜藏了孙权对周瑜的什么心态?其实,孙权对周胤的态度,暴露了他对周瑜的真实心态,不信请看下文分析。

在东吴阵营中,周瑜地位极为特殊,不仅在于很早就与孙策交往,而且对孙策帮助很大,甚至是“带资入股”。

三国时期,真正平民家庭出身的将领极为稀少,多数都有一定家庭渊源,而周瑜家族背景就非比寻常,属于超级世家大族。周瑜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汉朝太尉,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因此周瑜家族影响力很大。

早在孙坚讨伐董卓时,孙策(下图,剧照)就与周瑜相识,还曾住在周瑜家中。显然,两人除了志趣相投之外,孙坚、孙策需要周瑜家族影响力,而周瑜家族也需要与其打好关系。

孙坚去世之后,周瑜给予孙策不少财力帮助,并促进孙策与士大夫的关系。但直到195年,当时丹阳太守是周瑜从父周尚,担任巢县县令的周瑜才正式投靠孙策,且是带兵投靠孙策,史书记载的是“瑜将兵五百人,船粮器杖,星夜驰赴。”

更重要的是,周瑜不仅“带资入股”,而且能力出众,迅速成为孙策的左右手。

因此,周瑜与孙策的关系有三层,即总角之好、带资入股、能臣干将,地位远在其他文武官员之上。于是,孙策遇刺之后,将孙权托付给了周瑜与张昭,即“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去世之时,孙权年龄还小,没有能力掌控大局,只能依赖张昭与周瑜。而在乱世之中,执掌包括军事在内的“外事”的周瑜,显然要比执掌“内事”的张昭更为重要,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也就是说,周瑜可以决定孙权能否顺利继承所有权力,甚至可以取而代之。

但孙权继位时,东吴只控制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不少偏远险要之地没有全部归附,而且外部还有曹操、袁术、袁绍等强敌,东吴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孙权又不得不依赖周瑜。

换言之,孙权对于周瑜的心态:一方面如芒在背,希望取代周瑜,真正掌握“外事”之权,尤其是军权;一方面不得不依赖周瑜,既依赖周瑜对抗外敌,又依赖周瑜镇压内部骄兵悍将,甚至弹压内部纷争,比如决定抗曹。

在我们熟知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对周瑜的心态可见一二。

赤壁之战前,张昭主张投降,因为他是世家大族,文官,换成曹操统治依然可以确保地位。

周瑜推荐上来的鲁肃,向孙权道出其中原因之后,孙权立即表态抗曹。其实,孙权也知道不能投降,道理很简单,投降之后他的利益损失最大,甚至可能被曹操弄死。

但在周瑜回来之前,文官主降,武官主战,双方争论不休,孙权并不能真正决定投降或抵抗。等到周瑜回来,正式表态主战之后,东吴才真正决定抗曹。

可想而知,在孙权心中一定有个难言之痛:东吴到底是听孙权的,还是听周瑜的?至少从当时来看,东吴在“外事”上是周瑜说了算。

当然,在抗曹问题上,周瑜与孙权利益一致,因为一旦投降,周瑜也必然失去权力,不可能像张昭等一样主降。

问题在于,赤壁之战前后,孙权都没有处置张昭等投降派,原因何在?应该存有扶持张昭对抗周瑜的心态,因为一旦处置了张昭,那么周瑜将彻底一家独大,这就明显不利于孙权的统治。

赤壁之战后,周瑜名显天下,更可怕的是当时周瑜才34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主少臣强,想必孙权如坐针毡吧,甚至担心会被周瑜取而代之。

让孙权幸运的是,赤壁之战两年后周瑜去世,让孙权得以真正掌握大权,而在随后与曹操刘备的对抗中,孙权逐渐成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值得深思的是,周瑜推荐的鲁肃一直主张孙刘联盟,孙权却重用吕蒙偷袭关羽破坏孙刘联盟,这么做的背后,是否与孙权为了摆脱周瑜影响力、或者与孙权需要证明自己有关?

在周瑜侄孙升职问题上,孙权心态极为奇怪。周瑜的侄子周峻,因周瑜被拜为偏将军,周峻去世之后,全琮推荐他儿子周护为将,此时孙权却很生气地说:“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孙权意思是不是不念周瑜功绩,不是不想用周护,而是周护“性行危险”,但孙权为何特意强调周瑜功绩,以及说“孤念公瑾,岂有已乎”,明显是东吴官员认为孙权对周瑜过于刻薄。以当时社会情况,以周瑜之功绩,给周护一个将军职位,有何不可?显然是孙权有意打压周瑜家族。

因此,周瑜在世时“一手遮天”,让孙权活得比较“憋屈”,更担心周瑜篡夺江山,但又不得不忍着,等到周瑜去世,孙权真正掌握大权后开始了“清算”,于是打压周瑜后人,包括周瑜唯一健在的儿子周胤。如果孙权真的念及周瑜功绩,那么又怎么可能打压周护、周胤,甚至将周胤贬到异地,导致其客死异乡?

可见,孙权对周瑜的心态极为复杂,但更多的应该是不满,只是他将这一点埋在内心深处,在处理周护、周胤时终于暴露了出来。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历代权臣之子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往往都会遭到打压,作为东吴权臣的周瑜,他的后代遭到打压也不让人意外。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更多文章

  • 为何曹丕只活了40岁,看看曹操死后他干了什么?色是刮骨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刚死曹丕就暴露本性,曹丕在曹操后的地位,历史中的曹操和曹丕是什么关系

    在我国古代有一个特殊的时期,那就是三国时期。在东汉末年,十常侍霍乱朝政,君主昏庸无能,再加上频繁的天灾,整个社会都动荡不安。乱世出英雄,在这一时期涌现了无数英雄伟人,有英武威风的将军,有运筹帷幄的谋士,有仁善的主公,有狠厉的枭雄……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群星闪耀的社会!如今的我们超脱历史,

  • 他笑问曹操曹丕:我这一生哪次说错了?听我一次,三国早结束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临死试探曹丕,正统三国曹丕极限突破,三国曹丕视频

    荆轲刺秦王时的帮手秦舞阳因为十三岁杀人而知名,此人也曾十三岁杀人,许劭曾品评此人为“佐世之才”,许劭是谁?他就是那个被曹操圌逼着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此人料人料事极其准确,“极其准确”的意思就是,至少在有记载的史料上,一次都没说错过,足可以当得起“算无遗策”四个字,他年轻时血气方刚

  • 秦始皇为何宁愿耗费巨大的民力修筑长城,也不向北攻打匈奴,将其彻底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不灭匈奴,秦始皇打匈奴的电视剧,秦始皇威震匈奴的名将

    虽然秦始皇只是将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但也足有万里之长,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之后,自此有了“万里长城”之称。而如此大的工程量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其中劳动力最为重要,据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使用了近百万的劳动力,占据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

  • 曹操一生5大错:留错1人,放错1人,信错1人,杀错1人,睡错1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一生犯下5大错误,曹操一生犯的4大致命错误,曹操一生犯的五个错

    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其实就算是圣贤之人,也难保终其一生不会犯错。这种过错,有些是别人认为的过错,也有些是令自己后悔的过错。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他是汉末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似这等人物,也有犯下过错的时

  • 刘璋宁死不降,为何马超一到他就怂了?你看刘备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璋如何收服马超,刘璋和刘备,马超射杀刘璋之子全集

    刘璋投降刘备辗转半生,直到赤壁之战后,他才开始转运,成功占领荆南四郡,算是给自己打下了一片基业。然而要想匡扶汉室,仅依靠荆南四郡是完全不够的,这一点,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已经言明。于是在拿下荆南四郡后,刘备把眼光望向了益州,恰在这个时候,益州之主刘璋也找到了刘备,希望刘备入蜀帮忙抵挡汉中张鲁,就这样

  • 诸葛亮为何没能够统一三国,毛主席的评价通俗易懂:他有3个欠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还会有失误的时候吗?”面对李银桥的疑惑,毛主席甚至表示,诸葛亮不仅选错了人还有三个欠缺之处。诸葛亮向来被称为是智慧的化身,毛主席为什么会觉得他有所欠缺,而欠缺的又是什么呢? 一、三个欠缺 其实,诸葛亮也是毛主席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上表示:“要学习诸葛亮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

  • 若项羽渡过乌江,能否卷土重来?杜牧:有可能。王安石: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杜牧王安石对项羽的思想感情,王安石和杜牧王维的资料,关于刘禹锡杜牧王安石的资料

    项羽熟读兵法,同时力能扛鼎,拥有一身好武功,智勇超群,文武双全,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被世人称为“西楚霸王”让项羽真正名扬天下的,是巨鹿之战,这场大战,项羽率领江东子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大挫秦军,秦军自此元气大伤。巨鹿之战后,秦朝覆灭已成定局,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王”!世事难料,谁知刘邦率先

  • 关羽打不过惹不起的5位大将,赵云可打赢四个,还有一人张飞也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跟赵云谁厉害,关羽和赵云谁强谁弱,关羽和赵云的武力谁更强

    俗话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关羽顶多算刘备手下,综合能力排名靠前的人,不能算是第一猛将。其实关羽打不过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有的跟他算是自己人,没有机会比试,才没分出高下。但其实关羽再看不上别人,他也不一定打得过。以下这五名大将,关羽就惹不起。 1、张辽和高顺 关羽曾是张辽的手下败将,不仅他,还有张飞

  • 民间故事:男子意外获得跟项羽一样的重瞳异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间生死富贵案例故事,项羽的故事完整版,重瞳 项羽

    造字的仓颉,禅让的虞舜,春秋霸主重耳,西楚霸王项羽,横扫西域的后梁国吕光,建立北齐的文宣帝高洋,隋朝名将鱼俱罗,以及南唐后主李煜。这些人的重瞳都是天生的,可是在清朝,却有一个平凡无奇的读书人,因为一场意外,竟然后天获得了这种异相,也不知是福是祸。当时陕西的西安,有个风流才子叫做方栋。为人浪荡不羁,喜

  • 史书和小说中的五个细节表明:张飞娶夏侯姑娘,刘备曹操和夏侯兄弟都是同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是怎么娶到夏侯的,正史刘备的两位夫人,张飞vs夏侯姬

    张飞迎娶也好,强抢也罢,夏侯姑娘为季汉生了两个皇后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细看史书和小说记载、描述的五个细节,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刘备家族和夏侯家族乃至曹操家族,对这门亲事,是不是认可?有意思的问题,一定要用有意思的眼光去找答案,这答案就有意思了:好像当事双方对这门亲事都很满意,大家似乎也都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