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吴国孙权继承兄长遗愿,怎样带领将士建立吴国,使天下三分?

看吴国孙权继承兄长遗愿,怎样带领将士建立吴国,使天下三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70 更新时间:2024/1/17 12:28:4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诗词中描写的孙仲谋便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孙权

孙权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乱世之中,他先是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基业,后来又带领周瑜鲁肃等将领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并使用计谋夺取了刘备的荆州,从而增加了领土面积。

[var1]

在这之后,他正式宣布建立吴国,登基为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开始大力发展国家。首先对于农业发展,他专门设置了农官,后来又实行屯田制度,设置郡县,从而促进了江南一带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他还在外交上颇有建树,多次派遣人出海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往来。

[var1]

兄长孙策曾这样评价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乱世成长,本领超群

孙权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在吴地一带做官,据说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的父亲孙坚是当地的县丞,因此在家乡一带颇有名望。

[var1]

初平二年,孙坚在征讨刘表的过程中不幸战死,年仅九岁的孙权就这样没了父亲,一直被母亲吴夫人抚养长大。好在孙权的兄长孙策也是一位有勇有谋之人,在最开始便选择追随袁术,并颇受袁术的看重,因此他便把母亲和孙权接到身边抚养。或许是受到兄长的影响,孙权为人豁达大度,平时又喜欢行侠仗义,还在暗中积累了自己的力量,因此逐渐传出了名声。孙策处理内部事务的时候,他都会将孙权带在身边,而他的才能就连孙策都自叹不如,因此对他寄予厚望。

接任为王,赢得赤壁之战

建安五年,兄长孙策不幸被刺客刺杀重伤去世,在临终前,他将自己的势力都交给了孙权,在中国古代传弟不传子,这种情况可谓是极少见。在当时孙权年仅十九岁,在接替了孙策的位置之后,东汉朝廷便将他为将军,负责带领军队驻守在吴郡一带。而那个时候孙策才统一江东没有多久,还没来得及稳定民心就去世了,留给孙权的是一个烂摊子。

[var1]

在孙权继位之后,他便重用周瑜等旧臣,率领军队先后消灭了李术等人,后来又阻止了宗族叛乱,成功的稳定了自己的统治。这个阶段的孙权求贤若渴,急需要有才之士的辅佐,于是他便在天下大力招揽人才,而这其中便有周瑜推荐的鲁肃等人。在他招揽的一大批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江南之人,因此安抚了地方贵族的心,从而基本稳定了江南一带的局势。在鲁肃的建议之下,他决定联合刘备抵抗曹操。便任用周瑜为都督,与刘备共同率领军队和曹操的军队在赤壁决一死战。

[var1]

孙刘联兵力量庞大,又有杰出将领的指挥,赤壁之战的胜利自然是板上钉钉,赢下赤壁之战之后,孙权便开始韬光养晦,暗中积累实力。

建立吴国,采取措施巩固统治

黄龙元年,孙权正式在武昌宣布建立吴国登基为帝。虽然吴国已然建立,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恢复发展生产,孙权便对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他曾经多次下旨免除农民赋税,从而降低农民负担。他还以身作则的崇尚节俭,生活的十分简朴,在他的带动之下,吴国的官场风却一片清明。在他迁都建业之后,他甚至还继续沿用以前的将军府作为王宫,从而减少财政开支。最为重要的是,孙权在对待与其他地方的关系上值得后人借鉴。

[var1]

在他巩固统治之后,他开始派遣官员与周边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其中便有台湾,这也是大陆首次与台湾往来。除了台湾之外,他还与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其他国家都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成这样评价他: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var1]

或许在行兵作战方面,孙权比不过周瑜,在战略战术上,他比不过鲁肃,但是作为一位帝王,他却深知为君之道,利用自己的方法使朝堂始终保持平衡,从而稳定吴国,发展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实力有了迅猛的增长,在之后打败刘备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

更多文章

  • 兵家至圣孙武,编写《孙子兵法》,指导吴国军队多次赢得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武离开吴国后吴国下场,兵圣孙武装死离开吴国视频,孙武讲吴国完整版

    这个孙武原本是齐国人,但在齐国不受重用,因此经过吴国朝廷重臣伍子胥的推荐,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让他担任将军一职。他曾经在柏举之战中率领军队打败了楚国的军队,甚至还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使楚国面临灭亡的危机。而他的著作《孙子兵法》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作用,被后世的兵法家所广泛推崇。[var1]除此之外,在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生前与死后的两种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原文,孔子临死前说的三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什么意思

    [var1]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后升迁为大司寇,有宰相的权限。这以后,他又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传他的一套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却与当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在外漂泊了14年,累累如“丧家之犬”,最终不得不黯然回到鲁国。此后,他潜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古籍整理,

  • 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以及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情报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报纸起源,带有情报的报纸名字是,海外华文报纸起源

    当然,想把起源期推前的愿望是良好的,但至今确实难以考查出报纸产生于周朝或汉朝的令人信服的原始佐证。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保存了好几封苏秦写给燕王的情报信,它仅仅是给燕王本人看的绝密函件。唐宋报纸上的消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时间,有“周朝说”、“汉朝说”等多种观点。汉代的确开始了以书面形式传

  • 屈原如何坚守本心,舍生取义,用生命证明坚持自己的原则?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固守本心,屈原舍生取义议论文,屈原的生存之道

    屈原,他是楚国贵族后代,因此在年少的时候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从小便才华横溢,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在他早年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在朝廷中担任三闾大夫一职,主要负责处理朝政事务的同时与其他的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政治上,他主张任人唯贤,改革法律制度,对外联合齐国一起抵抗强大的秦国。但是后来却受到了其他

  • 短暂的彪悍人生,扛鼎而死的秦国君王“嬴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时的嬴荡之死,嬴荡儿子,大秦帝国项萌和嬴荡

    [var1]秦惠文王死后,秦国崛起之路并没有因此止步。依照秦惠文王遗嘱,太子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名荡,秦惠文王之子。荡这个名字,寄予了秦惠文王对儿子的期望,更是秦国历代君主的期望,那就是称霸中原,荡平天下,只是不知道秦武王能否担负起秦国祖祖辈辈的期望。秦武王即位时仅有十八岁,放到现在,这个年纪

  • 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吕不韦,眼光独到,结局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商人,历史人物吕不韦的野史,吕不韦的历史事迹

    世人对商人常抱有一种狡诈、无利不往的看法,尤其是古代的商人,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游走于各种阶层中,练就了一身圆滑、精明的本事。但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成功坐上了一国丞相的职位,让世人窥见了他心中远大的抱负。这个人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其可谓是商人史上最成功的男人,一举

  • 孙膑被庞涓陷害挖膝盖,后来是如何报复的?细节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膑后来如何对待庞涓,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儿童版

    故事要先从鬼谷说起,这里居住着一位神奇隐士,自称为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名叫王栩,他的学问才能非常高,总结起来就是四大绝学,一是占卜高手、二是兵法鬼才、三是杂学游说、四是长寿升仙。[var1]也许有人要问了,既然这位鬼谷子如此厉害,为什么还留在凡间呢?相传是因为鬼谷子想寻找几位有缘人作为自己弟子,将毕生

  • 魏国的襄陵之战:一胜一负之下看待魏国的军事能力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襄陵之战魏国,襄陵王,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

    襄陵城一座兵家必争之地,千年来围绕此处展开的战争不计其数。因为其地处中原腹地,是扼守各地的咽喉之地。战国时期其位于齐、赵、韩、楚、宋、魏等国交界之地。历来战争不断,大小战争也是市场爆发,光是当时的中原强国魏国参与的战争就有两次。第一次是魏国和齐国的战争。第二次是魏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var1]两次

  • 战国传奇:赵奢示弱大败秦军,其子赵括谈兵目中无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括与赵奢论战,赵奢和赵括的故事成语,赵括谈兵全文翻译

    赵奢是赵国的名将,然而他这个名将却不同于其他武将拥有众多辉煌的战绩。在内容繁多的《战国策》中关于赵奢的生平事迹只有寥寥数笔。仅记载了他平生指挥参与的唯一一场秦赵大战。阏与之战。[var1]一、鞑与之战公元前269年,赵国向秦国提出请求,要交换城池,秦昭襄王欣然应允并如约交付城池。结果赵惠文王得到秦国

  • 战国中期,齐国为何对宋国下手,却放过了更羸弱的鲁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时齐国攻打鲁国,宋国的宋公齐国的齐侯,宋国鲁国的故事

    战国时期承接了春秋时期的大变革,是列国诸侯争斗极为激烈的时代,呈现出了七国鼎立的局面。虽然表面上看,七个国家之间分庭抗礼,实则把控局势的权利都在齐、魏、秦三个国家手中。地处平原地区且靠近黄河流域,所以这三个国家的实力要比其他几个国家要好很多,粮草富庶,军事能力强悍。[var1]但到了战国中期,原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