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记载,刘伯温自幼便天资好学,12岁考中秀才,因此被乡民称为神童。当刘伯温17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程朱理学,同时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一时间,刘伯温在家乡可谓十分出名。1333年,刘伯温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只是,刘伯温因元代末年仕途多舛,先后三次辞官回乡,后来他索性过上了半隐居的闲散日子。
直到1360年,在朱元璋多次拜访下,刘伯温才又重新出山,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不知道是朱元璋有幸遇到了刘伯温,还是刘伯温有幸遇到了朱元璋,此后,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多次谋划下先后消灭各路起义大军,以及攻破元朝完成明朝统一大业,而刘伯温也在历史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世人称之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可见,刘伯温在历史中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只是,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的刘伯温,最终的结局却不免令人唏嘘。1375年5月16日,刘伯温因病去世,享年65岁。虽然史料给出了刘伯温的死因是因病去世,但按照当时的局势来看,刘伯温的死因却大有蹊跷。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历史中出了名的疑心重的皇帝,这也造成了他建立明朝之后广杀功臣之举。历史中著名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至今是朱元璋的诟病,有声音说朱元璋广杀功臣是为了以防功高盖主,统治地位遭到威胁,也有声音说朱元璋广杀功臣为了给太子朱标铺一条平整的路。不过,在刘伯温去世前,其已经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于情于理,刘伯温对朱元璋毫无威胁,他的死是否跟朱元璋有关系呢?
资料记载,1375年,刘伯温感染了风寒后,朱元璋曾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前去看望,而刘伯温吃了御医开的药后,非常难受。当刘伯温再次见到朱元璋时,刘伯温曾委婉说出了胡惟庸带御医看自己的情况,但朱元璋却只是说了几句安慰他的话。刘伯温听后非常心寒,同年三月,刘伯温告老还乡。
对此,不少人称,刘伯温的死可能跟朱元璋有关,如若朱元璋没有想谋杀他的心,其在刘伯温说出御医开的药有问题时,不可能仅仅是说几句安慰的话。至于朱元璋为何要杀了刘伯温,自然是统治者为政权免去后顾之忧。而胡惟庸和刘伯温本来就是死对头,借胡惟庸之手除掉刘伯温不失为一可行之计。
虽然至今没有实证验证这个说法,但不少人表示认同。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