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之战中,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齐国放在最后?

秦灭六国之战中,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齐国放在最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3/12/9 21:48:21

[var1]

秦国将齐国定为最后一个目标是根据当时的战略需要决定,也就是秦国历代“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首先秦国和齐国并不相邻,中间隔着三晋韩赵魏,秦国想要攻打齐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借道三晋进攻齐国,二是攻灭三晋再攻打齐国,但前者风险很高,如果三晋和齐国组成合纵,前后夹击进犯齐国的秦军,那么秦军危矣,相比之下还是第二种方法靠谱。

其次齐国在战国七雄中属于大国强国,秦国若是先攻打齐、楚这样的大国,会很大程度上消耗国力,而且因为距离的关系,秦国会消耗更多的粮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再攻打其他诸侯就会更吃力一些,不利于整个统一战争。但是秦国先攻打邻国、弱国,就可以将战争中的损耗弥补回来,用攻占的土地赏赐给那些获得军功的将士,不会动摇秦国根基。

最后是秦国“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战略策略在六国中见到成效,其中尤以赵国和齐国最为成功。赵国有赵王宠臣郭开,齐国有齐相后胜,两人都被秦国用重金买通,战国四大名将,赵国独占其二,但廉颇和李牧都被秦国买通郭开使用反间计除掉,从而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var1]

齐相后胜虽然没有采用反间计,但在秦国重金贿赂下,后胜和他的宾客、仆从不断劝说齐王不要出兵援助其他诸侯国,致使秦国得以将其他诸侯逐个击破。齐王也是听信后胜建议,采取苟安政策,才被秦国留到了最后。等秦国攻灭其余五国后,战国七雄中仅剩西秦和东齐,但此时的齐国又怎么是强秦的对手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举进攻齐国,而齐王建却国相后胜的建议下不战而降,存在八百多年的齐国宣告灭亡,但投降的齐王建也没有得到优待,最终被秦始皇安置在偏远的共地,活活饿死于松树和柏树之间。

长平、邯郸之战秦国损失惨重,被迫推迟统一六国步伐

秦国在长平、邯郸之战中先后合计伤亡了四五十万人,导致对山东六国的全面打击政策全面破产,为此秦国不得不推迟统一六国的步伐,被迫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

[var1]

  • 长平之战
  • 虽然长平之战中,秦将武安君白起斩首坑杀赵国军民约四十五人,几乎使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也因此战元气大伤,从根本上被削弱,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进行全方位对抗。但秦国参战的六十万军民也有近一半的伤亡,为此导致国内兵力空虚,秦国虽胜,但也只能说是惨胜。

    《战国策》记载:“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秦人欢喜,秦民饮食餔馈,以靡其财。赵人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四面出嫁,结秦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

    并且秦国打赢长平之战后,百姓便假借祭祀之名经常聚会,为此浪费了财物,进一步削弱了秦国的国力。而赵国则因大败,军民悲泣哀嚎,为此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努力耕田,为此增加了农业生产,得以使赵国财力充实,并同时派出使臣带上贵重礼物结交诸侯盟友,千方百计地为防备秦国做准备。

    [var1]

    两相对比之下,秦国已经失去了攻赵契机,在短时间内不宜再攻打赵国,但秦昭襄王因为赵国违约没有割让六城,不久后又再次集结大军围攻赵都邯郸,秦赵两国继长平之战后,又发生了邯郸之战。

  • 邯郸之战
  • 不过武安君白起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邯郸之战,因为白起对两国当下形势了然于心。

    《史记》记载:“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秦国在长平之战结束后,没有乘胜追击,为此失去了攻赵、灭赵的良机,而赵国军民上下同心,士卒敢于赴死,并利用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抗秦准备。国内兵力空虚的秦国不宜再长途跋涉去攻打赵国,若是非要如此,在赵军和诸侯援军里应外合之下,秦军最终是必败无疑。

    [var1]

    邯郸之战的结果也正如白起预料的那样,在赵、魏、楚三国联军内外夹击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造成了近二十万人的伤亡,再加上长平之战的损失,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不得不推迟统一六国的步伐。

    秦国被迫改变统一六国的策略,开始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攻灭六国也就有了先近后远,先弱后强的顺序,齐国和秦国并不相邻,又是战国七雄中的东方之大国、强国,自然会被留到后面。

    秦灭六国之战的战前部署和战略策略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文信侯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两大政治势力后,正式亲政掌权。之后便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var1]

  • 尉缭之计瓦解诸侯合纵
  • 不过摆在嬴政面前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以当时秦国之力,消灭山东六国中任何一个都不成问题,但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情况便难以预料。因此“如何瓦解六国合纵?”成为秦国首要解决的难题。而这一难题被尉缭解决。

    《史记》记载:“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

    尉缭入秦面见秦王,一语便戳中了嬴政担心诸侯合纵的要害,建议秦王用财物贿赂各国有权势的大臣,以此破坏各国谋划,瓦解诸侯合纵,这样不过只损失三十万金,就能将六国诸侯彻底消灭。于是嬴政听从了尉缭的建议,而这个计策也成为秦统一战略中的第一个内容。实施最为成功的是赵、齐两国。

    [var1]

    《史记》记载:“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

    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就曾使用“反间计”在赵国散布谣言,导致赵孝成王用赵括换掉了廉颇。嬴政攻打赵国时,也同样使用了此计,用重金贿赂赵王迁身边的宠臣郭开,造谣赵军主将李牧和副将司马尚准备与秦军里应外合攻灭赵国,致使赵王派人取代了李牧和司马尚,李牧因为不肯接受命令,最终被赵王派人抓捕杀害,李牧死后三月,王翦便率军攻破了赵都邯郸,灭亡了赵国。

    同样被秦国用反间计除掉了还有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不仅在邯郸之战中带领魏国援军打退了秦军,之后在嬴政继位后,又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一直追击至秦国函谷关,而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出战,信陵君也凭借此战声威震动天下。

    [var1]

    《史记》记载:“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秦王担心魏公子威胁到秦国,就用黄金贿赂晋鄙(窃符救赵,被信陵君假传君令杀死)原来的门客,在魏王面前不断进谗言,最终魏王免除了魏无忌上将军一职,之后郁郁而终。信陵君一死,秦国就开始不断侵占魏国领土,最终灭亡了魏国。

  • 秦统一六国战略,齐国被放到最后
  • 秦灭六国的战略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用重金贿赂六国权臣、贵族,以打乱各国谋划,从内部分化瓦解各国,从而瓦解多国合纵;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具体的战略步骤为“先弱后强,先近后远”,这一战略步骤又细分为三步:“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天下,成就帝业。

    [var1]

    从秦国制定的统一战略来看,第一阶段似乎先消灭相邻的韩、赵两国,其次是楚、魏两国,燕国和齐国被放到了最后。

    之后秦灭六国之战也和制定的统一战略相差不大,唯一发生的意外就是燕国太子丹策划制定了“荆轲刺秦王”的暗杀行动,导致秦王嬴政大怒,在没有攻灭楚魏两国时,就提前将燕国打了个“半残”。

    等秦国攻灭楚、魏之后,秦王嬴政便下令彻底消灭了燕王喜在辽东的残余势力和赵国北部代地的代王嘉部,此时山东六国已被秦灭五国,最后只剩下东边的齐国。而秦国早在多年之前就开始一直用重金贿赂齐相后胜,为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后胜就和他的宾客就不断规劝齐王建不要帮助五国攻打秦国,应臣服于秦。

    [var1]

    等秦国攻灭韩、赵、魏、楚、燕五国后,举兵攻齐时,齐国朝野上下已经毫无斗志,也没有备战准备,最终齐王建在齐相后胜的劝说下不战而降,齐国亡。不过齐王建并没有得以善终,而是被秦王安置在边远地区活活饿死。

    结语:

    在秦始皇开始推行统一战略时,秦国并不是没有能力灭掉齐国,但将齐国定为第一个进攻目标却非明智之举,要想进攻齐国,就必须要向三晋借道,如果齐国和三晋联合,秦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就有可能重现邯郸之战的惨败。只有先近后远、先弱后强,才是最适合秦国的统一战略。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史上最著名的5位高僧,第4个和孔子齐名,第5个帮助朱棣打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五大高僧排名,明代高僧有哪些,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德高僧

      文|史哥哥[var1]佛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佛教到底是什么时候才传到中国的,具体的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了,一般认为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才传到中国,而且佛都和中国的王权也产生了很多的纠葛,比如下面史上最著名的5位高僧![var1]1.法显法显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游历20多个国家,

    • 为什么马服君赵奢只赢了秦国一次,就成了历史上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十大名将赵奢,赵奢是赵国名将吗,赵奢打败了秦国的哪些将领

      这个人就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阏(ě)与之战。1、当时的秦锐士有多么强大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后,通过实行奖励军功的方法,使秦国军力大增,步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六国中最为强大。尤其收复河西的战役中,秦锐士横空出世,先后活捉公子卬、魏错龙贾,重创魏武卒8万人。[var1]由吴起亲手打造的

    • 春秋战国时期的王牌战法: 战车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战法,战国战车图片,战国时期最强的战车

      南北战车冲撞厮杀,可谓激烈壮观《史记》载:“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说的是周武王征伐殷商,以战车三百乘作为主力部队,成功打败殷纣王,建立西周王朝。上古时期,战场厮杀往往依靠力量作战,兵将之勇武成为战场胜利的关键要素。战车战法的出现,可称为亘古之变革,过去的人都是血肉相搏

    • 中国史上五位神级名师,孔子第三,第一毫无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简介及个人资料,孔子金言10句,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作五千言《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一生收徒无数,其中,鬼谷子和孔子是他最得意的门生。NO.2:鬼谷子[var1]鬼谷子,又名王禅,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创始人,旷世奇才,一代谋圣。一生最得意的门生分别为:庞涓、孙膑、苏秦、张仪。NO.3:孔子孔子(至圣

    • 为什么赵括看上去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啥总有人说赵括厉害,赵括被包围有办法突破吗,赵括到底厉害不

      这场战役,后世多评价责任在于赵括,说正是因为他的“纸上谈兵”,才导致了大败。[var1]尤其是针对他带着赵国全部家底倾巢而出,一头扎进白起包围圈的举动,更让后世对赵括评价为“蠢不可及”。那么,赵括就真的这么好骗吗?以愚之见,未必完全如此。促使赵括压上全部赌注的原因,不仅有赵括想一战定乾坤的的主观心理

    • 秦国的芈八子与赵姬都是太后,且都养情人,两人的结局为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芈太后与赵姬,赵姬72集完整版,大秦艳后赵姬的情史

      秦宣太后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养情人,第一位为情人生孩子的太后。秦宣太后设计杀死老情人义渠王后,又换了许多情人。直到晚年,她还拥有一位俊美的男宠,魏丑夫。她甚至还想让魏丑夫为她陪葬,以便到了另一个世界,仍然能够寻欢作乐。[var1]这让人很难理解,难道她的儿子秦昭襄王不

    • 狂生郦食其凭三寸之舌说降齐国70余城,却遭韩信坑害,被齐王活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郦食其被齐王烹杀惨死下场,郦食其韩信,郦食其是被韩信所杀吗

      一日,刘邦正在帐中洗脚,有卫士进帐通告,有位自称叫郦食其的先生前来拜见。刘邦边洗边漫不经心地问:“来人什么样”?卫士答来人穿着袍服,头戴冠帽,上了年纪,像个读书人。刘邦一向蔑视读书人,曾经朝一个儒生的冠帽里撒尿以示羞辱,听说来了个腐儒,顿时没了兴趣,就对卫兵说:“替我回绝他,就说我正忙于天下大事,没

    • 民国大才子娶白富美,拿着老婆的钱,去养其他女人,老婆直接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离婚第一人,民国时代十大才子,情史很乱的民国才子

      要知道无论怎么讲吴弱男的圈子,都接触不到像章士钊这样的穷小子。在有钱人家里确实是接触不到章士钊这样的人,但是若是从才华方面则可以接触的到。章士钊虽只是个穷小子,不过人家有才华还是个爱国人士,连同盟会也曾邀他入会,而这么有才华的人,也对吴弱男是有意的,后来他加入同盟会还与吴弱男有关系,这一来二往他们就

    • 她是包衣奴才,颇得康熙宠爱,被破例封为妃子,死后却遭雍正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晚年最受宠的妃子,雍正包衣,清朝奴才包衣

      那这奴才可就不是一般的奴才了,那是让大臣巴结的奴才了,这地位可就不一样了。还有一种的就是成为皇帝的女人,那也是可以把自己的地位提高。不过正如前面讲到的,清朝对于这些等级关系可是看得非常的重要的,即使是一个奴才再得宠也是有个限度的,而一般这样的女子要皇帝封个什么名号都是非常不合礼的。大多数大臣也觉得不

    • 她是大清最完美的皇后,一入宫扶摇直上,生下天子,封号无人可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清唯一传奇皇后,皇后绝美封号,皇后封号哪个字更尊贵

      孝全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月二十八日,比道光帝小26岁,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其曾祖父成德曾是乾隆朝驻藏将军,道光二年(1822年),钮祜禄氏通过选秀入宫,初封为嫔,所赐封号为“全”,所谓“全”字意为“十全十美”,道光帝赐如此封号给钮祜禄氏,可见其极为受宠,纵观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