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启帝死前留下两条遗言,崇祯听了一条,彻底推翻了另一条

天启帝死前留下两条遗言,崇祯听了一条,彻底推翻了另一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93 更新时间:2023/12/15 23:37:10

魏忠贤曾经执导了轰动一时的东林党人案,但是没有人想过,对东林党人的打击,实质上是天在背后默许和支持的。史书虽然历来都是胜利者所写的,但是同为皇者,那种心理虽然穿越时空,还是可以感知的。有的过错自己可以承担,但有的过错注定这一生乃至千世万世都要让他人承担。

在历史上,不论你结党的目的是好是坏,对于皇帝来说,都不是好事,都会影响到他的皇权和地位。更何况这个既无母后保驾护航,又无能臣辅弼、孤立无援的少年天子。面对着庞大的东林党利益集团,除了使用太监,他还能使用谁?无处不在的党争对国事是个严重的威胁,影响着方方面面。因此,天启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使朝政走上正轨。

驱逐了东林党之后,魏忠贤声名鹊起:皇帝表扬,被东林党人排挤过的大臣感激涕零。于是一场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美化魏忠贤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天启率先垂范,他常把魏忠贤挂在嘴边,晋封公爵,加恩三等,称九千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忠贤的许多族人也受到荫封,兴建生祠也在全国各地争先恐后地展开,连远在宁远(今辽宁兴城)的袁崇焕也加入了建造生祠的行列。天启在位之时,魏忠贤的荣耀达到了顶峰,眼前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魏忠贤很快就知道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1627年八月,天启驾崩,因其无子,唯一的弟弟朱由检入继大统,魏忠贤即将落寞的时代到来了。天启死前仅有两条遗言,其一是国事,“忠贤宜委任”,是要崇祯对魏忠贤加以笼络利用,确保家国无。另一是家事:“善视中宫(皇后)。”对于崇祯而言,皇嫂是自家人,自己能够继位,皇嫂居功甚伟,自当善待。

但魏忠贤和“中宫”张皇后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张皇后曾经向天启暗示魏忠贤是赵高,天启未予理睬,魏忠贤对此十分愤恨,据说张皇后流产就是魏忠贤(一说是天启的奶娘客氏)从中搞的鬼。天启的遗言或许就是针对二人的关系而发,意思是要崇祯从中加以调和,防止自己死后二人相害。显然崇祯未能很好地领会天启遗言的深意,对魏忠贤来说,除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怨咒之外,张皇后的时时告诫和猜忌无疑使崇祯对魏忠贤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

不难想象,崇祯的天平倒向了皇嫂,魏忠贤的覆灭已是注定的事。一些嗅觉灵敏的大臣很快察觉到崇祯与魏忠贤的气味并不相投,于是上疏弹劾。崇祯因为立足未稳,没有对魏忠贤动手,而是对他进行慰留;但崇祯对那些弹劾魏忠贤的大臣也没有进行处理,这等于肯定了他们的弹劾。

魏忠贤就像一个刚死了丈夫的二手女人,为了讨新夫欢心,努力展示着自己的纯洁。为了打消崇祯对他的顾虑,表明自己并没有毒牙,他试图通过辞职以自保,此外还主动要求不再建祠,以免自己的光芒盖过新皇帝。但崇祯依旧采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他表示以前批准建的还可以继续,以后不再批准。此时的魏忠贤已经不是政治处女了,崇祯不可能再对他感兴趣。而对于此种处境的魏忠贤,崇祯既不打算娶“她”,也不打算休“她”,而是要让“她”死。

崇祯看出魏忠贤貌似庞大,其实并无爪牙之利,不过是黔之驴而已,于是开始对魏忠贤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魏忠贤并没有一点反抗的迹象,就像是一缕蛛丝,被轻轻挥去,全不费工夫。最后,当看到皇帝实在没有放过自己的意思时,魏忠贤以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死前,魏忠贤可能有着万般不愿,因为为了今天的这一切,他牺牲了太多东西,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这其中也许自愿的成分居多,但是如果能和家人幸福地在一起,谁会愿意以宦官的身份名留史册呢?只不过命运已经由不得他做主,世人再也无法知道这繁华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落寞。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锥处囊中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大秦帝国灭亡后,怎么就没有秦人出来复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灭亡为何没人复国,大秦帝国怎么灭亡的,大秦帝国灭亡后的地盘划分

    随着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农民的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强大的秦帝国开始逐渐的土崩瓦解。天下又陷入战乱,战国六国纷纷掀起了复国潮。楚汉相争十于载,最终随着天下归汉,而又实现的天下一统。令人奇怪的是,曾经强大好斗的秦人,却没有趁楚汉相争之际拥兵复国。更没有在刘邦身受平城之围的时候复国,要知道项羽项梁

  • 中国历史上,哪些军事家能排到前5名?吴起、韩信进前5没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十大公认军事家,韩信和吴起谁的军事厉害,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有哪些

    [var1]一、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三家分晋以后,魏国的实力其实并不是很强,要想在诸侯中立足,没那么容易。多亏了魏文侯礼贤下士,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吴起绝对是导致魏国强盛一时的核心人物。吴起早年跟着曾申学习儒学,后来由于他的老母病逝,他没回家守孝,导致吴起被逐出师门。此后吴起开始改学兵法,学

  • 一手好牌打个稀碎,本可独吞晋国的智氏为何被韩赵魏瓜分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本身处于一个四处狄夷的地方,受狄夷文化影响较深,因而晋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多伴随着流血与斗争。父子相互攻伐、兄弟之间互相争斗已成为常态。公元前678年发生了著名的历史事件“曲沃代翼”,曲沃武公取得了晋国的政权。政权的更迭之中,削弱了原晋国宗族的势力。晋献公为了加强集权,摆脱宗族势力的控制,又一次大量

  • 孔子找丐帮老祖借粮食吃,老祖耍个心机,却养活了无数徒子徒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向范丹老祖借粮,为什么说孔子欠丐帮的人情,孔子对待乞丐

    [var1]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时期,就算是乞丐也能够算得上是一个门派,比如说赫赫有名的丐帮,当时乞丐们慢慢就形成了一个职业,很多乞丐为了寻求其他人的庇护,都会给自己供奉一个祖师爷,其中最有名气的人就是范丹。范丹作为丐帮老祖,他和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孔子年轻的时候周游列国,因为身边根本就没有多少

  • 为什么老子成了神仙而孔子没有,因为两者思想境界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老子与孔子谁的境界更高,孔子老子论道完整版,老子孟子孔子顺口溜

    [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那老子没有父亲,为啥姓李呢?有学者认为他妈姓李,他就跟着他妈妈的姓氏,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出生后就能说话,出门后看到一颗李树,便屡屡胡子说,来到凡间,我就用它当成我的姓氏,我就姓李吧。[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老子的传说太多了,哪都

  •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因为商鞅得罪了一个连秦惠王也惹不起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惠王杀商鞅后悔过吗,秦惠王杀商鞅是出自何种心理,商鞅跟秦惠王什么关系

    [var1]老氏族即一个国君的后代,有了皇室血脉的庇护,代代为官,势力越来越大,也与国君之间有着藕断丝连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氏族一代连着一代,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坚不可摧,如同一堵墙。在秦穆公之前,老氏族威磊、三父等人,就作乱朝政,玩过一次废除国君的游戏,差点就把秦国拉入了死亡边界。

  • 春秋战国为什么命名为春秋战国,而不是冬夏或者秋冬战国之类的名字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什么叫春秋战国而不是冬夏战国,春秋战国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春秋战国究竟是指什么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

  • 战国纷争几百年,而秦灭六国只用了不到十年,何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秦灭六国时间,六国谋秦,六国分秦视频完整版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时期之一,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相比较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的唯法独尊变成了社会的主旋律,刑不上大夫也逐渐演变成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也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var1]时间漫长回报丰厚的生意。公元前47

  • 赵括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背了千年黑锅,其实只因赵王做了三件错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括长平战败原因,赵括兵败长平读后感,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

    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词吧,它讲的就是赵括的故事。秦国赵国相战,秦国放出流言,说比起廉颇,他们更加害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真的将廉颇换下,派赵括去往前线。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就熟读兵书,史记上提到,赵括对自己的学识很自信,认为天下就没有能够阻挡住他的人。[var1]对这个人选最不

  • 战国最悲剧的都市,被秦始皇派人用大水泡了三个月而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时期秦始皇修了什么河,战国秦始皇死亡,战国时期秦始皇的暴行

    这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实力是非常强的,还是个出人才的地方,特别是在魏文侯的时代,身边名将名臣众多,国力可称霸中原,但在这之后的魏国君王之中,难见明君,一个个有功之臣都得不到好下场,甚至根本得不到重用。所以我们看到,在战国中后期,强秦的很多名臣都是来自魏的。[var1]魏国是在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