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王朝喊“喏”,清朝说“喳”或者“嗻”,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汉王朝喊“喏”,清朝说“喳”或者“嗻”,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59 更新时间:2023/12/22 10:38:46

1、“喏”来源于唱喏之礼

“喏”字为象形字,在金文中,左边是一个张开的嘴,右边是一个人双手举过头顶,行作揖致敬之礼。合意是表示顺从、听命并行礼发生声音,引申意为“唱喏”。经过漫长发展,唱喏之礼成为汉族王朝的标准之礼,通常是下级接受上级(皇帝)命令时,一边行礼一边发出的声音。

唱喏之礼起源于东晋,兴盛于两宋。秦汉时臣下听命多行揖礼,举手过顶。永嘉之乱后,琅琊王氏士族辅佐司马睿衣冠南渡,重立晋朝,是为东晋。王氏成为东晋权势最大的家族,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史载,唱喏之礼就由东晋王氏士族所发明。

东晋高僧支遁曾拜见书圣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返回后有人问王氏子弟何等模样,支遁说:“没看到王氏子弟,只看到一群白脖子鸟,只听到一片‘哑哑'之声。”所谓“哑哑”之声就是唱诺之礼。

两宋时,大臣朝拜听命后通常要行“拜舞礼”,就是先跪下叩首,然后舞蹈而退。这里的舞蹈不是现代意义的舞蹈,是手臂、双腿结合肢体做出感谢和感恩之意。北宋政和年间,拜舞时增加唱喏之礼。唱喏之礼并不是朝堂专用。古时,达官贵人出门,先导开路的使者会高声唱喏,让闲人回避。

2、“喳”或者“嗻”是清朝特有

如果你留心,会发现一部分清朝影视剧中,臣下领命皇帝会说“喳”(zhā),而另一些影视剧中,同样情况下会说“嗻”(zhē)。到底说什么?其实“喳”音多出现在早期港剧里,而“嗻”音多出现在内地清剧中。

当然,现在的共识是:清朝确实是说“嗻”而不是“喳”。这种改变主要是来自于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中,既然皇帝都说了,那还争论什么?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影视剧中的清朝奴才都称“嗻”了。

早期人们把“嗻”混用成“喳”,是有特殊原因的。“喳”字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张开的嘴,右边是太阳在树枝的下面,意指鸟在夕阳的树上小声鸣叫。所以“喳”字本意是小声的象鸟一样叽叽喳喳声。引申意为奴仆答应主人差遣时,小心翼翼发出的声音。

“嗻”字出现的时间较晚,通常是指守护庙门的两个鬼,其中一个称“嗻”,另一个称“唓”(chē)。只有清朝时,“嗻”字才有了“是”的意思,但特指的是奴仆、下人对主人的答应之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喳”或者“嗻”都是指应诺之人,身份极其低下,类似于奴仆、奴才。

3、“喏”字和“喳”或者“嗻”区别是什么

看了上述的字意解读,其实应该大体知道它们的区别了:“喏”字表明了职位的不同,是下级、下属领命行事时,向上级直至皇帝的唱喏之礼。而“喳”或者“嗻”表明了身份的不同,是奴仆、奴才的回应之礼。

前者是职位不同,人格是平等的;后者是不仅职位不同,人格也是不平等的。这就是两种应答之声本质区别。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其实,这源自于汉文化对于君权的理解。

尽管古代时强调“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但是,起源于周礼的并由儒家文化所光大的君臣之礼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有礼,臣尽忠,这是君臣之礼的核心。

孟子那里,对于君臣之礼则有更深刻的解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王对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对待君王会如腹心;君王对待臣下如狗马,臣下对待君王会如平民;君王对待臣下如尘土和草芥,臣下对待君王会如强盗、仇人。

先秦时臣下见君用稽首礼:下跪,头触地;君王需回敬空首礼:下跪,双手撑地,头触双手。稽首礼、空首礼商周时就已流行,是君王和诸侯、士大夫见面时的主要礼节。西周时,周天子面对卿、士等臣下时则要行揖礼,即后世所称的拱手礼。

春秋战国时,臣下可挑选君王,君王面见重臣时甚至要施下阶、迎立宫门等礼仪。汉朝独尊儒术后,对于周礼的继承十分重视,刘邦立国时为了不出丑,专门请齐鲁儒生教研习君臣之礼。后世的两晋、唐等均树立有明确君臣之礼价值观。

两宋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核心思想的鼎盛时期,臣下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皇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打断臣下的论道。宋神宗时,有大臣从午后论道至深夜,两个人饿着肚子商谈国事,大臣不说停,贵为皇帝也只能舍命陪君子。

清朝入关,传承千年的君臣之礼荡然无存,皇帝可以直呼臣下之名,而直到明朝,皇帝称臣下“字”而不呼“名”。臣下的自称,无论亲王还是将军一律为“奴才”,张嘴称“嗻”,举止则是“三跪九叩”……果真是“君之视臣如土芥”,而清朝在灭亡之际“则臣视君如寇仇”,无人为之殉国。

“喏”,是汉族王朝君臣之礼的一种体现。“喳”或者“嗻”,则是清朝君至高无上,臣下只配当奴仆、奴才的一种表现。

也许,通过应答之礼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示。如同辜鸿铭当年所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喳”或者“嗻”可以彻底休矣!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更多文章

  • 他带着先进的火器前往中国,乾隆不放在眼里,下了一道可笑的圣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早年下了一道圣旨,乾隆下的荒唐圣旨,乾隆王朝御用火器

    据史料记载,当年乾隆皇帝过八十岁大寿的时候,英王乔治三世曾派遣马格尔尼公使访华,因为当时的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未完成,英国国王的收入可是少的可怜,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多英镑,但是为了给乾隆送礼品,乔治三世最后居然凑了一万六千多英镑的礼品,让马格尔尼前往中国,为乾隆帝祝寿。然而因为交通不便,等他们到底中国后

  • 乾隆的最后一个妃子,比乾隆小47岁,绝美画像被美国博物馆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的皇后画像,乾隆最出名的后妃画像,乾隆皇帝妃子全部画像

    古代皇帝的地位是特别高的,说一不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想坐那个位子的原因。皇帝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自古以来英雄皆爱美女,皇上也不例外,他看上的女子,不管是否愿意,最后的结局都是成为他的后宫佳丽一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乾隆皇帝的后宫吧。大家都知道,乾隆在位的时间特别的长,是整个历史上在位时

  • 此人是乾隆唯一的亲弟弟,喜欢干一奇葩的事情,但却保住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风流乾隆,乾隆最小的弟弟

    据史料记载,雍正可以称得上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每天都只睡4个小时,日夜不停的忙于国事,励精图治,不过长期这么做,却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晚年时期,由于整日劳累过度,不得不服用丹药来恢复身体,而且由于太忙,一生只生了4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还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于是在名义上来说,其实雍正只有两个儿子,

  • 乾隆尸骨不全,康熙还在水中泡着,只有这位皇帝盗墓贼都绕道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怎么解释呢?古指天地,为万物之主。 秦王赵(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从此皇帝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但你发现没有,每个皇帝都是在位时风光一时,可死后诺干年都逃不了被人挖坟掘墓的命运。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

  • 乾隆其实并不是康熙最看好的孙子,他才是,最后被乾隆踢出皇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乾隆第一次见康熙,康熙真的喜欢乾隆吗

    现在的人们几乎一致认为,乾隆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孙子,甚至很多人认为,康熙之所以将皇位传给雍正,就是因为看中了弘历。因为从康熙60年开始,弘历就被养在宫中,由康熙亲自教养。虽然弘历的确被康熙皇帝亲自养育过一年,但是他却并不是康熙皇帝最看好的孙子。最被康熙看好的那个孙子,最后下场颇为凄惨。 这人就是废太

  • 乾隆书房还不如你家的大,沈阳重现乾隆东巡时的“皇帝书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的书房,乾隆书房内部照片,故宫之中乾隆的书房

    乾隆帝的一大爱好就是在自个儿的书房里观摩欣赏古代书画。他的有名的“三希堂”书房,小到只能容纳皇帝一个人在里头观帖习字,但很少有人见过“皇帝书房”。今日,沈阳故宫仰熙斋新增了“皇帝书房”。 仰熙斋位于沈阳故宫西路中轴线上、文溯阁北侧,建筑面积241平方米,是清代皇帝东巡盛京驻跸期间的御用书房。其建筑年

  • 科考时乾隆出一上联,一人看完直接扔笔走人,却被他钦点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出上联,乾隆皇帝上联100幅,乾隆出上联考生说答不上

    不论从历史进程来说还是从对后世的深远意义来说,乾隆都是一代明君。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乾隆自然也会被人诟病,他的过主要是文化上的,为了加强在思想文化上制约,实行文字狱,也是由八股文演变而来,大肆破坏了许多名著。虽在精神上确实控制了人们思想,实则限制人们的思维,使朝廷缺乏实质性的人才。在政治上就是

  • 胤祥被雍正封为铁帽子王,他的后代下场如何?一儿子因谋反被革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胤祥死后雍正有多悲痛,胤祥死于雍正哪一年,雍正十三弟胤祥是铁帽子王么

    胤祥得以长大成人的五子三女,真正长寿的只有从小被封为郡主的长女,在74岁那年去世。但是胤祥另外两个女儿的命运,却不如这位长姐好,二女儿死于二十岁。四女儿比起两位姐姐来说,生活更加的精致。因为她从小生活在宫里,被雍正皇帝收养。但是她最后并没有因为受雍正宠爱,就一生顺遂,她最终成了雍正安抚部落的棋子。在

  • 乾隆65岁时生下的小公主,捧在手心养大,受尽三朝皇帝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最大的孩子和最小妃子,乾隆65岁生下的最小公主,乾隆皇帝最宠爱的三女儿

    从古至今,父母们总是对最小的那个孩子给与更多的宠爱,就连皇帝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不仅长寿,而且还十分好女色。因此在他65岁那年,还生下了一个小女儿,这也是他生下的最后一个孩子。因此乾隆对这个小公主非常宠爱。不仅如此,乾隆去世之后,后来的两位皇帝也对她十分厚待。 这个公主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固

  • 此人用了4年贪污1100亿,和珅根本不能比,后想谋反被割了3349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瑾本来不姓刘,他本姓谈,后来在明孝宗时期,因为对妇女施暴,被关押于死牢中,后来皇帝大赦天下,他便捡回了一条命,然后拜在一位刘姓太监的门下,进宫做了太监,并改成刘姓。刘瑾生性狡诈,他知道年幼的小孩子朱厚照很有可能是日后的太子,乃至于皇帝。于是平日里整天和朱厚照待在一起,尽心尽力的伺候着他,后来在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