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我不想黑化曹丕,也没有给他翻案,我只想把曹丕表现得更加个性化”
在很多人心目中,历史上的曹操是白脸奸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而刘备一方的故事仿佛是道德圣洁的,这是固化观念。同样,在我们的既定观念中,曹丕是一个阴鸷的坏人形象,这也是剧中杨修临死前对曹丕的评价。李晨笑着说,“当时拿到剧本的时候,我跟我公司的人说,我要演坏人了!”实际读剧本的过程中,他又发现生在帝王家的曹丕也并非绝对坏,所谓“孤家寡人”,谁在君临天下的位置上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李晨的形象较为阳光,与曹丕形象有反差,好像他更适合演曹植。他读了戏剧监制吴秀波给他的《曹丕传》,史上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而正是这种褒贬不一,使得李晨很想去挑战这个历史人物。
“我不想黑化曹丕的形象,我只想把曹丕表现得更加个性化,我也没有想把他洗白,因为他没有什么需要我去洗白的,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所演绎的曹丕只是想努力争取到司马懿的忠心辅佐,他不是一个城府很深,老谋深算的小人形象”,李晨认为。
一心当世子以继承大业,就是曹丕的夙愿,这种愿望是不能被评判为错的。在前半部分,李晨自己对这个人物的设定很简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孩子。曹丕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争太子之位。到了后期,曹丕虽然想过赐死或直接斩了曹植,但后来又后悔了。
比如剧中,曹丕虽然通过一些违背道德的方式当上了皇帝,但是他一旦坐上这个位子,就要治理天下,要天下一统。“他逼刘协退位,但是他没有杀刘协,历史上是这样,我也按照这个去演的。”李晨表示,逼退位的戏,他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大胆的方式去演绎。第一,曹操当年是拜刘协的,但曹丕并没有。见天子是要跪的,曹丕只是行了礼,因为他心里不服刘协。“还包括进殿不下马,进殿之前我是骑着马上去的,骑到宫殿台下,然后下马往里走,没摘剑,所有不该干的事我全干了,哪里有洗白或翻案?”
实际上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前期曹丕不得宠、很衰的时候,眉毛是向下的。做了世子、登基以后,曹丕的眉毛就开始往上了,直到最后化妆师把曹丕的眉型做得跟曹操一模一样,李晨解释说,“而且在演戏方式上,我也开始模仿曹操的气势。”
拍了333天的横店“钉子户”《军师联盟》,认真讲究,又不想做得太正太严肃
李晨坦言,拍《军师联盟》做得最多的就是查字典。“每一次开机,我晚上看剧本之前要先查字典,有些生僻字,我怕错只能查字典,第二天到现场还要问导演每个字的发音,虽然累,但是我也涨了不少知识。”除了查字典,还常看吴秀波给的《曹丕传》。同时,李晨也经常跟导演聊天,关于历史,张永新导演属于无所不知、滔滔不绝型。
曹丕与司马懿的CP是一种情感建立
李晨坦言,出演《军事联盟》源于吴秀波的邀请,而吴秀波指定他去演曹丕,是因为曹丕的人物变化大、戏份节奏紧,却不想把戏拍得特别长,在表演上就会更有挑战性,希望李晨能配合他将曹丕与司马懿之间的CP感好好呈现出来。
“在《军师联盟》中,男人跟男人之间权谋、师徒亦师亦友之中的关系特别重要,比男女对手戏更有看点,更劲爆,所以吴秀波老师希望在这个环节上我可以把持住。”李晨表示,“在最后部分,曹丕称帝之后,他跟司马懿之间的关系突然从朋友、师长,变成为另外一种关系——君臣,到这个时候其实那种CP感又变了。”
提及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李晨讲起曹丕跟司马懿的一场对手戏,“吴秀波老师说他这个戏好像前2/3全都是跪着演,而当曹丕最后一次跟司马懿争执的时候,他终于不跪了。”于是戏里是这样呈现的:曹丕对司马懿说,你为什么要一直在我身边,你起来,站起来,过来,抬起头,看着我。李晨认为,“那个过程其实是让曹丕自己和司马懿之间回归一个平等。我们以前其实从平等变成君臣,我知道我自己要死了,想说几句心里话,我们再回到平等的关系中去,这就是两个人之间在最后阶段迸发出的感情。”
戏外,李晨表示,在吴秀波身上学习到很多,尤其是吴秀波拍戏时候的认真程度,较劲、推敲、琢磨、细心地指导声音处理以及逻辑重心等问题。
《军师联盟》的创作团队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在找一些“破”的地方,不想那么正。但现在的历史剧是不是就要符合当下95后等年轻一代的审美视角,营造“流行感”?
在李晨看来,在任何一个时代中的呈现,都有这部剧本身带给观众的一个特定的味道。现在好莱坞也好,或者是美剧,有一些正在回归非常传统方式的东西。《权力的游戏》的拍摄方式往前走了,没有按最原始方式拍中世纪的争斗,有很多玄幻元素夹杂其中。但是看《特洛伊》等,又要回归历史当中最本真的东西去处理。
因此,李晨认为不应该给定义,而是不论从现在开始,在审美角度上,还是从观众市场角度上去处理这些事情,都不一定。只有适合的方式才能促成适合的感觉,出来适合的味道。“所以只要你做好属于你自己这个戏的这种味道,然后让观众认可接受和喜欢,我觉得就可以了”。
做导演、当制片人、参与真人秀,都是修炼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