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被李治越级提拔,李勣以70岁高龄出征高句丽,却不是为了感恩

长孙被李治越级提拔,李勣以70岁高龄出征高句丽,却不是为了感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17 更新时间:2024/1/18 13:39:47

据史书记载,李敬业年幼时长相奇特,面带煞气,迥异常人。李勣为此十分担心,曾言“败我家门者,此子也”。为了不使家族灭于长孙李敬业之手,在他12岁的时候,李勣骗他去打猎,待他骑马进入树林,就放火烧林,意图灭绝后患。可是,李敬业很聪明,他竟把坐骑杀死,躲在马腹中避过此劫,让李勣错愕不已。既然老天让他逃过此劫,李勣也就没有再下手,而是严令他不许入仕。可是,很不幸的是,时任梓州刺史的儿子李震突然暴病身亡,李勣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悲伤。因为儿子没了,李勣也就同意已经30岁的长孙李敬业入了仕,但只许做个小小的文官。如今,唐高宗越级把李敬业提拔到四品,还担任其父李震的职务,很明显是“示恩”于李勣,希望他能感恩,帮自己对付武则天。可是,李勣却不这么想!为了不让家族败于长孙之手,李勣费尽心机不让李敬业入仕,甚至亲自动手要杀死他。可李治来这么一手,让他曾经做的一切全白费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挡不住,李勣决定赌一次,把家族的命运押上,再帮李治一次!按李勣的想法:既然孙儿的命运已被李治强行改变,自己当然也可以。李治微服前来,形同于把政治命运再次托付给了他,如果他能帮李治对付武则天、打下高句丽,这等功劳足以保住李家未来的荣华富贵!李勣答应出征高句丽,等同于答应帮李治对付武则天,李治很开心。第二天早朝,李治便宣布出征高句丽。有了李勣、刘仁轨两个宰相的赞同,众臣也没有异议。可是,李治刚回到后宫,就见武则天风风火火揣着大肚子走了过来,劈头就问:“陛下,出征高句丽之事怎么没和我商量呢?”李治不悦,推说是大臣动议。武则天意识到自己的口吻不对,连忙道歉,并劝说李治不要出征。

武则天为何不同意李治出征高句丽呢?原因也简单:因为太子李弘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13、4岁的孩子每天病怏怏的,完全不像个少年人!为了让孩子好起来,武则天曾许愿三年不杀生。如今,李治又要出征高句丽,这不是大造杀孽吗?李治虽然疼爱太子李弘,但却不愿放弃出征高句丽的良机,便把泉男生的密信拿出来给武则天看。信中,泉男生口气卑微,自称甘愿为大唐天子驱使,只要能帮他杀了篡权的弟弟泉男产和泉男建!武则天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太子的病又牵挂着她的心,左右为难。李治告诉他此次出征挂帅的是李勣,武则天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又安了心。既然李勣都赞同出征高句丽,而且亲自挂帅,说明这场征伐战有赢无输;只是,已经70岁的李勣还能骑马射箭吗?李治让她安心养胎,其他事一切不用问,朝内自有他在。武则天将信将疑,只好继续养胎去了。且说李敬业从七品小官一下子跃至四品的梓州刺史,好不得意,立即走马上任。梓州是唐朝的大州,也是四川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过,当地的蛮民很不好打交道。李敬业上任后,听说当地有一支数千人的蛮民贼寇,经常掠夺当地百姓、商户。胆大的他竟然只带着两个愿意跟从的小吏,跑到贼寇的大营,亲自打开大门,对抱刀虎视的贼寇们说:“本官知道你们都是被迫落草为寇的,不打算惩罚你们,只抓为首的。本官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离开此地,留下来的就是贼首。”众贼面面相觑,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刀逃下山,其余人等也纷纷扔刀逃走。最后,山上只剩下3个贼首,被李敬业命人打了几十棍,也给放走了。此事传到长安,李勣正准备出征,闻讯长叹:“如此冒险作为,非福是祸啊!”

唐高宗却认为李敬业胆大心细,是国之栋梁,大加赏赐,引起了武则天的疑心。如果说把李敬业提拔为四品刺史,是为了奖励李勣70岁了还挂帅出征,那么,李治又花了大量财物奖励李敬业,是为了什么呢?只是解散贼寇,就如此大张旗鼓地奖励、还发露布于天下,那么,那些灭了敌国的大将不是应该封公封侯了?武则天虽然怀疑李治的举动,却没有多想,只认为是李治在笼络李勣,鼓励他打下高句丽。显然,她还不知道李治如此重奖李敬业是为了让李勣帮忙对付她!李勣挂帅东征,大唐朝堂高速运转起来,一切为战争让道。借着这个机会,李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宰相许敬宗年迈,李治明旨特许他不用上朝;宰相刘祥道年迈,李治暗示他告老还乡;宰相杨弘武和武则天走得近,李治就命他的好友刘仁轨策反之。短短几个月,趁着武则天养胎不问政事,李治就把她的势力清除了大半!当武则天终于醒悟过来,惜乎为时已晚了。

连载【武则天大帝】12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挑选他为顾命大臣,李显登基后,他却以孝道为由阻止其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显后来把皇位传给了谁,大明宫词安乐毒死李显,李显怎么对待狄仁杰

    数天后,始终吊着一口气不愿离去的李治,终于在洛阳别宫见到了群臣。须发皆白的刘仁轨、一脸戚色的薛元超、高门大阀出身的裴炎、刚刚晋升的岑长倩、郭待举......看着眼前这几位大唐宰相,回光返照的李治在冷静盘算、挑选顾命大臣。刘仁轨太老了,估计也没多少日子了,不适合;薛元超也病得不成样子了,也不适合;岑长

  • 唐朝诗人中,他是自荐大师,李白是他粉丝,杜甫为他拔鞋都不够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唐朝杜甫与李白,杜甫的自荐诗

    大多数文人最喜欢走的是前两条路,因为上书皇帝自荐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而大唐时,很多高级干部都是文人出生,跟没有入仕的文人多有诗文唱和,所以,当时通过自己的诗文显示才华求人推荐,是很大多数文人选择的晋身之路。不过,更多的人是双管齐下,一边应试科考,一边求人推荐。今天我们就来说唐朝文人求人推荐的哪些事。

  • 武媚娘效仿吕后造“人彘”,李治胆寒,不敢再提拔她的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媚娘头疼晕倒李治怀中,武则天秘史媚娘与李治吻戏,大唐情史李治媚娘生皇子

    李治听得骨头发寒,这和汉朝吕后造的“人彘”有什么区别?李治唯恐范云仙真这么做,暗自下令只可杖杀,不可多生枝节。范云仙认为天底下皇帝最大,最终还是听了他的话,谎报武媚娘已按她旨意处置二人。可是,宫中多皇后的耳目,范云仙瞒得了一时,又怎能瞒得了一世呢?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赐死后,太原王氏、河东柳氏和兰陵萧氏

  • 西晋风流的真相:醉后睡在酒女身边,喝多常驾车狂奔的阮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阮籍嗜酒,但博学多才,且为人坦荡。邻家乃一酒垆,当垆卖酒的少妇貌美体纤,尤喜阮籍,因为他多钱而好酒,饮到好处就伏凳而睡,两人皆习以为常。有好事的邻居就告诉少妇的丈夫,可人家丈夫也是淳厚的人,反指责邻居饶舌。一日,阮籍在家中听说城中一家人的女儿多才多姿,未嫁而死。他径自跑到少女灵前痛哭。众人诧异,以为

  • 对“诗圣”杜甫很崇拜,但就这一点看不上,南宋的陆游写诗质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甫与陆游的关系,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资料,杜甫与陆游诗歌的区别

    杜甫一生追求功名,但一直在追求的路上,屡屡失望,一生不得志。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他有三件事最得意,都跟追求功名有关。本来,追求功名是应该的,知识分子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通过功名实现理想抱负。但是,一旦做的太过了,就让人不舒服了。第一件事,是向皇帝献《三大礼赋》,被待制集贤院。向皇帝陈情献文,是唐朝做官

  • 李白悲痛至极,写下这首悼亡诗,其实被悼亡的朋友还活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的朋友关系图,李白最好诗十首,三五七言李白

    而这些国家中,以日本派遣的留学生为最多。日本这个民族是特别好强的,又是特别欺软怕硬的。比他强的,他服服帖帖,他看不上的,往死里整,把你踩到尘埃里都不会放开脚。大唐时,日本对唐朝是恭恭敬敬,派了很多留学生前来学习。其中有一个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叫晁横,20岁时,以留学生身份来到唐朝学习,起初是在太学

  •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最爽的诗,最后14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最震撼人心的名诗,李白最出色的一首爱情诗,李白最后一次遇到的好诗

    他们的诗篇各有所长,直到现在还时常令人眼前一亮。然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另一位耳熟能详的诗人,他就是唐朝的李白。人们可以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读出李白的重情重义,也能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品出他的桀骜不驯。世人总是皆情不自禁地称呼他为“诗仙”,但鲜为人知的是,李白在成名

  • 安禄山有一“特殊”的天赋,但也祸害了大唐,袁天罡对此早有预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和杨玉环亲吻电视剧,安禄山真实长相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王朝,唐朝的繁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包容性,而且十分的开放,如果你走在当时的长安城中,是经常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地的人。安禄山其实就是一个外来人,他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族人。由于父亲死的很早,所以安禄山是从小跟着母亲在突厥人的部落中长大。 安禄山这个人是十分的聪明,

  • 武则天为了稳住地位,竟用了这个方法,让所有人都很害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看了都害怕的书,武则天害怕猫吗,武则天时代女性地位怎么样

    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低等的,她们在那个社会中享受不到好的一切,必须要听从自己男人的所有安排,让她们不能做任何的事,看完以后肯定每个人都不愿意再穿越到古代当中,虽然说穿越是一个很美妙的事,但你了解完当时的一些制度还有规矩之后,就变得非常害怕了。在古代虽然对女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社会,她

  • 她是西夏铁腕太后,为执掌大权杀亲夫囚儿子堪比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夏美女照片,武则天的铁腕手段,西夏一品堂李延宗

    梁落瑶是汉人之后,幼时在西夏活得并不好,受到歧视。就像中原的民族一直认为外族人是未开化的民族、是蛮族,所以在面对外族人的时候总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梁落瑶是天生的美人,虽长于西夏,但身上一直保有汉人女子的婉约细腻之美,被当时权臣没藏讹庞的儿子看中,娶她为妻。能够嫁入这样显贵的大家族,梁落瑶算是高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