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权势最大的太监李莲英:家中富足,为何还要选择入宫做宦官?

清朝权势最大的太监李莲英:家中富足,为何还要选择入宫做宦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25 更新时间:2024/1/23 2:13:31

李莲英以太监的身份得到如此权势,这在清朝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能有如此地位,一定有些远超常人的能力。但是这样一位人物当初为什么会入宫当太监呢?难道是家中贫困,不得已的做法吗?其实不是,李莲英家中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但是也算得上衣食无忧。他之所以入宫,有着与众不同的原因。

父亲虽不是爷爷亲生,一家人却关系和睦

李莲英的父亲李玉原本是个孤儿,平日里谁家能给他一口饭吃,就给谁家干一天活,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但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生活富足,却没有儿女的远房叔叔李柱。李柱夫妇两人看他干活勤快,就有了收他做干儿子的想法。

李玉也很机灵,平日里总是往李柱家里跑,帮他们干活,就这样做干儿子的事一拍即合。后来李玉又娶了李柱妻子本家的一位侄女。儿媳妇对老两口也很孝顺,一家人的关系很和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李莲英的干爷爷去世了。

李柱的去世,对这个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使李柱夫妇想要把财产留给李莲英一家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决定自己财产归属的权利,因为按照当时的风俗,李柱死后,他的财产就应该分给宗族中关系比较近的几个人。虽然李玉是他们的干儿子,但是血脉关系太远,所以没有资格继承家产。

但是李柱的妻子,还有李玉夫妇都不甘心把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财产拱手让人,于是经过一番商量,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先让老太太继承财产,然后以还债为由,把地产悉数卖掉,最后李莲英一家人假装去京城探亲,带着这些钱就一去不返了。

父亲忙于生计,对儿子缺乏关爱,让李莲英想要离开这个家

虽然李莲英一家人搬到了京城,顺利保住了家产,但是新的困难又产生了。一群外乡人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是很难生活的,虽然李柱给他们的留下一些家产,但是李柱毕竟只是一个乡下人,财产并不多。这也就导致他们一家人在北京里的生活很艰苦。

因为生活所迫,李莲英的父亲李玉每天都忙于生计,没有闲暇来关心儿子。这也就导致李莲英的童年缺乏家庭的关爱,李莲英对这个家没有什么感情。在这个时候,李莲英的身体又出现了问题,他的膝盖上长了一个“人面疮”。这在现在看来可能不是什么大事,找个医院看一看就行了,但是在当时,可不是这样。

迷信的李玉找到一个算命先生,让他给李莲英看看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算命先生就得出了,“李莲英不入空门,便入宫门”的结论。李莲英本来就对这个家没有什么感情,现在算命先生又这么说,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出家当和尚,一个是进宫做太监。

这个时候有人疑问了,既然有两条路可以选,为什么李莲英选择做太监,而不选择做和尚呢?必竟做了和尚,如果想要反悔还可以还俗,但是做了太监可就再也没有退路了。这主要是因为,李莲英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

表叔崔玉贵,是李莲英的引路人

崔玉贵是慈禧的二总管,地位仅次于李莲英。虽然崔玉贵后来的地位不如李莲英,但是他却比李莲英先进宫,是李莲英的引路人。崔玉贵进宫之后,很快就飞黄腾达起来,这名气也就传到了宫外,传到了他的表侄子李莲英的耳朵里。

在看到崔玉贵有了一番作为之后,李莲英很羡慕,所以他也想要尝试走一走崔玉贵这条路。再加上是他与崔玉贵有着亲戚关系,所以崔玉贵能帮着他找到免费做手术的人,并且引荐他入宫。就这样李莲英走上了宦官的道路。

所以李莲英之所以成为太监,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主动做出选择,想要到宫中有所作为。进宫之前有这样的抱负,再加上他还有相应的能力,最终成为清朝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监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些因为家庭困苦不得不入宫当太监的人,从一开始就差了李莲英一筹。

参考文献:《百家讲坛》

作者推荐:

清朝皇宫中的奇怪称呼,被别人叫爷先别高兴,说不定人家在骂你

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

还以为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太后?真正的大玉儿是皇太极最爱的她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们“微服私访”的小秘密,最终被同治帝揭穿,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同治皇后怀孕是真的吗,同治御马场,同治四个妃子照片

    康熙剧照从影视剧的角度来看,关于皇帝微服私访多是刻画其勤政的形象:皇帝平民装扮,带着一二随从,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危难之时再亮出皇帝身份,众人纷纷跪倒一片,云云。引出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奇闻趣事。清朝之前的皇帝,如汉成帝与赵飞燕的风流趣事、宋徽宗与李师师、朱元璋的“微服嫖娼”、明武宗与刘

  • 大清铜币中还是宣统时期好看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宣统大清铜币价格表,宣统年己酉二十文价格表,大清铜币有没有年份

    这枚宣统年造的一厘。上面写着面额在中间,用麦穗宝浙外圈里面有字样“百枚换银币一角,宣统年造”。反面区别于以前的样式大清铜币字样和龙纹在一面。它里面的龙因为是十分的威武,看上去也是很清晰,和我们在银币上的龙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漂亮的。这枚样式和前面的一枚差不多,只不过它的面额要稍微大一些

  • 嘉庆皇帝继位之前,乾隆曾告诉他不要杀和珅,果然后来嘉庆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和珅并不是一无是从。和珅出身于官宦家庭,父母都在其九岁时病逝,只留下他和弟弟相依为命,其生活非常艰苦。幸亏家中还有一个老仆人,细心照料才让他们度过了难关。所以和珅在小时候就体会到了人间的黑暗和疾苦,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来改变现状。凭借着祖先的福荫,他有机会进入了咸安宫官学学习。咸安宫官学是清朝

  • 嘉庆找和珅谈话,从和珅口中得知谁才是天下第一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问和珅为何要贪,和珅表妹被杀和珅生气,纪晓岚拿和珅大印冒充和珅

    和珅虽然是一个贪官但是也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就连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也对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赞赏。除此之外和珅还善于揣摩皇帝的旨意,深知道皇帝心中想的是什么。可是和珅这么聪明为什么还贪得无厌呢?难道他不知道他迟早要玩完吗?为什么还是这么贪。 和珅被关进大牢的时候,嘉庆帝曾经去看过和珅一次,问和珅有没有

  •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银币为何成为珍稀钱币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银币是天津厂设计试铸的,该币正面为孙中山先生着西服,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字样,背面有交叉的两面旗帜立足于地球上面,下面是壹元两个字样,外圈的英文是中华民国,这种孙中山先生像背地球双旗图案的壹元银币只有试铸样币存在,不过我发现市场上还要一种金币的形式不知道是不是假的,这枚钱币雕刻技

  • 吴三桂为什么一叛再叛?身败名裂的同时他究竟得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为啥一生三叛,吴三桂该何去何从,吴三桂为什么能一败涂地

    仔细分析吴三桂的每一次叛变,不难看出,心系手下士兵的前途与命运是他一叛再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次次的背叛使吴三桂背上千古骂名,却也让他赢得了手下士兵的忠心。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吴三桂是怎样因心系士兵选择叛变的吧。 为手下将士可以活命,背叛大明归降大顺 李自成攻陷大明国都后,吴三桂本想与李自成决一死战,带着

  • 清朝的皇帝是怎么选择皇后的,只有溥仪的方法最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第一任皇帝溥仪简介,清朝皇帝皇后结婚礼服,蒋雯丽演的溥仪皇后

    清朝能够在紫禁城大办婚礼的皇帝只有五个,他们分别是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其余皇帝都是娶过妻子以后才做了皇帝,那么他们都是怎么选择皇后的呢?除了宣统(溥仪)之外其余四位皇帝选择皇后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婚礼在民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更别说在皇室了,顺治康熙同治光绪他们选择皇帝都是先由世家大族们

  • 大贪官和珅居然给自己定了个“三不贪”原则,这三种钱坚决不能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贪官和珅贪了多少,和珅说君子勿贪,贪官和珅下场有多惨

    其一,赈灾的钱不贪。古代的天灾比较严重,对于靠天吃饭来说的百姓来说,每当天灾降临时,就是生死搏斗的时候。朝廷在看到天灾时,都是会从国库中拨发赈灾的粮款。本来粮款就不多,如果加上地方各级官府的克扣,那实际到达百姓手中的就少之又少。和珅也知道细水长流的道理,所以,对于这个百姓救命钱,和珅是分文不拿。其二

  • 《雍正王朝》邬思道一生料事如神,可惜在这件事上却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继位后处死邬思道,雍正谋士邬思道完整版,雍正继位当晚回府准备杀邬思道

    邬思道一生料事如神,康熙皇帝心中想的什么他都能够猜到。在雍正大乱的时候,邬思道总能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让雍正帝化险为夷。可是邬思道却在一件事上犯了糊涂,反而害了一个平白无故人的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雍正在江南赈灾筹款的时候遇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高福(坎儿)李卫(狗儿)以及翠儿。这三个人可以说是

  • 康熙最宠爱的女儿,死后戴金冠穿龙袍,尸体没有腐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固伦荣宪公主没有躲过和亲的宿命,十九岁时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当年康熙皇帝曾四次亲自去蒙古探望她。康熙有五个女儿都是嫁到了蒙古,但是得此殊荣的仅她一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固伦荣宪公主有多受宠。清朝对公主的管制是很严格的,出嫁后的公主基本是没有回宫机会的,没有召见更是不可能回家。当年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