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殿英为何只盗清朝皇陵而不盗明十三陵?冯玉祥一语说中

孙殿英为何只盗清朝皇陵而不盗明十三陵?冯玉祥一语说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4/1/17 8:17:48

不过为什么孙殿英只盗了东陵而没有盗明朝的十三陵呢,十三陵不仅历史更悠久,而且值钱的宝贝也更多。然后为何孙殿英对十三陵纹丝不动呢?尤其是明定陵得以保存,为我国考古学家留下了珍贵的宝藏。

第一个原因是孙殿英要报仇。孙殿英的祖先在明朝当过经略使,这个官相当高啦,相当于封疆大吏。在清兵入关时,由于奋起反抗而被全部杀害,而孙殿英的父亲也是被满人杀害。所以孙殿英对清朝是记恨在心的,这种好的报仇机会肯定不会放过。虽然不确定孙殿英是不是孙承宗的后代,但对于明朝,孙殿英是很敬佩的,凡是试图盗明朝十三陵的人,全部被枪决。

第二个原因就是清朝的墓比较好挖。当时清朝刚灭亡没多久,一些墓的修建者还健在,而且也比较好找到出口。而且当时守陵人早已不干活了,在孙殿英之前,已经有不少东西被偷了。孙殿英是卖鸦片的小混混出身,也不是专业盗墓的,所以选择了最容易盗掘的皇陵。孙殿英第一个先把慈禧太的墓给挖了,为啥先动这位老佛爷的呢?因为她的墓是重修过的,是五星级的地下CBD,里面的好东西很多。

第三个原因就是时间紧迫加上舆论压力大。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优待的方法。而且在中国历史中,盗墓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如果还是盗明陵,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满清政府都没动的,结果你动了,这肯定说不过去。而且盗墓这事情被传到了官员那里,不断有人来调查这件事。盗墓行动刚开始不久就闹得沸沸扬扬,孙殿英就连清东陵也未盗完,更别说去盗其他更加难寻、难盗的历代古墓了。而且这事还传到了蒋介石那里,最后送了好多宝贝才平息了这件事,把最值钱的夜明珠都给了宋美龄

第四个原因就是当时国人对于明朝印象不错,但对清朝普遍憎恨。冯玉祥当时与孙殿英见面时,迎面与他握手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孙殿英听了,大受感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身份不明,给乾隆留下2个儿子,一张肖像画像竟卖了1.37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最真实的一张画像,乾隆画像和谁撞脸,乾隆画像真实照片

    当然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乾隆的后宫,毕竟在古代,后宫里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大家都在争宠,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冲突。乾隆的一生一共是有41个妃子,这个数量在当时的清朝皇帝中还是很多的,不过要说到乾隆最喜欢哪一个,估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说富察皇后,乾隆是非常喜欢写诗的,给富察皇后写了100多

  • 她是清朝地位最高的侍女,与嫔妃同规格厚葬,有个癖好皇帝都顺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后宫嫔妃各个等级的侍女,康熙以妃嫔之礼厚葬侍女,清朝后妃的悲惨事件

    一、苏麻喇姑身历五朝 苏麻喇姑在皇宫中的正式身份只是一名侍女,是孝庄皇后的贴身丫鬟,既与大清皇帝没有血缘关系,更不是清朝皇帝的嫔御,却与大清皇室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她一生经历了大清的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亲眼目睹了大清王朝从开基立业到开创“康熙盛世”的全过程,死后却有着嫔妃葬礼的待遇,

  • 她是民国才女,为上学“一哭二闹三上吊”,丈夫一生无爱过了24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四大才女资料简介,民国两大才女老死不相往来,民国才女与丈夫结婚24年

    他就是苏雪林。她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算是一个千金小姐。而且家里人所遵守的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苏雪林是没有机会学习的,就像小时候缠足一样,她坚决抗拒。而她对于读书有着非常高的天赋,于是就想着一定要读书,但是家里人却是坚决的反对。 到了苏雪林七岁的时候,家里面和他

  • 她是康熙最短命皇后,受尽万般恩宠,刚当上皇后第二天就突然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影视剧中有不少皇上都有这么一句口头禅:“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后宫如此众多的妃子,就算不能做到雨露均沾,恐怕也不可能独宠一人。借用延禧攻略中的一句话来说便是:无情莫过于帝王家,但百姓也最怕皇帝有清。原因便在于皇帝太过于宠幸某一个后妃,必然会使朝堂上一个家族崛起,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严重

  • 她为顺治帝生下皇长子,可惜并不爱她,只为耍性子才翻她的牌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她为顺治帝生下皇长子,可惜并不爱她,只为耍性子才翻她的牌子!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顺治皇帝,作为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他短暂的一生也充满了各种传奇色彩,他的皇位可以说是捡了便宜,自己的大哥和叔叔争夺的不可开交,最后皇位落到了他的头上,好不容易亲政了,结果没多久就暴毙了。但是关于他的后宫轶事却一直

  • 大清灭亡后,皇室子孙的结局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则不同。清朝除了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之外,其余任何爵位都采取长子降级分爵,其余儿子不分爵位的政策。以亲王为例,亲王的长子降级封为郡王,其余儿子皆没有爵位分封。如此,清朝的所谓宗室王爷的数量要远远小于明朝。 故而,不要说清朝灭亡之时,即使在清朝中期,绝大多数的爱新觉罗子孙都已经沦为庶人,这些人想要

  • 大清为什么敢于向世界所有强国开战?因为开战让大清再次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清时期大清打赢过西方列强吗,大清首富智斗大清有钱人,书上的大清和真实的大清

    人人都说,大清没有血性,其实不然。泥人还有三分血性,何况是曾经明朝土地上为所欲为的大清国呢?其实大清还真的很有“血性”,因为一封《对万国宣战诏书》就足以让大清名留青史了!试问历史上有哪个朝代有大清这么霸气的诏书?要知道它与当时几乎是所有的“发达国家”宣战,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啊! 这份诏书的内容当然

  • 商朝经济强盛,它是怎样将其发展至此?但为何最终还是难逃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名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那么商部落在推翻夏朝统治后建立的王朝,为何要起名为商呢?其实这是与商部落先祖注重经商有关。受许多神话故事的影响,我们对商朝的认知是一个暴虐无道、奴隶制盛行的朝代,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商朝独特的经商思想以及注重商业发展,使得在这一时期内,商朝国力强盛,那么商朝

  • 齐国祖先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国姜姓现在的状况,海阳峒岭村姜姓是姜子牙后代么,齐国姜氏与姜子牙

    齐国的建国者为姜子牙,在上古时代阶层分化非常严重,而且大多贫民百姓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像姜子牙这种博学之人,如果不是贵族,很难让人相信。而且姜子牙的姜姓,本身在史书中就有着非常渊源的历史。《竹书纪年》载:“炎帝自伊(任)徙耆(姜),故曰伊耆(任姜)氏,伊即帝尧母家。”说的就是炎帝本身的姓氏可能就是

  • 质疑中国禹夏,却肯定亚历山大东征,西方历史标准令人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谈及西方历史,亚历山大东征是必谈的一段历史,西方学者更会浓墨重彩地描述,讲述亚历山大建立横跨欧亚非庞大帝国的丰功伟绩。然而,禹夏与亚历山大东征都有史料记载,却都没有考古上的铁证,为何质疑中国禹夏,却肯定亚历山大东征?只能说,西方历史标准令人质疑。史书上的禹夏与亚历山大东征,都有相应的文献记载,但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