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人认为是“童年最不幸的皇帝”,朱元璋的童年,经历了什么?

被人认为是“童年最不幸的皇帝”,朱元璋的童年,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3/12/16 7:09:49

对于朱元璋其人,大多数人的印象只怕还停留在他那标志性的“鞋拔子脸”上,至于其他的生平往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个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的血性男儿,连带着明朝的过往,在历史的迷雾中渐行渐远。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明朝,那我们就不得不将时间调回到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明史》对于这一天的记录可谓传奇,“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意思就是陈氏怀孕的时候梦见有个仙人给了她一粒仙药,然后等到要生产的时候整个屋子更是冒出红光,于是她就在一片“火光”中生了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赶走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

其实,这种“天降祥瑞”的一贯套路很多皇帝都用过,汉武帝刘彻出生前,他爸汉景帝就梦到了一只身裹祥云的红毛猪;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云端则出现了两条金色的巨龙。毕竟是“天子”,总要与众不同一点,更何况朱元璋本来就是布衣出身,身份已经够“低调”的了,出生再不“高调”一点,那这皇帝的位置又怎么坐得踏实呢?

撇开那些神乎其神的祥兆不谈,朱元璋的出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他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叫孤庄村的小地方。往上数好几辈都是贫农,到了朱元璋这一代更是穷得一干二净。

但是即便如此,朱家仍秉持着中国古代“越穷越生”的传统。朱元璋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就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再加上四个堂哥,朱元璋排行最小,前面的哥哥们已经把重一到重七都占了,于是到了朱元璋这里就叫“朱重八”。

当然,对于“朱重八”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是略有争议。在中国古代.下层百姓是没有正式名字的,只有上学了才会起学名,等做了官又会有官名。那么据考证,那些上不了学,更做不了官的普通人,有的就会用行辈做称呼,就如上文所说。

有的也会用父母年龄的数目之和做称呼,既可以是直接相加之和,也可以是相乘之和。以咱们的朱重八为例,重八即两个八,那如果按照父母年龄的数目之和做称呼这个说法,朱重八出生的时候朱父朱母的年龄相加要么直接是88岁,要么是64岁。

不过对此也有人质疑,如果按照年龄之和88岁来算,作为母亲的一方至少也是三十多岁甚至是四十岁,这样的高龄产妇在古代并不常见。这里且无论“朱重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总之朱重八这个人,他已经来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整个历史的轨迹。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小儿”,朱家也不例外。但是朱家太穷了,穷得根本养不起孩子,而朱元璋又自小多病,瘦得跟个麻杆一样。母亲陈氏心疼孩子,不想他再跟着自己过苦日子便“狠心”和丈夫商量把朱元璋送到寺庙去“避灾”,一来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吃饭的地方,二来则希望寺庙里的佛祖、菩萨能庇佑孩子。于是刚刚十岁的朱元璋就被送到了皇觉寺。

待了不到一年,因为在孤庄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朱家决定迁到西乡另谋出路,于是朱元璋就离开了寺庙。到了西乡,父亲给朱元璋找了个放牛的活,每天朱元璋的工作就是和几个伙伴给地主刘德放牛。

刘德对待这些放牛的孩子态度极差,高兴时会给点粮食,不高兴了随便找个理由就饿着他们。朱元璋十分讨厌刘德,却又没法反抗,只能咬牙忍着。好在,略有安慰的是,一同放牛的还有自己的好朋友们,也就是后来明朝的开国大臣们汤和、徐达和周德兴。

每天将牛赶到坡上吃草以后,几个小伙伴就开始了最爱玩的游戏,过家家。朱元璋向来是几个人中鬼点子最多的,他不喜欢像其他的小孩玩些将军打仗的游戏,他最喜欢的是扮皇帝。也就是他戴个野草搓出来的“皇帝帽子”用木头劈出几块板子当作大臣上朝用的笏板,然后一群小伙伴围着他三跪九叩,几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也许“一语成谶”这几个人的未来也就真如过家家一般,称帝的万人朝拜,为臣的建功立业。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中,朱元璋活到了17岁,这一年恰逢大旱最糟糕的是蝗灾和瘟疫也接踵而至。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母兄长先后染病,饥饿与病痛中,三哥去给别人当了上门女婿,整个朱家就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

既没钱又没地,朱元璋为了给亲人安葬,便和二哥到处去哀求,只希望能有人帮帮自己。后来有个姓刘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让朱元璋把他的亲人葬在自己的刘家墓地里。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这是后来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在写皇陵碑时对这一段经历的回忆。没有人知道,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在写下这句话时心里的想法,但是对于当时年仅十七的朱重八,这可是天大的打击。

走投无路之下,二哥决定要往外走,为自己也为了弟弟拼一把。走前他告诉朱元璋“一定要好好活着,等我回来!”在不舍中朱元璋又送走了自己最后的亲人。

独自一人,朱元璋又想起当初自己曾经待过一阵子的皇觉寺,于是他决定回皇觉寺当和尚。只是在这乱世中,和尚又哪里是那么好当的?刚人寺庙的朱元璋,是整个寺庙的小行童,每天明面上的工作就是扫地、上香、撞钟、洗衣......暗地里他还得给师兄们端茶、倒水、捶背。所有的大事小情都压在了朱元璋的身上。身体劳累也就算了,动不动还得挨顿骂。

大殿的蜡烛被老鼠咬坏了,朱元璋要被骂;寺院里养的鹅死了一只,朱元璋要被骂。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朱元璋在这一天一天的逼压下,不断蓄力,只盼有一天能喷涌而出。可惜老天没给他时间去爆发,因为没过多久皇觉寺就“关门大吉”了。

皇觉寺早就陷入僧多粥少的困境之中随着寺里的人越来越多,无奈之下住持高彬法师只能决定“罢粥散僧”,让寺庙里的和尚们去各处云游化缘。于是仅做了50天和尚的朱元璋又无家可归了。

浑身上下只有一瓶一钵的“贫僧”朱元璋决定往人多的地方走。走着走着他就从濠州一路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濠州,最后又回到了皇觉寺。

三年多名为云游,实则行乞的日子,让朱元璋见多了人和事,他看到了元朝统治下的黑暗,看到了普通百姓的艰苦,更看到了那些所谓的贵族富人的残酷。再次回到皇觉寺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傻小子,而是一个志在千里的少年郎。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安徽阜阳发动起义。次年,郭子兴孙德崖在濠州起义,朱元璋听到消息后内心十分激动,他也想参加起义,用自己的力量干一把,但是苦于不知该如何毛遂自荐。

正当这时,幼时一起放牛的汤和给朱元璋来信在信中,汤和先是列举了元朝统治的黑暗和残暴,然后又盛情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收到信的朱元璋,刚开始十分兴奋,终于等到了自己一展身手的机会了,但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冷静了下来。

这起义可不像是以前的“过家家”,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他开始害怕了。夜深人静,朱元璋想起了二哥走前说的“一定要好好活着”,又想起了当年接连死去的父母和兄弟。他恨元朝,但并不代表他要把生命也搭在这恨上,如果一个人连命都没了,其他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犹豫中,朱元璋迟迟没有给好友回信。

正当朱元璋在寺庙内纠结的时候,寺庙外早就乱成一团了。几十起暴动在元朝统治的区域接连发生。数百万人通过各种方法加入了起义军,元朝统治岌岌可危。为了稳定统治,元朝政府在各地大肆捉拿起义军。每个领导镇压起义军的官兵们身上都有任务,那就是必须抓到一定人数的起义军,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可起义军哪里是那么好抓的,为了交差,官兵就到处抓普通老百姓,抓到了随便扣个名字就当起义军给杀了。

这原本跟朱元璋没什么关系,但师兄却告诉他有人要将他曾收到起义军的信这件事告发给官府,这一下可把朱元璋逼上了梁山。去,有可能死不去,一定会死!朱元璋的内心开始动摇了,但他依旧拿不定主意。

他决定要去找好友周德兴,让他出个主意。周德兴一听,这种大事他哪里好做主,于是他想了想说:“要不我给你算一卦吧!”朱元璋同意了,算卦结果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朱元璋没听懂。周德兴告诉他,上天不让你留在原地,也不让你逃!朱元璋一愣,这意思就是非得起义不可!

朱元璋一咬牙,起义就起义,老天都说了起义,那就起义,大不了一死。于是,当天朱元璋收拾东西就往濠州去了。这一去,咱们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正式掀开了历史的帷幕,迎来了属于老朱家的灿烂春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元朝明朝地图北方上面都是一条直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和明朝地图,古代帝王群聊合集元朝和明朝,元朝跟明朝哪个地图大

    元朝版图过于庞大,很多时候占领的地区没有太大用处。我们中国历史五千年以来,要数面积最大的王朝还是要元朝第一,他是一个真正的世界线大帝国。但是这个元帝国占领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说蒙古人靠着骑兵和火炮征服了亚洲和欧洲,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在北方由于气候严寒,很多土地都不能种植东西,

  • 宋江身为梁山老大,本可逍遥快活,为何执意想要招安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为什么要一心招安,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宋江被哪个皇帝招安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将中原统一,而在这众多统一的朝代当中,宋朝的疆域可以说是最小的,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统一中原。并且当时朝廷重文轻武,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文化,所以宋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富庶朝代。但在那时候起义的人却很少,当时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不愿意出兵打仗,本身朝中武将就少,所以自然不愿打仗

  • 蔡京既能受到王安石的青睐,也讨得司马光的欢心,确实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安石 蔡京,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原话,司马光女儿王安石儿子

    与范仲淹、王安石相比,吕惠卿、曾布、吕嘉问、章惇和蔡京等人在个人操守和政治信念上有很大的差距。范仲淹和王安石虽然也是皇帝的臣子,但他们主动向皇帝上书要求变法,主要考虑的是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尽管这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利益。 为了使国家国运昌盛、长治久安,范仲淹和王安石二人在相隔15年的时间里,先后指出北

  • 蓝玉究竟挑动了朱元璋的哪根神经,使他成为兴起大案的突破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陈宝国版朱元璋杀蓝玉,蓝玉真的能打过朱元璋吗

    朱元璋在针对蓝玉案颁发的《逆臣录》中讲到,大将奉君主之命率领大军出征,之所以能够成功是靠众将领与兵卒的共同努力,而乱臣贼子作为大将,却将功劳归于自己,“以为己能”,于是便有了异志。古代皇帝信奉天授皇权。皇帝的权力来自于上天,大臣、将领的权力又来自于帝王。所以将领出征有功,上天在其中占有最大的功劳。

  • 皇帝都被俘虏了,作为靖康之耻被掳走的公主,她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有多耻

    自古以来,战争带来女性带来残酷的迫害,而封建王朝的女性就算是在没有战争的年代也是毫无权利可言的,更何况是当时靖康之耻中,两任皇帝都成了金国的阶下囚,那么被同时掳走的北宋整个后宫的女人有这样两种下场。 一种是在被掳走的路途上冻饿而死,北宋末年,除了北宋统治者的腐朽统治,致使国力衰落,当时的辽国境况也

  • 状元并非出自才学,而是皇帝简选:明朝皇帝选取状元的奇葩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状元签可以不选状元吗,明朝科举状元名单,状元服和状元帽

    因为梦境 洪武十八年(1385)科举,本来是选中花纶为第一名状元。但在发榜的前一天,朱元璋突然梦到殿前有一巨钉,其上缀有数缕白丝,“悠扬日下”。他于是起来重新翻阅众进士的试卷,在看到丁显的名字后,眼前一亮。丁姓正应了巨钉,显的繁体字顯,又恰有日下双丝,这些都印证了朱元璋的梦境。于是他决定,将丁显擢

  • 溥仪当了伪满洲皇帝后,此人竟想要复辟“元朝”,差点失去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时候,刚刚建立的一个新朝,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来帮助自己,而当时清朝选择的是蒙古族,为了结交蒙古不仅互相联姻,更是赐给了他们八旗身份。而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当时察哈尔部的正白旗人,他的父亲是当时锡林郭勒盟的盟长,可以说是一位实权人物了。尤其是这个儿子还是人到中年之后才有的,所以对其十分的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天灾和人祸并至,小冰河鼠疫先后来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小冰河期有多可怕,明朝小冰河,欧洲黑死病和明朝鼠疫

    万历皇帝是一位三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因为他的身体问题,但自那时开始明朝便出现了很多问题了,当时的明朝之所以还未继续坚挺下去这和张居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居正是明朝的宰相,准确的来说的六阁首脑,因为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废除了宰相制度。万历皇帝刚上位的时候年纪尚小,还是太后垂帘听政,朝内

  • 古代韩国女子美吗?进贡给中国的贡女,被朱棣嫌弃,多尔衮怒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莫非那里的女子本来就不好看,才需要这整容的?小编给大家讲两个古时候的例子兴许就能明白一些。在古时候韩国,准确的说应该是朝鲜半岛地区,那时候叫做高丽。高丽最早的时候是有多民族共同居住在这里,既有蒙古人种,也有中国人种,还有当地的人种,由于多民族的融合出现了一些肤白貌美的美女。在明朝朱棣时期,曾听闻高丽

  • 朱元璋制定一制度,本是保后代衣食无忧,却导致明末皇室超过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穿过时空之门到明末,朱元璋杀蒙古皇室,朱元璋对待元朝皇室

    朱元璋在郭子兴去世后接管了他的义军,并率领义军称霸天下,驱走了元军,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作为一个生于民间的皇帝,特别注重民生问题,严惩贪官污吏。不过这样一位皇帝,也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且为日后大明的衰败留下了隐患。朱元璋饱尝民间疾苦,尤其是父母被饿死的悲惨经历让他印象十分深刻,为了让自己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