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挑选他为顾命大臣,李显登基后,他却以孝道为由阻止其摄政

唐高宗挑选他为顾命大臣,李显登基后,他却以孝道为由阻止其摄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4/1/16 23:01:09

数天后,始终吊着一口气不愿离去的李治,终于在洛阳别宫见到了群臣。

须发皆白的刘仁轨、一脸戚色的薛元超、高门大阀出身的裴炎、刚刚晋升的岑长倩、郭待举......看着眼前这几位大唐宰相,回光返照的李治在冷静盘算、挑选顾命大臣。

刘仁轨太老了,估计也没多少日子了,不适合;薛元超也病得不成样子了,也不适合;岑长倩等几个宰相去年才被提拔,担不起重任;唯有裴炎,出身高门大阀,为人稳重但又不失温和......只能是他了!

李治选择裴炎作为顾命大臣,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考量:

其一,李治对武则天的权力野心一直不放心!

自李治风疾病症突发之后,因为担心再出现长孙无忌这样的权臣,便把朝政交给了武则天。武氏把持朝政多年,在朝内笼络了一大批寒门之后,权力野心大。

若太子李显登基,必会和其母武则天发生权力上的冲突。

而宰相裴炎出身河东裴氏,高门大阀之后,也是武氏的天生政治对手。

所以,有裴炎做顾命大臣,不仅能平衡武则天的势力,还能和新帝李显、太后武则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利用皇权的过渡。

其二,李治对太子李显的浪荡无行不放心。

在做英王的时候,无望皇位的李显就放纵自己,或牵犬斗鸡,或夜行灯市,或饮酒作诗,非皇储所为。

可是,就在他立志长期做个逍遥王爷的时候,天下掉下馅饼,英明果决的太子李贤被废了。就像他的父亲李治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做了太子。可是,面对如此重任,尽管李显已经竭尽全力为人表率了,可多年的习惯哪里能说改就改?

为此,就连隐入东宫打算养老的薛元超都看不下了,多次劝谏。甚至,就在李治出发封禅之前,薛元超还给李治上了一封密奏,请求为李唐江山计、严格管束太子。

可想而知,李治对这个儿子会有多失望、多担心!

所以,李治必须为他找一个道德品行高洁、且对李唐江山忠心的顾命大臣。虽然,大唐的高门大阀曾在李治和武则天的联手打击下逐渐式微,但在读书人不多的封建时代,底蕴丰厚的世家,依旧把控着朝中一半以上的重位。

而且,大唐立国之初便是以“李唐皇族和高门大阀共治天下”为原则,要想改变这种体制,并不是几次打压就能做到的。

因此,高门大阀和李唐世家是休戚相关,是太子李显的天然政治盟友。

当着群臣和武则天的面,李治艰难地定下顾命大臣,开始口授临终前的最后一道诏书。

按照规矩,武则天乃未来的太后,为防干政新帝,应该回避。可是,李治用力咳嗽了好几声,武则天都无动于衷,只在榻前抱膀哀泣。

李治明白,这个一辈子强势惯了的枕边人,是担心他在临终诏书中说出对自己不利的定论。看着白发参半的武则天,李治心头突然涌起一股柔情......

公元683年12月27日,大唐天子唐高宗与洛阳别宫贞观殿驾崩。

临终前,唐高宗发出在世上的最后一道诏书:

太子李显接替大位,裴炎为顾命大臣,遇有不决之军国大事,可请太后武则天参赞。为帝王讳,相王李旦在殡葬结束后立即出京,前往封地。

唐高宗李治大行的噩耗传遍四境,山河带泪,草木动容,官员举哀,百姓伤情......固然,以性格论,大行皇帝优柔寡断、好大喜功,屡屡做出令群臣伤心的反复举动;但是,这并未妨碍他成为一个英明的君主!

自继位以来,他不忍亲亲相残,隐忍国舅长孙无忌7年方才真正掌权,而后励精图治、朝乾夕惕,夙夜忧国,公允待人。

以功绩论,他抑制权贵、推广科举、完善律法、开疆拓土,把大唐带到史上未有的疆域阔度;以心性论,他勤俭朴素,爱民如子,慈父胸怀,兼济天下。

也许,唐高宗李治的性格不适合做雄筹大略的开国帝王,但作为守成之君,百姓能安居乐业,疆域能开土万里,他的功业绝不比汉武大帝差,绝对堪称一代有为之君!

可惜的是,他还是太善良了,或者说刚愎自用了!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挑选的顾命大臣裴炎,曾因和武则天一起打压裴行俭入朝为相,而结成同盟。

他一直先入为主地认为,武则天继承了其父武士彟的观念持续痛恨高门大阀,却不知,经过他和武则天持续30年的打压,高门大阀早已风流云散,不复原来那个可以左右朝堂的政治利益集团!

他的顾命大臣裴炎,早已在政治利益上倒向了武则天!

唐高宗驾崩7日后,太子李显登基为帝,顾命大臣裴炎突然提议请天后武则天暂时摄政。

裴炎进言道:“自古天子乃天下臣民之表率,应敦行孝道。昔日晋武帝遵行古礼,深衣素冠长达三载,今陛下亦当严守心丧,以行孝道,不宜早摄政务。臣建议,在陛下除孝之前,不妨由太后暂时摄政!”

刚坐上皇帝宝座的李显顿时愣了,这还是父皇给我指定的顾命大臣么?

李显想反驳,可殿内大臣却鸦雀无声,他一抬头,只见母后武则天正从殿门缓缓向他走来.....

连载【武则天大帝】36

更多文章

  • 唐朝诗人中,他是自荐大师,李白是他粉丝,杜甫为他拔鞋都不够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唐朝杜甫与李白,杜甫的自荐诗

    大多数文人最喜欢走的是前两条路,因为上书皇帝自荐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而大唐时,很多高级干部都是文人出生,跟没有入仕的文人多有诗文唱和,所以,当时通过自己的诗文显示才华求人推荐,是很大多数文人选择的晋身之路。不过,更多的人是双管齐下,一边应试科考,一边求人推荐。今天我们就来说唐朝文人求人推荐的哪些事。

  • 武媚娘效仿吕后造“人彘”,李治胆寒,不敢再提拔她的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媚娘头疼晕倒李治怀中,武则天秘史媚娘与李治吻戏,大唐情史李治媚娘生皇子

    李治听得骨头发寒,这和汉朝吕后造的“人彘”有什么区别?李治唯恐范云仙真这么做,暗自下令只可杖杀,不可多生枝节。范云仙认为天底下皇帝最大,最终还是听了他的话,谎报武媚娘已按她旨意处置二人。可是,宫中多皇后的耳目,范云仙瞒得了一时,又怎能瞒得了一世呢?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赐死后,太原王氏、河东柳氏和兰陵萧氏

  • 西晋风流的真相:醉后睡在酒女身边,喝多常驾车狂奔的阮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阮籍嗜酒,但博学多才,且为人坦荡。邻家乃一酒垆,当垆卖酒的少妇貌美体纤,尤喜阮籍,因为他多钱而好酒,饮到好处就伏凳而睡,两人皆习以为常。有好事的邻居就告诉少妇的丈夫,可人家丈夫也是淳厚的人,反指责邻居饶舌。一日,阮籍在家中听说城中一家人的女儿多才多姿,未嫁而死。他径自跑到少女灵前痛哭。众人诧异,以为

  • 对“诗圣”杜甫很崇拜,但就这一点看不上,南宋的陆游写诗质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甫与陆游的关系,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资料,杜甫与陆游诗歌的区别

    杜甫一生追求功名,但一直在追求的路上,屡屡失望,一生不得志。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他有三件事最得意,都跟追求功名有关。本来,追求功名是应该的,知识分子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通过功名实现理想抱负。但是,一旦做的太过了,就让人不舒服了。第一件事,是向皇帝献《三大礼赋》,被待制集贤院。向皇帝陈情献文,是唐朝做官

  • 李白悲痛至极,写下这首悼亡诗,其实被悼亡的朋友还活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的朋友关系图,李白最好诗十首,三五七言李白

    而这些国家中,以日本派遣的留学生为最多。日本这个民族是特别好强的,又是特别欺软怕硬的。比他强的,他服服帖帖,他看不上的,往死里整,把你踩到尘埃里都不会放开脚。大唐时,日本对唐朝是恭恭敬敬,派了很多留学生前来学习。其中有一个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叫晁横,20岁时,以留学生身份来到唐朝学习,起初是在太学

  •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最爽的诗,最后14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最震撼人心的名诗,李白最出色的一首爱情诗,李白最后一次遇到的好诗

    他们的诗篇各有所长,直到现在还时常令人眼前一亮。然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另一位耳熟能详的诗人,他就是唐朝的李白。人们可以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读出李白的重情重义,也能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品出他的桀骜不驯。世人总是皆情不自禁地称呼他为“诗仙”,但鲜为人知的是,李白在成名

  • 安禄山有一“特殊”的天赋,但也祸害了大唐,袁天罡对此早有预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和杨玉环亲吻电视剧,安禄山真实长相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王朝,唐朝的繁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包容性,而且十分的开放,如果你走在当时的长安城中,是经常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地的人。安禄山其实就是一个外来人,他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族人。由于父亲死的很早,所以安禄山是从小跟着母亲在突厥人的部落中长大。 安禄山这个人是十分的聪明,

  • 武则天为了稳住地位,竟用了这个方法,让所有人都很害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看了都害怕的书,武则天害怕猫吗,武则天时代女性地位怎么样

    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低等的,她们在那个社会中享受不到好的一切,必须要听从自己男人的所有安排,让她们不能做任何的事,看完以后肯定每个人都不愿意再穿越到古代当中,虽然说穿越是一个很美妙的事,但你了解完当时的一些制度还有规矩之后,就变得非常害怕了。在古代虽然对女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社会,她

  • 她是西夏铁腕太后,为执掌大权杀亲夫囚儿子堪比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夏美女照片,武则天的铁腕手段,西夏一品堂李延宗

    梁落瑶是汉人之后,幼时在西夏活得并不好,受到歧视。就像中原的民族一直认为外族人是未开化的民族、是蛮族,所以在面对外族人的时候总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梁落瑶是天生的美人,虽长于西夏,但身上一直保有汉人女子的婉约细腻之美,被当时权臣没藏讹庞的儿子看中,娶她为妻。能够嫁入这样显贵的大家族,梁落瑶算是高攀了

  • 秦朝和隋朝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盛朝代,为何最终都很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朝和隋朝短命朝代,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秦朝和隋朝的历史对比分析

    秦隋两个朝代辉煌而短暂的历史真实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乘凉也就罢了,还一边享受前人带来的福利,一边骂着前人如何残暴无度!至于秦与隋两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我简单分析如下:民力用之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如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好好守成,那么何来汉朝威武?秦朝统一天下后,又急着展开了多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