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灭亡的原因,真的是罪在变法的张居正吗?

大明灭亡的原因,真的是罪在变法的张居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4/1/19 7:19:00

公元1572年,张居正联合内监冯保,共同辅佐年幼的朱翊钧{万历帝,明神宗}执政朝政。朱翊钧登基一个月后,张居正就勾结冯保,将首辅高拱排挤出权力中心,张居正取代首辅之位。同时张居正还举荐自己的好友,礼部尚书吕调阳兼领内阁大学士,参知政事。吕调阳还只是,张居正结党专权中的一员。自此内有冯保勾连,外有党羽控制朝堂,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做到了烜赫一时。

张居正执掌大权后,开始整顿吏治、巩固边防、发展经济,促进民生,新修水利。这些初衷虽好,但他想要快速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考成法,则有些欲速不达。编者为何要这样说呢?古来变法成功者有几人?落得好下场的又有几人?商鞅变法深入人心,最后却落了个车裂而死的下场。这是为何?因为推行变法者,必将成为权臣,遭到新君的忌惮。后来的雍正能够变法成功,是因为他是君主,掌握着清朝军权。即使如此,雍正变法也因为,触动满清贵族的利益,弄得遍体鳞伤。雍正死后,继位的乾隆更是废止了雍正的变法。

独揽大权的张居正忽略了一点,皇帝年幼,自己可以以权臣的姿态变法改革。当皇帝成年后,朱翊钧是先希望振兴国力,还是先希望除掉身边威胁自己的权臣呢{张居正}?答案显而易见,最终张居正果然落了个被清算的下场。缓慢的变法不会动摇国本,过于激进变法,让张居正无法做到明哲保身。随之变法也就会因张居正身死而宣告失败。

朱元璋在世时曾明确规定:宦官与后宫不得干政。同时朱元璋还借胡惟庸一案,取消了丞相制度,改为内阁辅政制度。这就是说朱元璋希望大明皇帝做到集权,改变三权分立的局势{皇帝、外戚、百官}。张居正为了变法不得不变成权臣,这等于是打破了大明固有的权力分配,随之外戚、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制衡打压{张居正掌握的权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明初所有的丞相:李善长、胡惟庸}。张居正这样做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呢?被侵犯了利益的外戚,开始打压张居正的党羽。随后被欺负了的党羽,又激烈反抗外戚。在这一过程中,冯保再和张居正争权,随之就又出现了新的局面:变法尚未成功,大明却陷入党争。

明初淮西党和浙党争权{李善长、刘伯温},还因为有强势君主朱元璋坐镇,宦官、后宫没参与其中,局势还可以控制。张居正掌权时的大明朝局,竟然比明初时的党争还要激烈,混乱{李太后及外戚,以冯保为首的宦官集团、张居正的党羽,逐渐长大,一心想要收归皇权的朱翊钧}。长期被张居正教育{压制}的朱翊钧,一旦掌权会变得怎样?急于清算张居正及其党羽,利用权力享受生活。因此张居正死后,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变法基础,却被朱翊钧的贪财好色毁于一旦。

变法失败后,明朝国力不但没有振兴,反而是陷入了党争{东林党,宦官一党}。公元1615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梃击案。梃击案发生的本质是什么?是王恭妃、郑贵妃为儿子争夺太子之位。这就是说,万历帝的后宫也陷入了党争。到了崇祯执政时期,大明陷入党争,已经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袁崇焕为何不请旨,就诛杀抗金将领毛文龙?当时袁崇焕给出的理由是,毛文龙不听从将令{没来进见自己},在地方上利用所收的众多义子敛财{在金国后方做生意}。毛文龙虽然贪财弄权,但对于抗金一事他还是很出力的。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是因为袁崇焕希望辽东只有自己一个声音。袁崇焕的科举老师是东林党的领袖,而毛文龙是通过投靠魏忠贤,才成为的辽东总兵{初期在辽东做过,后成为皮岛总兵}。换言之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又是因为党争{东林党和宦官一党}。

结束语:大明既是亡于天灾{小冰河时期席卷而来},也是亡于人祸{党争}。而让大明陷入无尽党争的推动者,就是那个变法的权臣张居正。

更多文章

  • 北宋“极品皇帝”,有超高的艺术造诣,却是一位十足的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皇帝赵佶,北宋皇帝列表图片大全,赵忠权是北宋的哪个皇帝

    赵佶是个生性放荡、爱好艺术享乐的皇胄子弟,蔡京是个一味贪权夺利、毫无廉耻之心的文人政客,这对因艺术相知和享乐上相互满足而结成的君臣,将宋朝的政治推向了灾难。赵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书法上突破唐楷,独创“瘦金体”,在绘画上,其花鸟画细腻优雅,精致入微。即位后他在翰林图画院设立了书法科,下令编纂《宣和书

  • 宋江和卢俊义死后,哪些头领能领兵为他们报仇?这个真的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为什么要害卢俊义,宋江卢俊义谁先死的,宋江骗卢俊义上山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一场征讨下来就剩下寥寥数人,但是即使这样蔡京高俅一伙还是没有放过宋江和卢俊义,不仅鸩杀了卢俊义,更用慢性毒药毒杀了宋江。如果真如书中所说众兄弟齐心,碰到这种情况剩下的人谁会替他俩报仇呢?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有哪些人存活下来了想这宋江等初受招安时,却奉圣旨,都穿御赐的红录锦袄子,悬挂金

  • 乾隆死前留下一锦囊,和珅打开后面如死灰,大呼三声“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万千宠爱集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赞誉,可是,殊不知在百年后的清朝,有一个人却也同样适合这句话,此人,便是“和珅”。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和珅的身影,纪晓岚、刘墉等家喻户晓的清官,都曾与和珅有过较量,可是任他风吹雨打,和珅这座金佛却岿然不动。乾隆一朝,和珅可谓是

  • 《雍正王朝》:再谈康熙亲自接十四阿哥的寿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王朝给康熙寿礼,雍正死后十四爷的下场,十四阿哥送寿礼

    今天,就这个细节再次进行讨论和分析吧。 也许可以分析更有趣的内容。首先,有必要判断一下,康熙当局是否真的愿意为这块所谓的“天降寿石”。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以前,邬老师仔细拜读康熙的所有文章和诗作后,得出的结论是康熙是“古来罕见的明君圣主”,其见识和头脑,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八阿哥和张德明道士策

  • 雍正皇帝对年羹尧说:“朕不知道该怎么疼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写给年羹尧的话,雍正皇帝怎么评价年羹尧,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看法

    其实整个康乾盛世都离不开雍正的奠基,雍正皇帝可以说是清朝最勤奋的帝王。一天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在办公。所以说我们提起雍正皇帝总感觉雍正是非常严肃的一个皇帝。可是从雍正给大臣的批折来看,雍正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段子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雍正二年,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以后,雍正皇帝非常高兴。雍正在给年羹

  • 雍正派人去抄家,得到一件物品,知道用途后,非要杀人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抄家得到一把玉壶,雍正抄家十爷完整版,曹家被雍正抄家

    雍正时期非常宠爱一个人,此人叫做李卫,李卫三朝为官,其中深得雍正皇帝赏识,并且被封为一品大员,封疆大吏,雍正非常信任李卫,在雍正惩治贪官期间,一直都是李卫代替雍正去执行的。 当时朝中有人弹劾两江总督唐文尧,此人是两江总督,家底非常丰厚此之外还结党营私,徇私舞弊。这一弹劾立马就有人给唐文尧辩解,同

  • 雍正不敢对十阿哥下死手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怎么对待十阿哥的,雍正与十四阿哥的关系,雍正三阿哥

    外表光鲜强大的母家 爱新觉罗·胤,康熙皇帝的第十个儿子,母亲是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这也是清朝唯一一个有封号的后妃,可见康熙对她的喜爱,而他的姨母则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孝昭仁皇后,外公也是康熙初年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并列四大辅臣、太师、果毅公遏必隆,还是清朝开

  • 杨秀清有多霸道?石达开岳父被他抽200鞭,洪秀全也被他打40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载入史册的小事,历来被认为是“天京事变”的导火索。但此事背后的原因,却惊掉所有史学家的眼球。却说洪秀全进了南京城就不再露面,一应家国大事、诸王百官,全由东王杨秀清节制。在天京城,东王府的人十分嚣张,走路都鼻孔朝天。杨庆善是杨秀清的伯父。这个还没洗掉脚上泥巴的老头骤然做了侯爷,就坐上16抬的與架,

  •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如何暂掩锋芒、以退为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在政治上表现的以退为进手段可谓高明。昨天我们说了曾国藩接清廷令,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历时13年,组建湘军,终将洪杨等人击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人曾国藩可以说为满清朝廷呕心沥血,封朝廷一等功大臣都不为过。可朝廷是满清的朝廷,自然不会放任汉人做大。当时的曾国藩手握15万余众,且骁勇善战;

  • 红楼梦:贾府被抄家,贾琏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大致存在三种可能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贾府抄家后贾琏的结局,林黛玉一死贾府被抄家,为什么贾府抄家李纨母子没事

    世间万物皆存在定律,盛极必衰的道理永远都不会过时,这贾府也是如此,元春在宫中暴毙的消息传出后,贾府也被抄家,作为贾府的长房长孙,贾琏的最终结局是怎么样的?笔者大致分析了三种可能性。第一种,贾琏结局不会太差,只因他心存善念最令人惋惜的是红楼梦后半部分的遗失,让大部分人的结局变得扑朔迷离,而胭脂斋对于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