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司马迁:错,那是别人说的

《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司马迁:错,那是别人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81 更新时间:2024/1/24 23:07:22

近期热播的《大秦赋》赢来观众如潮好评,被称为近年来续《雍正王朝》之后难得的好剧。不过,剧中对吕不韦、嬴异人和赵姬之间的关系闭口不提,让观众的八卦心严重受挫,很不爽。

作为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吞并两广、设郡立县、车同轨书同文......哪一项都足以名垂青史,可是,他的生父到底是谁?

既然,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她本来的样子又如何呢?

[var1]

自相矛盾的司马迁

很多人都曾听说嬴政又叫“吕政”,从父姓,是吕不韦的儿子。但更多人却听说嬴政是嬴异人的儿子,母亲赵姬,吕不韦只是他的“仲父”。

这两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源自何处呢?

其实,就源自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在秦始皇的人物传记中,司马迁说庄襄王嬴异人在赵国做质子时,十分喜欢吕不韦的一个姬妾,就向他索要,最后生下了嬴政。

这段话写得堂皇大气,简洁明了,没有任何疑义。

[var1]

可是,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传》中却突然反口,惊掉一地眼球。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史记.吕不韦传》

这段话很曲折,也很八卦。

太史公在这里说,赵姬和吕不韦在一起时怀了孕,老吕也知道。子楚(嬴异人的别名)到吕不韦家饮酒,对赵姬一见钟情,就向老吕索要赵姬。老吕很生气,但还是把赵姬送给了子楚。赵姬则隐瞒了怀孕的事实,大期满,生下了子政。

古代,子楚、子政是公子楚、公子政的意思。

[var1]

到底谁才是孩子的爹?

太史公这个迷魂阵一摆,把所有读《史记》的人都整懵了:太史公,到底谁才是孩子他爹,你给个准话行不行?

太史公微微一笑,返身走回历史长河的上游,消失不见。

于是,几千年来,无数学者、文人、百姓纷纷苦练‘侦探’本领,试图找出秦始皇的亲爹,打算给“千古一帝”一个交代。

终于,这个历史的使命交给了清朝大学者梁玉绳,他经过仔细推敲,总算找出了太史公留下的破绽。

梁玉绳说:“史公于《本纪》特书生始皇之年月,而于此更书之,犹云:世皆传不韦献匿身姬,其实秦政大期始生也。”

梁先生是什么意思呢?

[var1]

他说,太史公有时候也很幽默。他在《本纪》里说出了秦始皇的出生年月,却又在《吕不韦列传》中改口,还说世人皆传吕不韦献给嬴异人的是有了身孕的赵姬。其实,秦嬴政是“大期”满了才出生的。

什么是大期?

唐代孔颖达给《左传.僖公十七年》作注疏说:十月而产,妇人大期。

简单说,“大期”就是十月怀胎,这个时候孩子才出生。

如果赵姬跟在吕不韦身边已怀孕,而且吕不韦“知有身”,那么,赵姬嫁给嬴异人后生下嬴政就不是“大期”了,而是“大期+1个月”或“大期+2个月”!

推到这里,估计太史公要从历史源头走出来,冲着梁玉绳伸出大拇指!

[var1]

铁证如山,吕不韦只是个媒人

估计,单单赵姬十月怀胎这个线索还不能说服人,再来两个旁证。

看过《寻秦记》的观众应该对那一幕“滴血认亲”记忆犹新,虽然那是架空穿越剧,但也说明了秦朝对继承人的审查十分严格。

作为一国未来之国君,其宗族和背后的利益集团更不可能对此有任何马虎。

据《左传》记载,秦朝及六国的王族均有专门管理宗庙的职务,这些人除了负责祭祀、礼仪外,最大的任务就是管理宗室后人。但凡有新出生婴儿、死去的族人,都会有专人及时登记,并派人去核实。一旦发现有欺诈行为,轻则失去宗室身份、收回官职,重则受刑流放。

所以,如果嬴政是吕不韦的后代,以嬴异人的胆略、吕不韦的投资,都承受不起这种酷烈的后果。

毕竟,隔壁老吕只是一个媒人、商人,他不姓王。

[var1]

如果说吕不韦胆大包天,嬴异人受制于上了吕不韦的“贼船”,两人沆瀣一气隐瞒“嬴政是老吕的儿子”这一事实,也能说得过去。

不过,还有一个大人物也会上他们的“船”吗?

这个人就是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是嬴异人父亲安国君的正室,安国君被立为太子,背后最大的势力是楚国芈氏!华阳夫人是太子妃,可惜,出身芈氏的她却没有后代。

要想保住日后的荣华富贵,她唯有找一个自己信得过、且能掌握权柄的人继承王位。所以,吕不韦给她送来了嬴异人,她就劝说丈夫发誓把位子传给嬴异人,也就是后来的庄襄王。

安国君此时还是太子,嬴异人是他的儿子无疑,所以,他不用担任何风险。可太子妃就不一样了,她必须看得更远,确保嬴政是皇族后代。否则,芈氏终有一天大祸临头。

所以,有太子妃华阳这一道关,也足以证明嬴政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var1]

后记:捉弄人的班固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不言自明。不过,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为何相互矛盾呢?

在《史记》秦朝人物的列传中,司马迁长篇引用了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的名著《过秦论》,内容中肯,评价也偏向正面。这和汉朝时期的“过秦”思想是相反的,因为,从东汉到西汉,都是贬秦扬汉的。

特别是到了东汉历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几乎通篇批判秦始皇的过失,并且把其部分内容附在司马迁的《史记》后面。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并非全是太史公司马迁所著。

有一个例证可以证明:《史记》后面的秦王谱系中有这样一句话,“庄襄王享国三年,葬茝阳。生始皇帝。”

这句话在《汉书》中找不到,但那段“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却出自班固之口。

[var1]

每个朝代编撰上一代的历史,为了表明正统、正义,总是把前朝贬低一番,这也是应有之义,无可厚非。

只是,这可苦了研究历史的后人。

为了不让这些历史因果纠缠于身,被方家嘲笑,所以,《大秦赋》也不敢引火上身,随意妆扮历史。

否则,以秦始皇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一个小小的差错就可能毁了整部剧。

因此,这部剧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不要碰历史的误区。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看见,楚国最冤这种说法的源头,乃是出自楚怀王入秦不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楚怀王被张仪诓骗,噩梦的开始此处说的楚怀王,并不是项羽立的义帝,而是战国时期灭越的那个楚怀王。越王勾践,大家想必都知道,在他的悉心治理下,越国愈发强盛。到了战国初期,俨然成为了南方的一大霸主。[var1]

  • 赵王一听到廉颇饭量大很高兴,一听到后面一句,为啥心凉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王和廉颇,廉颇晚年被赵王请出时说的话,赵王赶廉颇走时的情景

    [var1]说到廉颇,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他在语文和历史都是露脸较多的人物之一,除了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谢罪之外,特别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话深深植入了许多人的脑海里,廉颇的高大形象在我们心中渐渐明显起来。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打仗几乎百战百胜,用战神来形容他也不过分。廉颇在历史上形象很好,至少

  • 齐国吕氏姜姓没有宗族吗?为什么齐国会被田氏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入主齐国的,孙武祖上是齐国田氏吗,山东吕姓是姜子牙后代吗

    第一阶段,田氏除掉崔、庆两氏齐景公元年,崔、庆两氏把持着齐国的朝政,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两氏皆为姜姓。两年后,崔、庆两氏为了抢夺夺权,遂发生内讧。内讧以庆氏的胜利告终,庆氏得以掌握齐国朝政。这时,田氏出场了。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已有内郤。——《史记·齐太公世家

  •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得到了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秦国历史,为什么秦国能在春秋称霸呢,春秋时秦国的发展

    [var1]由余是周携王的后代,周携王属于另起炉灶,与周平二王并立,最后周携王兵败被杀,由余的祖上就逃难到了西戎,所以由余自幼在西戎长大,毕竟出身于周朝王室,由余接受过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才智过人,在西戎国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当时的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共同努力下,国力日渐强盛。位于秦国西边的西戎诸

  • 奸佞小人费无忌,策划父娶子媳的丑闻,导致楚国差点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费无忌是被谁所杀,乱臣费无忌的故事,费无忌个人资料

    [var1]更令费无忌感到不安的是,太子建对伍奢比较尊重和亲近,而对费无忌疏远和厌恶。在太子这里失宠,意味着将来太子即位,自己会失去宠臣的地位,甚至在楚国难以容身。这种危机感萦绕费无忌心头,于是费无忌开始谋划自己的出路。正值晋楚争霸,而晋强楚弱,楚平王就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和秦国的联盟关系,共同对

  • 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是如何完虐赵国,赵国长平,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是以,当白起要求继续发兵灭亡赵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就是秦军亦伤亡严重。长平之战几个月后,秦昭襄王认为时机成熟,真被一举歼灭赵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只能苟延残喘的赵国竟然在秦国的强烈攻势下,一直屹立不倒。[var1]而这一场战争也被称为邯郸之战,秦国在此次战役中遭受重创,并因

  • 历史上的2本“天书”,一本孟子都看不懂,一本替刘邦成帝王之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关于刘邦的记载,刘邦真实历史趣事,历史书刘邦

    我们虽然常说历史,但是很多东西过去那么长时间,有的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在史书上看到。但是书上的记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写上去,所以有很多需要去分析、去研究,但是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怎么也研究不清楚的。[var1]今天的《历史上的2本“天书”,一本孟子都看不懂,一本替刘邦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如何换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各个国家的货币,战国旧货币图片,战国七国货币

    货币的不同,导致国家之间换算极为麻烦,这也是秦始皇消灭六国后,统一货币的原因。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到底分哪些货币以及他们事如何进行换算的。[var1]春秋战国时期按照形状,可分为以下几种货币:一、贝币贝币,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中皆流行。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之前,生产力水平不足,商品生

  • 长平之战既然是以多欺少,以强打弱,为啥列为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既然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为何此战会被列为经典战役呢?长平之战为何能成为经典战役?长平之战的参战双方,赵国和秦国其实力确实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廉颇和白起同为战国四大名将,而廉颇却连王龁都打不过,只能勉强防守,这就能看出双方的实力差距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长平之战的理由。[var1]长平之战,表

  • 三国名人与厕所不解之缘:吕布、韩馥、曹嵩——一出事就往厕所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冀州韩馥,韩馥马腾韩遂,韩馥手下十大名将

    吕布:遭遇叛变时从厕所逃走[var1]吕布能够控制徐州,其实道德上是有点不地道的。他和曹操竞争兖州失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刘备,结果暗中受到袁术的拉拢反叛刘备,从而夺得了徐州。结果不久之后,吕布就遭到了背叛,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都是袁术在暗中搞鬼。不过吕布处理得还算得当,没有出现全盘皆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