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什么没有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原来有大招

清朝为什么没有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原来有大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11 更新时间:2024/2/18 5:38:17

太平军将领一旦落入清朝手中,一般都会“不得好死”,不管是前期的北伐军将领林凤翔、李开芳,还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都是凌迟处死。就连太平天国翼王石达,也被四川总督骆秉章骗降后千刀万剐(凌迟)。

韦俊差点俘虏了,这个湘军大佬杀了无数的清军还击毙了清将罗泽南,他投降清朝后,却安然无恙地活着,难倒是他有什么特殊能力让清军动了恻隐之心?非也。清军不杀韦俊其中蕴含着大招。

韦俊乃韦昌辉的弟弟,字志俊,洪秀全的老乡,参加过金田起义,跟随哥哥加入太平起义军。韦家属于富豪家族,兄弟俩倾其所有即出钱又拉人,他们作战勇猛成为太平军的中流砥柱。韦昌辉官位为北王,临死前他是太平天国的二把手,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而东王杨秀清被他杀死,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早期都战死了!

韦俊降清,是被逼得万般无奈之举。

别看右军主将韦俊他哥是北王,但韦俊的官职却是自己打下来的。从金田起义到西征再到攻打武昌、岳州、田家镇等战役,他战功赫赫,忠心耿耿。

可1856年天父下凡的杨秀清逼着洪秀全封他万岁,洪秀全密令北王、翼王除孽。当时,武昌遭到清军围攻,韦俊奋力抗敌。本来翼王是要救援韦俊的,翼王也只能赶赴天京。还没到天京,北王韦昌辉在9月2日就把杨秀清给杀了,并且嗜杀残暴。成为二把手北王,也有取而代之的梦想。石达开抵达天京后,劝说韦昌辉不要滥杀无辜。韦昌辉连石达开也想杀,石达开狼狈地跑了。翼王府就成了东王府第二,王府亲人僚属悉数被杀。

翼王联合诸部,要一个说法。11月天京的洪秀全向北王祭起了屠刀,此时武昌的韦俊奋力抗清。坚持,坚持,再坚持!清军围而不攻,企图困死韦俊,武昌危急,武昌缺粮!因为北王,没人援救,洪秀全也看他笑话。12月,韦俊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韦俊撤兵后,洪秀全要严办韦俊。多亏李秀成从中斡旋,要不然韦俊就可能被杀了。

洪秀全并没放过韦俊,他故意让韦俊驻守富庶的池州,跟杨金生为邻。杨金生攀龙附凤认杨嗣龙为本家。杨嗣龙就是后来的东王杨秀清,杨金生改名为杨辅清。有趣的是,他们都在打清朝,可一个秀清一个辅清的。杨辅清的地盘是贫瘠的建德,职务是中军将。杨辅清恨韦昌辉杀兄,恨兄及弟,加上位置比韦俊高,地盘又没韦俊的好,韦家又成为众矢之的,于是杨辅清找事儿。

谁叫韦昌辉太坏呢?韦俊只能一忍再忍,一让再让。杨辅清在宁国遭遇清军,他还援救,可杨辅清搞定宁国后,染指杨辅清的和州,挑衅韦俊。韦俊兵多将广,作战能力强,搞定杨辅清轻易而举。韦俊倒不是怕他,主要是顾全大局,这反倒让杨辅清变本加厉。韦俊只好假装“惹不起,咱躲得起”,可杨辅清连躲都不让他躲。李秀成对韦俊不错,韦俊准备投靠李秀成,但李秀成的地盘没跟池州接壤。

这就需要经过陈玉成的地盘,陈玉成曾是韦俊小老弟,老部下。可陈玉成在前方封锁江口,杨辅清直接在后方“报仇”。冲突中,死伤4000来人。韦俊只得继续守池州,但未来麻烦还会不断,他们是要把他往死里逼,而清朝乐意看他们内讧,而且自己一拳难抵双手,这简直是天京事变在地方上的延续。左思右想后,人不能太窝囊了,韦俊决定降清!

您也许奇怪,韦俊级别不要说跟石达开比了,就是杨辅清也比不了。十多年后,杨辅清也被清朝抓捕杀掉,韦俊比杨辅清多活了十年呢!关键是他得了善终!

清朝为何不杀投降的韦俊呢?

第一、清朝不杀韦俊,就是想借刀杀人。我们知道韦俊能征惯战,又是韦昌辉的弟弟,他投降后清朝就可以实现“天平天国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效果。果不其然,韦俊投降后,立即给为难自己的老部下陈玉成致命的一击。杨辅清又联合黄文金、刘官芳等夺回池州。不过,韦俊的失败是暂时的。后来,还参加了攻打安庆甚至天京的战争。

第二、瓦解太平军的斗志。洪秀全、杨辅清、陈玉成是想除恶务尽,把韦俊逼到山穷水尽,让他自杀或者被清朝俘虏杀害。他们千算万算,没想到韦俊投降了。韦俊的投降不仅让太平天国丧失一员虎将,更对太平天国是很大的冲击。原来战功赫赫的皇亲国戚都投降了,而且投降后还被重用,这将吸引更多的将领投降。

第三、韦俊带来大量的内情,便于招降旧部。这不仅是太平天国诸王内斗,干将投降,更是让太平天国臣民感觉太平天国要完的感受。最重要一点,韦俊位高权重,知道大量的内情,便于清朝快捷有效地攻城掠地。韦俊投降一事上,支持韦俊的不太多,但还是被理解的。事实证明就是这样,六年后,太平天国灭亡。

更多文章

  • 乾隆自称十全武功,而何谓十全武功,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十全武功揭秘,十全是哪十全,乾隆10大武功

    按高宗的自述,这“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为二”:即乾隆二十年(1755年),往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动用兵力5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征讨厄鲁特蒙古辉特汗阿睦尔撒纳。定回部为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用兵万人往征天山南路回部布拉尼敦、霍集占。扫金川为二”:即乾隆十三年

  • 乾隆的长子是谁,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的长子是谁,乾隆和黄杏儿结局,乾隆查丰德运案的结局

    出生在皇家的男孩子很少有人不去争夺皇位,而争夺皇位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兄弟相残,父子相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想要善终,要么自己掌握权力,要么从一开始就放弃皇位,无欲无求,当一个闲散王爷。可现实证明,没有多少人会经得住"天下"的诱惑,永璜也是如此。身为乾隆的庶长子,虽然和"嫡"靠不上边,但好在是乾隆第

  • 康熙为什么不直接让雍正当皇帝,从而避免九子夺嫡的局面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儿子夺嫡,tvb雍正九龙夺嫡,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一、康熙贪权大家都称康熙是千古一帝,实则他除了在位时间长之外没什么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少年即位,小小年纪就日日与至高无上的权力打交道,在位几十年,他深深的知道权利的重要性。大清入关以来,不断地增强皇帝的权利,所以他幼年即位才没有被架空,他自己心里也知道,只有坐在皇帝的这个位置上才是真正的把权

  • 林则徐被贬至新疆时,伊犁将军为什么要“殷勤”地献野猪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二十年(1842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这三年中的林则徐的官场人生走向了最低谷,他被道光帝革职放逐到新疆伊犁!随同的还有邓廷桢等人。当时的伊犁将军是满族人布彦泰,相当于新疆的一把手,位高权重。按照清朝惯例伊犁将军要负责对被下放的官员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要向朝廷汇报。而布彦泰得知林则徐的到

  • 清朝状元后代:隐居深山状元府,守护着祖宅,没水没电乞讨度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道“春风得意马碲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这句诗中,尽显他当时科举入榜时的喜悦之情。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古代更是如此,那时寒窗苦读,只等高中入榜,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改变自己与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但也不是每一个状元及其他家族,都能因此而兴旺发达的。牛风山是清代道光皇帝钦点的

  • 因为皇位,多尔衮丧失了母亲,因为没“儿子”他放弃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位为什么是多尔衮的,多尔衮后期可以当皇帝吗,皇太极真的抢了多尔衮的皇位吗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一个男婴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出生了,他就是多尔衮。此时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从森林里打猎回来,他手里拎着一只狗獾。看到初生的儿子努尔哈赤高兴极了,随即给小宝宝起了多尔衮这么个名字,在满语里,“多尔衮”意为“狗獾”。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四子,阿巴亥的二儿子。多尔衮的

  • 清朝出现一个“假皇帝”,假冒光绪随便收礼被发现,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光绪年间,光绪皇帝宣布变法,实施新政,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慈禧太后便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抓了起来,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戊戌六君子”更是被斩杀,于是大张旗鼓的戊戌变法就此完结。然而就在这时,武昌城却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光绪皇帝”。一主一仆二人租住在当地的一位候补官员的

  • 皇太极为何要扩建八旗?这一举措在后来产生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掌握的八旗,皇太极电视剧40集,太祖秘史皇太极

    皇太极即位后,到了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把汉人牛录拨出约二千多人,正式成为一汉军旗,命汉官佟养性统辖,敕谕曰:“凡汉人军民一切事务付尔总理,各官悉听尔节制。”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皇太极命满洲各户下汉人十丁抽一,约一千多人,由马光远统领,天聪八年(1634)五月,正式定名为汉军,以黑旗为

  • 《雍正王朝》中,弘历表现惊艳是邬思道功劳为何雍正却只赏年秋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王朝弘历和邬思道,邬思道和秋月,邬思道教育弘历视频

    《雍正王朝》剧情开始的时候,雍正接下了江南筹款赈灾的消息,而他到达江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代年羹尧将邬思道送回北京自己的府上。在此之前,邬思道的一篇《士子揭世文》揭露了科场的腐败与弊病,而这也使得他遭受了长达十年的牢狱之苦,不仅身患腿疾,行走不畅,同时也使其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与创伤。不过,这篇《士

  • 为何如今还有大清皇陵的守陵人,他们是在为谁而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皇陵守陵人,大清皇陵秘史徐广源,现在还有皇陵守陵人吗

    封建王朝的建立摆脱了古代社会的奴隶制度,从一定程度行改善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后来因为科举制度的创立进一步改变了古代官职选拔制度,使得中国文化进一步改善与传承。封建王朝从秦朝开始至清朝结束,这期间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秦朝虽然只存在了十五年的时间,但是秦朝建立为后期各个朝代的建立提供了有利基础,并且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