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出山后,几乎一直是刘备的核心智囊和军事,刘备无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蜀汉建立后,诸葛亮也是当之无愧的丞相,没有人敢提出任何非议。这足见诸葛亮在仕途上的成功,但是刘伯温就不一样了。
刘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当时正是元朝统治时期,刘伯温少年聪慧,一开始也是走科举考试的路子,22岁就成为了举人,25岁就走上了仕途,但官职很低。刘伯温在元朝做官20多年,始终都在七八品的位置徘徊,这也让他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后来,刘伯温意识到元朝已经日薄西山,他想要建立一番事业,就需要借助一个大机遇。
1359年,已经48岁的刘伯温选择了朱元璋,成为了朱元璋的重要谋士。明朝1368年建立后,已经57岁的刘伯温却并没有迎来仕途上的高峰,反而经历了七年的沉浮。
洪武三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只给了刘伯温一个诚意伯的爵位,许多人为刘伯温抱不平,但刘伯温欣然接受,回乡隐居。刘伯温受到朱元璋的多次猜忌,最后甚至被剥夺了俸禄,凄惨死去。直到明武宗时,刘伯温才被追封为“太师”。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另一方面则是刘伯温自己太过耿直,跟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好。相比同样白手起家的刘备来说,诸葛亮算是找到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