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何热衷盗墓?只因这是乱世枭雄不约而同的选择

孙权为何热衷盗墓?只因这是乱世枭雄不约而同的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1/18 15:59:18

按照华夏传统,盗墓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那么,孙权到底为什么热衷盗墓?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古代中国乱世状态下,枭雄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1、盗墓的目的

在古代中国,盗墓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泄愤,一种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前者的典型代表人物是伍子胥。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遭到了楚平王杀害,于是伍子胥在很多年后,引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并挖了楚平王的坟墓。另外,南北朝时期,南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也在南陈灭亡后,被仇家挖了坟墓。

另一种则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图财:毕竟,古代皇陵里面往往存在大量的金银财宝。这导致了皇陵在太平年代或许尚且能得到保护,而一旦遭遇乱世,往往就会遭遇盗挖。

因此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盗挖皇陵、贵族陵寝,也就不稀奇了。

2、汉末乱世

在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里面曾提到,在古代的盗墓派别中,有一派叫“卸岭力士”,所谓卸岭力士,其实就是古代农民军,利用天下乱世的背景,以武装力量为保障,盗挖贵族乃至皇室的陵寝。当然,历史上不存在卸岭力士这样名义的盗墓派别,但是,类似卸岭力士这样的属性倒是比比皆是。比如西汉末年,就存在农民起义军盗挖过西汉的皇陵,而目的则是搜集皇陵里面的金银财宝。

东汉后期,东汉朝廷经过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的连番打击,东汉朝廷已经事实上不复存在——实力较强的军阀袁术直接宣布称帝,而称帝的依据就是:汉献帝是董卓册封的伪皇帝,汉少帝又被董卓杀死了,如今天下没有正统天子,汉朝气数已尽,所以,袁术认为自己才是天命所在,所以登基称帝。

而如此动乱的世代,自然也让很多军阀、盗匪,开始了盗墓活动。魏晋时代的笔记小说《幽冥录》就曾记载了这样的一则故事:说的是董卓派人去盗挖汉灵帝的一个妃子的陵墓,不料汉灵帝的妃子看起来栩栩如生,这让当兵的有了坏心思。再然后,不好的事情随即发生。再往后,这些当兵的如同中邪了一样,互相厮杀起来。

当然小说的内容不能相信,不过,东汉末年,董卓、曹操都曾盗墓,这是真的。而孙权的盗墓,其实不亚于董卓和曹操。

3、孙权盗墓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孙权的基本盘并不强:因为那时候南方地区并没得到开发,所以,孙权集团的财力非常有限。而作为一个军事集团也好,成立一个朝廷也罢,如果财力不足,必然会导致整个集团的崩溃。

所以孙权把目光对准了自己地盘上的古墓。

孙权的吴国,涵盖了西汉时期长沙王吴芮的墓葬(著名的辛追墓,其实也在这一地区),此外,西汉初年割据岭南的南越国的皇陵,也在孙权的地盘上。

或许对于旁人来说,吴锐也好,赵佗赵婴齐也罢,他们的陵墓只是陵墓。但是在孙权眼里,这却是金矿。对于孙权来说,如果能挖了这些金矿,那么,吴国的财力问题肯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于是,孙权派人进行了盗墓。

不过,关于盗墓的结果,不同的资料上记载的结局不同。有认为孙权在南越国皇陵中收获颇多,充实了国库。也有认为孙权没有获得太多的财宝。而正史对于孙权盗墓几乎没记载。所以,孙权盗墓到底结局如何,现在也没有答案了。

更多文章

  • 许田围猎时关羽要刺杀曹操,刘备摆手使眼色阻止,张飞为什么不说话也不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田围猎完整视频,张飞最后一次见关羽,许田狩猎关羽

    “国舅”董承说关羽要杀曹操时“人皆不见,某独见之”,这显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当时曹操上演这一出“僭越”闹剧,就是因为“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这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既然是要观察文武群臣动静,那么曹操在“皇叔”刘备的身边,肯定不止安排了一个眼线,关羽提刀拍马而出,刘备又摆手又使眼色,这样不算

  • 司马懿最有能耐的两儿子没能称帝,唯一的小儿子做到了却被逼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孙子称帝多少年,司马懿称帝视频,司马懿两个儿子谁最厉害

    文|韦爵爷司马懿的第一位夫人也是正室夫人,名字叫张春华。她在年轻的时候是貌美如花,自己的美貌和才智也是远见闻名,很多爱慕者对她都是追求不已,可是最后张春华却选择了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人——司马懿来作为自己的夫君。可惜的是,在司马懿的晚年之际,张春华并不得宠,真正得宠的人而是司马懿的小妾——柏夫人,当

  • 中国历史上唯一未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绝不和亲、赔款、割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唯一没有割地赔款的朝代,中国割地赔款一览,北洋政府有割地赔款吗

    作为现代人,对于中国曾经的璀璨文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豪,我们也会有自己喜欢的朝代。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十分有骨气的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绝不和亲、赔款、割地、纳贡,吸粉无数。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十分屈辱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末期前前后后一共签订了一

  • 天下长河索额图结局,阴谋败露圈禁至死,被康熙评为本朝第一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索额图个人简介,康熙怒训索额图,天下长河索额图被抄家

    不过作为该剧第一反派的索额图的结局却并没有交代,他依旧活得舒舒服服的,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那么他最后究竟怎么样了呢?索额图虽然比明珠后倒台,但比明珠要倒霉地多。明珠被剥夺了大学士的官位,地位大不如前了,但康熙念着他的功劳,还是网开一面,他儿子揆叙的仕途并没有受到影响,在康熙末年甚至还一度成为各方势力

  • 北伐军只有10万兵力,为何能在2年内消灭80万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伐战争三大军阀势力,北伐军打过军阀吗,北伐军为什么能战胜所有军阀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处于众多军阀割据的环境,为了中国能够得到统一,国共开始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军以广东省为依据,由南向北,逐个击破军阀。而在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军事力量就不成正比,北伐军只有10万的兵力,军阀们的兵力加在一起总共有百万。可以说战争从一开始北伐军就是处于劣势,那么北伐战争是怎么

  • 《天下长河》康熙的无情才是压死靳辅、陈潢最后的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潢救康熙,康熙杀靳辅到底对不对,长河靳辅儿子被斩了吗

    我看第39集的时候,看到陈况兄弟三人喝酒道别的镜头,眼泪夺眶而出。像这样治理河流的奇才被人诬陷,以抑郁告终。 有多少文臣良会在心里为他鸣不平呢?看着墙上满是手写的河防图,陈况深感为难和震惊。是啊! 人人都说他出生于河伯之胎,黄河在他手中波澜多年。但是,即使是有这样大志的能人,也比不上帝王的怀疑和嫉妒

  • 为什么北伐军在2年内就能打败80万的北洋军阀?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伐军和北洋军谁强,北伐战争有谁是北洋军,北伐时北洋军兵力

    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份诏书代表着历经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土崩瓦解,中华大地上也迎来了宪政的曙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数次易手。中华再次被各方军阀割据。 为恢复中国统一的局面,第一次“国共合作

  • 《天下长河》两次犯错却不用死,康熙对于振甲的包容,是万民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明君爱忠臣,这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于振甲确实迂腐了些,但他可是皇帝亲手提拔上来的人,有他治理黄河,先不说会不会治,反正以后没有贪官能河道上拿走一分钱,可惜于振甲辜负了皇帝的信任,终究以黄河溃决的0分卷子收场了。本以为皇帝会大发雷霆,像三省闹灾一样,对于振甲予以心灵上的惩罚,可他却说了一句,黄

  • 沉默124年后,被打捞的军舰上找到74颗子弹,北洋水师沉冤得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洋水师炮弹不响之谜,北洋水师军舰什么时候打捞上来的,被打捞上岸的北洋舰艇

    当初清政府耗巨资培育北洋水师的兵力和武器配备都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况且有政府每年都对其发放400万白银进行扶持。但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北洋水师却在甲午中日战争里败北,难怪会被人猜忌北洋水师是因为怕死不敢与日作战良久,但当北洋水师的军舰被打捞起来时,却印证了事实并非如此。当时的中国犹如一块蛋糕,清政府的无

  • 康熙年间我国有1900万人,怎么到了乾隆年间就3亿多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年间历史事件,康熙出生到死亡的年代,康熙年间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康熙年间的人口是一千九百万,而乾隆年间却有三亿人口,这个增长速度的数字乍一看是不是很夸张呢?有些网友就提出了疑问,小编告诉大家,其实康熙年间统计的一千九百万只是口丁人数,即赋役义务的男性,而不是总人口的数量,按照当时对于口丁比的定义,实际上康熙年间的人口数量达到了九千一百万,已经接近一亿了。而如此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