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陵的守护者,他们一族守护了700个春秋,至今仍在继续

成吉思汗陵的守护者,他们一族守护了700个春秋,至今仍在继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2/13 3:42:09

秦始皇的墓被找到了,就在西安兵马俑的下边,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墓却一直未见到真容,不但是我们好奇,就连全世界都在寻找成吉思汗的陵墓。他的陵墓应该要比金字塔更加雄伟,要比秦始皇陵更加有气魄,但这座墓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找到过,就像历史里的尘埃,渐渐消散了一样。

[var1]

要是真的想找到成吉思汗陵估计是不太可能了,毕竟成吉思汗做为有史以来地球板块上最大的帝国的缔造者,号称众万之的他,在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忠实粉丝。这群人也曾成群结队的一同扎进那辽阔无边的茫茫草原之中去寻找他的踪迹,但至今为止,除了谣言之外,我们似乎都没有任收获。

众所周知,在一二二七年的时候,成吉思汗在去征服西夏的路途中逝世,可能是不想让人发现吧,他选择了在秘葬。这让他的后世子孙都不知道他所在何处,就来大名鼎鼎的忽必烈,他的亲孙子,也不知道他爷爷的墓穴在何处,这才让忽必烈决定亲自为自己的爷爷修建一座坟墓。

[var1]

当时陵墓修好后,忽必烈召集了附近五百多家蒙古族人来守护这座成吉思汗陵陵,并且赐予了他们一个光荣的称号--达尔扈特。他们作为守陵人,的的确确完成了自己从始至终的使命。

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有着迁徙的习惯,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但是这群达尔扈特部族,却到哪里都会带着这座忽必烈所建的陵墓。一直从元朝开始,直到今天从未停止过。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使命。而这一坚持,就是整整700多个春秋。

[var1]

到了现代,他们已经过起了定居的生活,不能再把陵墓一起迁徙,所以这个陵墓也就变成了一座景点。成吉思汗也是游牧民族,有些方式与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比较讲究追求内心的自由,所以埋葬的方式也比较随心所欲,不像我们一直强调落叶归根。

其实在埋葬成吉思汗时,他的手下也是根据他们民族的方式来埋葬的,只不过找寻的方法太过于残忍了。他的属下们在将成吉思汗埋葬后,就下令用万马来踏平此处,然后找来两只骆驼,一只母的,一只小的。

[var1]

然后在母骆驼面前将这只小骆驼杀害,母骆驼就会非常伤心的在原地徘徊,并且不会忘记这个地方。但以后有人想要在来祭拜成吉思汗时,只要带着这只母骆驼,当母骆驼停下来伤心的哭泣时,就能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了。

[var1]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为啥找不到成吉思汗陵墓的原因之一了,没有参照物,唯一能寻找的骆驼很可能会出现生老病死。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被他们世世代代守护的成吉思汗遗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了时间的海洋中。许多线索就这样中断了,或许要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吧!

只可惜现如今连忽必烈所建的成吉思汗陵都被搬进了不会移动的房间里,成为了一处景点。

大家还想看那几座墓的出土?欢迎关注+留言,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喔!

更多文章

  • 心理分析:为什么蒙骜能够成为秦国四朝元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蒙骜怎么死的,蒙骜病危,蒙骜和王龁谁更厉害

    蒙骜本来是齐国人,后来觉得秦国比较有发展,觉得在秦国可以有一番成就。于是在秦昭襄王时从军秦国,带兵打仗。慢慢地一步步地做到了将军。当然在那时候没有白起将军那么有名,但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将军。[var1]秦昭襄王是一个雄韬伟略的霸主,他把眼光虎视眈眈的盯上了东方六国,意图吞并。当时白起将军可谓是百战百

  • 心理分析:为什么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和吕不韦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秦始皇与吕不韦到底是什么关系,吕不韦对秦始皇有什么帮助

    嬴政的父亲,名子楚。在嬴政还没出生前,在赵国作为人质在那里,虽然吃喝不愁,但很是苦恼呀。有一天和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认识了,两个人每日借酒浇愁、谈论古今,成为知己,无所不谈,好不痛快。[var1]有一天,吕不韦带上赵姬去和他兄弟子楚喝酒。酒微醉时,子楚久久地看着赵姬发呆,彻底地爱上了这个属于吕不韦的女

  • 小马连环《春秋系列》:带你看懂大国游戏,感受历史深处的余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小马连环的作品,战国时代十大策略游戏,1962到2017经典游戏变化

    文|微微笑了春秋,是一个特别的时期。短短的几百年间,这里上演着一场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关乎仁义、诚信、忠诚、职责……这就是我们的春秋,也是我们最初的样子。关于春秋这段历史,我们又该怎样去认识,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呢?生而为人,多读点历史类的好书,很有必要。诚然如此,有幸遇到“小马连环”的《春秋

  • 白起坑杀40万赵卒,获利最大的并非秦国,背后有一只黑手暗中催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赵王后悔了吗,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赵国的反应,白起坑杀赵军的征兆

    [var1]在这场战争中,秦国以六十万兵力对阵赵国四十万兵力,结果赵国全军覆没,秦军伤亡二十余万,《通典》记载道“长平之战,血流漂卤”,战争的残酷程度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从战争伤亡情况来看,这场战争无疑是秦国取得了胜利。然而,四十多年前在我国山西省境内出土了两个铜戈,这两个铜戈的发现使得长平之战的

  • 功高震主的他虽被怀疑,却没有被秦王忌惮,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一品毒妃秦王怀疑苏子余身份,秦王因怀疑而失败的精简例子,唐王对秦王的评价

    功高震主的他虽被怀疑,却没有被秦王忌惮,这是为什么? 按照一般的历史发展轨迹来说,古代只要有功高震主的臣子,那么君主一定就会开始忌惮他,会担心他什么时候就会起兵谋反。但是在秦国就有一个人,虽然功劳很大,秦王最后却也没有处死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个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魏冉,他一生都

  • 北宋军神狄青,有哪些惊为天人的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名将狄青排名,北宋狄青人物生平,北宋战神狄青的故事

    狄青一生中所经历的经典战役无数。是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大将军,他在小的时候曾经替自己的兄长充军,因为当时政府的充军政策,在脸上刻字,所以他在每次上战场的时候都会披头散发,戴着一副面具,所向披靡的冲向敌军让敌军闻风丧胆。一、北宋名将、狄青狄青在做北宋将军的时候,能够带领部队大举进攻。在异族军队连着攻下

  • 司马光自砸缸成名以后,从政时期有何突出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光砸缸诡异故事,司马光,司马光从政的故事

    司马光在从政时期编制了一部《资治通鉴》,可以说是他的辉煌的政绩。司马光砸缸,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赋予了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数千年的文化也是父辈传染给我们许多的东西,让我们少走许多的弯路,一些小的故事也许还能许多大的道理。相当于我们的启蒙老师。一、从小天资

  •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来说,究竟是利是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历史证明,对于北宋来说,王安石的变法举措,对北宋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极大促进了北宋的发展,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影响。一、 积贫积弱,变法势在必行宋神宗时期,北宋国力严重下降,国库亏空,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为

  • 靖康之变:大明王朝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是北宋王朝难以复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靖康之变和北宋的关系,主角穿越到北宋靖康,土木堡之变和靖康之变

    (梦归秋辰:第513期)公元1127年,金国大军南下进攻北宋,然后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由于这个事件发生在宋钦宗的靖康年间,因此后人将其称为靖康之变。世人都将这一时刻称为至暗时刻,岳飞在《满江红》里面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而金庸更是在射雕英雄传里面用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来诠释靖康之变,因

  • 包拯一生清廉,那么他的陪葬品会有啥呢?盗墓贼为何佩服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包拯清廉小故事100字,赞美包拯清廉的诗句,包拯最后怎么死的

    原以为包青天只是影视剧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确有此人。包青天原名包拯,字希仁,祖籍庐州合肥,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合肥。因其性格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断案铁面无私,深受百姓敬仰。故而成为北宋名臣,也是清官的代表。史料记载,包拯于1062年在开封病逝,享年64岁。在他死后,亲人们将尸体运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