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本承秦制,嬴政好不容易废掉的分封制,为何被刘邦再次捡起?

汉本承秦制,嬴政好不容易废掉的分封制,为何被刘邦再次捡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6 更新时间:2024/1/2 1:48:59

制度对于后世的影响需要时间检验。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前,分封制已经延续千年,其利弊早已凸显,政治方面,分封诸侯拥有自己的官僚机构,对天子的管制接受与否,完全依靠“家底”而言,削弱了中央集权更造成了制度不统一;在军权方面,诸侯拥有的资源极大削弱了中央军事实力;而财政方面,各领地拥有自己的人员及物资,向天子缴纳甚少,缩减了中央财政收入。分封制在政治方面的低劣表现,几乎成为秦帝国的最大壁垒。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朝廷内部对于传承分封制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朝政“一边倒”的态势,只有李斯一人谏言反对。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面对诸侯各自为政的局面,李斯的建议切中要害,秦始皇如此雄才大略,必然根除诸侯兴起的根基。于是,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将全国划分三十六郡,后又增加十二郡。分封制的封地属于诸侯,但郡县制的封地属于国家,官员方面也都由国家统一任命,这对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突出。而“绝对权力”的作用下,修长城,修驰道,修运河,南征百越,北拒匈奴等一系列耗费精力的事情上,能最大限度集结人力财力,为秦始皇的功绩增添浓厚的一笔。

可以说,郡县制的优势在秦始皇在位十年间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理说,分封制度弊端千百年来饱受诟病,带来的影响仍敷在眼前,在秦朝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面前,分封制的优势如日中天。但是,史实告诉我们,刘邦所建西汉并未施行郡县制,而是先后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俨然是分封制的模样,为什么秦朝之后分封制又死灰复燃呢?

周朝以家天下为尊,对于权力的统一并没有清醒认识。由秦始皇开始,中央集权的概念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楚汉相争得力,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秦朝灭亡并非其制度劣势,所以此时刘邦最佳的选择就是“继承”。但实际上,分封异姓诸侯的举动就是对分封制的效仿,虽然郡国并存,但仍有很多史学家认为,行使分封制确实是历史的“倒车”。争议之下,必然也有人承认刘邦建国行使郡国并行制是促使社会巩固的重要措施。而我认为,郡国并行制是穷途末路的必然结果,分封也是为了国。

站在历史的最末端往前看,分封制的确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但是,分封制最初带来的积极作用却被忽视。周朝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分封为诸侯捆绑了一定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烽火戏诸侯虽说是闹剧,但是诸侯王举兵前往却是可喜的事实。秦始皇出身高贵,生来就是天子。他所做的只是将天下统一,而他的臣子所做都是理所应当的。秦始皇的身份地位决定,夺得天下后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施恩于臣子。刘邦却截然相反,刘邦出身低微,天下是依靠亲信舍命夺来的。为了彰显臣子功绩,分封诸侯实则无奈之举。

郡国并行制也是无奈的传承。《后汉书·百官志》记载:“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设立郡县的想法是对秦朝郡县制的继承,而分封诸侯王却是与项羽脱不了干系。项羽生性豪迈,对所得天下早有瓜分,所以群臣情绪高涨,战斗力强盛。而刘邦虽然最后战败项羽夺得天下,但是与其相争时却一路艰辛。项羽势力庞大,刘邦望其项背。吸引人才为自己效力成为刘邦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瓜分蛋糕成为无奈之举。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刘邦在阵营内已经分封许多同姓诸侯为王。而异姓诸侯王也大有人在,如韩信英布等人就在其列。夺天下时众乐乐,坐天下时岂能独乐乐?面对秦朝优势制度,刘邦何曾不想一以贯之,郡国并行制也实属无奈。

稳诸侯:《史记·律书》有言:“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臣节未尽四个字证实我了刘邦的无奈,同时也能够显现出分封诸王对于西汉的态度。在他们的眼中,谁坐拥天下与他们好不相干,选择刘邦只是顺水人情。在他们的眼中,封地还在他们就是一方诸侯,对于朝廷尽忠只是可有可无的序言。而且,当地百姓对于所属封国有极强的凝聚力,独立意识的壁垒短时间难以攻破。而刘邦的郡国并行制,虽然保留封国却也有利于拉拢诸侯,同时安抚民众,看似宽谅实则是剂猛药。

安政局:虽然分封制有弊端,但是封国在刘邦时期却也功效显著。刘邦建国封八个异姓诸侯,但是也疯了众多同姓、同族者。刘邦登基,段时间内难以让所有人臣服,对于地方的管制显得漏洞百出,以血缘为纽带的制度在此派上用途。封王赋权直接管辖地方,避免了天高皇帝远的肆意妄为。受到封地的诸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管理地方百姓的同时提高了中央政权的声望。一定程度上让刘邦走进百姓心中,增强了皇室影响力,从客观上保证了国内政局稳定,保证了皇室的传承。

3.拢民心

纵观古代史,天下最难得的是人心。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在战火洗礼中刚刚走出,壮勇稀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将土地划归地方,一方面安抚诸侯,另一方面也拉拢人心。百姓对于政事并不多问,但对于手中土地却甘之如饴。如果打动干戈对已有的封地尽数收回,不仅会让诸侯有“鸟尽弓藏”的悲凉感,更会让百姓感到前途未卜。休养生息看似与政治无关,却在现实拉拢了人心,“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及亦能覆舟”道理不过如此。

刘邦对封国也有忌惮,在设立郡国并行时,就以郡县力量抗衡封国力量。而且对于封国收回行政大全,仅保留一些收取赋税方面的权力。但是这远不能控制分封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汉书·高帝纪》记载: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卢绾闻之,遂亡入匈奴。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北面为臣,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刘邦死后,诸侯王与权臣竞相而起,直至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的事件,往复几代,直到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才真正将郡国并行的负面影响消除。分封制的弊端再次上演,但可笑的是历史中“开倒车”的西汉并非唯一。

与刘邦相似,晋朝司马炎也迫于无奈恢复分封制。为了消除前朝影响,企图派遣诸侯王以镇地方,但谁知引火烧身,没有丝毫给朝廷喘息的空档就引发了“八王之乱”。不仅带给西晋毁灭性打击,更为中华国土带来了三百年的黑暗时代。再看明朝朱元璋,朱元璋虽然高瞻远瞩,但对权力掌控的渴望,对家传万世的渴望下同样行使了分封制。千年历史总结的经验不会被轻易打破,虽然此次影响只是同姓之间更替,但靖难之役仍是归功于这祸乱的根源——分封制。

分封制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在历史上留有较深印迹。分封制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对于推动历史前行有重要作用。只是经过时间的洗礼,添加权力欲望之下却又为历史的发展造成掣肘,而“五胡乱华”就是例证。但是,站在辩证的角度看历史才能避免狭隘,单从某一方面就断定分封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毒瘤实属偏颇。不管“开倒车”的呼声多么高涨,分封制起源都有一定合理性。不管是为了家天下的主动迎合,还是消除影响的被动措施,都不能否认它是这一时期最佳措施。

更多文章

  • 夏商周之间缺失的数百年,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甲骨文的出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虞夏商,夏商西周思维导图,西安太平村发现夏商巨型都城遗址

    竹书纪年之中的帝位禅让正统一点的历史之中都说从尧帝到舜帝,再从舜帝到大禹之间天子之位的传递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禅让,禅让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清楚的人就知道这个词代表着的有多么的大公无私,真正的贤能之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掌握天下权力,然后做出有利天下的事情。这种方式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中国古

  • 夏朝二里头和特洛伊遗址,一个被认可,一个却说缺少文字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二里头遗址夏朝,特洛伊遗址真伪,如何评价谢里曼发现特洛伊遗址

    从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特洛伊城的评价来说,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说这座古城是位于公元前13世纪和12世纪的一座宏伟大建筑,曾经遭受了希腊斯巴达人和亚加亚人的进攻。被后来的一个盲人叫作河马的家伙写进了历史诗歌之中,而在后来的历史之中流传。特洛伊城的历史故事欧洲上古时期的历史,基本上没有什么准确的文献记

  •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被中国人沿用了几千年,如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妲己发明,妲己迷人照片,妲己朱可儿图片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被中国人沿用了几千年,如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妲己是我国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妖妃之一。可是你知道真实的妲己和传闻中是有很大差别的吗?就像潘金莲也被后世人误会了一两千年。但其实潘金莲从来都没有红杏出墙,她是一位非常贤良爱家的有才女子。妲己也同样也是。纣王是一个性情非常暴躁的皇帝,哪怕妲己得

  • 龙真的存在吗?夏朝时期有个养龙专家,养过两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龙,龙跟龙合不合,龙怕兔还是兔怕龙

    其实,龙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稀罕的。人们都认为,龙能够呼风唤雨,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古代王朝的皇帝的制服上,会刺绣着龙的样子。在更早的时候,人们对于龙的敬畏程度还没有那么高,但是依然是非常喜欢龙的。比如,夏朝的皇帝孔甲对于龙就是非常的喜欢,一直想要养一条龙。后来,还真的有人送给了孔甲两条龙,但是,古代的

  • 官媒为何把夏朝叫作夏时期?考古显示:寻找夏朝可能是误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简介视频,陕西夏朝考古最新成果,经典传奇夏朝考古

    代和朝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时间的跨距离而言,代比朝所蕴含的意思要深刻的多了,而且时间跨度之上要长的很多,比如中国历史之中比较出名的五代十国这个乱世时代,这个时候的中国从唐朝灭亡之后就陷入到了一片混乱的境界之中。这些小王朝相互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建立,但却没有完成像唐朝,甚至连宋朝一样的统一大业都没有做起来。

  • 司马懿之所以能赢过诸葛亮,立足于三国,全靠一招“不要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 三国顶尖谋士,实力仅在诸葛庞统之下!刘备若听他的:蜀国不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庞统劝刘备取西川,刘备庞统徐庶可以组吗,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士(今湖北省宜城市)。马氏家族一共有五兄弟,而马良是马谡的哥哥,并且是世人公认最有才能的一位。(可不是神笔马良)因为马良的眉毛是白色的,所以当地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由此可见马良在百姓中的声望之高,也反映出马良的智慧与能力。二零九年时,刘备担任荆州牧时,征召马良,马良

  • 三国机密:唐瑛为救刘平自刎,司马懿归顺曹操,一场阴谋大战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机密刘平刺司马懿,三国唐瑛和司马懿,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司马懿与唐瑛

    我想这或许就是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吧!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马天宇饰演的假天子刘平已经做到了最好,为了和伏寿的爱情,注定要和曹操拼一个鱼死网破了。刘平为了最后能保住皇位,继续和伏寿一起,也是不惜一切开始了和曹操的暗斗,先是利用忠孝礼仪争取到了荀彧的支持,然后在争取郭嘉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难题,但是也并非是郭

  • 三国演义漫画版:血上谈兵,诸葛亮不光能用计谋杀人,也能用锤子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陈某的漫画《火凤燎原》里面,秘藏多年的老八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居然是很可能是赵云。简雍也不能确认八奇身份的时候,却因为一个相同的刑讯室,让诸葛亮确认了八奇已经出山,在这个诸葛亮的专用刑讯室里面,孔明展示了自己绝对不为外人道的一面,在审讯张松的时候,诸葛亮用大锤残忍的打死了一个犯人,吓得另外一个几乎神

  • 三国头等“隐形”猛将!八百打三万也能赢?史学家:胜过颜良文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最被忽略的猛将,正史上真实的颜良文丑,颜良文丑能打过吕布吗

    真正体现麴义的勇猛是界桥一战。彼时,袁绍让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前往前线支援孙坚,结果公孙越死在战场上。公孙瓒听闻之后大怒,认为是袁绍害死了他弟弟,于是提两万白马义从,一万步兵一路杀向冀州。一路上没人敢与公孙瓒交手,一路攻破青州、徐州的黄巾乱党,气势正盛。不久,袁绍与公孙瓒对峙于界桥,公孙瓒看麴义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