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原因:丹药中毒
李世民晚年患上了一种病叫痈疮,这是服了丹药才会有的表现,方士说成是排毒起了效果,实际上是中毒了。当时恰逢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而且仗打了不算顺利,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
虽然一直在调养,但是时好时坏,身体素质也已经不能跟往常相比,回到长安之后,大量的使用丹药,因为李世民也想像秦始皇跟汉武帝一样,被世人称为千古一帝。在此之前他也嘲笑秦皇汉武迷恋丹药。可是在生死问题上,李世民也误入歧途,认为靠丹药延长寿命,完成宏图伟业。然而无数事实表明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延年益寿的仙丹,所以李世民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服丹药而亡。
说完李世民死亡的直接原因,再来说说其他潜在诱因,大致分为四个:
战斗旧伤复发。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
李世民可不像其他王朝的皇子一样含着金钥匙,他非常具有军事才能。同时打仗并不是过家家,而是要用生命去拼的。所以李世民一生中不论胜负,他总是冲在前面,也是一位猛将,年轻时就是个拼命三郎。记得李渊被起义军包围时,李世民冲锋陷阵,救出自己的父亲李渊。
同时在李世民十八岁时中箭,于是发怒杀出一条血路。像这种战斗负伤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秦琼就因为屡次在战场上受重伤,养了十二年的病还是死了。
除了战场上的冲锋以外,饮食作息不规律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影响。饮食不规律或者睡眠质量有问题,都是对身体有非常大的伤害。为了夺取胜利,什么夜袭,八百里急行军,都是对身体有着很大的负荷。在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需要主帅精力高度集中,这也是在透支生命的一部分。长期饮食不规律,胃病也就来了,所以整个人由内到外都是病。
所以当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那根绷得很紧的弦突然松了,那口气泄了,疾病就很容易找上来,最终52岁病逝也是有可能的。
政务繁重,身心俱疲。据《贞观政要》记载: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
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来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从李渊手上接过唐朝的大旗,当时恰逢战争结束,百废俱兴。为了当好这个皇帝,李世民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人,半夜都想着老百姓的事情。即便到了晚年时期,李世民依旧保持着高负荷,这个时候李世民积极性有所下降,但是架不住手底下的忠臣魏征天天在他耳边唠叨:要时刻保持警惕,不然你就是昏君臣,大唐就没有未来之类的话。
李世民一听,这怎么行,于是只能紧绷着神经,继续忧国忧民。然而有句话刚过易折,这也就导致了李世民51岁就暴毙的可能因素之一。
太子李承乾造反,晋阳公主病逝,李世民备受打击。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然而却让人想不通的事,太子造反了!但是李世民仔细想想,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李世民的皇位也是这么来的,李承乾敢这么做,因为后边有李泰一直看着东宫太子的位置。这就给李承乾非常大的压力,于是索性就造反了,当然最后被李世民镇压了,这对李世民打击挺深。
李世民的爱女晋阳公主,是李世民亲自抚养的,可见在李世民心中晋阳公主的地位有多重要。然而天不人愿,晋阳公主死了,李世民白发人送黑发人。为此,李世民茶不思饭不香,
自己宠爱的一儿一女,都死了,这导致了李世民身体有郁疾,最后51岁就死了也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李世民身体被掏空,沉迷声色史书也有记载,李世民也是好色之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四弟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封为妃子。据说这杨氏长得非常好看,有闭月羞花之容,于是李世民还让杨是给自己生了孩子。这在实行儒家礼制的封建社会,这关系是乱的,是应该被所有人诟病批判的。
所以说从这点可以看出,李世民有点饥不择食,身体被掏空也很正常,精气神外泄严重,51岁病逝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上很多事情虽有很多争议,李世民到底怎么死的,我们只能相信并且依靠史书的记载。当然在长生不老的诱惑之下,李世民或许也是顾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