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雍正独爱养心殿?办公和侍寝都在这!专家挖开地砖才知道答案

为何雍正独爱养心殿?办公和侍寝都在这!专家挖开地砖才知道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2/29 2:22:49

历史上对封建帝王的评价,雍正皇帝无疑是最勤政。雍正勤政是出了名的,每天亲自批阅大量奏折,对其一一认真回复,常忙到凌晨不休息,并且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床。

我们都知道养心殿是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而历代皇帝的寝宫和养心殿并不是在一起的。而雍正在位之后勤勉执政,日常起居都在养心殿进行。后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而是将自己的寝宫干脆搬到了养心殿里面。每天办公、一日三餐、甚至是妃子侍寝也要跑到养心殿来。

雍正经历过九子夺嫡,皇位来之不易,所以很珍惜,也非常勤勉。他在位时期比较短,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是个工作狂,而且对身体造成了不良影响。再加上雍正在位的后期他追求长生之法,每天服食大量丹药,因此,这也是造成他过早离世的原因。但是历史上对他违背祖制,不住乾清宫却执意把寝室搬到养心殿存在着争议,很多人对雍正这样做的原因还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说法,是雍正的父亲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居住了一辈子,因此,对于雍正皇帝来说,乾清宫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一踏进去,便会睹物思人,想起父亲生前的场景,难掩悲痛之情。因此他为了表达孝心,违背祖制,选择了养心殿。相比在乾清宫而言,养心殿整体的氛围感很好,对于雍正来说,在这里不会那么容易产生悲伤的回忆。

另外一种说法是,雍正的兄弟众多,当时皇位的争夺十分激烈,经历过九子夺嫡的他,考虑到自身安全,选择在养心殿居住,因为养心殿建筑格局比一般的宫殿更加严谨,封闭较好,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关于他开养心殿作为办公、休息两用的先例的原因,众说纷谈,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做绝对没有坏处。因此,从雍正皇帝违背祖制,开启先例时,养心殿便正式成为皇帝的寝宫。而乾清宫存在的功能也被养心殿取代,成为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中心。这种习惯延续到清朝末期,养心殿一直作为重要政务决策的中心。

虽说这两种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这都不是雍正独爱养心殿的最主要原因。后来,是在养心殿翻修时,专家挖开地砖,看到了养心殿的构造,才知道了答案。原来在养心殿的地下埋有地龙,而地龙就是我们北方家庭的基本供暖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暖。当时皇宫内的三宫六院冬天的取暖方式都是烧炭火,而碳火又容易产生味道,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导致中毒。雍正皇帝又热爱工作,一天都待在养心殿处理政务,所以碳火取暖对他的身体来说是非常不好的。而在养心殿的偏侧有一个小房子,这个小房子是用来专门烧暖气的,通过地龙的传热整个养心殿就会变得非常暖和。

雍正在登基的时候身体就不是很好,而且他当时已经步入中年,即将到达中老年时期。因此,身体出现不适状况是在所难免的,由于当时北京城的温度比较寒,因此,他非常怕冷。把寝室搬到养心殿后,不仅方便了处理政务,而且身体还不受冷气的影响。并且可以高效的处理政务,深夜批完奏折后,直接可以在寝殿休息,同时,对于他早起登殿也很方便。因此,雍正日理万机,独爱养心殿有很大程度也许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处理政务。

最让专家感到吃惊的是,当时清朝养心殿的地龙埋在其地下,在冬季供暖时,里面的水就算是沸腾也不会渗出。这种设计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技术。所以,雍正办公睡觉都要选择在养心殿?不只因为他是工作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那里还有地龙这个宝贝。

更多文章

  • 袁崇焕的后人袁寿山为何成为清朝名将,还加入了正白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袁崇焕是谁的后人,袁崇焕的后人怎么样了,袁寿山简介

    1、袁崇焕有后人留存于世吗袁崇焕究竟有没有留下后人?对于这个问题,来看看《明史》是怎么记载的:“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在闹市凌迟而死。其兄弟、妻子被流放3000里,抄没他的家。袁崇焕无子,家中无多余钱财,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字却相当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的护照图片,清朝护照100张图片,清朝中国护照图片大全

    一旦某国有不安全因素,大使馆则会全力交涉保证国人第一时间能够回国,远离是非战乱。曾有人表示中国护照就是安全的通行证,这句话的底气正是因为我们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强大,所以成为中国人将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并且外国人很难才能取得中国国籍,一旦选择迁出国籍,基本就丧失了在成为中国人的权利。然而今天的我们因为祖国

  • 溥仪童年在养心殿玩耍,发现一道密旨,离奇揭露雍正时期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出生的那天开始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就已经被完全安排好,还是非常悲惨的。在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两人先后都离开了人世,然而当时才仅仅只有三岁年纪的溥仪就已经成为了皇帝,这皇宫从此就仿佛像是一座由金子打造而成的笼子,牢牢地困住了溥仪的半辈子。到了1924年,溥仪被轰出了紫禁城,但是因为毕竟在这一个地方也

  •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还在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早上处理光绪后事下午穿寿衣,慈禧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后事,光绪被慈禧毒死

    纵观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多数是男性统治者,女性的身影少之又少。除了唐朝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女性,虽然没有登上皇位却也掌握了朝政四十几年,她便是慈禧。人们对慈禧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她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抗争意识;也有人说她是大清的罪人,如果不是慈禧,清朝或许在战争中还

  • 天京城被攻破时,太平天国的女兵们为何死战不降?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的真实资料,太平女兵,太平天国历史分析和感悟

    因此,太平天国中有许多的女兵,在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到过数十万人。这么多女性参与战斗,在当时的世界中,还是很少见的,而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中,也属于一次大胆的尝试。女性同胞们的表现,十分出色,颠覆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看法。这些女兵们与一些男兵们相对比,才是真正的将生死之置于度外的人。虽然说太平天国

  • 曾国藩攻破天京后,1万太平军却逃到此地,打2场仗赢得一自治领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攻破天京惨状,曾国藩攻破天京后会怎么样,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有实力吗

    但仍然有少量的太平天国的将士们逃出生天,那么这些太平军们逃到哪里去了?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清廷正在斩草除根,继续待在国内肯定是毫无生还的希望,于是太平军们开始纷纷逃到海外去。据资料揭露,其中1万太平军却逃到智利的伊基克地区,由于太平军将士们大多数都是底层农民,目不识丁,来到智利后,从事的都是环境最恶

  • 大清的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个大明星,也许是皇室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清的最后一位格格,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哪些人,大清平民格格

    满清时代的陨落可以说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很久以来关于满清后裔们的去向,人们很是关切。但这种注意力往往会指向溥仪和他的兄弟们,对于满清格格们的往事今生,人们缺乏了解。那么,满清的格格们到底后来都嫁给了谁?这几个大明星,也许是皇室子孙。作为中国历史末代封建王朝,满清共有12个皇帝,国运长达近三百

  • 崇祯自缢煤山后,如果他能率军早到此地3天,多尔衮也许不能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帝死于煤山片段,多尔衮和崇祯谁更厉害,崇祯和多尔衮

    明末时期,大明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其中有一支军队成为明朝最强大的武力,这便是我们大家熟知的辽东军,其实就是关宁铁骑。本来这支军队在袁崇焕的率领下,将关外的清军打的节节战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崇祯最后中了反间计,结果将袁崇焕满门抄斩,最终导致关宁铁骑四分五裂。其中有一部分人最后还成为了清军入关的急先锋,

  • 马国贤在华回忆录: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国贤康熙,马国贤真实身高,马国贤经典片段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秦二世杀扶苏、隋炀帝弑父杀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等等。而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在康熙朝晚年甚至出现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胜利者就是康熙帝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帝。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帝去世后,胤禛为了急于巩固现有权力,甚至不顾朝野上下

  • 道光皇帝恭俭宽仁,为什么要一脚踹死皇长子?原因主要有2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道光皇帝死因真相,道光皇帝为什么会踢死自己的皇子,道光皇帝主要事件

    不过她很有野心,不愿意做一个任人打骂的小丫鬟。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想方设法为道光生育了一个儿子。清朝比较流行母凭子贵,一个出身比较卑微的女子,可以靠着为大人物生育子嗣得到恩宠和晋升。和妃本以为自己为道光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能够得到恩宠和重视,结果却恰恰相反,道光非但没有体会到初为人父的感觉,反而还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