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时嘴里便含上了夜明珠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时嘴里便含上了夜明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3/12/14 11:31:52

在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十分底下,她们不能拥有和男人同等的权利。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女子出现,她们有不逊色于男子的魄力,并借此走向权利的巅峰。这些女子们,前有吕雉成为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后有武则天成为第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甚至在封建王朝的末期也有慈禧出现掌握清朝大权。

虽说慈禧太后是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权者,但她与以上两位女性当权者还有所不同。例如吕雉虽然因为对待戚夫人等人的手段过于残酷而显得凶名赫赫,但她也是很具有政治才能的。武则天更不必说了,她善于治国,功绩卓著。这两位女性当权者虽有恶名,但谁也不能否认她们的功绩。与之相比,慈禧太后就有些臭名昭著了,甚至有些人称她为千古罪人。

慈禧太后的一生也极具传奇性,不只是她掌权的过程如有神助,她连死亡的最后一天都很特别。谁也没料到,她早上处理完光绪皇帝的后事,等到傍晚嘴里就含上了夜明珠过世了。如此戏剧性的一幕,不免让人有些好奇慈禧波澜壮阔的一生。

慈禧太后的传奇一生是从入宫以后开始的,她本身只是咸丰帝的妃嫔,但幸运的是她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这也就为她后期参与朝政提供了机会。

而在慈禧有机会插手朝政之前,咸丰帝由于朝廷内忧外患严重变得心力交瘁,加之他本身体弱多病,慈禧就有了学习政务并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不久之后,咸丰帝因病去世,慈禧的儿子同治帝登基,她就借助皇帝生母的身份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自此慈禧太后正式的走上了政治舞台。

在她垂帘听政期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能,她重用洋务派,施行一系列政策,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她甚至还进一步使清朝的社会的商业、手工业、军事等有所发展,出现了“同治中兴”,虽然只是虚假的和谐时期。但这一系列表现出了慈禧本身是有治国才能的,随着她对朝政掌控的深入和同治帝的逐渐长大,同治帝开始有想要收拢权柄,掌握实权的心思。

然而,没等同治帝作出什么有效行动,年纪轻轻的他就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慈禧太后挑选了年幼的光绪作为皇帝。由于光绪帝过于年幼,慈禧也就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更多的权利,她的权势得到空前膨胀。

然而当时慈安太后与她共同垂帘听政,后来慈安太后暴毙,那么慈禧就成为了唯一的地位最高的女性,因此民间也就有了慈禧太后害死慈安太后的说法。不论真相如何,慈禧这下可就真正的成为了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就算清朝在这期间经历了外部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起义战乱,也都没能动摇慈禧的权利。

慈禧一直到晚年都执掌着清朝的大权,光绪帝也就一直只能作为一个傀儡皇帝不能掌握实权。

光绪为了改变这种处境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例如维新变法的尝试,但最终无论是百日维新还是夺回权势,都没能达成目的,以失败告终。更悲哀的是,光绪帝不算长寿之人,在他死前也没能掌握实权,甚至还死于慈禧太后之前。

而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似乎也有不浅的缘分,在光绪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驾鹤西去了。两人过世的时间仅差一天,而当时光绪帝38岁,慈禧已经74岁了,却相继死亡,着实令人唏嘘。

但似乎光绪帝的死亡并不是巧合,虽然他的身体不能说是十分健康,但他正处于壮年,又怎么会死在一位老人之前呢?民间一直有传言:是慈禧将光绪毒死的,然而自己没有想到,她也大限已到。这种说法似乎也有其佐证,在光绪死亡当天,慈禧的反应似乎十分迅速,像是早有预料一样。

在光绪死亡后,慈禧有条不紊的处理光绪的后事,接着选出了接任光绪的下一任皇帝溥仪。溥仪的年纪非常小,权力自然也就被慈禧牢牢掌握,这也是人们推测光绪是被慈禧毒死的原因之一。紧接着慈禧就像往常一样开始处理政务,然而大概是新帝已经选出,光绪的后事也有相应章程,慈禧一下子放下心来,这一放松却她整个人晕厥过去。

当慈禧再次醒来后,他也明白自己大限将至,就召来大臣留下遗言。就在当天傍晚,慈禧就口含明珠,驾鹤西去了,而这时离光绪帝逝世也仅仅只有一天。

慈禧的逝世也意味着事实上统治着清朝半个世纪的掌权者的死亡。而慈禧在死亡当天留下的遗言就成为了她最后的命令,首先是她将溥仪正式任命为下任皇帝,紧接着他的第2道语言就是女人不能插手政务,最后一道遗言是阉人不准干政。那么慈禧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遗言呢?

首先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光绪帝死后,她必然要再立一位新皇,那时慈禧没有料到自己将要死亡,因此她精挑细选了溥仪作为新帝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相比第1道命令而言,第2道语言令人所费解,她本身就是女性,为什么要令女人不能插手政务呢?

一些人认为,慈禧不想让其他女人和她一样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慈禧知道民间对她的负面评价,想要将政权还回爱新觉罗氏,从而挽回她的声誉,而第三道遗言似乎也与第2道遗言异曲同工。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对慈禧来说都毫无意义了,清朝迅速的灭亡了,封建王朝也从此崩塌。

慈禧死后的名声似乎更加跌落,人人都说她是千古罪人,是她致使了中国近代的屈辱百年。甚至民间以慈禧的性别来攻击她,认为她作为女性过于柔软,导致近代中国都向西方列强卑躬屈膝。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对她是不公平,慈禧本身是拥有政治才能的,但清朝积弊已久,有一些祸根早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慈禧在执政期间的确有不恰当的政策,但换一个男性统治者来决策也未必能做得比她更好,毕竟当时的中国本身就已经风雨飘摇了。认为中国近代落后都是慈禧的过错的说法就如同古代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推到红颜祸水身上一样,只是欲加之罪。

人们总将罪过推到女性身上,就像夏朝的妹喜、商她的妲己、唐朝的杨贵妃一样,人人都说他们是祸国妖姬,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不过是百姓不愿意承认帝王本身的昏庸,而一味的将罪过推到这些帝王的宠姬身上罢了。事实上各个王朝的真正权利都掌握在男性手中,这些昏庸的统治者才应该付真正的责任。

就如同清朝一样,难道说一个国家的覆灭是如此容易的吗?不过是祸根被早早埋下,到了忧患之时猛然爆发而已。罪过也不仅仅是慈禧一人的,清朝覆灭的真正原因是清朝的其他统治者们的无能,而慈禧不过是被权势冲昏头脑的野心家之一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能不能与秦始皇相比?看看康熙做的几件事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母亲为什么14岁就生下康熙,秦始皇和康熙哪个是千古一帝,康熙是一位勤奋的皇帝吗

    康熙对内的一些贡献:收拾鳌拜相信这是我们很多的朋友在相关的影视剧中都看到过的一个情节了吧,当时的康熙还是一个少年,而鳌拜则是先皇为康熙留下来的四个辅佐大臣之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而这个鳌拜自恃功高,平时根本就不把这个少年皇上放在眼里,最终康熙利用计策骗得鳌拜入宫来,将其捉住问罪,当时的康熙只有十几岁,

  • 索额图身为皇亲国戚,帮康熙捉拿鳌拜权倾朝野,为何会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康熙年间的权臣索额图,就是一个典型。他隶属于满洲正黄旗,父亲是清初重臣索尼。顺治皇帝当年驾崩的时候,选出了四个辅政大臣,让他们辅佐小皇帝管理朝政。索尼因为资历老,而且对顺治皇帝忠心耿耿,所以在辅政大臣中位居第一。后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尼,让他遏制鳌拜的嚣张气焰,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带进皇宫,并

  • 顺治临终前,让太监吴良辅出家为僧,结果顺治死后他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良辅挨打,康熙王朝吴良辅被打死,吴良辅小太监喊爹

    公元1653年,朝廷设立乾清宫执事、司礼监、御用监等。公元1658年,吴良辅因勾结朝廷官员遭人弹劾。在这期间,大学士陈之遴、都督同知王之纲等人也被牵连在内。按照朝廷的规定,吴良辅这些罪人,应该被判处死刑。可顺治皇帝却没有答应下来,他觉得牵连过多,没有对这些人痛下杀手。最终,陈之遴和王之纲等人被革职流

  • 和珅升迁最快,担任职位也最多,可有两个部门乾隆不让他染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宣布退位和珅吓得满头大汗,和珅哪一年被提拔,乾隆纪晓岚谈和珅

    纵观清王朝的历史,要说有哪位官员升迁最快,担任的官职最多,那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珅便是其中一位,别看和珅没有什么太高的学识,可他凭借着自己溜须拍马,左右逢源的能力,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也正因为如此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所以能有后来那样位高权重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别看他们乾隆爷很看重他,

  • 康熙看望50岁大哥,康熙刚转身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的心愿了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看后脸色大变,康熙探望50岁亲哥哥,康熙是怎么处置不听话的儿子的

    他们处处算计,尔虞我诈。为了皇权,不惜手足相残,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太子之位也是在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才获得,但这前提条件在于李世民杀死了他的兄弟。因此可以看出王侯贵族中对于权力的竞争多么大,可这也有例外情况。康熙皇帝对他的哥哥非常好,让其担任重要职位,是清代著名的军事统帅。在他五十岁时高龄时,康熙帝

  • 看看清朝皇妃的真实容貌,珍妃堪比绝世美女,魏璎珞原型确实迷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珍妃真人照片修复,珍妃受褫衣廷杖视频,珍妃娘娘

    近些年来,各类清朝宫廷剧成为了大众非常喜爱的影视剧,就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延禧攻略》以及《甄嬛传》等等,而一部好剧除了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情节,饰演角色的女主角也尤为重要。所以剧中很多的重要角色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明星所扮演的,那实际中清朝时期的妃子难不成都是这般漂亮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这三位皇妃

  • 会做官的人,沟通术多厉害?看李莲英劝慈禧喝酒的故事,城府变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和李莲英私下关系,李莲英处事能力,李莲英如何讨慈禧欢心

    李莲英拿到这四个字后,就交给了北京卧佛寺的主持,主持如获至宝,命人将这四个字的墨宝制作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外的屋檐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有一座寺庙,名为卧佛寺,相信不少人去过。在卧佛寺卧佛殿内卧佛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得大自在”的金匾,据说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而

  • 牛!当过帝师,提拔袁崇焕,逼退努尔哈赤,却被魏忠贤搬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实的魏忠贤与袁崇焕,袁崇焕和魏忠贤画像,袁崇焕是被魏忠贤害死的吗

    他叫孙承宗,河北人,起初给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官员当家庭老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而后转拜中允(正六品官)。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他担任帝师。后来后金入侵辽东,沈阳、辽阳先后被攻陷,他呢,担任兵部尚书,主持辽东防务。他呢先

  • 不一样的海军!若再给大清十年时间,会建起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不是海军的海军,大清海军的落日辉煌,蓝水海军和绿水海军

    上图为大清末年从国外购来的海军战舰“海琛”号,从图中我们能看得出来,海军士兵的军容比较的整洁有序,一点也没有我们在很多的老照片里看到的清军的那种颓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生的气象,这应该是非常的喜人的一种变化了。军装已经是成了这种新式的双排扣军装,看起来已经很有现代化的气息了,如果我们不说的话,可能很

  •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大喊了2个字,现在人们仍在这样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的两个字,慈禧喊了哪两个字被众人嘲笑,慈禧第一次看见电灯时说了什么

    慈禧生于1835年清朝时期,中文名为叶赫那拉·杏贞,1852年入宫,被赐号为兰贵人,紧接着第二年间,又被封为懿嫔,在她入宫的第四年,便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这一年她的地位又得到了提升,被封为懿贵妃。到了1861年间,随着咸丰帝的驾崩,慈禧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便被称为圣母皇太后,上微号