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得以长大成人的五子三女,真正长寿的只有从小被封为郡主的长女,在74岁那年去世。但是胤祥另外两个女儿的命运,却不如这位长姐好,二女儿死于二十岁。四女儿比起两位姐姐来说,生活更加的精致。因为她从小生活在宫里,被雍正皇帝收养。但是她最后并没有因为受雍正宠爱,就一生顺遂,她最终成了雍正安抚部落的棋子。在嫁给部落首领之后,没多久便去世了,她的死多少有些政治因素,当时年仅十八岁而已。她们都是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香消玉殒。
康熙虽然儿子众多,但是在雍正继位之后,得以善终的却寥寥无几。胤祥能在雍正在位时期,享受殊荣,是因为他在雍正是皇子的时候,就支持雍正。并且在雍正继位之后,为了避嫌而上交手中的权力。再后来胤祥一直醉心于诗词书画当中,将自身的能力消磨在写诗品画当中。即便是做到如此,胤祥在去世之后,他仅剩的三个儿子,却并没有得到乾隆的善待。胤祥去世之前,其中长大成人的五个儿子已经去世了两个。等胤祥去世之后,没有了胤祥的管教,长子弘昌参与了灭门的谋反案,因谋反被革职。康熙时太子胤礽,留有一个儿子弘皙,弘皙一直没有忘记争夺皇位,并且说动了弘昌支持。
但是最后事情败露,弘昌作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被当时的皇上乾隆所不喜。胤祥四子弘晈和七子弘晓也因此被连累,兄弟几人都不再得乾隆信任。若不是雍正在位时,对这两位侄子的加封,或许他们二人也是和弘昌一样的下场。弘晓或许是兄弟几个当中,唯一一个继承了胤祥睿智的人,在雍正去世之后,弘晓为人处世都很低调。他的生活和父亲曾经的生活一样,也是每天沉浸在书画当中,不问政事。这种行为看起来是庸庸无为,但是实际上在皇室当中,这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即便是弘昌案发,弘晓也因为自己平常所为,而减少了乾隆的疑虑。弘晈比起弘晓待遇要差上很多,但是由于胤礽在世,替自己儿子争取的恩典。
他们二人虽说在皇上面前不再得宠,但是面子还是保住了,他们的封号并没有因此事被革除。胤祥在世的时候,被雍正封为怡亲王,他去世之后爵位由弘晓继承,而嫡福晋所生四子弘晈,则被雍正封为宁郡王。雍正在胤祥去世之后,曾经下旨,弘晈和弘晓的爵位可以世代传承。乾隆正是因为雍正的这一旨意,所以不敢轻易加罪于二人。也正是因为雍正对胤祥后代的宽容,在得知弘昌参与谋反的时候,乾隆才会如此恼火。甚至在后来弘昌去世之后,连谥号都没有命人给他拟定。胤祥用自己的一生去筹谋,最终给自己的后代谋得了最大的荣耀。可惜皇室间的信任建立起来很难,毁灭起来却只需要一个人一件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