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曾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大玩文字游戏:你又被骗了

曾国藩曾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大玩文字游戏:你又被骗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28 更新时间:2024/2/11 18:52:22

咸丰四年(1854)正月曾国藩衡阳出兵起,李元度就出任曾国藩幕宾,帮助办理营务。这年三月曾国藩靖港兵败、退居长沙城外妙高峰时,曾两度想自杀,被李元度等幕僚所救。多年来,曾国藩视李氏为莫逆,感念非常。

咸丰六年九月,李元度抚州营寨被太平军攻陷,第一次被曾国藩弹劾:“即选同知李元度,调度失宜,请旨革去花翎、同知,仍以知县候补。”但其中,并无“屡败屡战”之语。

咸丰十年(1860),曾国藩奏调李元度为安徽皖南道,令其接防徽州,李元度只坚守一天一夜徽州即告陷落,祁门东部防线为之丧失,湘军粮道受到严重威胁。

最初几天里,由于太平军包围,音讯难通,曾国藩一直不知李元度的下落,以为他已经殉难。当时在给胡林翼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还后悔不应让李带兵。但很快,曾国藩得知李元度并未殉难,逃出后游走于“浙江衢州、江西广信等处”,迟迟不回祁门大营。于是,曾国藩决定具折参劾李元度。

咸丰十年九月十六日,曾国藩上折参劾李元度:“至徽州之陷,皖南道李元度躁扰愎谏,既不稳修营垒,又不能坚守待援,仅守一昼夜而溃。贻误大局,责无可辞!……相应请旨将李元度革职拿问,以示惩儆。”但通读全折,也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语。

对于李元度这种擅自逃离的行为,曾国藩自然十分恼怒。不久,曾国藩在代弟弟曾国荃上谢恩折时,附《参李元度片》,第三次弹劾李元度。曾国藩在参折中上告朝廷,李元度所收复的两个城池均为太平军先自退出,并无克城之事;而且他使得杭州城失陷、王有龄殉难,属于“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法难宽宥,情亦难恕”。

为此,曾国藩提请朝廷将李元度革职,交时为浙江巡抚的左宗棠差遣,对“安越军”进行裁汰精简。但此折片中,同样也没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语。

也就是说,曾国藩虽然多次参劾李元度,但参折中并没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语。遍查史料,也都没有如传言所说的“屡败屡战”之语。由此推测,曾国藩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的说法,是后人因其用兵、做事能坚持并因此走出困厄、成就大功而附会的。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屠戮太平天国,不单单是为了升官发财,更是为了找回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小妾年轻照片,曾国藩家训八句名言,单田芳评书曾国藩200

    说到曾国藩,便不能不提发生在清朝末年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太平天国成就了曾国藩,也让他从此背上了百年骂名。曾国藩的湘军作战勇猛,在于太平军作战之时,从不手软,屠城杀人那是常有之事,曾国藩本人似乎也对这样的事视而不见。读者圣贤书的曾国藩,按理说不该如此残暴,但为何却对太平天国如此残忍。当然,这其

  • 乾隆后宫41位嫔妃,唯有她的牌子还需再做一个,只因被翻到掉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42位嫔妃列表,乾隆后宫一共有41个妃嫔,乾隆的41位嫔妃都有哪些

    文/百家聊史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后又迎来了如懿传,都是讲述着乾隆时期后宫的女主们,在后宫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女子,但其实最让小编喜欢的还是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的富察皇后,她温柔贤惠,优雅大方。历史上乾隆一生最爱的就是富察皇后,在她的皇后去世后,爱写诗的乾隆写了100多首诗给富察皇后,怀念她,甚至还有提到如果

  • 从摇摆不定到重先启用,咸丰皇帝为什么离不开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咸丰为什么重新启用曾国藩,咸丰六年十一月曾国藩家书,咸丰八年曾国藩受命驰援

    从摇摆不定到重先启用,咸丰皇帝为什么离不开曾国藩?朝廷对湘军的态度,一直以来都很矛盾,一方面需要湘军去抵抗太平军,一方面又怕湘军壮大,威胁到江山社稷。对湘军统帅曾国藩更是既怀疑又惧怕,因此,朝廷当时在对待曾国藩的态度上,也是十分模糊。幸好,曾国藩有判断时局的思维和力挽狂澜的本领,这才让他不仅保存了湘

  • 人人唾弃的民国总统,晚年宁喝稀粥也不卖国,死后被追封一级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二级上将万耀煌,民国总统排名一览表,民国一级上将一览表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我国的一大重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能绵延数千年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多次面临危机,但每次都有大量的英雄烈士挺身而出,保护祖国。上世纪日本就曾对我国虎视眈眈,还暗中诱导不少人叛国。有一位人人唾弃的民国总统,晚年即便喝稀粥也不愿叛国,死后被追封为一级上将。曹锟,生于我国天津的一

  • 历史上多尔衮有10个女人,只生了1个孩子,死后唯一骨肉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多尔衮有后代吗,历史上多尔衮,历史上多尔衮真正死因

    文/百家聊史《孝庄秘史》这部电视相信大家都看过,里面有讲述这孝庄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爱情故事,也让大家对多尔衮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可在历史中多尔衮的结局算是比较凄惨,因为他与孝庄太后(顺治帝生母)不明不白的关系,让顺治对多尔衮恨之入骨,即使多尔衮死后也遭到了鞭尸之行,多尔衮这么惨,那他的后代又会是

  • 曾国藩进入官场后,到底有多努力?看他读书的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纵横官场的秘诀,曾国藩成功的六大原因,曾国藩官场笔记全集

    曾国藩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背景,他的所有荣耀,都来源于自己的努力。那么,曾国藩进入官场后,到底有多努力呢?要看他读书的方式。都说曾国藩善于为官,不过,他的为官方法,大部分都来源于书本和自己的实践。了解曾国藩的官场谋略,要先了解他是如何读书的?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十月十九日,在曾国藩写给父

  • 曾国藩在京城为官时,写给祖父的家书中,说了一件让他愧疚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家书总结及感悟,曾国藩对祖父评价,曾国藩家书推荐理由

    曾国藩能成为一名清官,绝不是偶然。他在京城为官时,写给祖父的家书中,就说了一件让他愧疚的事情,即无钱孝敬祖父母。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六月十日,曾国藩给祖父写信时,特意提到这样一句话:孙在京光景虽艰,而各处通挪,从无窘迫之时,但不能寄资回家,以奉甘旨之需,时深愧悚。这句话的意思是:孙儿在京城

  • 清朝男人发辫有异味,英国传教士恶心呕吐,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男人的发辫究竟有多脏,英国与清朝的关系,英国清朝水兵墓地

    辫子是清朝极为明显的特征,在清朝以前的人们是习惯于留长发的,因为在人们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剪头发的。满清入关取代明朝,强行推行剃头留辫子,由于民众非常抗拒这样的政策,一度出现“留发不留头”的俗语。按照清朝时的要求,男子的头发只能在后脑勺部位留碗口大小的头发,并且要将头发编成

  • 易中天为什么贬损明朝而称赞清朝,明朝真的不如清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易中天的最新演讲明朝,易中天谈明朝完整版,宋朝历史讲解易中天

    明朝是打败了外族人后建立的一个正儿八经的汉人政权,历来都享有很高的赞誉,但为什么易中天会认为明朝比清朝烂呢?皇帝的优劣其实易中天的这个说法带有极其强烈的主观色彩,并没有辩证的看待两个朝代,只是从在位的皇帝出发进而品评整个朝代,认为明朝最为残暴、最为黑暗、最是腐朽。的确,如果提到皇帝,清朝都是康熙、乾

  • 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时,慈禧太后一个举动,让肃顺的计划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戏说慈禧咸丰与肃顺,咸丰皇帝为何离开热河,肃顺是咸丰的弟弟吗

    慈禧太后所遇到的这段生与死的过程,发生在1860年,也就是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期间。这是慈禧太后走向权力巅峰的开始。这一年,慈禧太后25岁。任何一个王朝,如果皇帝没有杀伐谋断的韬略,每当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皇宫内部就会风起云涌,发生争权夺利的事件。由于咸丰皇帝少谋寡断,当英法联军攻打京城,他就吓得六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