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远征西域:苏定方挂帅,替换程咬金,唐军活捉沙钵罗可汗

远征西域:苏定方挂帅,替换程咬金,唐军活捉沙钵罗可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1/21 16:12:42

655年,唐朝出兵10万讨伐西突厥,主帅是程咬金、副帅王文度,苏定方是开路先锋,浩浩荡荡杀向西域。阿史那贺鲁(沙钵罗可汗),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军事能力非常强悍。闻知唐军出击,阿史那贺鲁派2万精锐骑兵迎战,试图挫败唐军,给程咬金当头一棒。

2万骑兵冲杀而来,唐军奋起还击,双方骑兵在马上互相砍杀,不分胜负。就在这时,西突厥分支苏尼失2万骑兵抵达战场,立刻投入战斗,唐军腹背受敌。程咬金下令步兵组建方阵,以弓弩反击骑兵,但突厥骑兵速度太快,唐军步兵还没组建好方阵就被冲散。

步兵方阵被冲散,骑兵也处在下风,唐军有溃败之危险。苏定方看到主力军团遭受攻击,战场尘土飞扬,知道程咬金已经被围攻,就算自己冲入阵中也无法挽救局势,因为他只有500骑兵可用。

苏定方,唐朝名将,“一生灭三国,皆生擒其主”,武力值非常高。唐初,军事能力比苏定方强悍的,估计只有李世民李靖,其余人都没他厉害。可惜,苏定方曾经追随窦建德刘黑闼,在《隋唐演义》中被抹黑,成为杀害“回马枪”罗成的凶手,背锅一千多年。

主力遭遇围攻,程咬金明显处在下风,应该如何解救危局呢?苏定方并没有投入混战中,没有影视剧中常出现的情节:“悍将一马当先,率五百精锐骑兵杀入阵中,敌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唐军乘势反杀,扭转战局,获得最终胜利。”

西突厥精锐骑兵全部出击,苏定方当机立断,直接率500骑兵偷袭大营,抄袭阿史那贺鲁老巢。后方被袭击,家人成为俘虏,西突厥军心动摇,无心恋战,阿史那贺鲁落荒而逃。《旧唐书》记载:“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捣贼营,贼众大溃,杀千余人,所弃铠仗、牛马藉藉山野不可计。”

500骑兵破阵,西突厥溃败,被苏定方斩杀千余人,程咬金躲过一劫。此时,苏定方建议大军立刻追击,不给阿史那贺鲁喘息之机,一旦西突厥得到铁勒部的支持,唐军若想速战速决,只能是个梦。“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苏定方没有错,但程咬金不给力。

王文度,唐军副帅,他嫉妒苏定方功劳,便对程咬金说:“敌人已经跑了,我们损失也很大,不能继续追击,而是应该让战士、马屁披着铠甲,构建起强大的方阵,随时防御突厥骑兵进犯”。史载:“贼虽走,军死伤者众。今当结辎重阵间,被甲而趋,贼来即战,是谓万全。”

披着铠甲构建方阵,也只有王文度能想得出来,士兵、战马不累死才怪。也许是年事已高,程咬金没了昔日雄风,居然同意王文度方案。对此,苏定方不服,他据理力争,并陈述自己的理由,但程咬金不听。

唐军结成方针,士兵、战马每天都身披铠甲,而西突厥骑兵却没有进攻,唐军士兵、马匹累死者众多,粮食也被消耗殆尽,唐军士气低落,抱怨不断。没能速战速决,李治下令程咬金班师回朝,然后开始问罪:主帅程咬金削爵贬官,副帅王文度处死,后下令撤免。

由于作战有功,且谋略、胆略过人,李治决定让苏定方挂帅,继续率兵征讨西突厥,力求一战定乾坤,活捉阿史那贺鲁。这一次,李治没有看错人,苏定方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他不但灭了西突厥,还活捉阿史那贺鲁,将其献给李治。

657年,苏定方挂帅出征,李治亲自为他送行。闻知苏定方挂帅,阿史那贺鲁在得到铁勒部支持后,聚集10万兵马与之对抗,双方在额尔齐斯河附近列阵,进行大决战,一场影响中亚格局走向的大战拉开序幕。

战斗开始,阿史那贺鲁仗着骑兵众多,直接从左翼、右翼发起进攻。苏定方下令步兵抢占制高点,然后组建方阵,将长矛一律对外,阻止骑兵冲击。苏定方本人则率精锐骑兵列阵北面,随时准备支援步兵。突厥骑兵冲杀而来,连续三次向唐军步兵阵地发起进攻,都被长矛挡在外面,无法取得突破。

骑兵直接冲击步兵方阵,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突厥兵被步兵刺死众多,又失去了机动性,阵型出现混乱。就在这时,苏定方将骑兵投入战斗,他身先士卒,从北面冲杀,在三十里战线上与突厥厮杀。唐军骑兵、步兵协同作战,以骑兵为主的突厥招架不住。

一顿厮杀下来,突厥被斩杀数万人,唐军越打越兴奋,阿史那贺鲁又一次狼狈逃窜。但是,苏定方不给他喘息之机,唐军穷追猛打,阿史那贺鲁在石国境内被对方活捉,然后送给唐军。史载:“定方纵击,破其牙下数万人,悉归所部。贺鲁走石国,弥射子元爽以兵与嗣业会,缚贺鲁以还。”

斩杀突厥数万精兵,活捉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就此灭亡,中亚各国也纷纷归降唐朝。阿史那贺鲁被押送到长安,李治斥责他背信弃义,违背了与先帝(李世民)之间的承诺,屡屡骚扰唐朝边境,给边境居民带来灾难。

阿史那贺鲁自知难逃一死,表示愿意拿自己去祭祀昭陵,给李世民认罪。按照道理,俘虏应该是祭祀太庙,而不是祭祀帝王陵寝。李治如其所愿,将其拿去祭祀昭陵,仪式结束后,李治赦免阿史那贺鲁,让其在长安养老,安享晚年。苏定方战功显赫,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以示恩宠。

平定西突厥后,苏定方成为唐朝的新宠儿。接下来,苏定方灭百济、高句丽,横扫吐蕃,继续为唐朝开疆拓土。前667年,苏定方病逝,享年76岁。

参考书目:《旧唐书》

更多文章

  • 她与李隆基患难与共,却为何也摆脱不了被废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隆基个人资料,杨贵妃和李隆基在草原上吻戏,李隆基赐死杨玉环

    说起李隆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和杨贵妃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杨贵妃之前,李隆基还有一个原配皇后王氏。一,她陪李隆基走过了最灰暗的日子。这位王氏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嫁给他了。李隆基的成长之路可谓阴险曲折,先是受到武则天奶奶的打压,后又受到伯母韦后和妹妹安乐公主的排挤,等到手里

  • 身为大唐公主,竟认侄媳妇为干妈,为武则天做媒乐此不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唐女皇武则天穿龙袍坐龙椅,穿越大唐收服武则天姐妹的小说,大唐武则天情史

    唐朝在前两位皇帝之间就发生了这样的内斗,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内部却是时时存在着暗潮汹涌。唐太宗李世民共在位了23年,创造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原来不曾重视过的武则天竟然也走上了他的兵变之路,而且杀的还是自己李家宗亲,这样看来,武则天也是有些效仿太宗当年之意了。而在武则天铲

  • 唐太宗称为“小鸟依人”的男人,一项绝技冠绝天下,不服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一生感情史,唐太宗十二个驭人谋略,唐太宗最疼爱的人

    今天百晓生就为大家讲其中的一个人褚遂良,他或许在谋略和武功上对李世民的帮助微乎其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让唐太宗为他创立了咱们现在一个很知名的成语——小鸟依人,如此令人爱怜的称呼为何要用在他一个男人身上,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揭开谜底。一、名门之后褚遂良出生于公元596年(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他的父亲褚亮

  • 唐玄宗包容了此人的野心,也为大唐盛世的终结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善于钻营其实,安禄山,精通历代官场中最黑暗、最肮脏的投机钻营手段,迎合上司,虚报功绩。安禄山在幽州节度使张守桂的手下,担任抓契丹人的小兵时,就对领导为了向朝廷邀功请赏,而弄虚作假、虚报战功的伎俩,烂熟于心了。安禄山为了得到张守桂的赏识,舍得卖力,又凭着骁勇“善战”、熟谙山川地形的自身优势,又加上

  • 李白与王维都是大文豪,又同朝为官,但为什么他们之间没有交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与王维有交集吗,李白王维白居易,李白王维谁更受欢迎

    不仅如此,在他们相似点太多了: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曾经有五年的时间,两人同时在长安待过。尤其是在天宝年间,两人同朝为官,李白成为待召翰林,备受荣宠。而王维也成为了从七品上的左补阙,声名显赫。史书里记载,两人同时在唐玄宗的身边工作达两年之久。按理说,都是才子,文学交流切磋总该是有的,但这两个人就

  • 历史解密: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娥对宋朝有什么贡献,宋朝有刘娥吗,宋朝皇后刘娥照片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宋真宗)王府。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为皇后。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

  • 朱标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为何朱元璋恨不得主动退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继承皇位是朱元璋早就告知天下,告知文武百官,告知皇子的!朱标也不负父母厚望,凭借自己的学识,人品,能力,得到了父母,兄弟,文武百官,天下的认可,皇位非他莫属!蓝玉,骄兵悍将,自己玩火,不死也废,老朱其实早就有动他的心思,只不过老朱认为他只是狂妄,恃军功而骄横,况且朱标完全可以压制他,只要他不谋反

  • 宋代百姓发明一东西,影响世界千百年,朝廷却因此将他满门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四大护国神器,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宋朝突出的历史事件

    根据史料的记载,公元十一世纪中期,出生平民家庭的毕昇开始尝试使用胶泥制字。这跟毕昇自己所处的行业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毕昇是在印刷铺当中进行工作,他们作为生产一线的工人,深知雕版印刷的不方便。为能够减轻自身的压力,于是便尝试使用木制活字。这种方法甚至引起国家机构的关注,可是由于“高下不平”的原因,从而导

  • 宋仁宗的仁义之灾:他启动了王朝的巅峰时代,也敲响了北宋的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仁宗有多仁义,宋仁宗由盛转衰,宋仁宗的品德与统治

    他的仁德人人为之动容,包括敌对的辽国和西夏,在他死后都顶级哭拜。不过,仁德固然人人称赞叫好,其丰功伟绩也令黎民百姓得到切实的好处。但他的决断犹豫却为宋朝后来的党争埋下伏笔,也为北宋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历史上,宋仁宗也曾是热血沸腾的少年,也是励志精政的进取皇帝。 当西夏进攻北宋的时候,宋仁宗坚决抵抗,

  • 她是史上有名的“红颜祸水”,因绝美容颜让人争抢,毁了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最可怕的十大祸水红颜,明朝最著名的十大女将,自古红颜出祸水

    相较于后半生的遭遇,陈圆圆的童年还算幸运。母亲早逝后,年幼的陈圆圆就被重男轻女的父亲送到了姨母家中。姨母一家待陈圆圆很好,而且由于姨父陈沅做生意很有一套,所以陈家家境殷实,没让陈圆圆吃过苦。尽管陈圆圆从小就没能体会到父爱母爱,但她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还在姨父的熏陶下,展现出了昆曲才华。 只可惜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