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举落榜,荐举遇冷,杜甫饥不择食求人推荐,险些惹来杀身之祸

科举落榜,荐举遇冷,杜甫饥不择食求人推荐,险些惹来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93 更新时间:2024/2/2 12:47:25

在唐代,一个人要进官场,除了世袭以外,有三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即可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书,希望以才华获得垂青;三是通过达官显贵的推荐走上仕途。

杜甫这三条路都走过,跟杜甫一样伟大的李白,走过两条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杜甫参加过两次,第一次没考上,第二次被玩弄,当时李林甫为相,举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试,一个都没有录取。李林甫向皇帝报告说“野无遗贤”,就是民间已经没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经选尽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书,前后上了三次,写的都是赋,第一次写的是《雕赋》,送上去就没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礼赋》,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贤院,后来又让写了几篇文章,送到有关部门等候选用,结果也没了消息。第三次写的是《封西岳赋》,也是泥牛入海。

这条路又没走通,杜甫就开始走第三条路,就是找有权势的人推荐自己,当时李白都是走这条路,也是没走通。讽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权贵都没人理他,后来玄宗听了道士吴筠的推荐,竟然进入翰林。

这条路其实不好走,当官的人把你推荐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给挤掉了,所以都不愿意推荐。这个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欧阳修,就推荐了好多人,苏轼父子、王安石、曾巩都经他推荐过。北宋政治比较开明,而李白杜甫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弄权的朝臣太监,根本不想让其他人进入官场。

杜甫跟李白一样,到处找人推荐,写诗写文赞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后推荐给朝廷,但是吃闭门羹是经常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就饥不择食了。开始选择的推荐人,都是品德比较好,名声比较好,又有学问的人,后来,只要是权贵,就是心里瞧不上的,也一样写诗呈上去,希望能得到重视,进而得到推荐。

就这样,杜甫结识了比他小14岁的严武。严武也是文人,诗写的挺好,所以跟杜甫能走到一起,两人虽然也有不睦的时候,但交往了一辈子。严武因病死亡后,杜甫很悲痛,写了好几首悼念他。

杜甫跟严武走近,是因为当时的宰相房琯,二人都是房琯的人。房琯失势后,严武不到二年卷土重来,而杜甫因为处于底层,根本就没有机会,人家也看不到他。杜甫在48岁时,严武第二次入川任剑南节度使,领成都尹。严武第一次入川时,杜甫还不在成都。这段时间,严武跟杜甫关系特好,对杜甫照顾有加。

但是,时间不长,玄宗和肃宗相隔半个月都死了,严武被朝廷调去为两个死鬼皇帝修陵墓。这时候高适入川接替剑南节度使。本来,高适跟杜甫李白关系特别好,杜甫33岁李白44岁那年,曾跟高适一起游玩一起喝酒十几天,无话不谈,关系十分密切。

但是,后来因为李白入幕永王李璘王府,肃宗跟永王矛盾爆发,李璘惨败身亡,李白无辜成了叛逆。而剿灭永王的统帅就是高适,所以,双方变成了敌对方。李白被捕下狱后,高适没有营救他。因为这个原因,杜甫和李白,跟高适之间矛盾很深,不再交往。

高适入川做节度使,杜甫就带着一家去了梓州,梓州的长官叫章彝,原本是严武部属,但是,跟严武不同。此人飞扬跋扈,一副军阀作风,人品也极差。杜甫此时真正的饥不择食,连这样的人也攀上了。杜甫此时已经五十出头了,自然是识得人的。但是,他求官心切,就管不了许多了。

据统计,为了得到章彝的推荐,杜甫写过十一首诗,极尽对章彝的赞美之词,这成为杜甫晚年的污点,颇受后人诟病。估计杜甫写了这些诗后,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读一遍,心里明明鄙视人家,还要那样吹捧赞美,这是很难受的事。我们来选几首看看杜甫对这位军阀是怎么吹捧的。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奉寄章十侍御》

章彝是扬州人,杜甫称赞他是淮海维扬的英才,有着扭转乾坤的雄才大略,训练的军队能够让鬼神敬畏。把一个飞扬跋扈为所欲为的军阀,跟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相提并论,说章彝深得民众敬爱,可以跟光武帝倚重的寇恂媲美。最后两句,把自己比成姜太公,希望章彝推荐自己。

而实际上,章彝这样一个军阀,在梓州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在国家危亡之际,屡屡组织大型狩猎,说不扰民,根本就没人相信。民众怎么可能对他敬爱,会像寇恂那样舍不得他走呢,应该是一直祈祷他早走早好吧。

关于章彝组织狩猎,杜甫也写了诗来赞美,诗里也稍微带了那么一点讽喻,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罴峞垂玄熊。东西南北百里间,仿佛蹴踏寒山空。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这次狩猎是什么时候?是天子不在咸阳宫,不在咸阳宫去哪了呢,因为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陕州了。这这样的时候,动用部队,夜发猛士三千人,发起如此浩大的狩猎行动,显然不是时候。但是,杜甫却大加恭维,赞美章彝有前贤之风。虽然有“得不哀痛尘再蒙”这样的句子,微微进行了讽谏,但主要是在歌颂这样的活动,描写壮观的场面。

按照杜甫对下层人民的态度,是肯定反对这样的狩猎的,心里是不愿看到这样的场景的,但是,为了得到章彝的推荐,真的不管不顾了。

不过,杜甫跟章彝的蜜月期并不长,因为他也知道,跟这种人在一起,时刻都充满危险。再说,章彝一直也不表态推荐。既危险又失望,所以杜甫决定离开。他准备出陕,另寻别处。但是,他没走成,因为这时候,严武又回来了,还是剑南节度使,高适因为屡屡失地,被调走,严武第三次入川。

杜甫太高兴了,赶紧去投靠严武。严武也特别高兴,这次向朝廷推荐,杜甫在严武府里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唐朝的官员,根据大小,赐不同颜色的鱼袋,一眼就可以看出官阶,跟现在的军衔一样。

杜甫终于做了干部,还有了鱼袋。所以,后来称杜甫为杜工部,就是从这里来的。但是,杜甫在严武这里做官时间并不长,还险些惹来杀身之祸。

原来,章彝跋扈成性,不把严武放在眼里,多次违反军令,自行其是,被严武抓起来了。因为杜甫写了那么多诗称赞他。从这些诗里看到的是,杜甫跟章彝交情过密。本来,这也不会令严武动杀机,但这中间发生了一件事。

就在章彝被抓后,严武安排了一个酒局,杜甫也在场。因为喝酒多了,杜甫就开始乱说话。平常,杜甫对严武很尊重,严武也很尊重杜甫。而这一天,杜甫喝多了,因为他比严武大十四岁,就托大了。

喝多了,就躺到了节度使的床上,这本来就犯了大忌。杜甫呢,还瞪着严武说:“严挺之乃有此儿”。直呼严武父亲的名字了,这在古代是极为不尊重的行为。所以严武当时就不高兴了,直接就准备把杜甫和章彝一起宰了。

这时候,严武的母亲听到了风声,她对杜甫挺崇拜的,知道杜甫大才,生怕儿子杀了贤才,所以赶紧赶来了,设法救了杜甫。怎么救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严母劝说了儿子,严武一笑泯恩仇。一说是严母偷偷把杜甫带上节度使府后面,弄来了一条小船,杜甫得以脱逃。

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杜甫跟严武的交情深厚,不会因为一句话就杀了杜甫的。杜甫确实在严武这里只干了半年多就离开了。但是,杜甫离开后,跟严武并没有断绝关系,而是一直都有联系,直到严武因病身亡。

而且,得知严武死讯后,杜甫放声大哭,后来,杜甫写了《八哀诗》,悼念他心目中最尊敬的八位人物,其中对严武的评价最高,把严武比作诸葛亮,比作贾谊,比作颜回,反复咏叹,真正的一往情深。所以,严武肯定不是真的想杀杜甫,杜甫也知道了自己的冒犯,所以不如离开。即使是离开后,严武对杜甫还是经常照顾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杜甫跟章彝有一段蜜月期,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真心的,不过是想得到推荐,饥不择食,病急乱投医罢了。但是,杜甫跟严武的友谊是贯穿终生的,跟他与李白一样。在杜甫的生命中,李白和严武,是最重要的人,没有人比这两人更重要了。

我们对于古人,不能苛求他们尽善尽美,即使是杜甫违心地吹捧章彝,也只是一种手段,想通过这条路出仕报国,从骨子里,杜甫不会跟这样的人同流合污。杜甫成为伟大的诗人,跟其做人也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他所做的我们不看好的事,我们可以选择无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杜甫的诗,那是一个时代的高峰,跟李白双峰对峙,至今无人能超越。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新唐书》

2、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版权说明:

本文为史上文人那点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保留追究侵权的权利。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您的每一个点赞、每一次转发、每一条评论,都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最热情的鼓励

更多文章

  • 狡兔死走狗烹?李治怒贬两位宰相,武媚娘心生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治临死前对媚娘说的话,媚娘头疼晕倒李治怀中,武则天秘史媚娘与李治吻戏

    李义府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被另一位宰相杜正伦抓住了把柄。不过,杜正伦当时并没有发作,仅凭这种案子还扳不倒深受李治和武媚娘信任的李义府。2年前,李义府曾因卖官鬻爵被杜正伦告发,却因皇帝李治偏袒,不仅没有被罢官去职,还从副宰相升为众相之首。为了扳倒这个大唐蛀虫,杜正伦隐忍不发,终于再次找到李义府卖官鬻

  • 古人看古代王朝疆域,明朝人认为汉朝最大,唐朝和明朝相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汉朝明朝哪个强,汉朝皇宫大还是唐朝皇宫大,唐朝和汉朝的思维导图

    古代王朝的疆域面积问题发展到今天的确也是一个十分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至少在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进入到中国引入经纬度知识之前的我们都是没有对于天下地图的记载的。不同朝代的面积和实际控制的疆域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今天的我们看到了,就连明朝时候的中国人都看到了,他们认为大

  • 武则天当皇帝时已经67岁,为何还要蓄养一大批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多大年龄当皇帝,武则天是命中注定当皇帝的吗,武则天是多大岁数当的皇帝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那时候的她已经是67岁高龄的老人了。众所周知武则天有很多男宠,例如薛怀义、沈南蓼、张易之等等,但是武则天到底有多少的男宠,谁也无从知晓了。据历史上记载武则天后期生活糜烂程度相当大,后宫规模不亚于男皇帝们的三宫六院。那么问题就来了,已经快70岁高龄的女性,为什么需要这么多

  • 正值妙龄的杨玉环,和李隆基双宿双飞十多年,为什么没有怀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玉环嫁给李隆基时多大,刘威版李隆基和杨玉环吻戏视频,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

    第一,李隆基岁数过大,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首先要明确的是,李隆基的生殖能力很强,在遇到杨贵妃之前,已经有了30个儿子,29个女儿。再来看李隆基的年龄,当时已经52岁了。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年龄太大了,虽说男人五六十岁仍具有生育能力,但是精子质量已经没法和年轻时候比了,想成功受孕的几率降低了很多;另一方

  • 从平民草根到一代帝王,三起三落,隋文帝逆袭靠的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评析隋文帝的一生,历史对隋文帝评价,历史上的隋文帝的生活

    上回我们讲到,著名的长安膏粱子弟,少年郡王宇文恺有一个心愿,他想当北周最好的建筑师,建造出流芳百世的建筑。前不久,他的风水建造之道轰动长安,引起了周武帝的主意。周武帝想让他造一幢神秘的房子,只画设计图就行,别的不用多问。宇文恺画的这张设计图,设计精妙,气势恢宏,可有一个缺点,窗户设计的很小。这是周武

  • 隋三征高句丽失败后,后者到底有多狂?看看唐朝使节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三征高句丽,唐太宗三征高句丽胜了吗,唐太宗三征高句丽用了多少人

    观察之后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高句丽国虽小,野心却很大。四郡故地,多次窥视中华,不断在辽东地区制造混乱,给中原王朝极大压力。尤其是在隋朝灭亡后,整个东北亚,当属高句丽最为猖獗。高句丽究竟有多狂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在最初与隋的战争中,高句丽人最喜欢用被俘隋军的头颅做京观,以此达到羞辱汉人、耀武扬威的目

  • 甘肃出土石碑,碑文揭露李世民为何这么容易杀死李建成,颠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杀兄逼父的夺权手段,确实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唐太宗也因此备受后世争议。值得一说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的整个夺权过程都太过容易,为何李世民可以带着800士兵轻松直抵宫中?关系彻底恶劣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可能不阻拦。而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过程也太过容易,这是为何?这还得源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

  • 剑圣、剑仙、剑祖!载于独异志上的飞剑之术,难道唐朝存在修真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平安 飞剑 剑仙,小说里的剑仙脚踩飞剑,历史上剑仙

    文丨舞雩每个热爱武侠的人心里都有一个剑圣。他也许白衣胜雪,面目冷峻,仙迹缥缈;他也许红衣如火,嫉恶如仇,仗剑天涯。他剑术超神,视剑如命,他终身与剑相伴,孤绝而寂寞……总之,作为百兵之君的剑,从古至今一直承载着华夏儿女武之一道上的浪漫。那么,历史上哪个朝代最能以剑为代表。/剑术的发展一般来说,剑最早出

  • 李世民51岁就死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做了皇帝后,沉迷声色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直接原因:丹药中毒李世民晚年患上了一种病叫痈疮,这是服了丹药才会有的表现,方士说成是排毒起了效果,实际上是中毒了。当时恰逢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而且仗打了不算顺利,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虽然一直在调养,但是时好时坏,身体素质也已经不能跟往常相比,回到长安之后,大量的使用丹药,因为李世民也想像秦始皇跟汉

  • 隋炀帝暴虐无道,为何还被李世民崇拜,被誉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抛开成见,所谓的暴君隋炀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我看来,这位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绝对不是史料中那般无道。隋朝气数何其短,后世的唐对隋炀帝犯的错误难免有一番添油加醋,因此我们只得从一些细节来看待隋炀帝。隋朝大业五年,朝廷已经登记的户口共计八百九十五万,远超盛唐贞观十七年时的三百万户。要知道,在生产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