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隋两个朝代辉煌而短暂的历史真实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乘凉也就罢了,还一边享受前人带来的福利,一边骂着前人如何残暴无度!至于秦与隋两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我简单分析如下:
民力用之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如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好好守成,那么何来汉朝威武?秦朝统一天下后,又急着展开了多次对外战争,展开了多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蒙恬北伐匈奴,同时修筑万里长城;赵佗南征百越,同时修通灵渠。国内则大建直道,修建秦皇陵,民力用之过甚,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得不反。隋朝则是三次远征高句丽,国内同时修建京杭大运河,使用民力过甚,天下万民不得不反。汉朝建立后,汉承秦制,全面采用秦法治理天下,只是法令变得轻缓多了。秦国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养活了大汉子民;秦国修建的直道为汉武帝快速攻击匈奴提供了便利。而唐朝继承隋朝的政治制度,吃隋朝的粮食打败了突厥,利用京杭运河实现了富裕。因此汉朝没有秦朝的贡献,不足以成为强汉;唐朝没有隋朝给的元气,不足以成就盛唐!
国内贵族起义。秦国的灭亡发端于农民起义,但是最终推翻秦朝的是楚国贵族项羽的军队(刘邦当时属于楚国)。陈胜吴广是真正的农民,但是项羽等则是六国余孽,他们就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复国。因此说秦亡于农民起义是不正确的。隋朝的灭亡也是一样的,虽然发端于农民起义,但是主体还是各地的豪强贵族。看隋唐英雄传,就可以知道这十八路反王,都是各地的大军阀。李世民作为唐朝的主要缔创者,他最大的功绩是平定了各地的反王,而不是结束了隋朝的统治。
乱世余波未平。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五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尽管国家统一,但是乱世豪杰还没有身死,因此他们必然想趁乱再图举事,用万民的性命来造就自已的功业。而隋朝则是真正结束了汉朝末年到隋初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同样乱世的英雄还没有死完,他们自然想再建功业。因此秦与隋都是乱世的第一终结者,汉与唐才是乱世的最终终结者。这里也体现了老子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如果英雄好汉,名将名王都死绝了,那么天下难起纷争,自然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