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至少有10位太子,为何清朝只有1位?康熙:被儿子们整怕了!

明朝至少有10位太子,为何清朝只有1位?康熙:被儿子们整怕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34 更新时间:2024/1/25 3:05:56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10位皇帝,要么是嫡子、要么是长子,也基本都在登基前被立为了太子。

可到了清朝,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都说清承明制,可纵观整个清朝,却只有1位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清朝立贤不立长。

清朝刚入关那会儿,还不懂中原文化,虽说继承了不少明朝的制度,可偏偏把嫡长子继承制给遗漏了。

康熙时期,倒是把这事儿给恢复了,因为康熙所立的太子,恰好就是自己的嫡长子胤礽。本来按部就班地这么搞下去,似乎也就跟明朝没什么区别了。

可偏偏康熙的太子胤礽是个失败的案例,这使得清朝再次恢复了以前选拔继承人的传统,那就是立贤不立长。

继承人是集团的未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选嫡长子,那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很显然,康熙的实验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清朝统治者入关前,就是按照立贤不立长的办法选择继承人的。比如说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就是因为他比较贤能,才被公推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

康熙以后,雍正选择继承人,也是根据贤能,选择了第四子弘历。乾隆本有17个儿子,可惜这位老哥太能活,熬死了13个。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相对优秀的十五子永琰。

由此可见,清朝选拔继承人,多数情况下,不会根据你的年龄和出生顺序来选,也不会根据你的母亲是谁来选,主要是根据你是否有一定才能。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尽量避免将大位传给昏庸无能之辈。所以说,清朝的皇帝,大多数还算正常,虽说不是个个都是明君,至少基本没有太昏聩的君主。

二、康熙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五味杂陈,他看着二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心里挺复杂的。为啥?因为他觉得这帮老六,整天惦记着自己的皇位。

尤其是公开举荐太子的时候,大家一边倒,几乎都倒向了八阿哥胤禩。好家伙,选拔继承人,难道不是康熙老爷子的权力吗?现在给你们点颜色你们就要开染坊啊!跟你们客套客套,你们还当真了?

因此,康熙果断把废太子胤礽,再次扶持为了太子。一来是为了稳定朝纲,让支持八阿哥的那帮人死了这条心。二来是为了告诉众人,这个权力只属于康熙自己。三来,就是老父亲的一点私心了,毕竟培养了30年,谁能轻易放弃这个太子呢?

结果倒好,胤礽这个不争气的家伙,再次使得康熙勃然大怒,终于还是被废了。自此,属于胤礽的时代,就算彻底结束了。

胤礽没了,各位阿哥们,再次为了太子之位,争斗不休。这可太热闹了。主要分成了这么几派:

第一派,大阿哥胤褆。第二派,三阿哥胤祉。第三派,四阿哥胤禛,背后有十三阿哥胤祥支持。第四派,八阿哥胤禩,背后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支持,俗称八爷党。第五派,十四阿哥胤禵。原本支持八阿哥,后来八爷党开始集体支持他。

这么算下来,再加上原来的太子胤礽,至少有9位成年的阿哥,在争夺太子的位置。民间俗称九龙夺嫡。

这可把康熙搞怕了,儿子们这么搞下去,不仅要家破人亡,而且国家也会受到严重损失。而他们之所以这么闹,还不是因为太子之位嘛!

此外,不排除前任太子胤礽,就是在夺嫡过程中,被自己的兄弟们,一步步推向了无尽的深渊。没办法,谁让他占着太子的位置不挪窝呢?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康熙皇帝选择再不立太子了,他将选拔继承人的事情,偷摸写在诏书里,存在了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等到他百年以后,再让大臣们打开来揭晓接班人的人选。这就是大家俗称的秘密立储。

三、秘密立储,避免了许多麻烦。

你别说,这一招是真管用啊!自从康熙不再立太子,这皇宫内外可就清静多了。毕竟任何一位皇子,都有机会,也都没有机会。

这就好比康熙让儿子们各自买了一个盲盒,至于盲盒里有没有宝贝,那就要等康熙百年之久揭晓了。

因此在此之前,康熙必须要保守秘密,这样儿子们才能尽心尽力地博取康熙的欢心,而大臣们不知道该投靠哪一位皇子,因此最后都会把宝押在康熙本人身上。

站队可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有些人站错了队,将会永远失去政治前途,甚至危及生命。与其孤注一掷,倒不如倒向康熙,反正康熙选谁他们就支持谁,这么一来康熙还能继续掌握最高权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由此可见,秘密立储,是真好用啊!

雍正看了老爹的操作,觉得太棒了,二话不说照抄了过来。因此乾隆也就成了雍正秘密立储的对象。

乾隆也觉得爷爷的办法棒极了,也打算照抄,可惜他看中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就挂了,一连走了13个儿子,这可把乾隆给气坏了,毕竟让人整天爬正大光明匾换诏书,也怪累的。

不过最终,乾隆还是选择了秘密立储的方式。哪怕只有4个儿子活着,这个办法也能避免这4个儿子争权夺利。嘉庆就这么成为了帝国接班人。

嘉庆在掌握实权的第二年,立马就把旻宁秘密选为了接班人。这是乾隆和嘉庆同时看上的接班人,也就是日后的道光皇帝。

道光在选拔接班人的时候,对儿子们还是考验了很久的。每当鬼子六奕得满分的时候,他那个四哥奕詝都要以仁义礼智信的优势,掩盖自己的卷面分落差。结果奕詝还真的把道光给忽悠了,道光二十六年,终于将奕詝秘密立为了接班人。

此后清朝就没有搞过秘密立储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皇帝子嗣凋零,没什么好立的了。咸丰就一个儿子,只能立同治。同治没有儿子,所以只能立堂弟光绪。光绪也没儿子,只能立堂侄儿宣统了。

总结:自古太子都是高危职业。

太子在历史上,能够顺利继承大统的其实挺多的,但是担任太子时间太长的,还想继承大统,那就比较难了。

比如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干了30年太子,结果落得个谋反自尽的下场。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干了23年太子,结果被弟弟杨广给拱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干了22年太子,结果被唐玄宗赐死。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也干了24年太子,结果英年早逝,被弟弟朱棣取而代之。康熙的太子胤礽刚才说了,也是没能接班。

所以说,但凡是年长君主所立的太子,基本都无法顺利接班。汉武帝活了70岁,隋文帝活了64岁,唐玄宗活了78岁,朱元璋活了71岁,康熙活了68岁。好家伙,都是长寿帝王。正是由于这些帝王太长寿,导致太子们有些等不及了,有些真心等不到了。

更多文章

  • 民国影后阮玲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为何她选择了却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阮玲玉,影后阮玲玉简历,阮玲玉个人资料

    民国影星阮玲玉因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于1935年3月8日凌晨吞下三瓶安眠药,结束自己二十五岁的生命,她如同一朵曼珠沙华,绚烂而炽烈地开了一季,在最灿烂的时候选择凋零。关于阮玲玉生前的私生活,当时上海堂的各种小报道都有大量的报道,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均为这位民国影后感到惋惜。阮玲

  • 明朝内部的腐败,才是努尔哈赤崛起的原因,并不是崇祯的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扶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明朝的帮助,明朝能控制努尔哈赤吗

    在很多年前,努尔哈赤还是一个没什么地位的人,他依靠自己老婆的家族势力才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了部落当中的一位干将。可是没想到过了这些年以后,他居然一统了整个女真部落,而且大有南下进攻大明的趋势。那个时候的辽东守将到底是谁呢?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位辽东总兵就是李如松。很多人对这个人不是很了解,其实他

  • 李莲英照片:面露阴狠一脸脓包,为何却独受慈禧“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莲英为什么被慈禧重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李莲英为何能被慈禧独宠53年

    由于李莲英生活在清朝末期,当时已经有了相机。虽然不像现在的相机技术先进,然而通过镜头仍然记录下了这位清朝鼎鼎有名的大太监生前的相貌。后来有人将李莲英的黑白照片修复成彩色照片发现这位大太监面露阴狠,一脸脓包如此的面容,为何却独受慈禧宠爱呢?相貌丑陋的太监无论在哪个朝代人们都是看颜值的。即便是像太监,宫

  • 闹灾荒的时候,和珅给灾民米汤里撒沙子,这到底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给灾民米汤里撒了把沙子,和珅赈灾粥里撒沙子真假,和珅往粥里撒沙子有这事吗

    人性使然,好的制度未必能坏人变好,但坏的制度却一定会使好人变坏。十九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有篇著名的文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说的是差的经纪人只能看到事物表象,而好的经济学家深谋远虑,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个说法,一时间很多人赞不绝口。 其实不然,我就想不通为何很多人都赞同这个说法,而且还一本

  • 朱元璋搞出的闭关锁国,为何让清朝背锅?4个口岸乾隆只留了1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的三道北境防线,朱元璋闭关锁国的影响,朱元璋和清朝关系

    唐朝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王朝,大量西方人到中原来做生意,贸易往来络绎不绝。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在唐朝兴起的,当时的名字叫“广州通海夷道”。东南亚、印度、红海沿岸、东北非等100多个国家的人,都曾经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前来大唐学习、经商。宋朝承袭了唐朝的开放政策,向海外输出了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织品。

  • 明朝那么厉害,为何近300年里没有征服蒙古,而康熙只用一招,彻底征服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是怎么打败蒙古的,明朝和蒙古一共打了几场战,明朝为何能打败蒙古骑兵

    在明朝的时候,明朝都受到蒙古的威胁,尤其是土木堡之变,蒙古军队将大明皇帝都给俘虏了,几十万精锐的明军丧生,国家差点灭亡。从那以后,明朝都不敢主动进攻蒙古,也不敢发动大的的进攻。在明王朝接近300年里,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问题,以至于大明晚期的疆土大大缩小。在清朝时期,在康熙帝继位以后,始终觉得蒙古是

  • 拖延症害惨人是真的,多尔衮鳌拜包括吴三桂,都被其害的满盘皆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鳌拜吴三桂谁势力大,如何评价吴三桂和鳌拜,多尔衮和鳌拜冲突

    第一件事,多尔衮一直等待接替顺治的帝位,最终提前挂了。这可能是清朝入关以后最大的一场意外,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多尔衮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他带领着八旗子弟打进了山海关,是他抱着顺治皇帝坐上了皇位,同样也是他迎娶了顺治的母后孝庄皇太后。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摄政王,之后又被加封为皇叔父摄政王,乃

  • 朱棣死前留下遗言,明朝每个皇帝都严格执行,清朝却不当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棣是怎样死的,明朝朱棣解说,朱棣对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其中的藩王朱棣就是一个,朱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起来造反,以清君侧的口号,打败了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虽然朱棣的皇位来的不是很正道,但是不可否认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大事,比如修建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外邦来朝的壮举等等。朱棣还在临死前留下遗言,它就是后来的“不和亲,不纳贡

  • 配枪进入康熙景陵的专家,墓中见到什么?为何匆忙退出并封闭墓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是在他做了六十一年皇帝那年驾崩的,儿子给陵墓起名叫景陵。这是爱新觉罗皇族的陵墓大本营,而且他可是千古一帝啊,陵墓中的建筑修建的宏伟壮观这都自然不必说,而且还有着著名的石牌坊,这样一座陵墓自然是惹得了大家尤其是盗墓人的关注,以至于先后遭受过两次的重大盗墓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 道士给雍正看病,刚说了一句话,雍正:此人是反贼,推出去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回忆篡改遗诏,雍正解密合集,雍正有打老虎的故事吗

    文|和佛赏花去康熙有24个儿子,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史称九子夺嫡。到了争夺皇位的关键时刻,皇子更是与江湖术士结缘。都相信有朝一日应了相士的话而登基。其中,八阿哥胤禩请来相士张明德称,八阿哥丰神清逸,福寿绵长,将来定会“王上加白”。皇十四子胤禵让相士张恺算命,张献媚说,元武当权,贵不可言。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