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叫宋之问的,他可以说是把“诗人”的脸都丢尽了,说他玷污了这个名词也不为过。咱们就从他与自己侄儿的故事说起吧!
此人有一外甥名为刘希夷,不过虽为外甥,两人的年龄却差不多大,由于这刘希夷自幼丧父,于是就从小跟着宋之问一起生活,他们两人都对文学比较感兴趣,经常吟诗作对互相切磋,这外甥刘希夷还对舅舅十分敬佩,不仅养自己,还如此有才华。
若不是刘希夷写了首诗给宋之问看,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自己的舅舅是个禽兽。刘希夷所作的《代悲白头翁》刚出炉就拿给宋之问品鉴一番,结果宋之问觉得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写得很妙,于是他就开始向刘希夷索要这首诗,刘希夷不从,你猜怎么着?这宋之问居然趁刘希夷睡觉的时候用布袋将他捂死了,这刘希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舅舅是个如此卑鄙之人吧!
后来,宋之问还是因为写的诗比较出众得到了面见武则天的机会,那时候武则天有招面首的习惯,张易之和张昌宗就是两个混得风生水起的面首,宋之问看他俩都能混,那自己长得也不差,何不试一试呢?结果他就写了首表白的诗给武则天,结果给武则天恶心坏了,甚至反过来说:“宋之问那个家伙口臭熏天,熏得人想吐。”可没把人笑死。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结束自己的作死之旅,他心想口臭那我就除臭呗,于是就自己每天含着鸭舌想除口臭,但是武则天还是对他爱答不理。后来他又讨好两位得势的面首,帮他们倒夜壶,一介书生能低三下四到这种程度也是够让人恶心了!
武则天晚年的时候,两位张姓面首被张柬之杀了,宋之问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脱不了干系,于是被贬至泷州,但后来又鬼使神差的逃回了洛阳,被自己的好友张仲之收留了,结果他在知道张仲之要对武三思下杀手的时候,前去向武三思告密,张仲之因此被杀全家,他却因告密有功升了官。
还好最后此人被唐玄宗赐死,他要不死,还不知道要让诗人背负多少骂名,真是就怕流氓有文化啊,太恶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