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策说赵高是嬴政族人,为登基大杀四方;清史学家悄悄为他翻案

战国策说赵高是嬴政族人,为登基大杀四方;清史学家悄悄为他翻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80 更新时间:2024/2/9 10:29:03

对于赵高的身份,史学家一直在追索。原因就在于,曾有史书记载,秦始皇一直认为赵高是他的本家,所以才信任他。

可到了清朝,史学家却发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有考证发现:赵高竟然是赵国的王族,他祸害秦国是为赵国报仇!

这到底是,还是有人存心为赵高“洗地”呢?

[var1]

赵高的身世之谜?

《战国策》的作者刘向认为,秦之所以灭国在于始皇帝信任同宗同姓的赵高。

《战国策》:“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而鄙视赵高为人的司马迁,虽然没有为赵高在《史记》中立传,但在秦始皇、李斯、蒙括等人的传记中,也断断续续补全了赵高的身世。

他的结论是:赵高是赵国王族的后人。

[var1]

《史记.蒙恬传》:“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官,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

汉朝之前,“诸”的意思是诸侯国。

比如“诸葛”就是诸侯国中姓葛的姓氏,在汉朝演化为“诸葛”这个姓氏,也就是诸葛亮的祖先。所以,“诸赵”就是六国之一的赵国,赵高乃赵国王族远支的后代。

赵高有兄弟数人,其母亲因家族犯了事被处罚,流落到做“手工活”为生。所以,司马迁才说他的出身世代卑贱。

虽然太史公没有交代赵高的父亲是何人,但他既然是赵国的后人,其父亲又在秦国娶了他母亲。那么,基本可以推测出,他父亲曾在赵国服侍过嬴政或其父亲。

赵高的父亲既然服侍过他们父子(或母子),那么赵高就是嬴政亲信的后代。

[var1]

《史记.蒙恬传》记载:“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在古代,一国之主想要提拔某个不知名的人,必然对此人很熟悉。而赵高刚出仕就被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管着王宫大人物的乘與出行,显然这必须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

因此,秦始皇对赵高本人应该比较了解,这才把大内总管这样的位子给了他。

那么,通过这几处记载,我们基本可以找出赵高的身世脉络。

赵高原本是赵国王族后人,嬴政在赵国为质子时,赵高父亲服侍过他们父子(或母子),后被吕不韦接回秦国。赵父到了秦国后,娶了秦国败落家族的女子为妻,生下了赵高。

[var1]

赵高杀始皇帝后人是为了报仇?

据赵高向李斯透露,“余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显然,赵高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在秦始皇身边呆了20多年。所以,秦始皇才会把“扶苏接任皇位”的诏书给赵高保管。

赵高不希望扶苏登上皇位,毕竟,他是胡亥的老师,与胡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他会扣押诏书,逼李斯与他合谋传位给胡亥,理由很简单:扶苏不喜欢李斯。

胡亥登基后,赵高先杀扶苏,后戮秦始皇其他十几个子女,最后以“指鹿为马”为由骗胡亥神经错乱,在他离开皇宫后杀害。

到了这里就有点诡异了!

赵高杀扶苏和其他男性还说的过去,可为何要杀秦始皇的女儿?杀了女儿也就罢了,可胡亥已言听计从只顾享乐了,赵高为何又要杀了他呢?

[var1]

据《史记》记载,赵高把秦始皇的子女杀害后,以自己也是秦族的“赵姓”为由,向跟随的大臣宣布自己要登基,可是众臣都低头不语。赵高没办法,只好扶持皇室成员子婴为王。

子婴愤恨赵高残害赵氏一族,诱骗他到家里,一刀把他砍了,并下令夷灭他三族。

在古时,“三族”是父族、母族和妻族。

如果赵高真的是秦朝皇室的赵姓,子婴岂非把本族也要全杀了?

既然不是秦始皇的“赵”,那么,以赵高的聪明才智,一定明白他想登基难比登天,应该没必要多造杀孽呀?

而且,当时项羽等人已造反,如果赵高真的登了基,他岂非就是秦朝最大的替罪羊?

作为一个把李斯都玩弄股掌之上的人,赵高有这么蠢么?

[var1]

对赵高的身份,在清朝之前大多认为他属于秦始皇一族,认为他为了登上皇位才杀尽始皇帝的后人。直到著名史学家赵翼出现。

赵翼称:“《史记索隐》谓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乃自宫以进,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

赵翼是清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史学家,他认为:赵高是赵国的后人,因为心中痛恨秦始皇灭了赵国,所以进宫报仇。

赵翼为人谨慎,考证严肃,虽然名气和袁枚齐,但却很为人却很低调。所以,他的观点抛出来后,在当时只是引起了史学界的热议,并没有造成轰动。

不过,他说的这一点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赵高痛恨秦始皇灭国,或者杀了他在赵国的族人,倒有可能从小在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

又或者,他的母族因为触犯了秦国的律法而被贬,生活凄惨,也可能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起了报复之心。

从这两方面看,也许能理解他为何残暴到把秦始皇所有的后人都害死!

[var1]

后记:是非功过后人评

历史上,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他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制订了对后代影响深远的货币、交通、军制体系,至死都坚持防范北方狄夷之族。

到了后世,汉武帝、王莽等也深受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喊出了华夏民族的最强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所以,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毫不夸张!

不过,他在位期间耗费国力、施行暴政也是事实!他建长城、建阿房宫、建骊山行宫、建秦陵,国力损耗严重;再加上酷刑当头,大大地动摇了立国根基。

【历史的回顾,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所以,即便赵高没有杀害他的后人,秦朝的统治也很快会土崩瓦解。

不过,对赵高为报仇而杀人的论点至今看还有很多疑点!

比如,父辈的仇和出生在秦国的他有何关系?他如何确信能被秦皇选进宫?为何不留下胡亥做傀儡以窃其国?为何在大仇得报后不立即逃走......等等。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它却很顽皮,经常跟你藏猫猫。

对赵高和秦始皇,大家怎么看?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的楚国和齐国实力很强大,为什么最后都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时期齐国与楚国文化隔阂,楚国vs齐国大作战,爱笑会议室楚国打齐国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楚国和齐国在最鼎盛的时候相继跌下神坛,导致秦国再无顾忌,实力急剧膨胀,最后统一天下。下面我就来讲讲齐、楚两国是如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的。当楚王之礼遇上秦王之诈张仪,战国时期出了名的纵横家,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破坏六国合纵。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 战国时期改革家吴起和商鞅为何都死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起为啥没有商鞅有名,李悝吴起商鞅怎么死的,吴起和商鞅谁更厉害

    法家思想的内容法家思想分三派,分别是“术”、“势”、“法”。“法”乃变法之法,讲究赏罚分明,法不徇私,代表人物就是商鞅、吴起。“术”乃术为法用,强调君王的驭下能力,中心点在君王,代表人物申不害。“势”乃讲法兼势,主张看准势的变法,从而达到强兵富国的目的,代表人物慎到。这三种流派,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各

  • 嬴政为何一纸书信逼吕不韦自杀?其实结局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嬴政看到吕不韦留下书信,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嬴政30字书信

    吕不韦,卫国人,战国末期大商人,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史记》记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可见吕不韦在做生意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而此时我们的“奇货可居”中的“货”,嬴子楚尚在赵国为质。要知道,战国时期,质子作为一种外交手段甚为流行,秦国也不例外,嬴子楚就是秦国送往赵国的质

  •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秦国,只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赵括纸上谈兵对赵国的影响,纸上谈兵赵国名将赵括

    最近《大秦赋》的热播,使大秦热再一次回到了了人们的视野中心。秦始皇通过六世国君积累下的国力,再加上自己和秦国君臣十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在战国末年,各国都有变法改革。其中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成为了最后一个可以和秦国在军事上有一战之力的国家。然发生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便再也

  • 刘邦入秦王宫后表现十分荒唐,张良巧计制止,传授三法定大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先入咸阳张良却说大事不妙,张良刘邦cp,刘邦项羽陈平张良图片

    可以说,刘邦是一个最贴近平民的皇帝,他的出身、性格和登上帝位的种种传闻都为人津津乐道。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刘邦之所以能创建大汉王朝,却源于一次荒唐之后被张良制止的反省!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婴脖子上挂着一条绳,自缚于刘邦面前,有人建议杀了他,刘邦没有同意。可进入秦王宫后,当刘邦见到宫女们个个国

  • 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才让齐国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国士兵,齐国有多强大,阿海说历史齐国合集

    春秋时期。周朝衰落,周朝下面的诸侯国就开始强大起来,这里面第一个崛起的就是齐国。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非常能干的大臣,管仲。管仲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就从他炒作卖货的事情说起吧。[var1] 在楚国炒作活鹿 有一天,齐桓公正在为如何举兵讨伐善于格斗的楚国犯愁,就让管仲献计献谋。管仲说:“大王您出高价购买

  • 挖大秦墙角的奸宦赵高,倘若没有他,秦朝还会那么快倒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赵高算不算一人毁灭了秦朝,易小川穿越秦朝与赵高见面,秦朝第一大奸臣赵高

    01:赵高的强大破坏力赵高对秦朝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篡改遗诏,扶持胡亥上位根据《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临终前,遗诏明明确确的指定了长子扶苏为继承人,赵高、李斯阴谋篡改遗诏,胡亥才登上了帝国宝座。胡亥是赵高的学生,倘若没有赵高,李斯一人是不敢篡改遗诏的。二、诱惑、纵容胡亥胡作非为大家印象中,

  • 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吐血而亡的结局?汉景帝:此人留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景帝对周亚夫的影响,汉景帝与周亚夫讨论梁王修路,汉景帝与周亚夫

    景帝即位以后,周亚夫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授丞相之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谏臣,景帝却想置他于死地,后来周亚夫绝食吐血而亡,那么一代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绝食而亡的结局?开国名将周勃之子周亚夫周勃跟刘邦是老乡,早年跟随刘邦起义,后来成为发动诛吕政变和迎立代王刘恒入京的核心人物,也是拥立刘恒继位的

  • 张耳是什么奇人?为何刘邦要把自己的嫡长女,许配给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杀张耳,刘邦为何崇拜张耳,刘邦有杀赵王张耳吗

    (一)张耳靠吃软饭起家谈及张耳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其实他是秦朝末年,大三反秦基地之赵国的首领。张耳是今天河南开封人(古魏国大梁),家境贫寒,但是非常有才华,是当地的名士。魏国灭亡以后,张耳和他的好朋友陈馀亡命天涯,移居今天河南的民权(古外黄)。秦始皇最开始不知道张耳是位名士,魏国灭亡几年后,秦始皇

  • 曹操执意要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生,受《三国演义》的渲染宣传,华佗被很多人誉为“神医”,名气甚至不比同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差。华佗的主要成就有两项,一是发明了麻沸散,为世界上最早的医用麻药;二是发明了五禽戏,为后世老者强身健体提供帮助。只是可惜凝聚华佗毕生心血的《青囊书》没有流传下来,否则他的成就或许远不止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