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雍正都具有豪华装修、富可敌国的陵寝,但从道光开始,在料理后事方面则显得小气多了。而道光慕陵的规模就裁撤了华表、石人石兽、明楼等装饰性建筑,并且没功德碑。
因为清朝有制:凡丢失国之寸土者,皆不得立此。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因鸦片战争失败而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开赔款割地之先例。
清十二帝道光慕陵的名称,系道光生前细加斟酌选定的,取仰慕列祖列宗功德之意。对先帝们创业守业的丰功伟绩。
不只是道光一个人羡慕。此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同样只有羡慕的份儿。同样愧对祖宗打下的基业。与道光相比,他们赔的款更多了,割的地更多了。直至输得精光。所以,他们的陵墓,同样没有大碑亭、石像生,权当自己惩罚自己吧。
咸丰之后,同治与光绪二帝,皆是慈禧太后的傀儡。
因为末代皇帝宣统登台仅三年出头就被迫退位,葬送了大清王朝。况且,溥仪去世时的身份是平民,已无再造皇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