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袭荆州杀关羽,难道仅是私人恩怨?

孙权袭荆州杀关羽,难道仅是私人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5:01

刘备并未对整体薄弱的荆州防线去调整,不是因为刘备看不懂,而是汉中之战后刘备过于膨胀了。首要任务是考虑选择合适的点称帝,以及称帝后的新老交替问题。汉中之战后张赵马黄都不被重用,否则及时派赵云辅助关羽,根本不会有吕蒙的偷袭和麋芳的致命投降;关羽由于镇守荆州多年才没有马上替换,所以关羽襄樊之战与其说是为了刘备还不如说是为了自己,无论胜负襄樊之战也都将是关羽的最后一战。战役本来就充满着悲壮色彩,所以关羽在水淹七军后没有选择全身而退,就是想让这最后一战能完美到极致。所以无论成败,关羽都是英雄。孙权始终是鼠辈,比较有讽刺的是,孙权派陈绍去占领襄阳,想坐收关羽的成果,结果位置都没有坐稳,就被徐晃的突袭战打得溃败,襄阳自此以后一直被曹魏牢牢把控,孙权北方的直接威胁始终没有解除。

即使东吴不偷袭荆州,关羽北伐也不可能成功。历史上北伐成功,只有朱元璋成功过。朱元璋时期的南北力量对比和三国时期的南北力量对比就不一样,三国时期是北强而南弱,朱元璋时期是南强而北弱,划分点是衣冠南渡后一代人左右。拿朱元璋先统一南方,然后北伐江北的例子,去思考三国的情形是不对的。

1、元末时北方红巾军已经打了很多年,消耗了元廷的很多力量,对南方的这三个起义军集团,元廷的力量已经鞭长莫及,一个例子就是朱元璋占据南京后,元廷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动作来攻击南京。2、元末时,南方是经济人口重地,北方多年混战,元廷苛捐杂税,已经民不聊生,经济实力远不如南方。南方虽然也有混战,但是三个起起事集团各自经营多年,经济实力是大大超过北方的。所以,朱元璋的策略是对的,但是套到三国就完全有问题了。

三国时北方一统,即使有威胁那也不在中原核心区域,北方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直接压迫南方。此外,三国时北方仍然是人口和经济重地。所以,趁曹魏和蜀汉在西北和襄阳对杀,向北攻击是最为有利的。此外就是考虑到蜀汉占据襄阳后攻击孙吴的问题:1、孙刘在背袭荆州之前是同盟关系,即使有龌龃但是表面并没有撕破脸。蜀汉政权的核心追求就是收复汉室,北击曹操,占有大义,并不想攻击孙吴。如果蜀汉不顾北方曹操曹魏而直接攻击孙吴,那么道德大义名分就不在了,蜀汉内部团结的信仰就有了问题,蜀汉不攻自破。所以,孙吴不应该担心蜀汉占据襄阳后就顺流直下攻击孙吴,而攻击同盟就是自毁长城。

2、蜀汉如果顺流直下攻击孙吴,孙吴自可联络曹魏夹击蜀汉,蜀汉以荆益二地对抗天下自取灭亡。3、最为核心的是,三国的三分天下,但是曹魏最强。最优的策略是慢慢互相较量和蚕食,而不是试图一口吞掉某一方,更何况是一口吞掉弱势的一方,彻底打破这种平衡结构。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向弱者挥刀就只能迎来更强者的屠刀。

东吴背刺的这一招,不算什么妙招,单从利益角度来看,东吴认为崛起的季汉比魏国还危险,当时搞背刺这一招也是时机未到。如果他在关羽重创魏国之后再搞这一出,既借着季汉之手搞了魏国,也打压了季汉的实力,坐收渔利的就是东吴。可事实是,东吴的确是搞垮了季汉,但也救了魏国。后期孙刘铁定开战,魏国一边看戏,一边恢复自己的实力,坐收渔利的不就是魏国了吗?本来背刺这种招数就是剑走偏锋,再把握不好,那还不如不干呢。

看过三国时期地图,与魏的连接点,每长一点,都意味着要要多出一员大将和数千精兵(不算补给运输的民兵这个一般是3-5倍)的支出,战线过长就意味力量薄弱,而吴国能抢来的全是前线,抢来会大幅度增加损耗,但是蜀国如果拿到襄阳,则意味蜀国对北方的力量支出要多1/3,孙权就可以减少防备蜀国这方面的支出,投入其他方面,而如果荆州孙权拿了,这部分支出就要他出了,所以荆州(部分)留在蜀国手里,对吴国战略意义上更大。

关羽还是失败于性格问题,他看到汉中大捷也是着急发动战争自己搞点功劳。如果缓一年和刘备汉中同时出兵的话,结局肯定不一样。也是由于汉中大捷,刘备一时胜利冲昏头脑,觉得曹操搞不赢关羽,也没有提前帮他做好退路,也因为汉中大捷关羽想搞点成绩才江陵出兵打魏。东吴政权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把持,就连军队也是如此。

孙策周瑜死得早,孙权一直在平衡世家利益,所以东吴的所以决定都是为了世家利益,上下本就不是一条心,打合肥受挫就不再打了,攻荆州,就算是吴国亡了和这些人何关,只是换一个人辅佐罢了。孙权一直很想夺回荆州,关羽打曹操是孙权夺荆州最好的时机,以后可能都不会有这种机会了,孙权为什么不趁这机会也来捅曹操一刀,感觉是一是孙权对刘备的私怨,在荆州问题上咽不下这口气,其实孙权有更大野心,那就是割据长江而魏吴两国分立。

更多文章

  • 关羽大战马超如果无人阻止谁会取胜?这种结局最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马超大战,赵云马超关羽s3最强搭配,马超克星关羽能克制吗

    云长威震华夏,孟起名震关中。马超素有吕布之勇,曾和“万人敌”张飞战成平手。远在荆州的关羽听闻,欲入川挑战马超。此时,诸葛亮的一封信夸了关羽几句,劝阻了关羽,消弭了一场无畏的争斗。关羽和马超同为蜀汉“五虎上将”,地位相当,武力差距不大,两人比武,关羽会落下风。下面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

  •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嫁匈奴父子三人,为大汉换来数十年的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昭君嫁匈奴是现在哪里,王昭君为匈奴做了哪些事,王昭君出塞后被匈奴称为什么

    刘家人讨论来讨论去,没有一个人愿意献出自己的宝贝女儿,汉元帝只能在宫中选拔,宫女也没有人愿意。就在刘奭为难之际,一位女子挺身而出,她愿意牺牲自己,远嫁匈奴,为大汉王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位就是历史上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昭君出塞”的传奇故事至今广为后世之人称赞。王昭君长于乡间,却颇有大家闺

  • 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2000年后技术的兵器,秦朝实现大一统不是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秦始皇兵马俑兵器都在哪,秦始皇兵马俑的历代兵器

    秦始皇兵马俑可以说是中国史上工人巨匠的一个划时代的代表物,其充分彰显了那个时代工人们的聪慧和秦国强大的财力支持。如今兵马俑的真面目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而今人们在里面发现了他们使用的武器,也正是因为这些武器的发现,让后人们不再疑惑于为什么秦始皇会取得大一统的成功了。在秦始皇时期乃至之前

  • 大仙级智慧,司马懿心知肚明是空城,却按兵不动未捉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当时之所以会上演空城计,也就算到了司马懿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也不可能轻易的进城。这就像唇亡齿寒一样,所以在当时才故意放走了自己的对手诸葛亮。毕竟曹操在当时还活着,因为司马懿的聪明才智,所以对司马懿这个人而言完全不放心,并且还曾经多次对司马懿进行告诫。为了防止司马懿的权力不断的膨胀,为了防止养虎

  • 大秦赋:冬儿这么好,秦始皇为啥不立她为皇后?你看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秦赋冬儿历史原型,野史秦始皇怎么死的,秦始皇冬儿是真实人物吗

    大秦赋作为一部展现战国时期秦国历史的电视剧,巧妙的以秦始皇嬴政和一位叫冬儿的女子的感情线为主要的线索,展开了演绎,这有别于历史正剧的节奏,却也多了一些让人观看的趣味性,剧中,这两个人的感情着实是十分令人羡慕,但奇怪的是,冬儿这么好,嬴政为什么在当了大王以后,没有立她为王后呢?其实真相只有一个。无论是

  • 大秦赋咸阳战乱:相邦固守己府!阳泉君死卫南门!赢係独臂救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扶苏的女儿,扶苏后人有多厉害,秦始皇骂扶苏

    平时嬉嬉闹闹、见面逢笑且长时间待在一起的人或许并不是真正可以被定性为朋友关系!因为只有到了患难时刻,如何行事的行为,才能决定朋友的稀缺程度和为数不多的个数。本文,我们用【大秦赋】中秦王嬴政雍城亲政时被长信侯嫪毐假借王、后大权调兵遣将制造混乱后众臣拼死抵挡的案例做浅述。吕不韦早早的就看透了嫪毐的本质,

  • 东吴坐拥20万常规军,却4个多月就被灭国?原因只能怪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大环境1、曹魏已亡曹魏作为三国里实力最强大的一家,却是三家中最早灭亡的,这只能说是司马懿实在太能演戏了,并且有曹操、曹丕这样的“好老板”给他留下了一个可以直接复刻的模板,这让司马氏可以顺利的取代曹魏自立为王。2、蜀汉已亡取代了曹魏的西晋,没有放弃统一的脚步,坚持伐蜀,并且成功的用了两员大将,邓艾

  • 李晨:没有洗白,没有黑化,我尽可能还原一个历史上的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李晨,李晨演过曹丕皇帝,军师联盟李晨曹丕

    李晨“我不想黑化曹丕,也没有给他翻案,我只想把曹丕表现得更加个性化”在很多人心目中,历史上的曹操是白脸奸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而刘备一方的故事仿佛是道德圣洁的,这是固化观念。同样,在我们的既定观念中,曹丕是一个阴鸷的坏人形象,这也是剧中杨修临死前对曹丕的评价。李晨笑着说,“当时拿到

  • 三国最好看的12大美女,刘备一家霸占了四个,貂蝉榜上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正史中的三国十大美女,三国最漂亮的四个人,三国中的四大美女是哪几位

    先来说说这个曹操,我们大家都知道曹操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抢别人的妻子,而杜夫人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杜夫人十分美貌,曹操正是为了抢夺杜夫人才决定攻打吕布,后来也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曾想将袁熙的妻子纳入自己后宫,这位妃子名叫甄宓,无奈被自己的儿子曹丕先抢到了,曹丕以死相要挟,没

  • 历经曹氏3代,花50年时间证明忠心,司马懿为何最后还是造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之所以能在最后成功发动政变,和他的寿命关系很大。早在曹操掌权时期,司马懿就被征辟为官,后来的几十年间,曹操、曹丕、曹睿子孙3代相继离世之后,而司马懿依然健在,可见,保持身体健康才是司马懿成功的先决条件。三国早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原本并不想为官,但最后还是被曹操强行征辟为文学掾。当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