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飞在两军交战前都会介绍自己是燕人,其中有何深意吗?

张飞在两军交战前都会介绍自己是燕人,其中有何深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7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1:49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三国演义》

生而为人,对于出生的土地总怀着一种深沉的爱,作为一片土地之上土生土长的人,对于自己的家乡是最为温馨的存在,所以在中国人思想当中,总是讲究“落叶归根”。

而在战争年代,行军打仗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两军叫阵赢在气势之上,而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两军叫阵前总会互相“友好”交流一番,张飞也是如此。

他总是在两军交战前,总会叫喊一生“吾乃燕人张翼德是也”,这就令人感到好奇,究竟为何张飞总是会介绍自己是燕人!其中有什么深意吗?

01张翼德

在历史时期上,东汉末年是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水土,并暗中不断积攒势力,广泛拉拢将才谋士,从而蓄势待发,寻找恰当时机。

而在以后期三国鼎立后的势力来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大势力也都将天下的绝世将才和智谋无双的谋士都各自进行笼络,曹操有虎痴许褚、谋士郭嘉;孙权有大都督周瑜、文臣鲁肃;而刘备的势力有关羽、卧龙诸葛亮等。

在这三方势力当中开始建造势力最弱的当属刘备,而刘备早期举步维艰,最后的功成名就自然离不开最早跟随刘备身边,为其浴血奋战的其他兄弟二人——关羽、张飞。

其中,张飞的性格大开大合,让人感觉与众不同,在面对大敌时丝毫不畏惧,甚至连半点胆怯之意都未曾有,在面对强敌时却粗中有细,能够冷静分析战局,制定出谋略,与张飞那种彪形大汉的形象截然不同。

面对吕布这等东汉乱世公认的武力值第一的人,张飞亦能够与其大战数百回合,丝毫没有疲惫之意,可见张飞的在当时武将当中处于佼佼者前列当中,而张飞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之下,更是让人对其有了好感,甚至觉得张飞此人还蛮有趣的!

02燕人张翼德

张飞的粗狂与鲁莽大多来自他对自己武力值的自信,所以为人大大咧咧,但若没有这样的能够怎么会帮助刘备建立天下三分的局势呢!

而关于张飞还有一个有趣的就是在两军对阵或者张飞与其他将领对阵时,总会说出的一句话就是“吾乃燕人张翼德是也”,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张飞在叫阵之前的自我介绍,有点双方交战,不杀无名之辈的意思!

但这样的介绍真的是单纯的叫嚣吗?不禁让人疑惑,毕竟张飞出生在东汉乱世当中,自然是作为东汉人,为何要一直说自己是燕人呢?

查阅关于张飞的文献记录之后,张飞出生的时期确实是东汉时期,而出生地是幽州涿郡,比对历史上的涿郡之后,可以发现,过去的涿郡就是属于燕国的一部分,所以这是张飞自报自己出身的原因之一,毕竟作为燕国的地区,张飞如此介绍也并没有问题。

但是并没有介绍自己出身如此简单,其中还有更为深远的意味!

03燕国之名

要知道燕国地区是崇尚武力,作为武人,大多是为人正直刚强,且重情重义,这也是张飞所追求的,也是为何张飞对刘备如此尊敬与忠义的原因之一,。

而张飞的出生地就是在燕国地区,若是能够在战事当中,建功立业之后,也能够给自己的家乡增添一份佳话,张飞对自己这个出生的土地很是热爱,所以这也是为何张飞总是将自己的出生地一直挂靠在嘴边的原因,是对燕国的认可,也是自认为燕国是自己的骄傲。

虽然过去燕国作为七国当中最为弱小的国家,但是燕国再往前的话,连战国七雄都挤不进,后来能够立即将国力提升至七国之一,并且斩杀齐国军队无数,一时间攻下数十座城池,所展现的迅猛,自然是每一个燕国人的骄傲。

而燕国此地也出现了很多的千古名人,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等,可见燕国之地尽出无数英雄,而张飞作为武将,自然极为崇拜这些人物,燕国也就成为了自己的骄傲!

结语:

张飞叫阵前的“吾乃张翼德是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自我介绍,而是表达对于出身土地的热爱与自豪,想要为燕国争一份荣誉,而燕国的个性也是作为张飞崇拜的一个方向,那就是重情重义!

标签: 张飞蜀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后,李显为何一点都不感激帮助过他的功臣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复辟了李唐统治,史称神龙政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按理来说,李显应该很感激帮助他登基的“神龙政变”功臣。但历史却是李显一点都不感激“神龙政变”功臣,还将领头的几位功臣迫害而死。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后世

  • 宋代商人有哪些营商方式?探索宋代商人的经营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的商人除了希望儿子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谋得一官半职外,他们还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通过联姻的方式庇佑门户,同时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有直接送进宫侍奉皇帝的,比如酒店大老板孙赐就把自己的女儿送入皇宫,做了宋

  • 鄢郢之战后楚国并没有灭国而是坚持了50多年,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

  • 董卓给人的印象是“恶人” 历史上的董卓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卓,东汉,历史解密

    对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董卓是什么样的?董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董卓是一个恶人吗?我们知道的三国历史不外乎两本书,一本是陈寿先生的《三国志》,一本是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前者是历史学专著,在叙述一件事或者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引用很多渠道的权威记述,很少加个

  • 明武宗登基后,为什么重用了八个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武宗,明朝,历史解密

    朱厚照,即明武宗、正德皇帝,他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从建国初朱元璋就定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政,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整个有明一朝,宦官弄权是非常严重的。当然了,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他同样重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5万人 蜀汉为什么就一蹶不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荆州之后,获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相继攻下了西川和汉中,开创了蜀国的基业。但这一系列的连胜到夷陵之战戛然而止,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中了陆逊的火烧连营之计,

  • 姜维很有才能,那他的第一次北伐为何会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姜维,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费祎继任之后,蜀汉的对外战略更加保守,费祎认为自己的才能远逊与诸葛亮,而诸葛亮尚且不能平定中原,可见难度之大,以自己的能力更加不宜常年出兵北伐并取得胜利。因此,费祎继续沿用了蒋琬时期所采用的防御性策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而姜维的认为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又有在凉州多年的生

  • 战国时期的君和候有什么区别?哪个官位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秦朝,历史解密

    喜欢战国时期历史的,都会知道诸侯的王室宗支及对其国有大功的大臣,通常都被封为某某君。如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武安君白起等等。但也有被封为“侯”的,如魏冉被封为穰侯、范雎被封为应侯、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嫪毐被封为长信侯等等。有人会好奇这“君”与“侯”一样吗?到底哪一个的爵位高呢?秦统一

  • 发动神龙政变的几位功臣为何下场都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辟唐朝后,大肆封赏中兴功臣,其中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因诛杀张易之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等功劳,不仅全部担任宰相职务,并且都被封为郡公,一时间权势、威望无人能及,时人称之为“五公”。但让世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张柬之等人在朝中并未待多久,便全部遭遇灭顶之灾。

  • 日本军国主义:军队实行“武士道精神”、对外扩张侵略的一种反动思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日本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历史解密

    日本帝国主义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形成并发展,其思想渊源为古代、中世纪的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形成的对军队实行“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