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51岁就死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做了皇帝后,沉迷声色吗?

李世民51岁就死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做了皇帝后,沉迷声色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06 更新时间:2023/12/20 7:48:04

直接原因:丹药中毒

李世民晚年患上了一种病叫痈疮,这是服了丹药才会有的表现,方士说成是排毒起了效果,实际上是中毒了。当时恰逢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而且仗打了不算顺利,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

虽然一直在调养,但是时好时坏,身体素质也已经不能跟往常相比,回到长安之后,大量的使用丹药,因为李世民也想像秦始皇跟汉武帝一样,被世人称为千古一帝。在此之前他也嘲笑秦皇汉武迷恋丹药。可是在生死问题上,李世民也误入歧途,认为靠丹药延长寿命,完成宏图伟业。然而无数事实表明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延年益寿的仙丹,所以李世民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服丹药而亡。

说完李世民死亡的直接原因,再来说说其他潜在诱因,大致分为四个:

战斗旧伤复发。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

李世民可不像其他王朝的皇子一样含着金钥匙,他非常具有军事才能。同时打仗并不是过家家,而是要用生命去拼的。所以李世民一生中不论胜负,他总是冲在前面,也是一位猛将,年轻时就是个拼命三郎。记得李渊被起义军包围时,李世民冲锋陷阵,救出自己的父亲李渊。

同时在李世民十八岁时中箭,于是发怒杀出一条血路。像这种战斗负伤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秦琼就因为屡次在战场上受重伤,养了十二年的病还是死了。

除了战场上的冲锋以外,饮食作息不规律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影响。饮食不规律或者睡眠质量有问题,都是对身体有非常大的伤害。为了夺取胜利,什么夜袭,八百里急行军,都是对身体有着很大的负荷。在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需要主帅精力高度集中,这也是在透支生命的一部分。长期饮食不规律,胃病也就来了,所以整个人由内到外都是病。

所以当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那根绷得很紧的弦突然松了,那口气泄了,疾病就很容易找上来,最终52岁病逝也是有可能的。

政务繁重,身心俱疲。据《贞观政要》记载: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

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来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从李渊手上接过唐朝的大旗,当时恰逢战争结束,百废俱兴。为了当好这个皇帝,李世民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人,半夜都想着老百姓的事情。即便到了晚年时期,李世民依旧保持着高负荷,这个时候李世民积极性有所下降,但是架不住手底下的忠臣魏征天天在他耳边唠叨:要时刻保持警惕,不然你就是昏君臣,大唐就没有未来之类的话。

李世民一听,这怎么行,于是只能紧绷着神经,继续忧国忧民。然而有句话刚过易折,这也就导致了李世民51岁就暴毙的可能因素之一。

太子李承乾造反,晋阳公主病逝,李世民备受打击。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然而却让人想不通的事,太子造反了!但是李世民仔细想想,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李世民的皇位也是这么来的,李承乾敢这么做,因为后边有李泰一直看着东宫太子的位置。这就给李承乾非常大的压力,于是索性就造反了,当然最后被李世民镇压了,这对李世民打击挺深。

李世民的爱女晋阳公主,是李世民亲自抚养的,可见在李世民心中晋阳公主的地位有多重要。然而天不人愿,晋阳公主死了,李世民白发人送黑发人。为此,李世民茶不思饭不香,

自己宠爱的一儿一女,都死了,这导致了李世民身体有郁疾,最后51岁就死了也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李世民身体被掏空,沉迷声色史书也有记载,李世民也是好色之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四弟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封为妃子。据说这杨氏长得非常好看,有闭月羞花之容,于是李世民还让杨是给自己生了孩子。这在实行儒家礼制的封建社会,这关系是乱的,是应该被所有人诟病批判的。

所以说从这点可以看出,李世民有点饥不择食,身体被掏空也很正常,精气神外泄严重,51岁病逝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上很多事情虽有很多争议,李世民到底怎么死的,我们只能相信并且依靠史书的记载。当然在长生不老的诱惑之下,李世民或许也是顾不了多少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暴虐无道,为何还被李世民崇拜,被誉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抛开成见,所谓的暴君隋炀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我看来,这位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绝对不是史料中那般无道。隋朝气数何其短,后世的唐对隋炀帝犯的错误难免有一番添油加醋,因此我们只得从一些细节来看待隋炀帝。隋朝大业五年,朝廷已经登记的户口共计八百九十五万,远超盛唐贞观十七年时的三百万户。要知道,在生产力低下

  • 唐朝的公主为何最难出嫁?最后一个原因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昌平公主,唐朝好男人和公主约会,唐朝女子出嫁化梅花妆

    相信大家突然一看到这句话,就会觉得很纳闷,公主历来被认为是千金之躯,是世间所有男人都想竞逐的对象,一旦成为公主的驸马,那就和“鲤鱼跃龙门”一般,身价立马翻好几十倍,那为何唐朝的公主却是如此的特例呢?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本人进行了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门

  • 如果朱棣学习李世民逼父退位,明朝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就功绩而言他仅次于父亲朱元璋,政治上他设立内阁与东厂,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他五次亲征蒙,为王朝开疆拓土;文化上他编修《永乐大典》,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朱棣统治期间,国富民强,文化昌盛,史称“永乐盛世”,这一切都展现出朱棣的雄才伟略。不过比起唐太宗李世民,朱棣还是略逊

  • 杨玉环受唐玄宗专宠,为何一直没有子嗣?都是这两个习惯害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34年7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应邀参加。期间,咸宜公主的弟弟寿王看上了她,唐玄宗当年就下旨册封她为寿王妃。后来,唐玄宗也看上了她的美貌,将其纳为己有。事实上,杨玉环为了保持美貌,一直在吃各种能美容养颜的东西。除了常见的荔枝和人参等东西外,她还吃一种叫“息肌丸”的东西。息

  • 唐朝最狂妄的太监,不仅睡了皇帝的女人,还顺势灭掉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十大太监排名,唐朝太监刘克明,唐朝有太监吗

    这个太监名叫刘克明,他的父亲叫做刘光,熟读唐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大太监,在唐穆宗时期,刘光权力熏天,他利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养子刘克明成功混入皇宫之中,在刘光的指示下,刘克明并没有经历宫刑,毕竟他自己有过那种悲惨的经历,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经历。刘克明被刘光安排到了皇子李湛的身边,两个人年纪相仿,自

  • 身为唐玄宗的儿子、杨玉环的前夫,李瑁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与李瑁有无子女,唐玄宗跟杨玉环的故事,李瑁杨玉环秀恩爱

    世人对于唐玄宗李隆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李隆基是个明君,因为他曾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守护住李氏的江山,上位后又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有的人认为李隆基是个昏君,因为他在执政后期慵懒懈怠,并且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佞之臣,致使“安史之乱”爆发,唐朝

  • 武则天代儿子李旦摄政,下令改元换旗,这背后藏着什么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为啥不立李旦,武则天杀李旦两个妃子,李旦武则天关系

    昔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曾言“崤涵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以表明他抛弃鲜卑传承、融入中原文明的决心。武则天用“光宅”作为新年号,这是表明要和大唐延续了66年的国祚割裂啊!如果说选用“光宅”二字只是巧合,可是,大唐的旗帜是按照“五行德运”来的。除非大唐被取代才会换旗帜,武则天要换龙旗

  • 渤海国古城在俄罗斯发掘,唐朝诗人温庭钧有诗为证,这里曾是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温庭钧九皇子知乎,宋安然温庭钧,温庭钧宋安颜免费阅读

    唐朝诗人温庭钧本人是花间派诗词的创始人之一,他诗词大部分都是以记录宫廷之中贵族生活为主,讲究的就是一个奢侈浮华艳丽无双。根据历史记载他曾经担任过唐朝朝廷之中的国子祭酒,到今天就是大学校长的位置。当时他曾经负责送渤海国王子回到故土,一首诗词远隔千年,但依旧表明了在7世纪的时候,位于海参崴以北地区的渤海

  • 西安发现隋朝墓葬,石棺刻着“开者即死”,专家打开后惊喜万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安隋朝石棺图,九岁女孩石棺开启视频,洛阳市白马寺董村石棺

    因此,李静训从小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人上人的生活。虽然杨丽华溺爱她,但该学的规矩一样不能少。在宫女的教导下,李静训从小行为举止有礼,气质跟后宫中的公主差不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女,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8岁。她去世后,杨丽华十分悲痛,下令厚葬李静训。为了保护李静训的墓,不让盗墓贼光顾,杨太后

  • 安史之乱虽被平定,却留下“后遗症”,以至于唐王朝成了空架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安史之乱相关资料,朱温灭唐和安史之乱有什么关联,安史之乱最终被谁平定

    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一个表面原因,就算没有这一个安禄山,也会有下一个“安禄山”,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制度的缺陷,唐朝直到灭亡都无法平衡内重臣与外重臣之间的关系。拿节度使来说,军政大权揽于一身,一个节度使就相当于一方军阀,越到后面势力越强大,朝廷根本压不住。可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制度缺陷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