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一生为何只册立了一位皇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李世民一生为何只册立了一位皇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6 11:41:10

正因为皇后在国家统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历代帝王都非常注重皇后的任命,当前任皇后殡天之后也往往会及时补缺,就连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也先后任命了三位皇后,而周宣王和昭武皇帝刘聪更是同时任命了四位皇后。可是,与这些十分重视皇后的帝王相比,唐太宗李世民就显得异常低调,他一生之中只有一位皇后,就是长孙皇后。在长孙皇后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册封过皇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长孙皇后的缅怀,其实,李世民并没有咱们想的那么专一,他之所以没有重新册立皇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贞观十年,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因病去世。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意欲立后宫杨氏为妻,可这一念头得到魏征、长孙无忌等人的竭力反对。这是为何?

我们得先明白杨氏是谁?她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将其纳入宫中,十分宠幸。别人反对也就算了,可魏征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人,可他并没有因为杨氏是李元吉的妻子就对其表示支持,而是极力劝阻。

魏征的理由很正直。当时杨氏已经为李世民生下一个皇子李明,如果杨氏被册立为皇后,那李明就是“嫡子”身份,这么一来,刚刚被封为太子的李治就会陷入危机,更重要的是,李明现在年纪小,等他成人之后,谁能保证他不会知道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到那时,他会怎么想?对于宫廷政治而言,这是谁也担不起的风险。

在众人的劝说中,太宗皇帝总算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第一次复立皇后以失败告终!

后来没多久,太宗皇帝又萌发了这个念头。这次不是“子以母贵”,而是“母以子贵”,因为太宗皇帝总觉得李治身上欠缺很多帝王应有的性格,因此,他将目光盯向了吴王李恪

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承乾被废、二皇子又早年夭折,李恪虽然不是“嫡子”身份,但在李承乾之后也是“长子”身份,更重要的是李恪是与李世民最相像的一个皇子。他文武双全,而且还经常领兵南征北战,在朝堂也有很高的威望

李世民为了能给予李恪一个合适的身份,就动了立后的念头。从各种史料记载上来看,李恪确实不错,应该是位像李世民一样英明的皇帝,但是,李世民找人来商议的时候找的偏偏是长孙无忌,这就为李恪的悲剧埋下隐患

长孙无忌是谁?长孙皇后的哥哥,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兄弟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他们谁成为新君都比其他皇子要好,而且,太宗晚期,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实力已经十分雄厚,在他的庇护下,其他皇子也很难染指皇位继承的问题。可如今太宗皇帝主动提出,既是在征询长孙无忌的意见,也不排除有试探长孙无忌的意思,因此长孙无忌十分谨慎,他又故伎重施,抛出了“出身”问题

李恪的母亲也叫杨氏,她的父亲就是隋炀帝杨广。把隋炀帝搬出来就能将太宗的积极性消除一半,另外,李恪已经成年,他对李渊谋反、取代隋朝究竟有什么看法谁也不知道,毕竟,生在隋朝的话,他的外公也是皇帝啊!如果李恪知道他的母亲当年是被当作战利品送到皇宫的,他会不会激怒?会不会继续让大唐的江山传承下去?这都是隐患

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世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李恪也与皇位擦肩而过。后来,离职等级后,为了永绝后患,长孙无忌诬陷李恪谋反,将其处死

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朝堂最大的权臣,长孙无忌根本不会让其他女人登上皇后的宝座,因为皇后代表的不仅仅是家族的荣耀、后宫的统治和管理,更可以改变太子之位的归属,这将直接影响皇位的传承。因此,长孙无忌穷其一生都在力保太子之位留在长孙皇后的儿子之间

其实,太宗晚期在太子归属问题上还是能够保持清醒的,从他打算改立李恪为太子就可以看出,在“家”和“国”之间,李世民还是以国家为重,只不过,在长孙无忌等人的阻扰下,根本无法得偿所愿罢了。

更多文章

  • 她是隋文帝遗妃,因隋炀帝送的一个金盒,羞愤之下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炀帝野史传闻,隋炀帝后妃的下场,隋炀帝的女儿与唐太宗

    多少帝王被最底层的起义军轰下了宝座,而不少朝代开国之君也是卑贱平民,刘邦一介草根布衣,朱元璋要饭叫花放牛郎。他们都颠覆了前朝开辟了新政,所以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做到荣辱不惊才能笑看风云,在低谷和高位之时都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隋文帝的出身也极为平凡,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智谋和手段,结束了三百年的混战局面,

  • 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为何却单单的放过他们两人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谁,大唐情史李世民玄武门,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可是他的夺位之举我们暂且不提,单说兵变的后续处理就让人很难的理解,他幽禁老皇帝,给了一个太上皇的头衔,自己接管了天下,这在情理之中,他杀了建成圆寂二人,争取绝对的主动权这也合理。为了不让他们的后代寻仇,他将二人的是个儿子全部斩首,以绝后患也无可厚非。就是他在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后,却将二人的发妻占为己

  • 大臣临死前掏出两块免死金牌,李渊:朕有最终解释权,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临死遗言全集,李渊赏赐免死金牌,李渊给秦琼的免死金牌

    事实证明,得到免死金牌,基本上都是悲剧的开始。皇帝之所以赐下免死金牌,就是因为大臣立下大功,为了笼络人心,也给他一颗定心丸,表明自己不会卸磨杀驴。于是功臣天真的以为自己彻底安全了,开始变得膨胀,甚至胡作非为。等到皇权稳固,外敌基本被肃清,对皇位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些功臣了。再加上一些人因为手握免死金牌,

  • 明朝一县令判身中五刀死者为自杀,皇帝:你当我是晋惠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县令孟殷,明朝被朱亮祖害死的番禺县令,专家发现明朝县令墓

    案件审理完结后,县令按制将此案上报刑部,刑部查验卷宗,发现案理不通。你想啊,谁自杀会往身上砍五刀,还刀刀是致命之处?正常人无非也就是割腕、上吊之类了。因此本着避免出现冤情的情况,刑部责令将案件发还杭州府重审。然而没过多久,杭州府重新将审理结果上报,还是判定自杀。这下子可把刑部官员给惹怒了,这不拿大家

  • 此人救过李渊一命,李世民却“骗”他做了一件几乎必死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对待晚年的李渊,李世民死后李渊为何不杀武则天,李渊把李世民从天牢里放出来

    隋朝末年,李世民带领一批忠臣良将四处征战,一手开创了大唐盛世。李世民也素来号称知人善用,对待手下将领几乎能做到坦诚相待,视若股肱。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就有一人被李世民忽悠,做了一件几乎必死的事情。这个人就是凌烟阁功臣排名第二十二位的唐俭。唐俭出身士族,父亲与李渊是好友,他也很早与

  • 《兴唐》第一猛将,潼关前刀斩李元霸,却因双眼特殊被杨广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元霸初次见杨广,兴唐李元霸手拿银锤,李元霸算不算历史第一猛将

    这个人就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的师傅,隋朝名将鱼俱罗。鱼俱罗身形魁梧,体力惊人,武器是一把大刀,勇武过人,他先是在隋文帝身边担任禁卫军,后来被提拔当上了大都督。开皇八年,隋文帝下令展开灭陈之战,鱼俱罗在杨广麾下征战,因为战功卓著,升任大将军。随后又参与了平定沈玄懀、高智慧的战役,受到隋文帝嘉奖。鱼俱罗在

  • 别再鼓吹隋炀帝杨广了,看看杨坚去世时给他留下多少政治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坚杨广被废,隋朝只有杨坚和杨广吗,杨坚是不是被杨广害死的

    隋朝只经历了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作为隋朝灭亡的直接负责人,隋炀帝杨广本应受到历史的指责,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为其歌功颂德,再加上小说和部分影视作品的渲染,杨广甚至还成了一代明君,而隋文帝杨坚反而变得默默无名了。对于这个一手缔造了隋朝奇迹的开国皇帝来说,实在不公平,因为,杨广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啃老本

  • 羊献容:晋惠帝皇后,嫁给匈奴君主刘曜,生育3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羊献容,出身羊氏高门,地位显赫。如果是盛世年代,羊献容嫁个好人家,相夫教子,平淡而快乐,终了一生。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许多高门子弟的人生轨迹改变了。司马炎在选择“储君”问题上犯了糊涂,非要册立“愚痴”的司马衷,丢失了祖宗基业。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毒后”贾南风掌权,天下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靠什么洗白自己?专家:影帝级演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多大年龄,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片段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大获全胜,而当他彻底控制住局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如何洗白自己。毕竟他作为次子,击杀长兄,让父亲禅位,这些都足以将其定义为不忠不孝之徒。如果是一个昏庸残暴,目光短浅之辈,自然不用在意这些,而李世民则不一样,他是立志要超越秦皇汉武的人物,自然不希望自己留下如此恶名,于是,“影帝”

  • 后宫妃子太多如何雨露均沾?唐玄宗想出两个办法轻松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的妃子等级排名,唐玄宗一共有多少个妃子,唐玄宗的妃子和皇后

    提起唐玄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与杨贵妃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专情之人。然而你要真的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杨贵妃一开始本来就是李隆基的儿媳,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唐玄宗,后宫自然不可能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新唐书》曾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也就是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