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的五大功臣人生结局各不同,令人唏嘘!

玄武门之变的五大功臣人生结局各不同,令人唏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4/1/17 17:01:28

在五人中,长孙无忌被逼自杀,尉迟敬德“修仙升天”,房玄龄古稀逝世,杜如晦积劳早卒,侯君集则以卷入政治斗争而被处死。他们都是李世民秦王府的核心成员,其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早就与李世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在太原起兵之后投入秦王府的成员,尉迟敬德在武德三年(620年)宋金刚败后降于李世民,侯君集则是被李世民招募入秦王府的。总而言之,五人与李世民的亲密程度都非比寻常,他们或是外戚,或是谋主,或是悍将,对于李世民的即位都出了很大的力。

而以时间论,杜如晦(630年)最早离世,侯君集(643年)、房玄龄(648年)位居其次,尉迟敬德(658年)与长孙无忌(659年)卒年最晚。其中,长孙终年六十六,尉迟七十四,房七十,杜四十六,侯君集不详。总的来说,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得以善终(杜如晦积劳成疾),长孙无忌、侯君集算是死于非命。

长孙无忌

对于长孙无忌,我个人是很不喜欢的。我比较少看他的资料,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于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影视形象,其中的长孙无忌阴刻狡诈,对权力有极大的欲望。而在历史上,长孙无忌也的确是不避自己的外戚身份,积极参与军政事务的,这与太宗之任用有关,但又何尝不是长孙无忌自己的愿望。

长孙无忌支持晋王李治(即唐高宗)即位,以顾命元舅身份大权在握。在房遗爱一案的后续处理上,极其残酷,陷害与自己不和的吴王李恪至死,使江夏王李道宗及驸马执失思力亦被流放远地。李恪临死前便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当高宗意图收权之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辅政者与君权的冲突在“废王立武”事件后便凸显了出来。

在武氏被立为皇后之后的第二年(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削去官爵,流放黔州看管,并在同年七月被逼自缢。他死后,家产被籍没,“近亲皆流岭南为奴婢”。直至上元元年(674年),才被追复官爵,还葬中原。

尉迟恭

尉迟恭性格火爆,但在太宗的一再告诫下,他也逐渐收敛了起来,再加上天下基本太平,戎事减少,年事已高的尉迟恭遂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令朝朔望”。仅在太宗出征高句丽时,尉迟恭才以“左一马军总管”之官随军出征。唐军回师之后,他仍是家居致仕。

尉迟恭晚年也学起了修仙炼丹的道道,他“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自饰一副安于享乐、与世无争的形象。

自致仕后十六年,他才以七十四岁之龄薨逝。当时已是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高宗闻知死讯,为其在朝堂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

房玄龄

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柳芳语),直至太宗晚年,他仍以左仆射之职尽心国事,但他做事过分谨小慎微,这也使得房玄龄后期除了干预太宗征辽东之役外,几乎没有主动参与过什么事件。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仍上疏劝阻太宗征辽东(高句丽),太宗深为感动。临终前,“帝(太宗)命凿苑垣以便候问”,亲自与房玄龄这位老朋友握手诀别,太子李治亦奉命陪行。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辞世。太宗“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给东园秘器”,并允其陪葬自己的陵墓——昭陵。

杜如晦

杜如晦在五位功臣里,杜如晦是与房玄龄齐名的谋臣,史称“房谋杜断”。太宗即位后,杜如晦拜兵部尚书,封蔡国公。至贞观四年(630年)病逝前,已官拜宰相(尚书仆射)。他病重时,“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临终之前,太宗与太子李承乾都来探望,太宗感伤不已,“抚之流涕”。为了让他生前看到子弟迁官,太宗还特地越级提拔了杜如晦之子杜构。

杜如晦逝世后,太宗为之恸哭,“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在其死后,太宗仍时时梦到他,屡次颁赐其家人。

侯君集

太宗似乎非常看重与臣下的友谊,尤其是秦王府当初的成员。侯君集,正是这些与太宗情谊甚笃的成员。在一代军神李靖年迈隐退后,他与半隐退的李靖合作了出击吐谷浑之役,之后更主持了灭高昌之战。在贞观十二年(638年),这位武夫还出任吏部尚书,参预朝政。

《旧唐书》称其“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正是在侯君集逐渐成为朝堂上的核心成员时,他急功近利、“恃宠矜功”的个性也显露无余。不满于自己因贪婪被罚,他竟企图策动功臣张亮谋反,结果策反不成,反被张亮泄露了机密。尽管太宗压下此事不理。但导火索已经造好,只等着下一次的火柴来点燃。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与侯君集开始了多次接触。待到准备谋反时,密谋又泄漏,贺兰楚石向太宗述说侯君集的罪状。太宗想免其一死,群臣尽皆反对,无可奈何之下,太宗只得将其处死。定罪之后,太宗流泪不已,对侯君集道:“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他死后,仅在其请求下留存一妻一子流放岭南,以保存香火。

更多文章

  • 专家打开上官婉儿墓,里面没有发现棺材,却找到几块牛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上官婉儿墓为什么没有尸骨,薛刚反唐 上官 婉儿,上官 婉儿

    2013年专家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了一座唐代古墓,考古专家赶紧进行抢救性发掘,根据墓中的墓志铭“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得出,该墓的墓主人应该就是上官婉儿的墓葬,可是考古专家进入墓葬里面却惊呆了,因为墓葬里面没有棺材,而且墓葬被破坏的很严重。难道说是盗墓贼所为吗?可是历史上盗墓贼也不会破坏的这么严重,

  • 隋朝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中国?南朝梁“三皇会战”提供了地缘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皇定国,隋朝的统一与开皇之治,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原文

    话说当年梁武帝萧衍何等英明神武之人,文治武功冠绝诸雄,奈何自从做了皇帝之后,逐渐宠佞佛教,先后三度削发为僧,朝政日趋混乱。而同一时间的北方,当年跟随北齐神武帝高欢南征北讨的侯景,随着高欢的死亡,身份地位也逐渐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要知道侯景当年是以一方诸侯的身份归附高欢,虽然被高欢压制,那也是一方霸主

  • 有谶语‘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为何不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八字谶语,唐太宗杀武则天的预言,唐太宗李世民与武则天

    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句谶语就是说武则天!聪明一世的唐太宗也对这个谶语做出了一些举措,那为什么没有杀掉武则天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唐太宗没有想到是女人代有天下在唐朝之前的历史,女人当皇帝的记录是没有的。就算是有,也会被男权主义的人打下台。所以唐太宗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是女人代有天下!也就是说唐太宗

  • 西晋和隋朝差距咋就差这么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权臣篡位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他继承了父亲司马昭的权势地位,逼迫曹魏禅让给他。司马家辅佐曹魏几世,却有这样的阴谋,真是让人汗颜!而当时的天下只剩下吴国还没有平定,司马炎带着大军平定了吴国,在位前期还算是个好皇帝,有太康之治的美称。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杨坚是北周的大将军,也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人物,为

  • 秦叔宝的尴尬:历史上牛批功臣榜倒一,演义里弱鸡名气却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叔宝后代列表,秦叔宝大战杨林后重伤,罗艺认出侄子秦叔宝

    秦叔宝本名秦琼,字叔宝,以字行世,他是齐州历城人,父祖都做过北齐官员。长大以后,秦叔宝加入了隋朝名将来护儿麾下,这时候他已经表现出了独特的才能。在秦叔宝母亲去世时,来护儿曾专门派人前往吊唁,这就让其他人很奇怪了:“军中很多士兵家中都有人死去,但从来没见你派人前去吊唁,怎么对秦叔宝不一样呢?”来护儿就

  • 武则天时期那些报应不爽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没得到报应,武则天十大未解谜团,武则天历史事实

    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要多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做出许多坏事,报应迟早都会在自己身上应验的。我们来举武则天时期有哪些报应不爽的案例。一:唐高宗给唐太宗戴绿帽子这是一段耳濡目染的故事了,唐太宗英明一世,中晚年纳了一个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代才人,并且性格杀伐果断。不过这样的性格却不讨李世民的喜爱,李世民尽管宠

  • 玄武门之变后的唐高祖:被迫配合李世民演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全部过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尉迟恭上前说明情况,李渊问裴寂等人的意见,裴寂说李建成李元吉这两个人本来就没有功劳,现在死了也是应该的,而秦王李世民功高望重,应该让他做太子,李渊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死去,尉迟恭又甲胄在身,知道大势已去,只能表态说:“善,此吾之夙心也。”,大意就是,好啊,让秦王李世民做太子本来就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 武则天掐死自己女儿吗?正史如何记载,为何后人认为她做了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掐死的是谁的女儿,武则天狠心掐死女儿,武则天有女儿吗

    多部官方史书记载有武则天杀女之事,言辞凿凿,令人不得不信无论是唐人编纂的《旧唐书》,还是宋人编纂的《资治通鉴》和《新唐书》,都认为安定思公主乃其武则天所杀。和野史不同,《旧唐书》、《新唐书》这些入选二十四史的官方著作都认为武则天与亲生女儿的死难逃干系,这足以让人深信不疑。断代史著作《唐会要》中并没有

  • 他是《长安十二时辰》熊火帮后台,本人造反被杀,幕僚李白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张小敬在从军中退役后,本在长安的万年县担任不良帅。但却因为熊火帮杀死闻无忌,而怒杀熊火帮三十四人以及万年县令谭同寿,为此在被打入死牢等待问斩。在《长安十二时辰》剧集中,熊火帮更是为报仇而组织大批人手要杀死张小敬。当然,熊火帮如此横行无忌,自然是有所凭借的。他们的后台不是别人,正是李唐宗室永王。永王是

  • 隋朝为什么会灭亡,为什么是历史上最短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下一个朝代是什么,隋朝后面是什么朝代顺序,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哪个朝代

    虽然隋文帝在建国初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但是在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便开始一系列的“超级措施”。这是造成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一是隋炀帝大修运河建东都,造成经济上开支过大;二是隋炀帝时期徭役重,激化社会矛盾;三是隋文帝晚年的性格变化。这均为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隋炀帝修运河建东都,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