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有哪些主战派,在蜀汉中承担怎样的角色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有哪些主战派,在蜀汉中承担怎样的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00 更新时间:2024/1/19 16:51:21

其实在诸葛亮时期,就已经出现反战派。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反战派根本不足以撼动北伐事业。而诸葛亮去世之后,反战派的声音变得愈加的清晰洪亮,给主战派人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随着蜀汉长期北伐不见成效,反战派的人物也越来越多,甚至包括廖化、张翼这样的宿将。不过即便出现一片反战派的声音,蜀汉中仍然有一些坚持北伐不动摇的主战派,挑起北伐的事业。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些主战派。

激进的蒋琬:被枪毙的东进计划

蒋琬的形象是一个老实人。有个叫杨戏的部下经常无视蒋琬,蒋琬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对;还有一个叫杨敏的部下骂蒋琬做事糊涂,不如诸葛亮等前人,蒋琬说他说得太对了,我可不就不如诸葛亮嘛。后来这个杨敏倒了大霉,获罪入狱,蒋琬也没有落井下石。而且蒋琬也不贪恋权势,在自己身体问题很严重的时候,将益州刺史的职位让给接班人费祎,甘心让权。可以说蒋琬是纯粹的以德服人。

不过在北伐的事业上,蒋琬却表现得十分激进,还要超过诸葛亮。在失去荆州这个对曹魏的另一个发力点之后,诸葛亮也不能执行自己提出的《隆中对》了,没有那个条件,咱们还是安心打陇右吧。所以诸葛亮三次准备比较充分的北伐中,一伐、四伐都是进攻陇右,五伐虽然出兵关中,但是计划还是切断关中到陇右的联系,结果被郭淮破坏,所以才把目标放在司马懿的主力上。

到了蒋琬执政的时期,蒋琬说再这么打不行,后勤运输实在是太难走。于是他想出一个计划,利用水兵沿汉水进攻魏兴郡、新城郡(就是常说的“东三郡”,汉中平原以东到荆州的一个区域),再把襄阳给拿下,不就能重新回到《隆中对》上了吗?不过这个计划实在是太过冒险,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不遑多让。且不说蜀汉在仓促之间上哪里找那么多有水战经验的军队,顺流而下一旦作战失败,撤退的困难将会是蜀汉士兵的噩梦。君不见刘先主东下伐吴之事乎?所以蒋琬船都开造了,这个计划也被蜀汉枪毙了,还是老老实实打陇右。

圆滑的陈祗:长袖善舞的政客

陈祗这个人物没有蒋琬、费祎、董允、姜维那样有名,不过在一段时间里,确实是蜀汉的炙手可热的人物。陈祗是蜀汉的尚书令,虽然尚书台的权重是很大,不过上面还有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费祎,尚书令就是个弟弟。费祎被刺杀,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姜维,毕竟费祎是个有名的鸽派,总遏制姜维北伐,把他干掉了,姜维就能放开手脚了。然而费祎被刺不仅仅是姜维获利,还有这个陈祗(当然小编并没有说陈祗刺杀费祎,只是表达这个意思)。

虽然姜维也以卫将军录尚书事(后来进位大将军),不过姜维这个人一是在蜀汉没有人脉,二是他还得出去找曹魏干架呢,哪有功夫管政治上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期,陈祗在朝中的权重要比姜维高。陈祗也尽可能支持姜维的北伐事业,他还因此和反战派(后期进化为投降派)的谯周吵了一架,不过谯周没有什么权重,撼动不了陈祗和姜维,只能气得回家用笔杆子抒发自己的不满。有了陈祗的支持,姜维才能够频繁地进行北伐,几乎每年都要到曹魏境内浪一圈。

陈祗是真心支持姜维北伐吗?其实这个是有待商榷的。首先陈祗是费祎提拔上来的,费祎又是一个十足的鸽派。根据这个来推测,陈祗在当时很有可能也是一副鸽派的面貌;等到费祎被杀后,他又成为妥妥的鹰牌。估计谁是上司就跟谁走。而且支持姜维对自己也有好处,姜维出去打仗,就干涉不到政事了。所以陈祗这个人物是很圆滑的,在《三国志》中的评价也不太好。

悲壮的张嶷:带病上阵,战死沙场

蜀汉有一块地区非常难以控制,就是南中地区,因为道路悬远、风俗差异、对南中地区的征募税收,以及对蜀汉统治的不认同感,总而言之南中地区多次发生叛乱。诸葛亮南征只是勉强保持南中地区的安稳,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这方面问题,还是有一些蜀汉将领坐镇南中地区,和叛军进行交战。张嶷就是这样的蜀汉将领,他出任越巂太守十五年,陆续诛杀、降服冬逢、隗渠、李求承、狼岑、狼路、狼离等渠帅,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南中的安稳,恢复越巂郡到成都的旧道,可以说功绩显著,不过也得了严重的风湿病,需要拐杖才能起立。

张嶷申请回成都养老得到通过。可是在延熙十七年(即公元254年)的时候,曹魏的狄道长李简向蜀汉投降(可能与同时期曹魏内部的“嘉平之变”有关系),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诈降,不过张嶷笃信李简的投降,大力支持姜维北伐,而且自告奋勇上阵杀敌。结果在这一次北伐中,蜀汉获得了胜利,斩杀曹魏讨蜀护军徐质,迁徙曹魏三县居民回蜀汉,但是张嶷却战死沙场,完成自己“若有未捷,杀身以报”的承诺。

孤独的姜维: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终于说到姜维了,这也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在陈祗去世后,董厥、樊建、诸葛瞻等反战派人物走上政治舞台的中心。这让姜维非常难受。上面也提到过了,姜维在蜀汉没有根基,没有自己的势力,虽然有录尚书事的头衔,但对蜀汉政治的影响力十分微弱。缺乏陈祗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换上来一批强有力的政敌,姜维的北伐事业立刻陷入低迷的状态中。这一点从陈祗去世前后几年的北伐频率中一目了然。而诸葛瞻等人还要上表用右大将军阎宇替代姜维的位置,夺取姜维的兵权,这也导致姜维长时间不敢回成都。

为什么说姜维很有争议性呢?因为他为了北伐的需要,改动了蜀汉长期布置的防御。因为姜维手里面的兵也就那么多,而蜀汉后期的北伐基地又不在汉中。汉中留太多的兵,姜维拿什么北伐呢?另外改动汉中防御体系也有更利于歼敌的目的,把曹魏军队放进来,扎紧口袋,等他们要出去的时候再进行追击,歼灭敌人。

姜维的设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摊上一群不给力的队友。在蜀汉景耀六年(即公元263年),曹魏发动十八万大军伐蜀。姜维事先已经觉察到曹魏的动向,向刘禅请求增兵,结果被黄皓搅合了;钟会进入汉中平原,一开始也没能打破姜维布置的口袋,结果阳安关口出了一个二五仔——故武兴督蒋舒,帮助钟会攻克阳安关口,把口袋扎破,逼近成都平原;邓艾偷渡江油,江油的守将马邈也投降,把邓艾这支缺乏后勤、缺乏攻城器具的疲兵放入平原地带。一连串的人为的失误导致蜀汉最终的灭亡,姜维改动汉中防御,抽调汉中兵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蜀汉灭亡后,姜维仍然不死心,他与钟会接近,利用钟会的野心,教唆钟会杀死军中将领,自己如果再杀死钟会,就能完成这个难度堪比登天的复国大计。可惜姜维和钟会的做法点燃了火药桶,都被群情激奋的曹魏将士所杀,钟会的野心化为泡影,姜维也没有让日月幽而复明。不过这个复国的计划还是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小编认为无论姜维身上的争议如何,至少在这个时候,他的形象应该是熠熠生辉的。

小结

在蜀汉这些主战派人物中,张嶷只是一个郡守,而且长期在比较偏远的越巂郡,在蜀汉算不上位高权重;而蒋琬、陈祗、姜维都可以说是蜀汉高层。蒋琬是大司马录尚书事、益州刺史,政权、军权兼备,拥有开府的权力,除了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名望,基本上和丞相差不了多少;陈祗和姜维一主政治一主军事,彼此合作,也是主战派占上风的时期。所以即便有反战派的声音,蜀汉的北伐事业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等到陈祗去世后,政权被反战派控制,姜维握有军权可以自保,但不敢再贸然发动北伐,即便发动过一次北伐,也是草草收场的局势。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从蒋琬到姜维时期,蜀汉的反战派的声音确实是越来越高涨,也越来越有力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更多文章

  • 三国最牛的粮官,为曹操提供百万斤粮食,没有他曹操官渡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袁绍官渡决战视频,三国最厉害的人物曹操,三国志14官渡曹操开局

    他就是任峻。这任峻很早就开始更随曹操,而且是拖家带口的投奔曹操。曹操对于他的投奔也是非常高兴,还把自己的从妹嫁个了任峻,对他非常亲密信任。任峻虽然不会大兵打仗,但是搞后勤却是很有一套。因此曹操每次出征,任峻通常守在后方并且供给军队。但曹操同样面临着粮草供应不足的问题。如果是丰年还好,勉强能供应。但是

  • 此人曾几次告诫关羽,可惜关羽不听,如果听了,他结局不会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最怕的五个大将,老版关羽和新版关羽,睁眼关羽和闭眼关羽

    这段历史里有无数名人诞生和死去,他们或许前一章节里还是叱咤风云的将相之才,下一章节就沦为阶下之囚被人砍断了脖颈,只让人唏嘘历史的沉浮与不留情面。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武将关云长,关羽。他有着赫赫威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他的故事也被后世流传,谁都能说上那么几件。他甚至被

  • 未打官渡之战,袁绍其实注定失败,曹操早就露出实力和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官渡之战前曹操袁绍真实实力,袁绍打官渡完整视频,曹操袁绍战官渡读后感

    曹操的谋士对曹操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意思是劝曹操要杀掉刘备。曹操却回答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建安二年,曹操征张绣。张绣先投降,后又反复,曹操被圢了一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建安三年春,曹操再征张绣。刘表派兵援助张绣,曹军腹背受敌,又听到袁绍

  • 韩信宽恕了让他钻裤裆的屠夫,却让人看出他心胸狭窄,难忘旧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屠夫,屠夫给韩信收尸片段,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是谁

    有一日,韩信带着长剑从集市中走过,这位屠夫看他不顺眼,就想刁难他一番。他挡住韩信的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韩信说:“别看你整天带着一把破铜剑,一副侠客的样子。我是看出来了,你就是一个胆小鬼。如果不是,你就当着众人的面杀了我,否则,你就别想从这里过去。除非你从这里过去。”屠夫指了指自己的胯下,韩信也明白了

  • 诸葛亮否定魏延的计划,为何不派姜维赵云去街亭,而派马谡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以赵云的能力而言,他肯定是能守住街亭的,但他却肩负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率领偏师冒充蜀军主力,前去汉中牵制住曹真麾下的曹军主力。同时魏延也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前往陇右,震慑郭淮。一旦马谡守住了街亭,在两路蜀军(诸葛亮麾下大军和赵云的偏师)合围曹真麾下大军时,如果郭淮选择投降,那么魏延便率军接收陇右二

  • 曹丕又命曹植写《死牛诗》不能出现“死、牛”二字,结果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植七步成诗曹丕为何泪流满面,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

    既然如此,那就先来说说曹植的诗吧。谈起曹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从小便开始展露自己在诗词歌赋上的才华,也正因为如此,初期很受曹操宠爱。而那首广为后世流传的“七步诗”更是让他大放异彩。七步诗的形成其实起源于一个故事,历史上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魏文帝曹丕继位以后对自

  • 匈奴人和汉人血海深仇,匈奴人为何傻到让汉族俘虏在本族娶妻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是真的吗,匈奴娶妻风俗,匈奴人的屈辱史

    “匈奴”与“汉族”在历史上本就是水与火的关系,双方之间经常是战争不断,那么为什么匈奴人抓到汉人之后不把其赶紧杀死反而是优待他们,还让他们在本族娶妻生子,这样的“福利”未免也太好了吧,匈奴人已经“傻”到了这个地步了?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随着其势力不断扩大,屡次进犯汉朝。成为汉族的生存发展道路

  • 古代史最强军师排行榜,诸葛亮最多排第三,刘伯温凭特技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和刘伯温谁厉害,刘伯温诸葛亮墓完整版,刘伯温和诸葛亮哪个更聪明

    既然能够担任最强的称号,必然要有决定历史走向的影响力,同时又有流芳千古的美名。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比较,西周时期的姜子牙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姜子牙姜子牙是西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公元前1066年,他担任着伐纣大军的统帅之职。甚至有人说,西周的建立有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他。姜子牙是历史上最先把礼引入治国

  • 作为显学,墨家为何在秦始皇统一后彻底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灭墨家,秦始皇墓墨家机关,秦始皇统一后的电视剧

    墨家在战国时期地位出众,甚至于儒家齐头并肩成为显学,墨家创始人墨子,早年拜学于儒家,但儒家是文科,而墨子是典型理科生,专业不对口让他感觉处境尴尬。终于在战国时期决定独立,更尴尬的是墨家走向了儒家的对立面。儒家倡导对传统制度的继承,而墨子却坚定追求新的社会秩序。儒家是养尊处优的"士大夫",而墨家是胼手

  • 听闻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道出7个字,刘备听完立刻杀死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人与人之间是通过利益来进行来凝结的话,那么这样的关系往往是不够稳固的,只有通过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之间能够做到心意相通,那么才不至于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从朋友变成落井下石的敌手。历史上,有很多因思想观念一致而成为终身挚友的故事,其中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